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强调新业务
光伏爆火之下,各路资金涌动,企业不仅忙于变更经营范围,更是将“新能源、光伏”属性体现在企业名称之中,拥抱行业新蓝海。
近两年,在电池片赛道异军突起的钧达股份,通过剥离传统的汽车饰件业务,收购捷泰科技控股权快速切入电池片赛道,并取得转型后漂亮的成绩单。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钧达股份营收增长了3倍,达到了近116亿元的规模,较前两年前的营收比,增长高达14倍。2022年9月,公司将“海南钧达汽车饰件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海南钧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样,跨界光伏后,为更清晰地体现公司主营业务,上市十余年的玻璃企业金刚玻璃为谋求转型升级,瞄准了异质结赛道。2021年6月宣布投建1.2GW大尺寸半片超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并与控股股东欧昊集团共同投资了4.8GW异质结光伏项目。随着转型步伐加快,2022年上半年,金刚玻璃在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业务收入比例占到77.08%,为突出公司发展战略,将简称由“金刚玻璃”变更为“金刚光伏”。
此外,乘上光伏行业东风,上海天洋的光伏胶膜业务大增,力压传统热熔胶,为体现业务状况,“上海天洋”股票简称正式变更为“天洋新材”。港股中环控股集团在2022年9月进入光伏组件后,计划进一步向光伏电池制造拓展,为体现新能源业务范畴,公司更名为“中环新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工业锅炉“立命”,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杭锅集团,为顺应市场变化,开始主打“新能源+储能”的发展战略掀开绿色发展的全新篇章,并于2022年1月28日正式更名为西子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西子洁能),沿用了十几年的“杭锅”两字也正式淡出历史舞台。
强调战略定位
相比彰显新业务,企业的更名也蕴含着自身对未来发展的定位。
对于行业老兵来说,要想在动荡多变的光伏行业保持竞争力,战略定位仅仅依赖于单一特征取胜往往较难持久。随着行业越来越趋同质化,硅片龙头隆基也开始探索“差异化”。2021年,隆基疯狂加码一体化规模,并开始强 BIPV业务布局,同时进军制氢领域。截至2021年底隆基已具备500MW电解水制氢设备的生产能力,规划到2022年底具备年产1.5-2GW氢能装备的能力。一体化产能方面,据企业披露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单晶硅片产能将达150吉瓦、电池片产能将达60吉瓦,组件出货量超45GW。在BIPV领域拟携手森特股份开辟国际市场。由此,隆基的战略格局也从光伏材料转向绿色能源,同时把已经沿用了12年的股票简称“隆基股份”正式更名为“隆基绿能”,公司表示更名主要为更好的体现公司战略布局和主营业务定位。
无独有偶,同样将“绿色能源”植入体内的光伏“黑马”上机数控,于3月13日将公司名称变更为“弘元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这一家老牌光伏设备企业,自2019年切入硅片业务之后,开始了大幅扩产,到2021年新能源材料收入已占业务总额的98%以上。然而,随着硅片赛道涌入大批新老玩家,市场竞争加剧,相对单一的业务布局对抗风险的能力明显加剧。为此,上机数控开始猛拓上下游产能,据业绩快报显示,2022年其单晶硅产能已经达35GW,在包头的硅料项目及徐州的电池片项目预计于2023年二季度投产,届时将形成上下游一体化格局。对于更名,上机数控表示主营业务已逐渐迈向光伏产业链一体化企业,为使公司名称更贴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升公司品牌竞争力并协同体系内公司品牌管理为目标,决定变更公司名称。
科技创新永远是推动光伏行业发展的底色。2022年4月,“保利协鑫能源”正式更名“协鑫科技”,在名称中强调了“科技”属性及定位。事实上,协鑫科技也可谓是光伏技术层面的践行者,押注颗粒硅、钙钛矿两大极具挑战的技术。目前,协鑫科技在颗粒硅领域投资已超200亿元,拿下了隆基、中环、晶澳、上机数控、双良节能等企业超70万吨颗粒硅采购长单,同时规划建设颗粒硅产能已达70万吨。在钙钛矿上,协鑫科技旗下协鑫光电已完成5亿元B+轮融资,100MW大尺寸钙钛矿组件产线处于工艺开发与设备改造阶段,计划2023年底实现超18%的转换效率。
混改焕新
除变换业务、新战略之外,重整或重组等资本动作的施展,也构成上市公司更名的直接动因。如TCL斥资百亿收购中环集团100%的股份,并通过中环集团持有其下属核心标的中环股份27.23%的股份,如今中环股份已经打上TCL的标签,改名为“TCL中环”。借助混改赋能,TCL中环横向猛扩大尺寸硅片产能,纵向投资多晶硅,打通降本通道。截至2022年底,TCL中环的硅片产能达140GW,今年2月TCL中环在银川再投41亿元扩产35GW硅片项目,预计到今年底TCL中环总产能将提升至170GW。在硅料方面,TCL中环 在内蒙古投建了12 万吨的高纯多晶硅等项目。
不同于TCL中环引资赋能原赛道,国立科技自2022年11月筹谋转型新能源赛道以来,通过数次股权收购后,成为了山东泉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由此业务范围从“橡塑新材料”转向HJT赛道。随着重组完成并转型新业务,公司顺势换上新名,将“国立科技”证券简称更名为“泉为科技”。值得一提的是,山东泉为实控之后,国立科技股价迎来大涨,从13元/股左右涨至如今的21元/股左右,涨幅高达70%。
老牌玻璃生产企业洛阳玻璃则通过在2022年进行系列股权转让、并购,实现在新能源材料的战略布局。2022年洛阳玻璃剥离信息显示玻璃板块业务,托管凯盛科技集团薄膜太阳能电池业务相关股权,转让全资子公司中建材(濮阳)光电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同时收购控股子公司秦皇岛北方玻璃有限公司剩余40%股权。同时,完成收购台玻福建光伏玻璃有限公司 100%股权,实现了全面转型的结构调整,正式更名为“凯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技术层面,2022年3月,洛阳玻璃世界首条日熔化量1200吨的一窑八线光伏玻璃生产线在安徽桐城点火投产,其中一窑八线两翼分流技术属世界首创。
此外,如贵州盘江精煤、大连市热电集团等传统能源企业,经过地方战略性重组改革,重新整改更名后,将光伏等清洁能源作为发展新方向,成为传统能源企业新的发展增长极路线。
15家变更企业名称企业详情见下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福布斯中国发布“2024-2025福布斯中国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系列评选”榜单,TCL中环凭借其在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可持续发展的卓越实践,继2022年上榜后再度获此殊荣。本次评选从“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转型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实践、长期经济增长”四个维度出发,旨在探索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领域
当越来越多建而不用的储能项目被贴上“无效资产”的标签,当行业对“大容量电芯”的竞赛日益白热化,储能行业终于走到了一个关键分水岭。一场关于储能本质的拷问正浮出水面: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储能?是追逐虚标数字游戏的“大容量”,还是回归功能价值的“真支撑”?是沉迷于低价竞争的短期红利,还是
7月1日,ST泉为发布公告称,6月26日公司控股子公司安徽泉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泉为”、“被告”)收到上海宝山区人民法院送达的关于上海鸿吉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鸿吉”“原告”)与安徽泉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的《民事判决书》。原告上海鸿吉与被告安徽泉
金友集团于2013年9月6日以卓越之姿,成为国内首家成功通过光伏电缆PCCC产品认证的企业,并在同年强势迈进国家电投采购名录,在光伏电缆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PCCC认证,由电能(北京)产品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执行,自2005年成立以来,一直是电力行业机电产品认证的标杆机构。其管理委员会汇聚了国
6月27日,位于南江县的三一硅能2GW高效晶硅光伏组件生产基地正式投产。为了提高组件功率,项目采用了行业内最尖端的边缘钝化技术+快速水冷技术+半切片技术的多重组合,使组件功率提高了8-10W。而双玻层压技术的应用,使组件从原来的单面玻璃提升到现在的双面玻璃,有效地隔绝了水汽的渗透,将组件寿命
天眼查显示,中广核(吉林)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于2025年6月23日正式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冷晓辉,注册资本3亿元。经营范围含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等。股权数据显示,该公司由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6月25日,中建八局西南公司“聚势谋远#x30FB;砺行致远”供应商大会在成都圆满举行。清源科技以过硬的综合实力,再次斩获“优秀分供单位”殊荣。深耕光伏领域十八载,清源科技凭借安全可靠的产品品质、专业的服务体系以及高效的交付能力,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赢得客户的深度信赖,更在行业内树立
总部位于瑞士的MeyerBurgerTechnologyAG(梅耶博格)在为其德国子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后,近期又为其美国子公司和债务关联方申请了第11章保护,寻求出售其资产并停止《工人调整和再培训通知法》诉讼。根据特拉华破产法院已提交破产保护申请的公司子公司包括MeyerBurger(Americas)LeaseCo.,LLC、MeyerBurger(
6月29日,在受到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许昆林,江苏省委副书记、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等领导亲切接见后,沙特ACWAPower创始人、董事长穆罕默德·阿布纳扬,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共同来到协鑫苏州能源中心,共商战略合作大计,为苏州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在穆罕默德·阿布纳扬和朱共山的共同
近期,浙江省新能源、山西粤电、通威太阳能、华东新华、日托光伏企业发布招聘信息,北极星整理如下浙江省新能源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浙江新能”)成立于2002年8月,注册资本约24.05亿元人民币,是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专业从事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氢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投资、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6月28日,凯盛新能发布公告称,为积极应对行业竞争与挑战,提升大吨位先进产能比重,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制造成本,公司控股子公司自贡新能源拟投资建设2000t/d光伏组件超薄封装材料项目。公司及自贡新能源另一股东自贡市金马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将以货币方式对自贡新能源同比
日前,卧龙新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将其持有的卧龙矿业(上海)有限公司90%股权转让予关联方浙江卧龙舜禹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卧龙舜禹”),交易价格为22,050.00万元,其主营业务为铜精矿贸易。根据公告,本次交易完成后,卧龙新能将不再从事铜精矿贸易业务。同时,公司可借助本次资产出售降低资产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5月12日,安徽省阜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阜阳市颍循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年产3GWN型高效光伏电池片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受理公示,文件显示,阜阳市颍循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决定在安徽颍上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3GWN型高效光伏电池片生产项目及其他配套基础设施,采购单晶
3月26日,卧龙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卧龙地产”)发布公告称,3月25日,公司召开第十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变更公司名称的议案》,同意公司拟将名称变更为“卧龙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WolongNewEnergyGroupCo.,Ltd.)。根据公告,变更公司名称的理由为卧龙地
3月22日,棒杰股份发布公告称,自前次披露日至2025年3月21日,公司光伏板块子公司在金融机构累计新增逾期或提前到期的借款金额合计约8,645.95万元(上述借款金额不包含因逾期产生的违约金、滞纳金和罚息等),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7.89%。具体情况如下:截至2025年3月21日,棒杰股份光伏板
1月10日,正业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选举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的议案》、《关于选举公司第六届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委员的议案》、《关于聘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及证券事务代表的议案》等。具体来看,公司全体董事一致同意推选余笑兵先生为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任期三年,自
续《2025年新型储能市场十大趋势预测(一)》预测五:光储融合将在多场景下加速应用,微电网场景应用提速,光伏企业协同优势凸显光伏组件和储能系统经过两年的多轮降价后,其光伏+储能的初期投资成本继续下降,在全球能源市场中作为投资选择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预计光储融合在海外工商业及微电网场景
12月25日,琏升科技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整体战略发展规划,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拟将所持有的深圳市道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道熙科技”)45%的股权出售给深圳嘉讯达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嘉讯达”),转让价格为5,859,646元。琏升科技与嘉讯达此次的转让交易款项将共分为两
12月26日,钱江摩托发布关于与关联方签订17.98MWp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能源管理合同暨关联交易的公告,公告显示,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公司”或“本公司”)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与关联方签订17.98MWp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能源管理合同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同意公司与
12月14日,宝馨科技发布公告称,为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实现低效资产剥离,经审慎研究,公司拟出售连云港宝馨和宝馨智慧能源股权,公司于2024年12月13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第六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出售全资子公司100%股权的议案》。连云港宝馨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徐华
日前,棒杰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持有的全资子公司浙江棒杰数码针织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棒杰针织”)股权被司法冻结。棒杰针织为棒杰股份开展无缝服装业务的重要子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的总资产为85,641.11万元、净资产为60,218.67万元、营业收入为53,375.22万元,分别占上市公司相关财务指标的17.38
惨烈的光伏去产能大战,终是有人被提前挤出战场。8月,上市公司麦迪科技公告正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拟出售所持有的绵阳炘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10月底,麦迪科技再次公告,拟将炘皓新能源出售给绵阳市安建投资有限公司,并终止由炘皓新能源为实施主体的“高效太阳能电池智能制造项目”。此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