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3月21日,通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动全市风电光伏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指出,到“十四五”期末,全市新能源装机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占总电力装机的60%以上;新能源发电量500亿千瓦时以上,与火电发电量基本持平,新能源就地消纳电量260亿千瓦时左右,非水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35%以上,推动全市主导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意见明确,打造绿色铝基新材料基地。依托通辽北部地区每年400亿千瓦时以上的负荷应用场景和682万千瓦自备火电机组调峰能力优势,在不占用大电网调峰资源的情况下,积极谋划源网荷储一体化、工业园区绿色供电等新能源市场化消纳项目。在北部及周边盟市规划开发新能源430万千瓦以上,通过密切合作,建立新能源跨旗县跨盟市联动开发机制,实现绿电就地就近消纳,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绿色低碳镍铁合金产业园。立足奈曼工业园区周边丰富的风光资源,围绕毕氏经安用电负荷增长空间大的特点,融合大电网和园区增量配电网,规划新能源就地消纳项目,确保绿电能接尽接,推动镍基新材料向下游产业链延伸,增强产业配套保障和精深加工能力。重点支持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和依托增量配电网实施园区绿色供电项目建设,新能源开发规模200万千瓦左右。
打造风光氢储氨一体化零碳产业园。立足通辽及周边地区绿氢消纳场景及未来国内较大的绿氨需求,结合我市风光资源优势,通过新能源—绿氢—绿氨转化方式,打造风光氢储氨一体化零碳产业园。重点以化工园区和化工集中区为载体,依托周边丰富的风光资源,围绕制氢负荷中心,实施新能源风光氢储氨一体化项目。
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充分发挥风光资源牵引带动作用,促进新能源开发与装备制造产业融合发展。重点以科尔沁工业园区为载体,引进建设风机总装、关键核心零部件及配套原材料项目,形成优势突出、科技领先、系统完善的产业集群。到“十四五”期末,按照构建产业集群的目标,推动风电装备制造基础配套以及发电机、变速箱、电控系统等核心零部件产品本地化生产,实现本地生产的元器件占总成本比重达到85%以上,真正实现风电装备主体“通辽制造”,产值突破500亿元。以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括花吐古拉园区)为载体,引进电池片、光伏组件、逆变器及配套原材料等光伏全产业链项目,引进电化学储能系统、重力储能等储能项目,引进绿氢电解制备系统、氢气储运系统、氢燃料加注系统项目,打造光伏、储能、氢能装备制造基地。
原文如下:
各旗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有关企事业单位: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关于推动全市风电光伏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23年3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推动全市风电光伏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3060”双碳目标战略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全区风电光伏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内政办发〔2022〕19号)精神,努力实现自治区“两率先、两超过”能源发展目标,加快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助力全市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就推动全市风电、光伏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基础
(一)风光资源禀赋好。通辽市风能资源丰富,70米高度年均风速达7~8.5米/秒,风功率密度达350~690瓦/平方米,理论发电量在2700~4000小时,属于二类风资源区,具有风向稳定、单一、持续时间长、无破坏性风速等特点,利于集中连片开发。太阳能属于二类资源区,年总辐射约1500~1580千瓦时/平方米,年平均日照时数约3100小时,达到《太阳能资源等级总辐射》国家标准中“资源很丰富”等级。
(二)开发利用空间大。全市风电、光伏已开发规模800万千瓦,其中风电646.2万千瓦,光伏153.8万千瓦。综合考虑历年气象资料、风光实测序列、装备技术发展水平、开发建设成本等因素,结合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成果,全市风电、光伏技术可开发量为3320万千瓦,其中风电1980万千瓦、光伏1340万千瓦。
(三)就地消纳能力强。2022年全市全社会用电量558亿千瓦时,最大负荷830万千瓦。随着新项目陆续建成投产,预计到“十四五”期末,全社会年用电量将达到750亿千瓦时,最大负荷将突破1240万千瓦,完全具备新能源大规模开发、高比例就地消纳的基础条件。
(四)政策支撑有保障。国家和自治区先后印发了支持风电、光伏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202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印发了《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2年3月,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全区风电光伏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内政办发〔2022〕419号);2022年8月,自治区能源局陆续印发了《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实施细则》《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实施细则》《全额自发自用新能源项目实施细则》《燃煤自备电厂可再生能源替代工程实施细则》《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实施细则》《火电灵活性改造消纳新能源实施细则》等6个推动风电光伏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的实施细则,为我市新能源就地消纳提供了政策支撑。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双碳”和“两率先、两超过”目标,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大力发展新能源,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坚持系统观念,强化顶层设计,突出规划引领,注重统筹兼顾,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以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多场景应用为牵引,推动全市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原则。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统筹新能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土空间利用,推进资源总量控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发、规模利用,把节约优先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不断提升能源领域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坚持就地就近消纳为主保障性外送为辅原则。围绕源网荷储一体化、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风光氢储一体化等新能源市场化并网路径,把新能源发展的重点放在就地消纳上。在工业园区周边优先布局新能源就地消纳项目,围绕增量负荷和存量火电机组调峰能力,深度挖掘新能源应用场景和消纳能力,推动新能源就近高效利用,提升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在远离负荷中心且具备大规模开发条件的区域适当布局外送基地类和保障性并网项目。
—坚持资源开发与产业延伸融合发展原则。坚持把能源结构调整和降低能耗强度一体考虑,把新能源开发与产业延伸升级统筹谋划,深入实施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和质量提升。通过新能源科学配置,调整优化用能结构,解决碳排放总量问题;引导鼓励享受绿电替代的企业积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解决能耗强度问题,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能源经济全产业链发展。坚持“源荷”联动,形成新能源开发与产业发展融合互促的局面。
—坚持资源全市统筹与属地消纳优先原则。各旗县市区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凝聚发展共识,按照风光资源市级统筹,统一规划布局的要求进行新能源开发。以追求效益最大、见效最快为目标,在落实优质消纳负荷和应用场景的条件下,优先保障属地新能源就地消纳开发需求,对富余资源和不具备绿电就地消纳条件的地区,要加强区域间协同发展,建立利益共享机制,确保绿电输出地合理利益诉求得到保障。
—坚持打造低电价成本洼地助力招商引资原则。各旗县市区要抢抓“新增可再生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欧盟“碳关税”以及国家正处于绿色低碳转型的机遇期,发挥我市风光资源禀赋好、消纳场景丰富、发电成本低的优势,依托增量配电网、源网荷储等绿电就地消纳路径,打造低电价成本“洼地”,全力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助力产业发展。
(三)主要目标。到“十四五”期末,全市新能源装机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占总电力装机的60%以上;新能源发电量500亿千瓦时以上,与火电发电量基本持平,新能源就地消纳电量260亿千瓦时左右,非水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35%以上,推动全市主导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三、实施路径
重点围绕工业园区分布、特高压升压站分布及现有新能源大基地建设情况进行布局实施。
(一)依托存量机组实施绿电替代工程。支持具备燃煤自备电厂的工业园区开展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基于自备电厂调峰空间,组织申报与之相匹配的新能源规模,新能源所发电量替代自备电厂原有供电量,新能源不得占用公网调峰资源和消纳空间。
(二)依托增量负荷实施绿电替代工程
1.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充分发挥源网荷储协调互济能力,结合负荷侧调节响应能力、负荷特性、电源结构和电网调节能力,按照自主调峰、自我消纳原则,组织申报新能源规模。
2.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基于园区新增负荷用能水平和特性,组织申报一定规模的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对于园区有新增负荷建设的新能源项目,装机规模要与新增负荷规模相匹配,新能源发电量全部由新增负荷全额消纳,不得向公网反送电。
3.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推动氢能与新能源耦合发展,促进氢能与交通、化工、冶金等行业有机融合,在发展基础和应用场景较好的旗县市区加速布局一批高水平氢能示范项目,充分发挥示范园区、示范企业的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推动我市氢能产业有序发展。
4.全额自发自用新能源项目。支持利用工商业屋顶、空地发展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实现全额自发自用,按需组织申报新能源规模。重点支持利用自有建设用地、高速公路两侧边坡、露天排土场等生态治理区域、燃煤自备电厂自有建设用地等建设全额自发自用新能源项目。
(三)依托增量配电网实施绿电替代工程。支持增量配电网供电区域内新增负荷打捆申报新能源规模,提升增量配电网内的新能源电量比重。
除上述新能源市场化并网消纳项目外,依托大电网实施国家风光大基地新能源外送项目和自治区竞争配置保障性并网新能源项目。
四、重点任务
(一)打造绿色铝基新材料基地。依托通辽北部地区每年400亿千瓦时以上的负荷应用场景和682万千瓦自备火电机组调峰能力优势,在不占用大电网调峰资源的情况下,积极谋划源网荷储一体化、工业园区绿色供电等新能源市场化消纳项目。在北部及周边盟市规划开发新能源430万千瓦以上,通过密切合作,建立新能源跨旗县跨盟市联动开发机制,实现绿电就地就近消纳,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二)打造玉米生物科技低碳智慧园区。围绕开鲁生物医药开发区生物制药、食品添加剂等企业蒸汽需求量大、用能结构多元的特点,根据园区生产要素需求,通过新能源开发、绿电输入,实现“冷热电汽暖氢”多联供及能源供给在时间、空间上的互补耦合,提高综合梯次利用水平,建成一流综合智慧能源示范园区。新能源开发规模200万千瓦以上,项目建成后工业园区新能源消纳占比达到50%以上。
(三)打造绿色低碳镍铁合金产业园。立足奈曼工业园区周边丰富的风光资源,围绕毕氏经安用电负荷增长空间大的特点,融合大电网和园区增量配电网,规划新能源就地消纳项目,确保绿电能接尽接,推动镍基新材料向下游产业链延伸,增强产业配套保障和精深加工能力。重点支持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和依托增量配电网实施园区绿色供电项目建设,新能源开发规模200万千瓦左右。
(四)打造风光氢储氨一体化零碳产业园。立足通辽及周边地区绿氢消纳场景及未来国内较大的绿氨需求,结合我市风光资源优势,通过新能源—绿氢—绿氨转化方式,打造风光氢储氨一体化零碳产业园。重点以化工园区和化工集中区为载体,依托周边丰富的风光资源,围绕制氢负荷中心,实施新能源风光氢储氨一体化项目。
(五)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充分发挥风光资源牵引带动作用,促进新能源开发与装备制造产业融合发展。重点以科尔沁工业园区为载体,引进建设风机总装、关键核心零部件及配套原材料项目,形成优势突出、科技领先、系统完善的产业集群。到“十四五”期末,按照构建产业集群的目标,推动风电装备制造基础配套以及发电机、变速箱、电控系统等核心零部件产品本地化生产,实现本地生产的元器件占总成本比重达到85%以上,真正实现风电装备主体“通辽制造”,产值突破500亿元。以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括花吐古拉园区)为载体,引进电池片、光伏组件、逆变器及配套原材料等光伏全产业链项目,引进电化学储能系统、重力储能等储能项目,引进绿氢电解制备系统、氢气储运系统、氢燃料加注系统项目,打造光伏、储能、氢能装备制造基地。
(六)打造谋划其他类型产业集群。除上述4个产业园区外,各旗县市区要结合自身风光资源情况、产业基础及发展定位,抢抓新能源发展的“市场机遇期”和“政策窗口期”,把新能源开发摆在全局性、战略性的位置谋划推进,抢占先机、大干快上。同时,依托风光资源的牵引带动作用,结合各自风光资源情况、产业基础、产业定位,谋划打造具备一定体量和市场前景的产业集群、产业园区。对于绿电全部就地消纳的产业,坚持“用多少、给多少”的原则进行风光资源配置,为各旗县市区产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提供绿电支撑。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能源、自然资源、林草等相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推动解决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为新能源项目落地创造条件。各旗县市区要牢固树立新能源产业发展“全市一盘棋”思想,积极融入发展大局,全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二)强化要素保障。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引领,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保障项目用地需求。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搭建银企交流平台,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畅通源网企业信息共享渠道,确保新能源主体项目与配套送出电网工程同步运行。
(三)丰富开发主体。鼓励地方国企参与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与大型央企、民企合资建设新能源产业类项目,探索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开发模式,助力地方国有企业快速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遍布各地、十几亿千瓦容量的新能源是如何点亮万家灯火的?它的背后有一个强大而复杂的“光明守护者”——高比例新能源大电网运行控制系统。它是监测、分析、控制电力系统各环节的生产运行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高清镜像”“智慧大脑”和“坚强卫士”,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历经十余年科研攻关、自主研发的
5月23日,南网总调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多目标前瞻调度技术研究项目招标。2022年以来,南方区域新能源快速增长,新能源大发叠加负荷低谷导致了弃风现象。截至2024年底,全网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35%,全网/云南网新能源电量渗透率已达15.9%、17.2%,远超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
随着新型能源体系的加快构建,华中区域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正在加快,绿色电力占比逐年提升,今年截至4月底,新能源装机达到1.90亿千瓦,占比43.7%,为第一大装机电源,新能源发电量815亿千瓦时,占比达到23.8%。在《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绿色电力交易专章》的指导下,华中各省绿电交易规则逐步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2025年5月25日,由内蒙古二连浩特市蒙能易达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蒙能150万千瓦保障性并网风电项目实现了全容量并网,这是近年来二连浩特市在新能源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直接推动该市新能源装机突破207.9万千瓦,实现近三倍增长。10兆瓦风机是目前国内陆上商业化运行的单机
5月20日,环阿尔泰次区域国际合作会议在新疆阿勒泰市召开,来自中国、哈萨克斯坦、蒙古国、俄罗斯等相关国家的代表共270余人参会,共同探讨区域协同发展。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通过建立“绿证交易+智慧保电”双轮驱动模式,实现跨国合作会议100%全绿电供应。为确保会议期间电力可靠供应,新疆电力创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年来,内蒙古新能源发展迅速,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内蒙古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1.35亿千瓦,绿电年发电量超2100亿千瓦时,可替代标准煤84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亿吨。截至今年4月30日,内蒙古新能源总装机达1.38亿千瓦,同比增长37%,占电力总装机的比重达51.2%,同比提高
甘肃电力市场自2024年9月5日转正式运行,是全国唯一一个允许用户“报量报价”参与现货交易的市场。随着其现货市场的不断运行,其各个方面的机制也越来越完善和成熟。2025年1到5月因市场主体持仓较低、市场供需偏紧导致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明显提升。本文将对甘肃市场的2025年1月到5月以及2024年的同期各项
近日,从宁夏绿电园区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宁夏以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为牵引,赋能特色优势产业绿电园区建设,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成为全国首个省域推进的省份,高水平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宁夏拥有完整的煤、电、化工、新能源产业链,是我国现代煤化工创新高地、“西
在能源转型与数字化浪潮的双重驱动下,虚拟电厂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创新模式,正逐渐成为能源领域的焦点。两部门近期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5〕357号,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对《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能发法改〔2024〕93号
从广西电力交易中心获悉,2025年,广西陆上集中式新能源发电企业全电量参与中长期市场化交易,标志着以市场化方式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迈出关键步伐。截至目前,广西已有262家新能源发电企业完成注册并开展交易,累计成交新能源电量402.16亿千瓦时。据了解,今年1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之年,在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我国电力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最大用电负荷、电源装机规模等方面大幅增长。当前正值“十五五”电力发展规划启动之际,本文系统总结“十四五”电力规划完成情况,分析电力行业发展新趋势、新动向,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由上海电建所属一公司承建的陕武直流外送新能源重点配套项目——吴起五谷城100兆瓦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五谷城镇,是陕武直流外送新能源重点配套项目,安装22台4.5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00兆瓦。项目地处黄土高原,海拔高度
五月的华南,初生的夏天,天很蓝,水很清,微风轻拂,细雨润泽,打开了五彩斑斓的大自然调色盘。中国华南地区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夏季炎热且持续时间较长,高温可达35℃以上。同时,华南地区是我国降水较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受季风影响,夏季常有暴雨天气出现,有时还会伴随
5月26日,浙江华昱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昱欣”)与永荣(深圳)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荣能源”)在广东清远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围绕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技术与应用,在分布式光伏、储能、虚拟电厂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联合开发推动项目落地,共同构建新能源产业生态新格局。永荣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年来,内蒙古新能源发展迅速,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内蒙古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1.35亿千瓦,绿电年发电量超2100亿千瓦时,可替代标准煤84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亿吨。截至今年4月30日,内蒙古新能源总装机达1.38亿千瓦,同比增长37%,占电力总装机的比重达51.2%,同比提高
5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就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作出部署。专家表示,全面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根本要求,相关部署将加大对重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及应用支持力度,加快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持
日前,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海南省深化推进全域“无废岛”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到2027年,全域“无废岛”建设成型起势,4个地级市和昌江黎族自治县“无废城市”建设形成引领示范。全省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固体废物等资源利用效率向国内先进水平迈进,危险
5月20日,《美国化学会会刊》刊发了一则论文显示,中国科研领域在全固态电池失效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联合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组成的团队,首次在纳米尺度揭示了无机固态电解质中的软短路—硬短路转变机制及其背后的析锂动力学,破解了固态电池短路难题。来源丨北极星电池网受
随着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与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进程提速,储能作为关键调节性电源迎来重大发展机遇。面对不同类型的储能形式与技术,如何发挥其最佳性能?我国抽水蓄能未来发展方向如何,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面临哪些机遇和壁垒?对此,中能传媒记者对中国电建北京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国金进行了专访。中能
5月20日,在中马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海四达与业主单位WH签订了《海四达马来西亚2.5GWh圆柱形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合作协议》。协议各方将秉持“面向未来,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合作原则,致力于通过海四达马来西亚工厂的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吸引众多上下游企业入驻马来西亚,全力推
近日,融捷能源(YoungyEnergy)400kWh液冷户外柜、32kWh高压堆叠户储系统获得全球最知名的安全认证机构之一UL美华认证公司(ULSolutions)颁发的UL1973认证证书,标志着融捷能源液冷户外柜、户储系统在安全性、可靠性和技术性能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公司拓展全球市场奠定坚实基础。融捷能源400kWh
5月22日,以“共铸高质量,智赢高价值”为主题的2025华为中国数字能源创新峰会首站在江苏常州成功举办。本次峰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行业伙伴、专家学者、企业领袖齐聚龙城常州,聚焦工商业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路径,数字赋能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共促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共赢行业高价值,共启绿色智能新时
2025年5月中旬,蒙西电网送北京、天津绿电交易开始正式组织实施,这是华北区域内跨内蒙古电力公司和国家电网两个经营区的发、用主体首次绿电直接交易,内蒙古风力和光伏发电实现了跨越1000公里直接送至京、津电力用户,标志着华北区域的不同电网运营区之间绿电交易体系全面打通,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
5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就《内蒙古自治区上网消纳新能源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该办法适用于国家明确规定通过竞争性配置确定投资主体的上网消纳风电、光伏项目,不包括市场化并网项目和分布式新能源项目。此类项目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价格通过市场
5月21日,内蒙古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管委会发布关于《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5年)》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文件提出,到2030年,打造“风光氢储”四位一体装备制造基地,风能产业产值达20亿元,光伏组件产能达30GW,氢能装备产值达15亿元,储能产业产值达5亿元。到2035年,形成百
5月20日,包头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包头市积极探索工业城市碳达峰新模式一文。文章提到,立足丰富风光资源优势,加速推进晶硅光伏、风电等旗帜型产业集群和氢储能等战新产业高质量发展。过基地化整体开发与分散式开发并举的发展模式,重点规划打造四个500万千瓦级新能源发电基地。打造四条新能源南北通道,
5月20日,内蒙古阿拉善盟能源局发布关于2025年第一批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指出,结合2025年1-4月阿拉善电网新能源消纳条件和用电负荷增长情况,计划实施分散式风电规模1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规模10万千瓦。单个分散式风电规模不应超过50兆瓦。单个分布式光伏方面,自
5月15日,内蒙古库伦旗政府就活石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百兆瓦钙钛矿光伏组件生产示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行首次公众参与公示。公示显示,该项目于2024年11月备案,建设单位为活石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据公开资料显示,活石与羲和光电科技(库伦)有限公司是活石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公
今年前4月,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发电量达10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4%,占全区总发电量的35.9%,同比提高9.6个百分点。其中,外送新能源电量350亿千瓦时,本地消纳新能源电量655亿千瓦时,占同期全区全社会用电量的36.9%,高于国家下达目标值约7个百分点。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内蒙古近年来
5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内蒙古自治区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指出,分布式光伏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自然人户用、非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可选择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或者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康巴什区)实施方案发布。根据方案,通过3年创建,达到以下要求:确保康巴什区率先实现碳达峰目标,2023年康巴什区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碳排放增长趋势减缓;到2025年康巴什区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单位GDP碳排放下降率均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先行先试推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为落实国家、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部署,结合锡林浩特市实际,锡林浩特发改委牵头制定并印发《锡林浩特市落实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任务分工清单》,明确年度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确保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清单》围绕能源转型、节能
近日,内蒙古库布齐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整体接入系统方案研究(千万千瓦级新能源规划研究)招标公告发布。根据招标公告,内蒙古库布齐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库布齐沙漠地区,规划建设新能源1220万千瓦(其中光伏800万千瓦,风电400万千瓦,光热20万千瓦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