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22年1月,《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出台,明晰了“十四五”期间制造业转移和承接的重点产业和模式路径,明确了西部地区为重要的产业承接地。“双碳”目标下,西部地区新能源发展将迎来巨额增量,新能源的巨大市场将带动相关产业向西部转移,同时产业转移也能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但当前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新能源发展面临多重困境,推动两者协调互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与发展新能源迎来巨大机遇
一是“双碳”目标下,西部地区要素和市场优势明显。在“双碳”战略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下,发展新能源成为重要抓手。首先,西部地区新能源资源丰富,是我国风电和光伏装机布局的重要基地,预计2060年西北地区新增风电、光伏装机规模巨大,将为新能源上中游产业链和储能等发展提供巨大市场。其次,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新能源产业上游原材料所涉及的重要矿产资源,如锰、铬、钒、锌、镍、钴、锂,在西部地区的储量均占全国的80%以上,具备显著的矿产资源优势。最后,西部地区具有显著的低成本用能和用人优势,随着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制度转变,西部地区高比例新能源优势也将更加凸显,有利于用能敏感型和碳排放敏感型产业落地。
二是“双碳”目标下,新能源产业链增量空间大、产品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西部地区若仅靠建设运营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则只能带来建设期间的就业和投产后的税收,而研发、生产、销售、运维一体化全产业链式布局,叠加储能、氢能、综合能源服务、能源数字化等产业布局,可以源源不断支持区域能源经济发展,同时降低发展成本。预计2060年之前我国新能源产业链投资规模将超100万亿元,是西部地区2021年GDP总额的4倍多,同时,风电、光伏、储能、氢能、数字化等产业上游附加值要高于产业下游应用。如此大体量高质量的全产业链投资将有效带动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
三是“一带一路”国家能源领域投资需求潜力巨大,西部地区具有区位优势。据测算,2030年我国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光伏和风电项目潜力约为2.4-7.1亿千瓦,由此带动的相关装备制造和项目建设投资需求将远超万亿元,西部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近距离区位优势,借助陆海新通道和“一带一路”建设,输出工程、技术、装备和标准等的成本优势将逐步明显。
有序推进 面临重重挑战
一是缺乏统一规划指导,产业配套不完善,生态环境制约加强。当前,西部地区产业规划设计、配套体系不完善,技术难以自立自强,营商环境较差,产业发展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同时,因生态环境和地理条件限制,西部地区承接高载能产业转移的发展潜力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空间受到制约。
二是受困于资源型产业锁定和路径依赖,创新转型进程缓慢,新能源产业整体处于价值链中低端。西部地区一直以来走后发模仿技术、低成本要素供给、依赖市场规模的发展路线,新能源等相关产业基础能力积累不够,技术难以自立自强,“高端产业低端化”现象突出,产业主要集中于组装、加工等低附加值环节。
三是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合作水平较全国平均水平尚有较大差距,工业制成品等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规模不突出,制约产业发展空间。经统计,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占比较低、出口初级产品占比较高,参与国际分工程度较低。此外,东南亚部分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挤压了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
多角度发力 促进良性循环
一是加强国家和地方层面对产业转移的规划和支持,建立产业规划与能源电力规划的协调对接机制,协同构建东中西部产业发展的雁阵模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同时支撑西部地区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第一,针对当前产业转移顶层设计不完善、对接不顺畅等问题,加快从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设立专职部门管理协调产业转移相关事项,聚焦东中西部地方产业发展特色和需要,对接西部地区新能源发展规划,做好产业转移的顶层规划设计,建立健全产业转移的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形成产业转移的专业服务链。第二,针对当前产业转移不知道转什么、怎么转等问题,加强东中西部产业梯度转移的适配性、合作联动模式、产业协同机制及与新能源发展协调互促机制等研究,推进国家产业转移信息服务平台的数据统计和信息共享。第三,针对政策优惠拉平、转移动力不足等问题,加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优惠,通过拨款、优惠贷款、税收减免等政策手段,抵消企业迁移的部分成本。同时,减少政策上对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限制,如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第四,针对西部地区承接产业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完善产业配套设施,优化营商环境,打造西部地区制造业综合成本洼地,吸引国内外制造业集群式转移布局。
二是以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和供给消纳体系建设为契机,抓住新型电力系统产业升级窗口期,推动西部地区低碳技术全产业链布局,助力产业转移和经济布局调整。第一,充分利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发挥西部地区上游矿产资源产地优势和下游发电市场优势,通过税收、信贷优惠等政策引导新能源、储能等产业的材料、设备制造和组装等环节在西部布局,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和产品优势,推动西部地区新能源产业链、价值链迈向中高端,打造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的新高地。第二,加快建立西部地区新能源相关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联合重点高校、大型国企等设立新能源研究院、新能源技术开发基地等,增强西部地区研究能力建设,支撑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强西部地区低电价和低碳品牌建设,引导电价敏感型和碳排放敏感型产业向西部布局。第一,支撑西部地区率先建立高水平的绿色能源消费示范区,推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低碳电力深度应用,实现产业用能的绿色高效化,依托新能源打造西部地区低碳发展基地。第二,引导新能源企业积极布局新能源制氢及其相关产业链,提升新能源消纳空间。
四是加大西部地区对外合作开放支持力度,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扩大产能输出,拓展新能源国际市场。第一,积极构建开放平台,加大对西部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内陆开放型经济实验区建设支持力度,畅通西部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开放通道,积极融入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拓展西部地区工程、装备、技术、标准等输出市场。第二,依托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的建设,推动西部地区成为新能源全产业链产能和服务输出的桥头堡,进一步推动技术进步、成本降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能源优势向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发展优势转变。
(作者均供职于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出台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落下“关键一子”作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规则体系的关键“一子”,《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日前出台,标志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三大主要交易品种的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也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改革迈出系统性突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新能源占比持续攀高。截至3月底,浙江光伏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同比增长41%,占电源总装机近三分之一。这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基础,也让电网调度运行面临新压力。国网浙江电力调控中心值长詹文达介绍,海量新能源接入主要带来三大难题:一是“用不完”,尤其是节假日期
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基本规则》)正式发布。《基本规则》的制定旨在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规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管理,维护市场运营主体合法权益。电力辅助服务是指为维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能质量,除正常
在能源电力供需格局持续演变的新形势下,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作为我国“西电东送”的主力军,云南省秉持资源经济与能源产业“一盘棋”的战略布局,加速推进能源全产业链建设,为绿色能源强省建设提供支撑。双轮驱动破解“三缺”矛盾记者在云南多地调研时发现,缺电、弃电和调节能力不足
4月24日,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的协调组织下,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促成5~12月吉林、黑龙江、蒙东送上海绿电交易,成交电量2.02亿千瓦时。此次交易是全国首次跨区多省联供、直流接力的绿电交易。东北地区风电资源丰富,外送能力强且送电曲线稳定。前期,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国
编者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规范虚拟电厂的定义和定位,进一步理顺了虚拟电厂建设运行管理、参与电力市场机制等问题。本报邀请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互联网研究所对《意见》进行解读。近年来,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装机高速增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新能源占比持续攀高。截至3月底,浙江光伏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同比增长41%,占电源总装机近三分之一。这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基础,也让电网调度运行面临新压力。国网浙江电力调控中心值长詹文达介绍,海量新能源接入主要带来三大难题:一是“用不完”,尤其是节假日期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长源电力公告,2025年4月28日,公司收到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的《省发改委关于湖北钟祥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核准的批复》(鄂发改审批服务〔2025〕127号),公司控股子公司国能长源钟祥新能源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单位开发的湖北钟祥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获得核准。该项目总装机20万千瓦,
氢启绿色未来!新能源制氢不仅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引擎,更是解决新能源消纳的破局利器。凭借电氢灵活转化与储能调节的双重优势,可以大幅提升系统调节能力,精准平衡电力供需,助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2025年4月24日,由南瑞继保牵头编制的《新能源制氢一体化控制技术导则》初稿讨论会在北京顺利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期发布《关于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接受采访,回答记者提问。问:《通知》印发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答:电力辅助服务是指除正常电能生产、输送、使用外,发用两侧主体提供的系统调节服务,是保持系统稳定
4月29日,协鑫能科发布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4年度,协鑫能科实现营业收入97.96亿元,归母净利润4.89亿元。其中,扣非归母净利润2.94亿元,较上年上升190.83%。在行业同质化内卷严重的大背景下,协鑫能科取得骄人业绩,得益于持续优化资产结构,深入推进“双轮驱动”战略。2025年首季,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新能源占比持续攀高。截至3月底,浙江光伏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同比增长41%,占电源总装机近三分之一。这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基础,也让电网调度运行面临新压力。国网浙江电力调控中心值长詹文达介绍,海量新能源接入主要带来三大难题:一是“用不完”,尤其是节假日期
是中国最早自主通商口岸,是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更是世界最大能源输出港。如今,河北省秦皇岛市的海又被赋予了新意义,共计1.8GW海上光伏项目相继落户秦皇岛昌黎县,在燕赵大地实现了该项目类型零的突破。近日,由晶澳科技供货的海上光伏组件“耀蓝”完成首批交付,以切实保供行动,助力华电昌黎海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新能源占比持续攀高。截至3月底,浙江光伏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同比增长41%,占电源总装机近三分之一。这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基础,也让电网调度运行面临新压力。国网浙江电力调控中心值长詹文达介绍,海量新能源接入主要带来三大难题:一是“用不完”,尤其是节假日期
根据《12398能源监管热线投诉处理办法》和《12398能源监管热线举报处理办法》要求,现将2025年3月12398能源监管热线投诉举报处理情况及2025年第一季度典型案例通报如下。一、投诉情况(一)投诉接收情况2025年3月,12398能源监管热线平台接收投诉2326件。从投诉内容看,电力领域2075件,新能源和可再生
当地时间4月25日,苏里南副总统龙尼布林斯韦克、自然资源部部长大卫阿比亚莫福一行,出席了由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苏里南村庄微电网光伏项目(二期)第二站点——博托帕西微电网项目的完工揭牌及点灯仪式。仪式现场,布林斯韦克对项目团队克服恶劣环境和艰苦条件,高质高效完成博
“鸟瞰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一道总长达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令人瞩目,环绕塔里木盆里,有许多大文章可作,其中一篇便是南疆主网架建设的加快推进。”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新疆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新型电力系统规划研究中心专责于国康向记者介绍南疆主网架的建设思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一季度能源形势、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先生介绍一季度全国能源形势情况。原文如下:今年以来,能源行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我国能源供给体系不断完善,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绿
日前,合肥市人民政府印发《合肥市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发挥合肥市新能源开发基础好和产业发展快等优势,加强统筹谋划和数字赋能,全面统筹推进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大规模、高质量开发,逐步实现新能源装机规模大幅提升、绿色电力供给能力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7日,古浪县人民政府发布如何持续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政策问答·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原文如下:如何持续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政策问答·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今年的《政府
4月25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合肥市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大幅提升,达750万千瓦以上,集中式光伏、风电装机规模达330万千瓦以上,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到15%。展望到2027年底,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政府印发《合肥市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其中明确: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建成兆瓦级新型储能电站60座、装机总规模超100万千瓦,其中建成百兆瓦级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5座。开展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行动。大力推动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重
4月29日-30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举办。在国家“双碳”战略持续推动的背景下,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4月30日,以“共建绿色城市新生态”为主题的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峰会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成功举办。本次峰会聚焦“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路径等重点
“光伏的建材就是让建筑既体现它的功能性、美观性,同时这个建筑能够发电。我相信零碳建筑未来会成为全社会的一种潮流。”近日,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参加央视财经频道“绿”动未来#x2014;#x2014;《对话》栏目录制时表示,全球深度脱碳的大背景下,零碳建筑将成为潮流并对全球深度脱碳意义重大。当天的
在国家“双碳”战略与低空经济政策的双重推动下,一场关于能源与空间利用的变革正在悄然上演。深圳安泰科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勇立潮头,以前瞻视角锚定光伏柔性支架为核心技术,布局“低空经济+光伏产业”融合新赛道,致力于为“低空经济+光伏”赛道土地立体化开发与绿色能源高效利用带来创新解决方案
供给、消费、技术、制度、国际合作全方位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新能源建设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院院长辛颂旭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随后,各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积极行动,加快完善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高质
4月26日,由中国电建北京院总承包的内蒙古最大光伏草业项目——商都县150万千瓦光伏草业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为调整内蒙古地区能源结构,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质量,培育新能源产业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新的动力。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十八顷镇,光伏区总占地面积约4141公顷,项目规划交流侧装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走进新国企·科技创新主力军”活动走进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的多个生产制造基地,深入了解这家国企在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方面的实践成果。走进中车株洲所时代电气制造中心,AGV机器人穿梭于智能化生产线之间。偌大的
近日,由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准固态动力锂电池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顺利通过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专家组验收。该项目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等5家科研单位,攻克准固态电池产业化核心技术,推动我国准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取得重要
4月25日,在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简称“TüV莱茵”)联合山东省储能学会、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在青岛举办“2025华北区新能源产业先进技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探索绿色可持续开创能源新未来”为主题,汇聚了专家学者和行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引导民营经济在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做大做优做强。在国家政策与技术创新双重驱动下,中国光伏行业正加速构建政策-技术-市场三维联动发展新格局,以突破性技术革新引领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内蒙古全区经济工作剖析会在呼和浩特召开,深入剖析当前全区经济运行存在的突出问题。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强调,要坚定经济发展信心,增强紧迫感,进一步做强新能源产业,同时解决农牧、建筑、金融等领域问题。会议明确,内蒙古将瞄准临空经济、
4月28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传江在广州拜会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双方就深化战略对接、加强能源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虎,省政府党组成员陈良贤;中国大唐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曲波参加会谈。坤明代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