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0月26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印发《上海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方案提出,针对上海市可再生能源禀赋和特征,围绕风能、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开展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研发,支撑我市进一步提升海上风电以及光伏开发利用水平,探索海洋能有效利用,实现地热能和生物质能多元化高效综合利用。
并在重点行动的多个专栏中提及光伏发电。
太阳能利用:研发超高效硅基光伏、高效稳定钙钛矿电池及其耦合技术、空间太阳堆电源技术、分光谱式太阳能光伏光热高效综合利用技术、光伏电站智慧调控与运维关键技术、建筑光伏与电能耦合调控关键技术等,研制适用于快速路、轨道交通、隔音棚等超大型城市应用场景的光伏电池,研发先进光伏农业等。
储运氢:研发70兆帕及以上高效储氢技术及装备、基于轻质元素的高储氢新材料、氢储能关键装备和系统集成技术、大规模及长距离管道输氢技术、“光伏+氢储能”一体化技术,并探索灵便型固液储氢等新型氢储运技术。
智慧能源系统集成:研发多站(变电站、数据站、充电站、储能站、通信站)一体化融合技术、新一代能源系统信息通信技术、多能源转换耦合技术、多能源互补梯级利用智能与集成技术、光伏/风电与气象预测耦合集成技术等。
低碳/零碳建筑运维:研发建筑运维能效提升和数字化技术、“光储直柔”建筑能源系统关键设备及柔性化技术、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技术、建筑高效电气化替代技术、建筑环境除湿/供暖/制冷等零碳技术装备与系统、绿色低碳乡村分布式能源利用技术等。
超高效光伏:研究基于叠层、多激子效应、单线态裂变、中间带隙等可突破单节光伏电池理论效率极限的新型高效光伏技术。
全文如下: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关于印发《上海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的通知
沪科合〔2022〕28号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作用,根据《中共上海市委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和《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参照科技部等九部委印发的《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结合上海实际,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交通委共同研究制定了《上海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
2022年10月26日
上海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作用,根据《中共上海市委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和《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结合科技部等九部委印发的《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上海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对标“四个面向”“四个新”“四个第一”等新要求,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为根本,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依托,以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为特色,着力推进低碳零碳负碳科技创新,实现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为我市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推进提供基础性科技支撑和前瞻性科技引领,注重服务全国,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贡献上海智慧、提供上海样本。
(二)基本原则
系统布局,重点突破。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处理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加强减污、降碳、固碳、增汇的系统设计,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颠覆性技术研发的系统布局。聚焦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碳汇等重点领域低碳转型关键技术,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和成果转化,全面推动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和引领的发展方式、生活方式绿色化变革。
需求导向,应用牵引。坚持科学理性,求实创新,围绕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为核心的现代能源体系,和与能源结构转型相适应的产业体系等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应用需求,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扩大绿色低碳科技供给,稳步推进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
协同创新,赋能发展。坚持双轮驱动,协同增效,推动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互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打好先进碳中和技术和绿色金融的组合拳,助推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联动发展,强化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对布局新赛道、驱动新动能、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支撑引领作用,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碳中和相关领域创新体系逐步形成,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突破100项低碳关键核心技术,建成10个重大示范项目与工程,建设10个碳中和相关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和5个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助力产业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支撑主要耗能产品和主要行业能效达到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
到2030年,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明显增强,低碳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形成规模,前期部署的前沿和颠覆性技术取得突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技术和应用示范,为碳中和战略推进提供技术储备和路径指引,高质量支撑我市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2060年前,我市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引领国际先进水平,支撑我市碳中和目标高质量实现,为国家碳中和战略做出积极贡献。
三、重点行动
为确保实现上述目标,实施以下十大行动:
(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科技支撑行动
充分发挥我市能源科创资源和装备、产业优势,加强原创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着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升可再生能源、氢能、传统能源高效清洁低碳利用、新型电力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支撑我市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实现不同能源品种间科学合理的互补、协调和替代。到2030年,大幅提升能源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带动化石能源有序替代,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安全高效转型。
专栏1 可再生能源
针对我市可再生能源禀赋和特征,围绕风能、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开展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研发,支撑我市进一步提升海上风电以及光伏开发利用水平,探索海洋能有效利用,实现地热能和生物质能多元化高效综合利用。
风能利用:研发百米级以上高空风电机组、大规模固定式及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超大型海上风电机组整机设计制造与安装测试技术,研发低频输电等深远海高效输电技术、深远海风电场精准评估技术、大型风电场及风电机组健康实时监测与智能运维技术等。
太阳能利用:研发超高效硅基光伏、高效稳定钙钛矿电池及其耦合技术、空间太阳堆电源技术、分光谱式太阳能光伏光热高效综合利用技术、光伏电站智慧调控与运维关键技术、建筑光伏与电能耦合调控关键技术等,研制适用于快速路、轨道交通、隔音棚等超大型城市应用场景的光伏电池,研发先进光伏农业等。
海洋能利用:研发潮汐能发电技术、波浪能发电技术、温度差发电技术、盐度差发电技术、海洋能与海上风电的耦合利用技术等。
地热能利用:研究地下能源结构一体化高效换热技术、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平衡联供技术、大规模地源热泵长期换热可靠性提升技术、中深层地热能高效换热技术等。
生物质能利用:研发市政垃圾、农林废弃物、污泥、工业固废等有机废弃物清洁化多元化能源利用技术,研发生物航空煤油、生物柴油、纤维素乙醇、生物天然气等生物燃料高效低碳制备技术等。
专栏2 氢能利用
围绕氢能的制取、储运、加注与多元化利用,系统布局研发绿氢的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推进氢能多场景应用示范和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制氢:研究低成本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技术、可再生能源高效低成本制氢技术、高效制氢的新型催化剂和工艺系统、深远海风电耦合制氢技术、海上风电绿氢制备技术等。
储运氢:研发70兆帕及以上高效储氢技术及装备、基于轻质元素的高储氢新材料、氢储能关键装备和系统集成技术、大规模及长距离管道输氢技术、“光伏+氢储能”一体化技术,并探索灵便型固液储氢等新型氢储运技术。
用氢:研发氢能规模化应用的安全防护技术、富氢燃料发动机技术、高性能长寿命低成本氢燃料电池系统、天然气掺氢及终端应用技术、氢燃料电池分布式热电联供技术等,提高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碳纸等关键材料的可靠性、稳定性和耐久性,掌握燃料电池全链条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氢冶金、氢混燃气轮机、掺氢航空发动机、纯氢动力电池等前沿技术研究。
专栏3 传统能源高效清洁低碳利用
围绕清洁智慧火电、工业装备和工艺过程共性能效提升等方面研发一批关键技术,提升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利用水平,推动我市能效水平持续提升。
灵活智慧火电:研发智能自适应火电深度调峰技术、650-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高温亚临界综合升级改造技术、重型燃气轮机和高效燃气发动机关键装备、新型高效低碳循环发电系统、燃煤发电与储热耦合灵活运行技术、掺氢天然气/掺烧生物质等高效低碳工业锅炉技术、燃煤污染物低能耗深度控制技术等。
共性能效提升:研发生产工艺与流程低碳绿色重塑关键技术、研发电机/变压器/锅炉等高效通用机电/动力装备能效提升技术、工业余能多模式回收与综合利用技术、基于智能制造及数字化运维的高效电能转换及能效提升技术、用能系统能效提升技术等。
专栏4 新型电力系统
围绕智能电网、能源交换与路由、先进储能、智慧能源系统集成,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强化我市多能互补及智慧协同水平,提升能源系统供应安全和效率。
智能电网:研发具有强恢复能力的韧性电网技术、高精度可再生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可再生能源电力并网主动支撑、柔性交直流输电、低惯量电网运行与控制等技术、能源系统状态智能感知与控制技术、基于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核心电力器件和装备、能源交换与路由关键技术、基于能源互联网的即插即用技术、虚拟电厂技术、规模化源网荷储关键调控技术等。
先进储能:研发低成本、高安全、长寿命的钠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高效储能技术,研发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机械储能技术,研发分布式储能与主/微网的协同管控技术、梯级电站大型储能安全技术等。
智慧能源系统集成:研发多站(变电站、数据站、充电站、储能站、通信站)一体化融合技术、新一代能源系统信息通信技术、多能源转换耦合技术、多能源互补梯级利用智能与集成技术、光伏/风电与气象预测耦合集成技术等。
(二)低碳与零碳工业流程再造技术突破行动
针对钢铁、化工等重点工业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需求,以原料燃料替代、短流程制造和低碳技术集成耦合优化为核心,引领高碳工业流程的零碳和低碳再造。瞄准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降低,加强高品质工业产品生产和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发,加快跨部门、跨领域零碳融合创新。到2030年,形成一批低碳与零碳工业技术创新成果,有效支撑钢铁、化工行业节能降碳,实现低碳流程再造技术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专栏5 低碳/零碳钢铁
针对钢铁工业降污减碳需求,深入开展节能降碳和极致能效及钢铁流程再造等新技术研究,支撑我市钢铁工业的低碳转型升级。
钢铁流程再造:研发富氢碳循环高炉冶炼技术、氢基直接还原技术、废钢电炉流程集成优化技术、近终形制造技术、高品质生态钢铁材料制备技术、钢-化一体化联产技术等。
节能降碳和能效提升:研发钢铁行业极致能效技术、钢铁流程界面优化技术、钢渣高值化循环利用关键技术、智慧能源管理技术等。
专栏6 低碳/零碳化工
针对化工行业对化石能源和资源依赖度高、排放强度大的现状,开展节能降碳和能效提升及化工流程再造研究,形成我市化工工业低碳发展的技术体系。
节能降碳和能效提升:研发化工行业节能降碳新技术、化工过程能量集成技术和关键装备、基于化工过程大数据的数字孪生和智慧管控技术等。
化工流程再造:研发原油炼制短流程及低碳工艺重塑技术、轻烃/天然气原料替代技术、可再生能源驱动二氧化碳合成化学品关键技术、轻质高强材料的绿色制造技术、工业生物酶/菌种/噬菌体的智能设计与合成生物学技术等。
专栏7 废弃物资源化和再制造
围绕工业、生活、建筑、农林等领域废弃物资源化与再制造,建立“源头控制-过程减量-高质循环-精准管控”全技术链,支撑我市资源高值循环利用,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工业废弃物资源化:研发废酸/废有机溶剂/废活性炭等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废气高值成分回收与循环利用关键技术、集成电路行业废硫酸资源化再利用关键技术、工业废水及污泥低碳资源化处理关键技术等。
废弃物循环利用与再制造:研发废旧机电及电器电子产品自动拆解/回收再利用技术、废旧汽车关键部件再制造技术、多源废物协同处理与生产生活系统循环链接技术、重型装备智能再制造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池处置与资源化关键技术等。
生活与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研发干垃圾智能深度分类和高效精细化利用关键技术、湿垃圾高效清洁利用技术、有害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生活污水/污泥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建材循环利用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等。
农林废弃物资源化:研发农业生物质制备材料及高附加值化学品关键技术、新型高效农业生物质土壤固碳技术、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低碳处理循环利用技术、畜禽粪便控污减排循环利用技术、沼渣高值化利用技术等。
(三)城乡建设与交通低碳零碳科技攻关行动
针对城乡建设与交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需求,以脱碳减排和节能增效为重点,大力推进低碳零碳技术研发,促进城乡建设节能减碳标准提升和全过程减碳,推动交通领域绿色化、电气化和智能化,支持新型基础设施低碳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市城乡建设与交通领域绿色水平。到2030年,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创新研发和应用取得重要进展,打造一批近零能耗、零碳建筑创新示范,实现建筑用能结构更加优化、建筑节能水平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更加充分、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交通领域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载运工具技术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平均电耗大幅下降,支撑交通单位周转量能耗强度持续下降。
专栏8 低碳/零碳城乡建设
围绕超大型城市低碳/零碳建筑材料与设计建造、运行和智能化集成,开展建筑全生命周期降碳关键技术研发,推进城区、社区、村镇绿色低碳建设。
低碳/零碳建筑材料与设计建造:研发天然固碳建材和高性能建筑用钢/纤维复材/气凝胶/木结构等新型建筑材料与结构体系、建材循环利用技术及装备、气候适应性围护结构体系、新型零碳建筑规划/设计/建造技术、既有建筑的低碳改造成套技术等。
低碳/零碳建筑运维:研发建筑运维能效提升和数字化技术、“光储直柔”建筑能源系统关键设备及柔性化技术、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技术、建筑高效电气化替代技术、建筑环境除湿/供暖/制冷等零碳技术装备与系统、绿色低碳乡村分布式能源利用技术等。
低碳/零碳建筑智能化集成:区域-建筑能源系统源网荷储用技术及装备、建筑全生命周期数据库与国产化软件、大数据集成的建筑低碳管控系统和平台等。
专栏9 低碳/零碳交通
围绕超大城市新能源载运装备、绿色智慧交通和低碳交通基础设施,为我市交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新能源载运装备:研发高性能电动、氢燃料电池车辆等低碳能源驱动载运装备技术、重型陆路载运装备电气化/混合动力技术、大运量轨道交通关键技术、水运载运装备应用清洁能源动力技术、生物基航油/氢能航空器/电驱动航空器技术等。
绿色智慧交通:研发交通自洽能源系统的多能变换与控制技术、交通物流陆海河结构优化关键技术、无人车/无人机智能低碳配送技术、智能轨道交通/智慧民航/智慧港口/智慧水运/数字航道/技术等。
低碳交通基础设施:研发交通基础设施低碳建造和运维技术、既有交通枢纽设施节能减排降碳改造技术、太阳能公路技术等。
专栏10 新型基础设施
针对城市数字化转型需求,开展涵盖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维”全过程的绿色低碳优化技术研发与应用,支撑我市以低碳路径实现“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
综合指标体系和能效提升:研发关联能耗特征的基站/数据中心分类模型和能耗指标评价体系、重点设备/系统的能效指标体系、低功耗通讯/运算/存储/传输等核心设备、新型基础设置的智能化低碳运维技术等。
新型高效系统和产品:研发液冷冷却液体系、适宜既有设备改造的新型液体冷却系统、高效液冷定制服务器等新型计算存储技术和设备,研究气流组织优化、高效冷却等节能降碳技术等。
能源综合利用:研发匹配电网负荷调节需求及可再生能源供电波动的数据中心动态储能关键技术、梯级动力电池在数据中心规模化应用技术、数据中心余热利用技术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昔日电池龙头润阳股份迎来新动态。天眼查平台显示,9月27日,润阳股份注册资本由3.6亿元增至4.5亿元,增幅25%。公司人员构成也发生变化,创始人陶龙忠任董事、总经理,张乃文任董事长。经查询,张乃文是江苏悦达集团的党委书记及董事长。而据业内消息,8月19日,陶龙忠以汇报人的身份参加了通威周一的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日前,加拿大太阳能制造商Heliene完成了其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光伏组件工厂的5000万美元税收抵免转让。据悉,Heliene一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国明尼苏达州进行光伏组件的生产制造,其中,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组件工厂投资可以追溯到2018年。而在2023年,Heliene又宣布向明尼苏
光伏电池钝化效果越好,电池效率越容易受到紫外波段光线的影响为了获得更高的太阳电池转换效率,电池表面钝化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步骤。由于较高的体复合速度和表面复合速度会限制电池的开路电压,同时也会降低电池的填充因子FF,所以通过采用高质量的表面钝化层来抑制表面复合,成为获得高效率太阳
2024年9月12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对进口自中国的晶体硅光伏电池(无论是否组装入模块)(CrystallineSiliconPhotovoltaicCellsandModules)作出第二次反倾销和反补贴日落复审产业损害肯定性终裁:裁定若取消现行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在合理可预见期间内,涉案产品的进口对美国国内产业造
近日,忻州市委书记朱晓东带领市各级领导班子观摩检查了忻府区、忻州经济开发区、神池县、宁武县的多个项目。在本次观摩检查活动中,朱晓东书记率队到访一道新能忻州基地,对现阶段项目建设取得的顺利进展表示了高度认可。山西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随着全国能源结构转型的深入推进,山西全面贯彻新发展
9月26日,InfoLink公布最新光伏产业价格。硅料价格供应方面情况,本月新增产量实现连续四个月环比下降,本月环比下降2%,降至年初至今的月度产量最低水平,同时供给端硅料库存整体规模有所下降,但是硅料需求端库存囤积水平仍有上涨趋势,该趋势本期延续。本期市况与上期相似,上游市场情况较为复杂,
近期,印度太阳能光伏组件制造商GautamSolar宣布,将投资100亿印度卢比(1.19亿美元)建设一座年产能为2GW的太阳能电池工厂。GautamSolar首席执行官GautamMohanka表示:“我们即将建成的2GW太阳能电池制造厂符合MNRE关于促进太阳能电池本土制造的指导方针。我们在太阳能行业拥有27年以上的经验,我们正
近日,浙江棒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棒杰股份”)发布关于子公司股权被冻结的公告。公告显示,经公开渠道查询,并结合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法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2024)苏0282财保3860号),获悉棒杰股份公司持有的控股二级子公司江山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山棒杰”)股
据悉,加拿大政府9月10日宣布,将启动第二轮征税咨询,计划对来自中国的关键矿产品、电池及其零部件、太阳能产品和半导体征收附加税。加拿大副总理兼财政部长ChrystiaFreeland指出,加拿大经济增长依赖于全球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而这次的加征关税计划正是为了回应中国在贸易行为中的不公平做法。她表
9月10日上午,合肥京东方光能科技有限公司钙钛矿光伏电池中试线设备搬入仪式在合肥新站高新区成功举行。京东方深耕半导体显示行业30余载,在大面积半导体薄膜制备与玻璃基制造工艺领域拥有雄厚的技术积累。合肥京东方光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3月,其投资建设的钙钛矿光伏实验线(含实验室)及中试
产业链的协同合作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光伏行业中的独家技术很难实现高性价比的规模化应用。——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沈文忠2024年9月5日—6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联合主办的2024年光伏新时代论坛在江苏南京正式召开,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沈文忠就光伏电池技术的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29日,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海南省建筑光伏系统建设技术标准》。文件指出,在设计建筑光储直柔系统时宜预留储能系统的接口,当储能容量超过200A·h时,宜设置专用的蓄电池室。建筑光储直柔系统单次调节能力的最大负荷调节容量比例应高于10%,宜高于20%;调节电量比例应大
2022年以来,“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2023年12月,国家数据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加快推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为充分展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领域取得的应用成效,国家数据局组织开展了“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应用
8月12日中午,王再军的新能源汽车正在临空市民中心进行充电,而他用的正是昨天屋顶的光伏板发电后“保存”下来的电。虽然烈日炎炎,但临空区内的用电负荷并没有随着当日气温升高而上涨。这就是“光储直柔+多能互补”的典型案例。近年来,廊坊临空经济区主动融入国家“双碳”发展战略,致力于打造“零碳
9月9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可再生能源试点示范项目的通知,新乐市储能装备系统集成产业项目发供用高比例新能源示范项目、新建智能化电力装备智慧工厂之光储直柔项目、华能西柏坡百兆瓦级(县级)新型电力系统示范项目等6个项目在列。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布可再生能源试点示范项目的
站在北京首个“光储直柔”零碳营业厅——北京环球供电服务中心营业厅的可视大屏前,光伏发电量、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汽车充电桩等用电数据及综合优化算法的实时运行情况和优化结果等尽收眼底。这块大屏正是西门子SmartECX智慧能碳管理平台的“智慧”体现。而可再生能源消纳率提高近10%,用能效率较传统
8月2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山西省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实施方案(晋政办发〔2024〕45号),其中提到持续推动太阳能建筑应用。积极推广光热建筑应用,并推动新建公共建筑和开发区标准厂房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符合条件的既有公共建筑和厂房屋顶加装光伏系统。同时,鼓励建设以“光储直柔
8月30日,北京市朝阳区生态环境局发布《北京市朝阳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推广光储直柔、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智慧交通、交通能源融合技术。主要目标到2024年底,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初见雏形,基本构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政策体系,制定并出台减污降碳
8月12日中午,王再军的新能源汽车正在临空市民中心进行充电,而他用的正是昨天屋顶的光伏板发电后“保存”下来的电。虽然烈日炎炎,但临空区内的用电负荷并没有随着当日气温升高而上涨。这就是“光储直柔+多能互补”的典型案例。近年来,廊坊临空经济区主动融入国家“双碳”发展战略,致力于打造“零碳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26日,深圳市光明区人民政府印发《深圳市光明区关于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文件指出,支持在大科学装置集聚区等高耗能、对电能质量要求高的重点电力保障区域合理布局新型储能电站项目,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实际投资的20%,给予最高500万元资助。鼓励有条件的仓储
8月5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可再生能源试点示范评选情况。原文如下:关于可再生能源试点示范评选情况的公示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发展试点示范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23〕66号)有关要求,我们组织了我省可再生能源试点示范的申报和评选工作,现将评审情况予以公示,具体项
近日,中国电力新源中慧周口店镇政府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一次并网成功,该项目是中国电力在房山区打造的首个光储直柔示范点。项目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由中国电力新源中慧自主开发,建设容量161.16千瓦,同时配套建设20千瓦/53.6千瓦时储能设备,利用房屋屋顶、墙壁外立面、停车车棚以及文化宣传
10月9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公布2024年第一批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专项资金目录的通知,共有1607个项目纳入奖励目录,总装机容量374818.24千瓦。其中,光伏电站项目2个(合计33174.36千瓦)、企业分布式光伏项目640个(合计329458.92千瓦)、居民分布式光伏项目965个(合计12184.96千瓦)。原文如下:关
10月8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浦区重点用能和排放单位节能降碳管理办法》的通知,通知指出,重点用能和排放单位应当积极开展能效对标和碳效评价活动,采取切实可行的节能减碳改造措施。鼓励重点用能和排放单位应用绿色低碳首台(套)装备。鼓励采用智能光伏产品,应用可再生能源热水技术
9月14日,上海虹口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虹口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补贴申报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对纳入本区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管理,完成并网验收并运行的光伏发电项目,经认定,按并网规模给予每千瓦800元的补贴,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原文如下:关于开展2024年虹口区分布式光伏发电
9月13日,上海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加快陆上风电、光伏电站项目建设。本年度各区拟实施的陆上风电规模24.841万千瓦、光伏电站规模48.896千瓦,经上海市电力公司评估可全额保障性消纳,全部纳入2024年度陆上风电、光伏电站开发建设方案。各区要加强对开发
9月9日,上海市2024年度第一批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拨付计划(草案)公示,奖励总金额82801227.8元,其中风电项目4个,奖励金额46579672.50元;光伏电站项目1375个,奖励金额32214809.05元;居民分布式光伏项目7210户,奖励金额4006746.25元。原文如下:上海市2024年度第一批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拨付计划
8月30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上海碳普惠分布式光伏发电减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安装在居民、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等主体(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以及纳入上海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配额管理单位除外)的场址上,且单个
8月26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研究制定了《上海市“风光同场”海上光伏开发建设方案》。方案建设目标,2024年启动首轮海上光伏项目竞争配置,规模不低于100万千瓦。首轮竞争配置项目作为保障性并网项目,纳入市可再生能源年度开发建设方案,由市电力公司保障并网消纳,鼓励投资主体按需配置储能。20
8月22日,上海电力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匈牙利羲和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匈牙利Tokaj光伏项目已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装机容量为20万千瓦,预计首年发电量约为2.9亿千瓦时。此次全容量并网对公司深耕匈牙利能源市场、开拓中东欧能源市场以及加快清洁低碳转型、提高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具有重要意
7月31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上海市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创建名单的公示,拟将宝武(上海)碳中和产业园等20个创建对象纳入上海市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创建名单。原文如下:关于上海市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创建名单的公示沪发改环资〔2024〕93号为贯彻《上海市推进重点区域、园区
7月31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上海市2024年第二批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专项资金奖励项目申报的通知,文件提出,此次申报范围为在浦东新区范围内投产的符合《办法》管理要求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经营范围内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在新能源云平台开展奖励目录线上申报。其中:居
7月3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作用促进本市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支持上市公司绿色低碳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企业上市,引导募集资金投向节能减排项目和绿色低碳转型项目。推动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绿色项目纳入上海绿色金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