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日前,天水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推动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坚持节能优先,严格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加快燃煤电厂、燃煤锅炉、电力系统节能改造。因地制宜加快推动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开发,加快推进列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规划的黄龙和张川站点抽水蓄能项目前期及建设工作,积极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推进网源荷储一体化协调发展。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持续加大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增加农村清洁能源供应,推动农村分布式光伏、生物质能源发展,布局建设生物质能源项目。
原文如下:
各县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驻市有关单位:
现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天水市人民政府
2022年4月26日
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甘政发〔2021〕62号)精神,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到2025年,全市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明显优化,绿色产业比重显著提升,全市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不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持续提高,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初步形成,绿色生态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39%,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1%,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达到省上要求。到2035年,绿色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美丽天水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二、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生产体系
(一)推进工业绿色升级。强化产业准入和落后产能退出,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开展原材料行业符合规范条件动态核查。鼓励企业谋划实施绿色化改造项目,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力度。推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创建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建设推广“5G+”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数字化管理、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等新业态。推动发展再制造产业,积极开展再制造产品认证与推广应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促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持续推进“散乱污”整治,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贯彻落实《甘肃省排污许可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强化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行动。
(二)加快农业绿色发展。推行标准化生产,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和管理,增强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行动,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实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示范县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村级农膜回收网点实现全覆盖,持续开展加厚和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示范推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积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实施耕地轮作试点。推进相关林业“三剩物”和次小薪材资源化利用,实施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有序利用森林景观,发展生态旅游。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加强水肥一体化技术、垄膜沟灌技术推广应用。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鼓励发展生态种植、生态养殖。推行水产健康养殖,积极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气候经济、山上经济、水中经济和林下经济。到2025年,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6%以上,废旧农膜回收率达85%以上。
(三)提高服务业绿色发展水平。培育壮大绿色商场、绿色饭店等绿色流通主体,有序发展出行、住宿等领域共享经济。加快信息服务业绿色转型,提高服务业绿色发展质量,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和改造,打造1-2个大数据产业融合示范园区。推进会展业绿色发展,推广应用节能降耗新材料、新技术,鼓励办展设施循环利用。推动汽修、装修装饰等行业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原辅材料,倡导酒店、餐饮从业者和消费者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深入推进“光盘行动”,鼓励商家提供剩餐免费打包服务。
(四)培育壮大绿色环保产业。加快发展节能节水节材技术装备、新能源技术产品、再生资源、再制造等绿色环保产业。积极推动天水经开区创建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壮大绿色产业市场主体,鼓励设立混合所有制集团公司,培育一批引领型龙头企业、专业化骨干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积极布局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领域,打造一批绿色产业集群。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环境工程设计与施工服务、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服务、生态环境修复、绿色产品认证以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商业模式。鼓励公共机构带头推行能源托管服务。全面落实国家绿色产业指导目录。
(五)提升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指导县区科学编制新建产业园区规划,依法依规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严格准入标准,完善循环产业链条,推动形成产业循环耦合。推进既有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改造,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搭建能源互济、资源共享、废物协同处置的公共平台,促进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综合利用。鼓励建设电、热、冷、气等多种能源协同互济的综合能源项目。鼓励支持工业园区建设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贮存、预处理和末端处置设施。
(六)构建绿色供应链。鼓励建材、医药等行业开展绿色供应链试点,开展绿色设计、选择绿色材料、实施绿色采购,打造绿色制造工艺、推行绿色包装、开展绿色运输、做好废弃产品回收处理,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逐步禁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用品,减少电商快件二次包装,推广可循环包装产品。充分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作用,引导龙头企业推动产业上下游协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实现链上企业绿色化发展水平,选择1-2家商贸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试点,探索建立流通领域绿色供应链制度体系。
三、健全绿色循环发展流通体系
(七)提升绿色物流发展水平。围绕“东联、南向、西进、北拓”的区域发展思路,着力打造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快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电商物流、智慧物流、冷链物流。优化运输结构,加大推进公转铁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天水-陇南铁路、铁路专用线建设,大力推广铁路集装箱运输,鼓励中长距离公路货物运输向铁路转移,引导公路货运集约发展,构建公铁联运城市配送新体系。加强物流运输组织管理,加快物流运输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和信息共享,大力发展智慧物流,鼓励发展“邮快合作”“交快合作”等,发展甩挂运输、共同配送。加快推进城市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推广应用。支持市内物流企业构建数字化运营平台。实施冷链仓储改造提升工程。
(八)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完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加强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废金属、废玻璃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升资源产出率和回收利用率,鼓励有条件县区建立再生资源区域交易中心,推进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加快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引导生产企业建立逆向物流回收体系。支持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建立在线交易平台,完善线下回收网点。充分依托市内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点等市场主体,完善废旧家电回收网络体系,加强规范回收处理管理。探索“互联网+”资源回收新模式新业态,促进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水平。到2025年,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93%以上。
(九)提升绿色贸易品质。积极优化贸易结构,引导企业发展高质量高附加值的数字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成套设备、高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绿色农副产品等贸易,从严控制高污染、高耗能产品出口。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品牌国际标准认定、质量认证、商标注册、国外专利申请,增强在国际经贸活动中的标准“话语权”。深化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引导企业积极对接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技术装备和服务合作。加强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等新型贸易业态发展。
四、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消费体系
(十)促进绿色产品消费。严格执行政府绿色产品优先采购和强制采购,引导国有企业逐步开展绿色采购,加大对违规采购行为处罚力度。加大绿色消费宣传力度,鼓励各县区采取补贴、积分奖励、发放消费券等方式促进绿色消费,鼓励电商平台设立绿色产品销售专区。鼓励大型商场、超市实施节能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加强绿色产品和服务认证管理,完善认证机构信用监管机制。推广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引领提升绿色电力消费。严查虚标绿色产品违法违规行为,有关行政处罚等信息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十一)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倡导厉行节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到2025年秦州区、麦积区城区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全面落实部分一次性塑料制品禁限政策,强化塑料污染治理,持续加大监督执法、替代产品推广和宣传引导力度。严格执行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强制性标准,开展超标包装及过度包装计量检查和治理,督促寄递企业采购绿色快递包装产品。优化轨道公交无缝接驳,鼓励乘用公交、自行车、步行等出行方式,引导公众绿色出行。开展绿色出行宣传月活动,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森林城市创建,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宜居环境。大力推进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示范创建,积极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低碳日、环境保护日等宣传活动。
五、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十二)推动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坚持节能优先,严格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加快燃煤电厂、燃煤锅炉、电力系统节能改造。因地制宜加快推动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开发,加快推进列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规划的黄龙和张川站点抽水蓄能项目前期及建设工作,积极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推进网源荷储一体化协调发展。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持续加大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增加农村清洁能源供应,推动农村分布式光伏、生物质能源发展,布局建设生物质能源项目。积极推进华能甘谷电厂复工复产,开展超低排放及灵活性改造,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暖。实施城乡配电网建设和智能升级计划。加快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探索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装机达到60%以上。
(十三)提升城镇环境基础设施效能。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推进污水资源化、生活污泥焚烧灰渣资源化利用,推动建设再生水梯级循环利用系统。加快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减少生活垃圾填埋处理,补齐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能力短板,鼓励具备条件的单位自建合规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加强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建设,健全医疗废物收转运体系。到2025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8%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以上。
(十四)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发展水平。将生态环保理念贯穿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全过程,积极推进“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利用,集约利用土地等资源。建设交通绿色廊道,打造绿色公路、绿色客运枢纽、绿色铁路、绿色航道、绿色空港。加强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广应用新型路面材料、智能通风、辅助动力替代和节能灯具、隔声屏障等技术和产品。积极推行沥青冷(热)再生、水泥路面破碎再生等技术,加大工程建设中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力度,提高钢结构桥梁、机制砂在公路建养项目的应用比重。
(十五)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统筹城市发展和安全,优化空间布局,合理确定开发强度,鼓励城市留白增绿,积极创建“美丽城市”试点。增强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实行动态管控。开展星级绿色建筑认定,推动社区基础设施绿色化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升既有建筑能效水平,建立健全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机制。到2025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70%。加快推动自然村(组)道路建设工作,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立健全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运维管护机制,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施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完成麦积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工作。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基本普及,粪污基本得到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继续做好农村清洁供暖改造。
六、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十六)加快绿色低碳技术研发。面向生态环保、绿色制造、绿色建筑、智慧城市、现代农业等领域,依托行业优势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支持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环境保护、环境治理、节能减排、智能制造、绿色农业等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攻关行动。争取国家级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和平台,布局建设省级绿色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支持国家级开发区打造绿色创新支撑平台。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产学研联盟、产教融合基地等绿色创新平台。培育壮大绿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群体。鼓励企业牵头或参与财政资金支持的绿色技术研发项目、市场导向明确的绿色技术创新项目。
(十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组织推荐国家重大环保装备技术名录和环保装备技术规范管理企业,优先将先进绿色环保产品列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政策支持范围。建立健全县区政府、科研单位和企业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机制,推进丝绸之路“科技走廊”建设。加强与中央、省上在天科研机构合作,协同实施国家区域科技创新战略和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
七、完善法规政策体系
(十八)加大立法执法力度。严格落实《甘肃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法规规章,推动完善促进绿色设计等方面的制度。严厉惩治污染环境、破坏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违法犯罪活动,持续深入开展打击偷排、直排、乱排等污染环境及非法采砂等专项行动。全面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者法律追责力度,及时修复生态环境。落实举报奖励制度,动员广大社会群众参与生态环境监督。完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健全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联合调查、案件移送等制度。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推行生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十九)完善绿色收费价格机制。完善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制度。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全面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全面落实节能环保电价政策,落实居民阶梯电价、气价、水价制度。
(二十)强化资金支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和预算内投资,支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环保产业发展、能源高效利用、资源循环利用等项目建设。贯彻落实环境保护税法和资源税法,继续落实好国家节能、节水、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合同能源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支持绿色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和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税收政策,积极推进税收共治,共同营造良好的税收政策落实环境,确保政策应享尽享。
(二十一)大力发展绿色金融。鼓励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大对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绩评价考核力度,开展驻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支持符合条件的非金融企业发行绿色融资工具,引导驻市保险业金融机构发展绿色农业保险、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森林保险等绿色保险。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产业企业上市融资,支持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在国际市场开展绿色融资,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与外资进入气候投融资领域,推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试点,选择有条件的县区逐步开展零碳示范园或零碳示范项目建设。
(二十二)完善绿色标准、绿色认证体系和统计监测制度。加快绿色产品认证制度建设,培育一批专业绿色认证机构。推动开展节能低碳、绿色环保产品、有机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服务。强化统计信息共享,加强部门间数据联通。
(二十三)深化绿色交易市场机制改革。积极争取排污权、碳排放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积极参与全国用水权、用能权市场交易。
八、保障措施
(二十四)统一思想认识。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举措,务必做到思想到位、认识到位、行动到位。
(二十五)抓好贯彻落实。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对标对表重点任务清单,加强日常督促落实,统筹做好政策指导和解读,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各县区政府负责具体实施落实,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市发展改革委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做好年度重点工作安排部署,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
(二十六)深入交流合作。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机遇,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领域的政策沟通、技术交流、项目合作、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不断提高我市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十七)强化宣传引导。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通过多途径、多渠道深入宣讲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讲好我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故事,大力宣扬先进典型,及时曝光破坏生态、污染环境、严重浪费资源和违规乱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等方面的负面典型,营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良好氛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1月20日,浙江泰顺县仕阳镇150MW农(茶)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开工仪式圆满举行。据悉,泰顺县仕阳镇150MW农(茶)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为温州市新能源产业重大项目,总投资约7.56亿元,用地面积约5000亩,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2亿千瓦时。相较于传统的光伏发电,“茶光互补”既能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
11月14日,云南马关县人民政府发布公共机构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建设市场化优选投资开发主体,文件表示项目采用市场化配置方式进行综合评分,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分布式光伏建设与房屋风貌改造相衔接能力、企业投融资能力、企业建设管理及运行能力、施工安全管理能力、智能创新储能建设能力等方面,经组
11月20日,华润新能源高邮神居山110MW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典礼在高邮市高新区顺利举行。神居山项目建设规模110MW,项目总投资4.5亿余元。项目采用渔光互补方式建设,同步实施渔业养殖生态化改造,总用地面积约2083亩,年均发电量超1.5亿千瓦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1月20日,银星能源山西新材料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开工仪式在山西新材料电解厂区北门篮球场隆重举行。山西新材料分布式光伏项目是2024年银星能源分批实施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之一,也是中铝集团打造绿色低碳“新中铝”建设的生动实践。该项目装机容量为30.16MWp,按生产厂房将光伏发电系统分为40个发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4日,云南马关县人民政府发布公共机构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建设市场化优选投资开发主体,文件要求开发建设及配套储能设施。附件显示共包含41个地点,主要为中小学校、幼儿园等。评分细则显示,智能创新储能建设能力占10分,项目建设与设计方案能科学研判马关县电力系统现状,
11月20日,广东省韶关市发改委发布《韶关市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30年)(征求意见稿)》,《方案》提出,力争在2025年屋顶分布式光伏覆盖率达到可建设面积的40%,2030年屋顶分布式光伏并网装机规模达到可建设面积的65%。严控地面分布式光伏开发。按市场化原则,加强用地管理,充
11月18日下午,湖南茶陵县召开年产300万件针织衫项目和300MW农(茶)光互补项目签约会议。会上,茶陵县人民政府和浙江龙源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签订300MW农(茶)光互补乡村振兴光伏发电项目,由浙江龙源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固定资产投资额约12亿元,年纳税额约3000万,项目建设期解决就业人口约450
11月18日,内蒙古通辽能源局公布关于对第604号提案的回复。根据公告,通辽能源局指出新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包括本地消纳利用空间有限、新能源在供给上缺乏稳定性,以及电力系统对新能源大规模快速发展的匹配度不足。同时,公告给出三大建议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分别是解决好就地消纳的问
日前,有用户咨询已经在自治区发改委备案的光伏发电项目,能否变更投资主体?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服务平台对此做出回应。1.根据《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项目备案后,项目法人发生变化,项目建设地点、规模、内容发生重大变更的,或者放弃项目建设的,项目单位应当通过在线平台及
为贯彻落实贵州省总林长令《关于做好林草湿资源保护发展工作的令》,严厉打击毁林毁草违法犯罪行为,深入推进重点问题整改,切实强化林草资源监管,进一步提高项目业主和个人依法依规使用林地意识,2024年11月8日,省林长制办公室对黔西市、兴仁市、三都县、平塘县四起光伏项目毁林毁草典型案件开展挂
日前,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印发《大化瑶族自治县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大发改发〔2024〕31号)。管理办法指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包括居民(自然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和企业(非自然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居民(自然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一般接入电压等级为
11月21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官微发布关于不法分子冒用“资环集团”等名义从事非法金融活动的严正声明。原文见下:近期,我集团陆续接到群众举报,称有不法分子以我集团“资环集团”“资环中心”等名义开发“注册平台”、客户端APP,散布“发放原始股”等不实信息,诱导群众在平台注册、投资,涉嫌开展
11月21日,上海市2024年第二批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专项资金奖励目录(草案)公示。根据公示,1个光伏电站项目入选,奖励标准0.1元/千瓦时,装机容量12619.2千瓦;企业分布式光伏入选项目476个,奖励标准0.12元/千瓦时,建设规模合计317393.575;居民分布式光伏项目656个入选,装机容量合计8028.147
作为国内新能源全产业链资源整合的第一平台,新能源全领域企业交流合作的最大舞台,第十八届中国新能源国际论坛暨展示(NEX2024)将于12月3-5日在北京盛大开启。今年,会议将以“信心,稳健发展”为主题,直击当下新能源行业痛点,紧贴行业前沿趋势,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凝聚“政、产、学、研、金”
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通辽新能源资源丰富,政策条件集聚,新能源发展优势突出。一方面,通辽风光资源富集,属于二类资源区,风能资源具有风向稳定单一、持续时间长、无破坏性风速等特点,新建大型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达3500小时以上,利
11月19日,云南省发改委、云南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云南省2024年第三批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方案的通知》。根据通知,纳入云南省2024年第三批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方案实施的项目共51个,装机405.295万千瓦,其中,光伏项目41个、装机容量321.17万千瓦,风电项目10个、装机容量84.125万千瓦。按照装机的1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截至目前,青海清洁能源装机5769万千瓦,新能源装机4313万千瓦,在全国率先实现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装机占比双主体。青海已向15个省区市外送绿电202亿千瓦时、增长58.8%,助力减排二氧化碳1600万吨以上。
11月20日,中广核新能源2025年度光伏逆变器设备框架集采发布,分为3个包件,共计分为5个标段,合计容量1050万千瓦。详情如下:包件1:组串式300kW及以上(备选:组串式150kW以上且300kW以下)分为两个标段:新疆、西藏、青海、宁夏、吉林、天津、北京、河南;内蒙古、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北、黑
近日,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电新能”)黑龙江分公司相关项目工程黑龙江华电绥化安达200MW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含塔架)采购公开招标结果公告,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气风电”)成功中标该项目。这是今年电气风电继中标华电广西、华电湖南项目后,与华电集
11月20日,华润新能源高邮神居山110MW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典礼在高邮市高新区顺利举行。神居山项目建设规模110MW,项目总投资4.5亿余元。项目采用渔光互补方式建设,同步实施渔业养殖生态化改造,总用地面积约2083亩,年均发电量超1.5亿千瓦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深入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离不开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持。11月2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新乡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新乡市政府秘书长、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王洪伟表示,碳达峰碳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兴源环境11月20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未直接进行固态电池的研发。公司储能团队核心成员具有电化学电池方向及高端装备能源领域的研究背景,持续与相关单位进行包括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在储能场景应用项目的技术交流。今年8月,公司与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
10月15日,甘肃能源监管办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办理电力业务许可证的公告,公告显示,新建发电机组所属企业应在机组完成启动试运行后3个月内(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应当在并网后6个月内)必须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发电类),逾期未取证的不得继续发电上网,不得继续参与交易。原文如下:关于进
10月14日,甘肃省临夏州人民政府、和政县人民政府与中农信投(上海)供应链有限公司新能源项目投资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和政县举行,正式开启企地双方携手并进、共谋发展的合作序幕,为和政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州委常委、副州长李勇出席,中农信投(上海)供应链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强出席并
9月25日,民乐县人民政府发布民乐县加力建设国家重要综合能源基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指出,到2025年,力争全县新能源并网装机规模达到140万千瓦以上,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100%,储能规模达到40万千瓦,综合能源产业链产值达到5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40亿元、增长8%,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
9月26日上午,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100万千瓦风光电一体化基地暨消纳产业项目在南华工业园区开工。据了解,高台县100万千瓦风光电一体化基地暨消纳产业项目,是2023年4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批复的国家第三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由甘肃建投绿色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投
9月23日,甘肃嘉峪关人民政府发布《嘉峪关市“十四五”第三批100MW光伏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预入选企业公示》,嘉峪关和利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国家电投集团山西电力有限公司(联合体)预入选。原文见下:嘉峪关市“十四五”第三批100MW光伏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预入选企业公示按照《甘肃省风电光伏发电
9月19日,定西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征求定西市电力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公告指出,截至2023年底,定西市总电源装机容量281.91万千瓦(不含九甸峡水电站),其中水电装机47.8万千瓦、风电装机172.4万千瓦、光伏装机(含分布式)57.61万千瓦、其他小机组(含垃圾发电、余热)4.1万千瓦。“
8月28日,甘肃能源监管办发布关于甘肃省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管理人员违规兼任情况的公告,公告显示,甘肃省共有甘肃电投河西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82家发电企业存在管理人员违规兼任问题,其中光伏企业44家。原文如下:关于甘肃省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管理人员违规兼任情况的公告甘监能资质〔2024〕号根
8月30日,甘肃嘉峪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嘉峪关市“十四五”第三批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公告。公告显示,本次竞配项目为嘉峪关市“十四五”第三批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配置规模100MW。文件要求,项目应于2025年12月30日前全容量建成并网,上网电价参与甘肃省电力市场交易,储能规模不低于
日前,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省十四届二次会议第82号建议的答复。回应称,近年来,甘肃省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产业,推进新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治理融合发展,光伏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已在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白银和庆阳7市的沙漠、戈壁中建立285个光伏项目,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000万千瓦
8月28日,嘉峪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开征求对《全面推进美丽嘉峪关建设打造绿色发展的典范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公告显示,充分发挥风光电新能源转换放大优势,推动大型光伏基地建设,以“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为抓手,合理布局光伏、光热产业,加快嘉酒局域电网建设,推动新能源
为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鼓足工作干劲,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甘肃省政府新闻办组织举行“2024年上半年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生动展现相关行业领域工作亮点和典型经验。8月14日下午为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省能源局专场。酒泉市能源局局长马伟表示,近年来,酒泉市紧抓国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