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政策正文

2025年风光总装机突破8.5GW!湖南郴州市电力支撑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5年)发布

2022-10-11 09:30来源:郴州市人民政府关键词:光伏装机量农光互补湖南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0月9日,湖南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郴州市强化“三力”支撑规划(2022-2025年)》的通知。

在《郴州市电力支撑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中,《方案》提出总体目标,力争到2025年全市电力稳定供应能力达到500万千瓦,电力供需基本平衡。2025年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规模突破850万千瓦,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

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到2025年,力争全市风电、光伏发电并网装机规模突破850万千瓦。向省里积极争取开发指标,科学配置风光资源,按照“储备一批、成熟一批、推进一批”思路,统筹推进全市风电、光伏发展。严格执行市政府关于新能源资源招商引资项目管理规定。因地制宜推动集中式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加快项目审批办理手续,落实项目用地、用林、环保、水保等建设条件。

积极落实市政府战略投资合作协议,三一集团等企业全力推进风电项目建设,确保纳规风电项目于2024年底前投产并网。结合农光互补和屋顶资源,全面推进光伏开发,龙源电力集团等企业全力推进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确保纳规光伏项目于2023年底前投产并网。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加强协调配合,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加强风电、光伏送出工程建设,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能力保障机制,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

推动全市小水电集中式管理和智能化运维,加强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出力预测,提升顶峰发电能力。加强迎峰度夏(冬)期间负荷监控,适时启动鲤鱼江电厂灵活送电湖南。

加快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进入电力市场步伐,鼓励本地区新能源发电企业与当地电力用户、售电公司等电力消纳责任主体签订长期购电协议,通过市场化方式拓展新能源消纳空间,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完成率。

持续深化电力价格机制改革。按照国家、省里要求,持续深化水电、煤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风电、光伏发电、气电、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价格形成机制,完善支持分布式清洁能源发电自发自用和就近利用的电价机制。

推动建立风电、光伏等项目集中审批绿色通道,进一步简化接网流程及办理手续,加快电网发展建设,优化新能源接入条件,确保新能源项目和配套送出工程同步规划、同步核准、同步建设、同步投运,保障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

强化建设管控。建立电力项目建设承诺制,经核准在建和新增的火电、抽蓄、风电、光伏发电等电力项目承诺开工及建成投产日期,对逾期项目实施扣除违约金、纳入失信企业名单等惩罚措施。

原文如下:

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郴州市强化“三力”支撑规划(2022-2025年)》的通知

郴政办发〔2022〕2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中省驻郴各单位:

《郴州市强化“三力”支撑规划(2022-2025年)》已经市委、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9月7日

(此件主动公开)

郴州市强化“三力”支撑规划

(2022-2025年)

根据《湖南省强化“三力”支撑规划(2022-2025年)》(湘政办发〔2022〕27号),为进一步强化我市“三力”支撑,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现实基础。能源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在国家电网和郴电国际“两网”支撑下,全市电网稳定供应能力达到250万千瓦。鲤鱼江电厂灵活送电湖南工程等一批重大能源项目建成投产,新粤浙国家天然气干线湖南段投产送气,破解了全市气源匮乏的困局,为全市经济稳定增长、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能源保障。风电、光伏装机规模达到220万千瓦,占全市总装机比重超过50%,其中风电装机规模居全省第一,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逐年提升,能源绿色转型加快。算力服务能力持续升级。全市建成5G基站超过5千座,县级及以上行政区主城区全部实现5G网络覆盖,行政村光纤和4G网络覆盖率达100%。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已签约项目(单位)达60家、签约机架近2万个,首家运营的中国电信(云巢)东江湖大数据中心自2017年6月运行以来,受电机架超1800个,PUE值长期稳定在1.05-1.16,成为全国能耗最低的绿色大数据中心。园区正在全力争取纳入“东数西算”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打造国家一体化算力体系重要节点。科创带动能力逐步增强。创新资源加速集聚,获批建设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为主题的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和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郴州片区。全市市级以上创新平台总数达到228家,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6家,省级创新平台27家。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共获各类省级科技奖35项,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30.41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36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评价达到431家,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30亿元。创新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郴州市助力全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三年行动计划》《郴州市助力全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若干支持政策》等鼓励创新政策文件,涵盖产业、科技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科技成果中试转化等领域。

(二)发展形势。能源格局面临深度调整。在气候变化及“双碳”目标引领下,世界各国加快能源结构转型,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储能、氢能、智能电网等新兴领域展现出蓬勃生机。同时,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加剧了能源格局演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的外部风险明显增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从省内来看,湘南地区已成为全省第二大负荷中心,是能源、电力保供重点区域。而郴州人均能源消费量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当,仅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当前,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用能需求快速增长,全市能源消费存在较大刚性增长空间。数字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形态,算力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已成为全球战略竞争的新焦点,国家正在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体系,启动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加快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湖南正在实施“算力”提升行动,加快推动算力建设。郴州拥有丰富独特的冷水资源和优越的地理环境,起步较早,大力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将有效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加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带动相关产业上下游投资。作为科教资源强市,郴州在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布局、突破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等方面将迎来更多机遇。

(三)面临挑战。电力保障能力还需增强。能源电力仍然是郴州明显的短板和弱项,全市电力对外依存度超过40%,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迎峰度夏(冬)期间电力缺口达30-60万千瓦。大型稳定电源点缺乏,华润B厂(130万千瓦)直送广东,无法支撑本地电网,华润A厂(66万千瓦)仅在迎峰期间灵活供电,支撑有限。电网结构薄弱,郴州处于湖南电网末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压力较大。郴电国际与国家电网互联线路偏少,电网单线单变比例较高,影响供电可靠性。算力发展存在较多制约。算力的基础是服务器的综合运算能力,1000机架的硬件投入约在6-12亿元,算力效能的发挥,需要大量的中高级数学和软件编程人员不断从事算法创新研究与优化。算力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应用场景落地推广难度较大。郴州地处三四线城市,大力发展算力,面临着更大的困难与压力。创新动力还不够强劲。部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需要加大力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加强,高能级创新平台还不多,创新体制机制和创新生态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考察郴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遵循发展规律,统筹发展和安全,适度超前加快电力、算力、动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优化“三力”服务支撑体系,着力形成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的新优势,构建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体系,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郴州提供强大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系统谋划、适度超前。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推进“三力”基础设施谋划建设,优先布局有利于引领产业发展和维护经济安全的基础设施,把握好超前建设的度,最大程度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起来,更好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积极运用改革创新的举措破除制约电力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效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电力建设和运营管护的积极性,充分凝聚各方合力。

坚持耕地保护、集约用地。项目选址应尽量不占、少占耕地,不占永久基本农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坚持汇聚合力、开辟通道。加强政务服务指导,厘清保障界面,简化项目行政审批流程,开辟推动项目建设的绿色通道,确保项目如期建成投产。

坚持注重效益、协同高效。既算“经济账”,又算“综合账”,创新“三力”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护模式,提高“三力”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三力”建设协调联动,应用有机融合,形成互为支撑、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

坚持绿色低碳、安全智慧。坚持绿色发展,加强节能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促进资源要素节约集约利用。坚持数字赋能,持续拓展新技术的使用范围和应用深度。坚持安全发展,做好关键基础设施防护,切实保障安全运行。

(三)发展目标。积极向国家、湖南省争取“三力”支撑项目建设用地、用林、消纳等要素保障。电力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持续提高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力争到2025年,全市电力稳定供应能力达到500万千瓦,风电、光伏装机突破850万千瓦。电力系统网络不断优化,打通南北纵向第二输电通道,形成以苏耽、郴州东(水城)两座500千伏变电站为支点的安全可靠、分区清晰、经济高效的输配电网络。“获得电力”指数不断增强,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电力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电力监测调度实现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运行。算力支撑能力大幅提升。基本建成特色鲜明、泛在高效、规模适度的算力支撑体系。力争到2025年,全市总算力提升到2EFLOPS,数据中心总存储能力达到12EB,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年均增速保持在100%左右,数据中心平均利用率不低于65%,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指标控制在1.2以内。科技创新水平大幅提升。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0家,技术合同交易额占GDP比重达2%以上。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装机量查看更多>农光互补查看更多>湖南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