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9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刊发署名文章: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其中提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持续强化共性技术供给,集中力量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在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初步形成全产业链优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链,在重点领域和节点加快补齐短板,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牵引力。
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产业创新发展,持续引导电子信息产业做优做强,大力促进生物经济蓬勃发展,推动民用航空航天、新能源等产业创新发展,前瞻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准确研判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论断,强调要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科技创新还面临着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益较低等问题,必须系统学习、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升创新对发展质量和效率的战略支撑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刊发署名文章: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一、深刻领会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在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
创新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国内大循环,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科技创新是关键;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也需要科技实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提升供给体系的创新力和关联性,实现从要素驱动转为创新驱动,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实现供需良性互动,在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的同时,强化与世界经济的联动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布局建设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大湾区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初步形成了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和高质量供给主要发源地,带动相关地区大幅提高发展效率、增强质量优势、集聚国际创新资源,为畅通国内大循环、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挥了重要战略支点作用。
创新是催生新发展动能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当前,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多领域、跨学科、群体性技术突破不断涌现,科技创新不断推动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促进新动能壮大,成为全球经济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利用国际分工机会,有效发挥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推动经济高速发展。随着我国需求结构和传统比较优势发生变化,必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培育壮大新发展动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5G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加快,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网络,5G基站占全球总数超过60%;数字经济发展规模全球领先,带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数字消费市场规模全球第一,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跨界融合创新,不断培育新增长点,持续壮大新动能,强化竞争新优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创新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坚实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国家进入科技发展第一方阵要靠创新,一味跟跑是行不通的,必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当前,科技创新成为国际合作和竞争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决定我国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形成一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创性成果,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我国科技水平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适度超前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战略高技术取得积极进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开通,全面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步伐。
创新是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必须持续强化科技创新,把我国已经积累的雄厚产业基础和完备产业体系优势,迅速转化为全产业链水平提升的内生动力,解决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和产业链供应链的结构性问题,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加快推动产业链迈向中高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持续强化共性技术供给,集中力量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在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初步形成全产业链优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链,在重点领域和节点加快补齐短板,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牵引力。
创新是塑造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竞争新优势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近年来,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呈现出全球化、多极化发展态势,各国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竞争与合作并存,谁在创新上取得优势,谁就赢得了竞争合作主动权。欧盟2021年启动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研究创新计划——“欧洲地平线”,推动在健康、气候、能源等方面实现突破性创新,保持竞争优势。美国提出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强化本土供应链、振兴国内制造业,保障美国的科技领先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开放创新,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与其他国家开展多层次、多领域交流,坚持科技抗疫国际合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主动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强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通过创新合作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二、全面认识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辩证认识和科学把握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变化,积极抢抓新机遇,稳妥应对新挑战,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一)牢牢把握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机遇。当前,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创新成为影响和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要敏锐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和开放合作发展大势,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把创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
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时期,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深度研究、交叉融合,前沿引领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从点状突破向链式变革发展,正在开辟新前沿新方向,创造具有强大成长潜力的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在重大科学技术临近突破的关键时点,谁抓住了新技术新产业发展方向,谁就抓住了未来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二是开放合作创新发展态势仍将长期保持。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深入发展的今天,知识、技术、人才、资本、数据在全球范围流动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国际产业分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国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筋骨相连”,科技创新合作成为挖掘新增长点和驱动力、引领新一轮增长和繁荣的必然选择。尤其是面对疫情冲击、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人类健康、气候变化等共同挑战,开放合作创新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挑战的共同选择。
三是我国科技创新已经具备雄厚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强大物质基础。我国科技创新实力雄厚,2021年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居世界首位,研发经费支出居世界第二位,在建和建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57个,初步建立了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创新链前后端协同的创新平台体系,形成一批世界级原创成果,产业创新发展取得新突破。同时,我国大国经济纵深广阔,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完善的配套能力,市场主体超过1.6亿户,最终消费支出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突出。
(二)准确研判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百年变局下,全球创新格局深刻调整,我国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环境日趋复杂,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科技经济发展的先机。我国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在科技创新大赛场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
一是外部发展环境错综复杂。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增长动力减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反复,市场主体发展面临一定困难,企业创新积极性受到影响,创新资源流动不畅。同时,全球贸易摩擦和壁垒增多,投资保护主义抬头,部分国家逆开放合作大势而动,建立科技经济“小圈子”,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本地化布局,阻扰排斥全球范围的产业分工和创新合作,破坏全球创新生态。
二是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凸显。我国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但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问题依然突出。在许多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相对较弱,引领产业发展的技术储备不足,我国仍处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同时,我国产业结构仍然不优,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偏小、比重偏低,传统产业升级面临资金、技术、人才等瓶颈制约,产业转型升级面临新的挑战。
三是科技创新竞争不断加剧。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正在重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改变产业和经济竞争的赛场和规则,推动各国力量对比深刻变化。主要国家纷纷强化科技创新前沿领域和未来产业布局,加速集聚优势创新资源,加快推动颠覆性技术突破,加紧建立科技和产业竞争新规则,力图抢占新一轮竞争主动权。围绕知识、技术、人才等高端创新要素的争夺不断加剧,针对创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制定主导权的竞争持续加码。
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大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是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重要措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一)加强基础研究投入,强化原始创新策源新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是我们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必然选择。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必须持续加强基础研究投入,强化原始创新策源能力,掌握新一轮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一是加大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稳步提升中央财政资金投入,完善支持政策,提高企业和金融机构投入基础研究积极性,鼓励社会以捐赠和建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投入。二是健全基础研究体制机制。一方面,鼓励自由探索的原始创新研究;另一方面,以重大科技任务为载体,通过重大科技问题带动,在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理论问题,实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互促进。三是强化稳定支持。改革资助模式,在进一步完善专家评审、同行评议制度的基础上,强化对开展基础研究的人才、机构、基地的稳定支持,改变对基础研究的支持过度依赖项目制的做法,逐步实现稳定性与竞争性支持的合理平衡,保障科研人员安心开展科研活动,避免科研活动过度功利化。四是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基础学科教育和人才培养,补上冷门短板,壮大国家基础研究体系。
(二)推进核心技术攻关,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新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必须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供有力支撑。一是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健全相关体制机制,组织实施、压茬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二是推动创新成果迭代应用。以重大需求和应用场景为驱动,强化重大创新成果迭代应用,灵活采取订购、首购等方式加大采购力度,促进首台(套)推广应用,营造自主创新产品应用公平市场环境。三是布局建设高水平创新设施平台。聚焦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适度超前布局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前瞻引领型、民生改善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焦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加快建设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四是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产业创新发展,持续引导电子信息产业做优做强,大力促进生物经济蓬勃发展,推动民用航空航天、新能源等产业创新发展,前瞻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三)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形成引领带动发展新极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或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必须加快构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高位引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策源,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支撑带动的多层次、体系化、差异化区域创新格局,推动形成高峰带动高原,高原带动整体的创新发展局面。一是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火车头”,大力推进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国际科创中心成为高质量供给和新需求的主要发源地,代表我国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二是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发动机”,依托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集聚高水平创新平台和世界一流创新团队,打造原始创新重要战略高地。三是以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助推器”,加快建设成渝、武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在少数创新资源相对集中、产业基础相对较好的区域布局建设新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高质量发展。
(四)培育一流创新人才,塑造人才驱动发展新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必须着力培育一流创新人才,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一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培养基础研究人才,完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引导高校通过“产教融合”,面向行业需求培养行业应用型人才,开展产学研一体化高层次人才“订单式”培养。二是推动企业成为高水平人才主阵地。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健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双向流动机制,支持企业柔性引才,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以双跨双聘、双跨单聘、项目合作等形式到企业从事科技创新活动。三是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平台。依托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依托创新优势城市建设人才集聚平台,通过“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实施为人才提供成长发展平台。四是加大力度吸引海外高端人才。为科学家和留学生回国工作生活提供良好环境和服务保障,为外籍高端人才在华工作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环境条件。
(五)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营造有利创新创造新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依靠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必须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解决资源配置重复、创新主体功能定位不清晰等突出问题,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一是调整优化科技结构,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全产业链引领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做专做精,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公共服务体系。激发国有企业创新活力,聚焦主责主业,突出引领带动,健全强化创新导向的经营业绩考核和分配机制。二是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发挥引领示范效应。加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系统设计,调整优化科研组织体系,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坚持小切口、大立意,建立定期调度制度,不断迭代改革举措,及时总结推广制度性成果,扩大改革试点效应。三是构建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营造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环境。大力培育各类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建立完善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信贷产品体系,畅通科技—产业—金融三角循环。
(六)坚持国际开放合作,开创创新深度融合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主动布局和积极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必须坚持国际开放合作,以科技创新为纽带桥梁,形成产业相融市场相通创新相促的创新合作局面。一是深化科技创新国际交流。积极推动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国际合作平台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大力促进民间科技合作交流,积极推动地区间、城市间的友好交往,支持各类创新主体、科技协会学会、智库等与国外同行加强联系。二是依托重大科研设施平台开展国际合作。加大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力度,支持中外学者依托设施开展原始创新活动,积极参加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三是聚焦重点领域开展产业创新合作。围绕气候变化、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公共卫生、生物安全、核安全与核安保、全球数据治理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议题,持续加强基础理论、共性技术合作与标准对接。四是积极参与国际创新治理。坚定推进全球发展倡议,深入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主动发起全球性创新议题,鼓励企业、科研院所、科技社团、民间组织等机构参与国际合作规则和创新标准制定,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全球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4年11月20日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双方签署38项合作文件,具体清单如下:一、两国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西联邦共和国关于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二、双方签署和达成一致的合作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西联邦共和
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是篇大文章,要坚持先立后破,使清洁能源平稳有序替代传统能源,加快世界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中方愿同各方持续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矿产、绿色交通等领域国际合作,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第二阶
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是篇大文章,要坚持先立后破,使清洁能源平稳有序替代传统能源,加快世界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中方愿同各方持续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矿产、绿色交通等领域国际合作,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携手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
把握时代大势共促世界繁荣——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2024年11月15日,秘鲁利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各位工商界代表,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很高兴到访利马这座美丽的城市。时隔8年,再次踏上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倍感亲切。中国和拉美虽远隔万里,但浩瀚的太平洋没有阻
最近,盐城供电公司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作为“第一议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效,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据新华社消息,10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安徽考察。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现场察看了明天氢能公司最新一代150kW燃料电池系统。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期间,就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要指示。安徽广大干部群众深受
当地时间10月23日上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在喀山会展中心举行。俄罗斯总统普京主持会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巴西总统卢拉(线上)、埃及总统塞西、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印度总理莫迪、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南非总统拉马福萨、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等出席。习近平首先出席小范围会议。习近平欢
当地时间10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大范围会议,就未来金砖国家的发展和共同追求发表重要意见,同时也对中国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优质产能为世界绿色发展提供的动力予以肯定。以下为讲话全文:登高望远,穿云破雾推动“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在金砖国家领导
习近平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新华社天津10月20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就组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打造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推动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李强作出批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就组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组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是党中央着眼健全绿色低
新华社天津10月18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就组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组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是党中央着眼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
11月13日12时15分,青海电网新能源发电出力达1611.7万千瓦,创今年以来第7次新高,占当时青海电网发电总出力的84.3%。近年来,青海新能源发电装机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全力保安全、促消纳,于5月发布“2024年促进青海新能源高效利用重点措施的通知”,提出40项重点措施,进一步提高新
11月19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印发天津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津政办发〔2024〕37号)。其中提到,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持续提升新能源占比,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力争达到11.7%,新能源发电量占全市用电量比重达到10%以上。原文如下: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
11月2日10时12分,河南交投源网荷储充总承包项目连霍高速三门峡段首个站点灵宝南收费站实现并网发电。灵宝南收费站光伏电站位于三门峡市辖区,安装规模为246.14千瓦,由车棚和地面两部分光伏区域组成。河南交投源网荷储充项目是河南工程公司与河南交投集团携手合作的首个源网荷储充项目,该项目充分利
截至11月13日,国能湖南新能源公司年累计发电量达8.0321亿千瓦时,突破8亿千瓦时大关,生产运营态势良好。一直以来,该公司持续贯彻集团公司工作部署,严格落实湖南公司风电设备可靠性提升三年行动,围绕企业绿色发展要求,充分发挥“一区域一集控”的集中优势,不断提升新能源场站运维管理水平,全力
截至10月31日,国能湖南新能源公司风电年累计发电量达4.0205亿千瓦时,突破4亿千瓦时,为圆满完成全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今年以来,该公司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夯实现场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着力加强安全管理、设备管理、隐患排查等工作
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是篇大文章,要坚持先立后破,使清洁能源平稳有序替代传统能源,加快世界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中方愿同各方持续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矿产、绿色交通等领域国际合作,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第二阶
11月18日,国家能源局公布全国电力可靠性管理专家拟入库专家名单的公示,全国电力可靠性管理专家库第二批共213名,其中新能源领域41人。
根据国家能源局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为深入了解新能源发电企业安全管理情况,加强企业学习交流,推动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结合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安排,11月14日下午,江苏能监办在华润电力徐州公司召开徐州地区新能源发电企业安全管理座谈会,会议采用线上和线下形式。能监办电力安全监管处
把握时代大势共促世界繁荣——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2024年11月15日,秘鲁利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各位工商界代表,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很高兴到访利马这座美丽的城市。时隔8年,再次踏上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倍感亲切。中国和拉美虽远隔万里,但浩瀚的太平洋没有阻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消息,截至10月底,江苏发电总装机规模超19700万千瓦,同比增长13%。其中,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达8252万千瓦,约占42%,历史性超过煤电,标志着新能源成为江苏第一大电源。江苏电源结构中,煤电装机规模长期居全国前列,占总发电装机规模的41%。新能源装机规模中,风电、太阳能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华北监管局关于公开征求《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规则体系(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北极星将光伏相关内容整理如下:[交易曲线约束]经营主体应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签订中长期合同曲线,电力用户合同曲线电力最大值原则上不超过运行变压器容量,发电企业合同曲线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答复摘要指出,近年来,分布式新能源快速发展,已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隔墙售电”、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模式正在各地进行探索。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适应“隔墙售电”、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新模式发展,会同有关方面研究完善促进新能源就近消纳的相关价格机制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长协煤政策上由80%调减至75%。通知明确,签约对象。电煤中长期合同供应方包括所有在产的煤炭生产企业,需求方包括统调公用电厂和承担民生供电供暖任务的相关电厂。鼓励北方集中供暖区域相关省(区、
自2024年11月6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以来,国际市场油价波动运行,按现行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测算,11月20日的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与11月6日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相比,调价金额每吨不足50元。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本次汽、柴油价格不作调整,未调金额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中石油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11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北方地区已经进入供暖季,每年供暖季都意味着季节性用能高峰期的到来,这期间保障好群众温暖过冬、企业有序生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从这些年工作情况看,我国供暖期延续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11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等作出部署。碳排放统计核算,是指对二氧化碳排放进行计量、统计和分析的过程,简单理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11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1—10月,国家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7个,总投资9160亿元,其中审批63个、核准34个,主要集中在高技术、能源、交通运输等行业。
11月15日下午,“节能降碳中国行动”主题边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9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中国角成功举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文华作主旨发言,介绍了中国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他指出,中国构建了全球最系统完备的碳减排政策体系,能源转型成效明显,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发改运行〔2024〕1345号)精神和2024—2025年供暖季全国能源保供视频会议部署安排,11月7日—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在湖南省岳阳市组织召开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作经验交流会,
11月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名单的公示,名单显示:高效减污节能降耗类8个、资源能源循环利用类7个、技术管理协同创新类14个、综合示范类16个。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10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现场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春临,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宏坤出席会议并讲话。江西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夏文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纳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要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