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中央和我省、我市关于推进绿色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我市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19〕1696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国管局、银保监会关于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建标〔2020〕65号)和陕西省住建厅等八部门印发《陕西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陕建发〔2020〕1127号)精神,现将《西安市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市 住 建 局
市 发 改 委
市 教 育 局
市 工 信 局
市 财 政 局
市资源规划局
市市场监管局
市行政审批局
市机关事务中心
2021年3月9日
西安市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中央和我省、我市关于推进绿色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我市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19〕1696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关于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建标〔2020〕65号)和陕西省住建厅等八部门《关于印发<陕西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陕建发〔2020〕1127号)精神,制定本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城镇建筑作为创建对象,加强部门联动,强化行业监管,开创我市建筑节能、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发展工作新局面。
二、创建目标
—城镇新建建筑节能标准设计阶段执行率保持100%;
—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2021年达到60%,2022年达到70%;
—城镇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2021年-2022年达到30%;
—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
三、工作任务
(一)建筑节能。城镇新建居住建筑执行《西安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61-164-2019)(75%)节能标准,公共建筑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65%)节能标准;加强立项、规划、设计、施工、监理、验收、运行等各环节监管;做好新建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对达不到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建筑,不予竣工验收备案。
(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市资源规划局、市行政审批局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落实;责任单位:各区、县,开发区住建、发改、资源规划、行政审批管理部门)
(二)绿色建筑。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2021年起,新建建筑按照绿色建筑基本级及以上等级进行设计、建设;施工图设计文件应编制绿色建筑设计专篇;组织开展一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二星、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分别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完善绿色建筑标识申报、审查、公示制度;建立标识撤销机制,对弄虚作假行为给予限期整改或直接撤销标识处理。
采用全装修且不低于5万平方米的新建居住建筑,应达到一星级及以上等级;
单体2万平方米及以上的新建公共建筑,新建党政机关办公建筑,政府投资的学校、医院、场馆等新建公益性建筑至少达到一星级。其中,城六区、开发区内的项目至少达到二星级;
鼓励社会投资的其他项目按照绿色建筑星级标准设计、建设。
加快绿色建筑由单体向区域化、规模化发展:
高新区、经开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航天基地、国际港务区列入西安市创建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试点,2021年-2022年上述每个开发区每年至少申报1个绿色生态居住小区项目,且单体建筑至少达到一星级;
高新区、浐灞生态区列入西安市创建绿色生态城区试点,至“十四五”末,各创建1个绿色生态城区项目,且单体建筑至少达到一星级,鼓励具备条件的项目达到二星或三星级;
引导鼓励农村自建住宅等新建建筑参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
(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市资源规划局、市行政审批局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落实;责任单位:各区、县,开发区住建、发改、资源规划、行政审批管理部门)
(三)装配式建筑。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关于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政策规定,按照区域推进、投资渠道、土地出让、施工许可等相关条件,落实装配式建筑相关要求;
加快国家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建设,研究出台装配式建筑激励政策,推进传统开发、施工、生产企业向装配式建筑产业化模式转型;
进一步健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建筑设计标准与图集,建立对部品部件、构配件质量与施工安全有效监督的运行机制;
鼓励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优先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开展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试点;
到2022年,累计完成至少4个国家A级以上装配式建筑项目,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装配式建筑龙头骨干企业。
(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市资源规划局、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落实;责任单位:各区、县,开发区住建、发改、资源规划、工信管理、市场监管部门)
(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立健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管理制度,夯实监管责任,规范监管程序;
按照国家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统筹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任务;
研究制定既有公共建筑绿色改造实施方案,加快农村建筑能效提升改造工作,统筹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节水改造;
在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创建行动中,加强节能节水管理,鼓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统筹推动既有公共建筑绿色改造;
加快农村既有建筑改造工作,推广绿色农房适用技术,在临潼区、长安区开展绿色农房建设项目试点。
(市住建局、市资源规划局、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机关事务中心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落实;责任单位:各区、县,开发区住建、资源规划、发改、教育、机关事务管理部门)
(五)可再生能源应用。拓展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范围,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商场、宾馆饭店、医疗卫生、学校等公共建筑,应优先采用至少一种可再生能源;
重点支持在热电联产覆盖不到的区域优先发展地热能供热,具备条件的新建居住建筑及办公、教学、医院、宾馆、写字楼、便民中心等公共建筑应全面推广中深层地热能、土壤源以及污水源热泵技术;城镇不高于12层的新建居住建筑及有热水供应需求的公共建筑应当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或采用其他形式替代的可再生能源,并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鼓励和支持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和推广。
(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落实;责任单位:各区、县,开发区住建、发改、工信管理部门)
(六)能源监管体系建设。推进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建立健全能源监管体系建设机制;
加强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及维护,制定公共建筑用能限额标准,将重点用能建筑和政府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纳入能耗监测平台,并按要求开展能效公示;
2021年-2025年,在长安区、高新区、经开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开展能源审计试点工作,每个示范区每年实施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不低于10栋;
强化建筑运行阶段能效管理,引导鼓励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利用市政中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方式,促进建筑节水利用;鼓励对新建居住建筑的公共区域用能进行监测和管理。
(市住建局、市发改委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落实;责任单位:各区、县,开发区住建、发改部门)
(七)绿色建材。建立绿色建材采信机制,制定推广应用绿色建材政策措施,政府投资工程、公共建筑率先采用绿色建材;鼓励申报绿色建筑、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的项目优先使用绿色建材;
加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再生利用的研究与应用工作,发展新型绿色建材,完善绿色建材信息系统,组织申报绿色建材产品。
(市住建局、市工信局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落实;责任单位:各区、县,开发区住建、工信管理部门)
(八)建设科技进步。依托西安科教资源优势,围绕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领域的关键环节,组织开展科技攻关;
鼓励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业等采取多种形式,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步伐;结合疫情防控实际,研究探索推进西安健康建筑发展,建立绿色建筑使用者监督机制,制定用户合理控制室内温度宣传册;
加强与国内外同行合作交流,聚焦中心工作和关注点部署课题,力求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建设、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研究上取得新突破。
(市住建局牵头,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开发区住建管理部门配合)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由市住建局牵头负责全市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资源规划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行政审批局、市机关事务中心等单位积极参与;
坚持齐抓共管,建立市级层面工作协调机制,做好部门联动,指导各区、县,开发区编制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计划,组织落实好各项专项工作,确保创建工作落实到位;
市级各参与单位应明确一名联系人,负责工作沟通、事项报告等事宜;
各区县、开发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并于每年10月底将工作推进情况以书面形式报送市住建局。
(二)明确职责分工。各区、县,各开发区,各相关部门要结合职责分工,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创建行动。
由市住建局牵头,会同市级各相关部门,制定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和分工,做好动员部署和组织实施,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和技术管理规定,组织开展对各区县、开发区绿色建筑创建工作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估;
市发改委在财政投资项目立项时,应将采用的绿色建筑技术、等级水平等纳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范围和投资预算,推进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建设项目审查、核准等相关工作;
市资源规划局负责指导资源规划各分局、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办理相关规划、用地手续;
市财政局负责做好市本级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等相关工作的专项资金保障工作;
市工信局负责指导建材行业绿色生产工作,推动建材行业向绿色化方向发展;
市市场监管局负责加强对本市绿色建材认证机构及认证活动的监管;
市行政审批局配合相关市级部门指导区县、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做好涉及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的行政审批工作;
市教育局、市机关事务中心负责本领域建筑能效及绿色性能提升工作,与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创建行动等有机融合;
各区、县,各开发区要按照本区域土地供应情况,在年度土地出让中统筹落实市政府关于装配式建筑政策要求并编制土地出让方案;严格落实绿色建筑统计和台账制度,每季度末的最后一周,按规定向市住建局报送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新增绿色建筑开工面积、城镇绿色建筑竣工面积等基础数据,做到底数、项目、进度、现状“四个清楚”。
(三)强化督查考核。建立从立项、规划、施工、验收等各环节全过程、全方位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监管闭合体制机制,提高建筑建设底线控制水平。
各区、县,各开发区,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对照《陕西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评价标准》(试行),见附件。逐条梳理工作任务,并结合本地实际将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内容进行细化与分工;
市住建局牵头定期对各区、县,各开发区绿色建筑创建行动进展情况进行督查评估,每半年进行一次通报,对创建不合格的,限期整改;
各区、县,各开发区住建部门牵头,每季度对绿色建筑创建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一次总结分析与自我评价,并于每季度末5个工作日内向市住建局提交自我评价报告;
各区、县,各开发区、各相关部门要依照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法律法规和本《工作方案》的规定,采取定期检查和“双随机、一公开”等形式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管。
(四)严格查处整改。对违反该《工作方案》第三部分“工作任务”第(一)条建筑节能有关规定的单位,依法依规予以处罚;
对违反该《工作方案》第三部分“工作任务”第(二)条至第(七)条有关规定的单位,责令整改,对整改不到位,情节严重者,依法依据列入失信记录。
(五)搞好试点示范。以点带面,创建市级绿色建筑示范试点,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工作整体提升。
2021年-2022年,每年选择1个区、县,开发区进行绿色建筑创建示范试点,并择优推荐省级绿色建筑创建示范区县;
每年在每个区县、开发区安排1-2个绿色建筑创建试点项目和绿色建筑创建企业示范单位;安排1-2个项目,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模式试点,并择优向省级推荐;
每年选择1-2个项目进行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工程试点工作。积极开展低能耗建筑建设试点,鼓励建设单位发展超低能耗建筑。
(六)开展培训宣传。以国家省市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为依据,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和《西安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75%)颁布为契机,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绿色建筑法规政策、标准规范宣传活动,普及建筑节能知识,大力开展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培训活动,提高从业人员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能力和自觉性,营造各方关注、支持发展的良好氛围。
本《工作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政策规定与该文件不一致的,以此为准。在实施过程中,如遇中央和我省出台有关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新的政策规定,按照新政策新要求执行;各区县、各开发区,各相关部门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如遇疑惑和问题,请及时反馈,协调解决。
附:陕西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评价标准 (试行)
说明:本评价标准适用于对各设区市、县(市)绿色建筑创建行动的自我评价和核查评价,得分作为排名的依据。每季度自我评价上报一次,每半年评价核查一次。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今日,位于天合光能的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宣布钙钛矿晶体硅叠层技术再破纪录,其自主研发的210mm大面积钙钛矿/晶体硅两端叠层太阳电池,经德国夫琅禾费太阳能研究所下属的检测实验室(FraunhoferISE,CalLab)第三方独立认证,最高电池效率达到31.1%,不仅创造了大面积叠层太阳电池效率新的世
4月8日,广东省阳江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阳江市绿色建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件提出,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绿色建筑的规划、建设、运行、改造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新建民用建筑应当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大型公共建筑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国有资金参与投资建设的其他公共建筑应当按
3月27日,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细化政策举措》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拓展光伏幕墙、光伏围栏等应用场景,支持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建设光伏设施,对示范项目给予财政奖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等支持,力争全年新增建筑光伏装机容量3吉瓦。
近日,湖南多个高速收费站光伏项目即将并网发电。截至目前,湖南高速已成功建成98座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2兆瓦。怀化片区收费站光伏项目,为湖南高速首个成片区开发光伏项目,充分利用了收费站闲置空间,为区域能源供应增添了绿色选择。资阳服务区光伏项目首次实现高速公路互通光伏“就近消纳”,服
3月28日,安徽省淮北市农业农村局发文指出,2024年全市光储产业营业收入128.9亿元,其中先进光伏制造业营业收入24.4亿元,同比增长277.3%,新型储能制造业营业收入104.5亿元,同比增长-7.9%。创新“光伏+”多元发展模式,建筑领域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技术,2024年应用面积62.72万平方米,年减排
2025年,有人欢喜有人忧。连续多日徘徊在退市边缘的*ST嘉寓,提前锁定面值退市。截至3月28日,*ST嘉寓收盘股为0.54元,已连续十九天低于1元,业内判断即使下个交易日涨停,其股价也回不到1元。而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修订)第10.2.1条规定,若公司出现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
2025年3月26日,为期三天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CEEC2025)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CEEC2025以“聚焦能源新质生产力,绿动电力生态供应链”为主题,展览面积超5万平方米,汇聚全球535家行业领军企业、2000多项前沿技术成果,同期举办32场行业论坛,吸引来自7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政企学
3月25日至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主题为“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来自数十个国家的政商学界人士汇聚一堂,聚焦“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主题,激荡思想碰撞、提供解决方案,为亚洲和世界的发展贡献“博鳌智慧”。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受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
2月4日,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市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聚焦绿色生产力,积极有序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推动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结合贵阳市各园区屋顶结构和用能需求,充分利用屋顶资源开发
3月20日,广东饶平县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饶平县“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在试点期内,在饶平县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光伏+建筑”项目:2024年底前,完成全面摸底调查,在新建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居住建筑以及符合条件的既有建筑、公共设施或者构筑物等,新增打造“光伏+建筑”
提到家庭绿电,你会想到什么?是屋顶错落有致的光伏组件,还是家中智能节能的电器设备?当“家庭”遇上“智能光伏系统”,一场颠覆传统家庭能源模式的变革正蓄势待发。3月18日,隆基绿能发布家庭光建绿电解决方案新品“LONGieHome”。聚焦全球家庭用户,作为隆基在第二个25年征程的首发新品,LONGieHom
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充分发挥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国际空铁枢纽优势,智能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等产业市场需求大的优势,以建设“广东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广东省首批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广州市
今日,位于天合光能的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宣布钙钛矿晶体硅叠层技术再破纪录,其自主研发的210mm大面积钙钛矿/晶体硅两端叠层太阳电池,经德国夫琅禾费太阳能研究所下属的检测实验室(FraunhoferISE,CalLab)第三方独立认证,最高电池效率达到31.1%,不仅创造了大面积叠层太阳电池效率新的世
3月28日,安徽省淮北市农业农村局发文指出,2024年全市光储产业营业收入128.9亿元,其中先进光伏制造业营业收入24.4亿元,同比增长277.3%,新型储能制造业营业收入104.5亿元,同比增长-7.9%。创新“光伏+”多元发展模式,建筑领域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技术,2024年应用面积62.72万平方米,年减排
3月18日,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洛阳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积极支持风能、太阳能发展。推动风电、光伏发电装机成为电力装机增量的主体,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打造沿黄百万千瓦级高质量风电基地,采用先进风力发电技术,建设宜阳县、嵩县等风电场
近期,国家能源局印发了《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聚焦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明确提出了2025年全国发电总装机、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等一系列具体目标,从能源安全保障、绿色低碳转型、能源改革和法治建设、科技自立自强、用能满意度、能源监管效
3月11日,广东肇庆市高要区人民政府印发《肇庆市高要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大力推进“新能源+储能”项目建设,落实“新能源+储能”标准配置政策,2023年7月1日以后2025年以前新增并网的集中式光伏发电、陆上集中式风电,按照不低于发电装机容量的10%、时长1小时配置新型储能。2025年及以后首
3月10日,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印发《美丽青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通知指出,推进“光伏+”专项工程,本区光伏备案项目11.7万千瓦,光伏装机容量达到19.4万千瓦以上。推动氢能多元化利用,打造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园,积极推进零碳氢储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示范。开展风能、生物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6日,江苏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若干政策举措》(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文件提出,建立健全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体系,依托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推动造纸、光伏、水泥、新能源装备等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出口企业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0日,2025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报告明确,2025年工作安排。其中包括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积极推进粤东电力送深第二通道、红海湾海上风电登陆、妈湾电厂煤机环保替代、中海油电厂升级改造、藏粤直流工程(深圳段)等项目。规划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开展南海天然气登陆
3月5日,苏州工业园区开启光伏和储能项目征集工作。申报对象为在园区备案实施的分布式光伏(光伏发电设施建设要求纳入土地出让条件和规划条件的项目除外)、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光伏组件作为建筑构件)、光伏配置储能项目,项目应于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2月28日并网(以国网提供的并网时间为准),并
2月27日,赣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赣州市未来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公告显示,以赣州经开区、南康区、赣县区、定南县为重点,抢抓能源革命机遇,重点布局太阳能、氢能等领域。太阳能加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伏建筑一体化等新型太阳能技术、材料和装备研
近日,陕西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清单正式公布,合计616个,总投资2876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917亿元。从项目分类来看,产业类项目总投资12328亿元、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43%,基础设施类项目总投资7766亿元、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27%,民生保障类项目总投资8668亿元、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30%。光伏、储能相关
2月24日,陕西延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陕武直流一期外送新能源项目拟废止项目的公示,拟对国华吴起庙沟100兆瓦复合型光伏发电项目、中电工程陕西延安田庄镇20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进行废止。据统计,此前陕西咸阳市、渭南、安康市、榆林市、汉中市陆续对1.24GW新能源保障性并网项目予以废
近日,陕西省自然资源厅、陕西省发改委印发《关于统筹推进耕地布局优化调整和项目建设的通知》,对光伏等新能源占地方面提出新的要求。文件指出,光伏方阵不得占用耕地,鼓励占用25°以上的园林草地,原则上禁止占用25°以下的园地,国家级、省级重大项目确需占用15—25°园地,应由市级人民政府组织相
日前,陕西咸阳市、渭南、安康市、榆林市、汉中市共计1.24GW新能源保障性并网项目予以废止(调减),详情如下:根据项目业主清单,涉及企业有三峡集团、大唐集团、国家电投、华电集团等,其中,三峡集团项目指标最多,达450MW。详情如下:1月24日,咸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对部分2021—2023年新能源
2月14日,渭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对渭南市2021-2023年度保障性项目拟废止公示,共计5个项目拟废止,光伏项目2个,规模达到86MW,风电项目3个,规模达到250MW。原文如下:关于对渭南市2021-2023年度保障性项目拟废止公示为推动全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后续项目开发腾出
为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全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和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2月11日,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发改局组织召开屋顶分布式光伏和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工作推进会。各镇(办)、县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金融合作服务中心、城投公司、国网白水供电公司等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参会。
日前,陕西省发改委印发《关于开展光伏行业统一大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重点整治光伏行业行政权力不当干预相关行为,促进光伏行业大规模、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文件指出,聚焦各市(县、区)组织实施的光伏开发建设项目,核查项目在签订开发协议、项目申报、项目建设等环节存在的行政权力不当干预行
今年,陕西咸阳市、安康市、榆林市、汉中市共计900MW新能源保障性并网项目予以废止(调减),详情如下:1月24日,咸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对部分2021—2023年新能源保障性并网项目予以废止(调减)的公示,拟将西电新能源泾阳县5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华能彬州10万千万风电项目废止,将彬州市太峪镇2
1月24日,陕西省咸阳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对部分2021—2023年新能源保障性并网项目予以废止(调减)的公示》。公示显示,为推动全市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根据省发改委《关于梳理陕西省2021—2023年保障性项目及基地项目废止清单的通知》要求,拟将咸阳市西电新能源泾阳县5万千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2月7日,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人民政府公布重大项目国能澄城8万千瓦复合光伏发电项目的基本信息。据介绍,国能陕西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将在澄城县冯原镇建设太阳能光伏项目,2025-2026年建设,总投资37366万元,年度投资15000万元,项目装机容量为80兆瓦,占地约3000亩,组件选用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陕西省年度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500万千瓦,占全国新增装机的二十分之一,占全省电力新增装机的78%,同比增长68.5%,成为我省新增电源装机的绝对主力,年度新增装机与“十三五”五年新增装机持平。全年可再生能源完成投资额超过546亿元,同比增长59.2%。陕西省可再生能源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