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日前,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陕西省2021年新能源发电企业参与市场化交易实施细则》意见的公告,称2021年1月20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印发了《陕西省2021年新能源发电企业参与市场化交易实施方案》(陕发改运行〔2021〕111号,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的出台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陕西新能源消纳,提高我省跨省区电力外送市场竞争力,实现省内重点项目“绿电”供给,探索新能源清洁供暖。按照《方案》的相关要求,陕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编制了《陕西省2021年新能源发电企业参与市场化交易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附件1),该细则于2021年3月3日向陕西省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书面征求意见并通过,经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批准,现向各市场主体公开征求意见。
其中提到:
依法取得核准和备案文件,按照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已并网运行且取得或豁免电力业务许可证(发电类)的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调管的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企业。
省内“绿电”交易涉及到并入陕西地方电网调管的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企业,只能与并入相同地市区域地方电网的电力用户开展交易。
具体公告详见附件。
附件1:
陕西省2021年新能源发电企业参与市场化交易实施细则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进陕西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的有序开展,进一步规范陕西新能源市场化交易工作,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及其配套文件、《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办法》(发改能源〔2016〕625号)、《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0〕889号)、《关于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进一步完善交易机制的通知》(发改运行〔2018〕1027号)、《陕西省2021年新能源发电企业参与市场化交易实施方案》(陕发改运行〔2021〕111号)等相关政策规定和文件精神,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新能源市场化交易,是指新能源发电企业与购入省电网、新能源发电企业与购入的电力用户通过双边协商、集中竞价、挂牌等市场化方式进行的中长期电量交易。
第三条 按照规定的新能源保障利用小时数,超出部分鼓励参与市场化交易。保障利用小时数以内的电量按照政府批复的价格水平或者价格机制进行结算。
第四条 本细则适用于并入陕西电网的集中式新能源发电企业参与市场化交易,分布式新能源发电企业市场化交易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另行制定规则。
第五条 本细则适用于2021年组织的新能源市场化交易。
第二章 市场主体的准入与退出
第六条参与陕西省2021年新能源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市场主体包括新能源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售电公司、电网企业、配售电企业。
第七条 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准入
(一)依法取得核准和备案文件,按照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已并网运行且取得或豁免电力业务许可证(发电类)的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调管的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企业;
(二)已在陕西电力交易平台完成市场主体注册;
(三)光伏领跑者基地项目、光伏扶贫项目、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和低价上网项目,遵照国家能源局《关于公布2017年光伏发电领跑基地名单及落实有关要求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17〕76号)、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光伏扶贫电站管理办法>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18〕2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能源〔2019〕19号)等文件要求,可不参与市场化交易;
上述可不参与市场化交易的项目,须在陕西电力交易平台申请政策类型认定并提交证明材料,经交易中心审核后,纳入可不参与市场的新能源发电项目主体目录。
第八条 电力用户的准入
(一)符合《陕西省2021年新能源发电企业参与市场化交易实施方案》(陕发改运行〔2021〕111号)要求及其它获得政府相关部门同意的电力用户;
(二)无违规用电、拖欠电费等情况;
(三)已在陕西电力交易平台完成市场主体注册。
第九条 售电公司的准入
(一)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及地方政府相关管理办法要求的准入条件;
(二)已在陕西电力交易平台完成市场主体注册、公示无异议的并已递交履约保函。
第十条 发生以下情况,新能源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应退出交易市场。退出市场前,市场主体应妥善处理全部合同义务,并承担相应违约责任:
(一)因国家政策、市场规则发生重大调整或企业自身经营范围发生变化,导致原有市场主体不符合新能源市场化交易准入条件的;
(二)违反国家电力或环保政策并受到处罚的;
(三)发生不可抗力,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
(四)依法被撤销、解散,依法宣告倒闭、破产、歇业的;
(五)其他特殊原因。
第三章 交易周期和方式
第十一条2021年以多年、年度和多月为周期开展新能源市场化交易,主要采用双边协商、集中竞价、挂牌等方式进行。
第十二条 市场化交易成交价格为发电侧价格。用户侧购电价格由交易价格、国家价格主管部门批复的输配电价、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组成。如遇国家调整电价,则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参与省内“绿电”交易的峰谷电价电力用户,继续执行峰谷电价,按现行结算规则结算。
第四章 交易组织
第十四条新能源发电企业按照2021年发电情况预测及规定的保障利用小时数,合理测算可参与市场化交易的电量、选择交易品种参与交易。电力用户按需申报市场化交易电量。
第十五条跨省区外送交易
(一)跨省区外送交易由陕西电力交易中心根据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发布的相关交易信息,按照约定的交易要素组织新能源发电企业在北京电力交易平台进行申报操作,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完成出清,成交电量、电价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发布;
(二)已参与2021年1-12月陕西送江苏年度省间外送交易的新能源发电企业,根据陕西省2021年新能源保障利用小时数,预测全年可参与市场化交易的电量,结合已签订的送江苏合同电量,安排后续参与市场化交易的电量规模。
第十六条省内“绿电”交易
参与2021年省内“绿电”交易的电力用户有:“十四运”及“残特奥会”赛事场馆、“煤改电”电采暖用户、汇集接入陕西智慧车联网平台的充电设施。省内“绿电”交易根据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的交易公告均在陕西电力交易平台上组织。
(一)“十四运”、“残特奥会”场馆“绿电”交易预计组织时间为2021年4月,成交结果执行时间预计为2021年7月1日-10月31日(以最终发布的交易公告为准),交易电量规模为“十四运”、“残特奥会”赛事场馆赛季前后的预测用电量,一次性组织完成;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要高度关注“十四运”、“残特奥会”场馆设施的建设及投运情况,及时向陕西电力交易中心提供最新场馆设施清单及用电量预测。
(二)煤改电用户电采暖交易预计组织时间为2021年3月,交易周期为多年,电量合同采用“长签”,成交结果执行时间为2021年2月1日-2024年3月31日内的采暖季(即当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交易电量规模为相关电力用户在2021-2024年采暖季的预测用电量。本次“长签”交易合同电量执行完毕后若仍存在需求电量缺口,再行组织补充交易;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会同关中各市区发展改革部门核对散煤治理在线平台电力用户对应用电信息,做好参与交易的“煤改电”用户名单确定和电量规模测算工作,确保交易按期有序组织。
(三)陕西智慧车联网平台“绿电”交易依据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支持陕西智慧车联网平台参与绿电交易的函》(陕发改能电力函〔2021〕123号),汇集接入陕西智慧车联网平台的充电设施与新能源发电企业开展“绿电”交易,预计组织时间为2021年2月下旬,成交结果执行时间为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交易电量规模为已接入陕西智慧车联网平台的相关充电设施预测用电量,一次性组织完成。
(四)以上省内“绿电”交易涉及到并入陕西地方电网调管的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企业,只能与并入相同地市区域地方电网的电力用户开展交易。
第十七条 新能源发电企业已签订的市场化交易合同按照《陕西电力市场合同电量转让交易实施细则(试行)》(陕发改运行〔2020〕959号)可参与合同电量转让交易。
第五章 交易执行
第十八条 在月度计划编制时,新能源发电企业每月20日前向陕西电力交易中心申报次月预测发电总量,并明确次月保障利用小时数电量及各类市场化交易电量,陕西电力交易中心据此安排相关新能源发电企业的月度发电计划。
在计划执行时,若新能源发电企业实际上网电量大于月度计划时,差额电量按照保障利用小时数电量结算,市场化交易电量按计划结算;若新能源发电企业实际上网电量小于月度计划时,保障利用小时数电量按计划结算,差额电量滚动至后续月份执行。在保障利用小时数电量达到《陕西省2021年新能源发电企业参与市场化交易实施方案》(陕发改运行〔2021〕111号)规定的年度保障利用小时数后,不再结算保障利用小时数电量。跨省区外送交易合同电量不参与计划滚动调整。
第十九条 为消除用户侧电量合同在执行中存在的预测偏差,陕西电力交易平台于每月1-10日开放省内“绿电”交易用户侧合同电量调整功能,电力用户可调整次月及后续月份合同电量,作为电力用户月度结算依据。
第二十条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调度机构负责做好市场交易计划执行,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第六章 计量与结算
第二十一条 交易电量按照电力用户、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与电网企业签订的《供用电合同》《购售电合同》所约定的计量点进行计量。电能计量装置的设置、定期校验、异常处理等技术管理要求,按照电力用户、新能源发电企业与电网企业签订的《供用电合同》《购售电合同》的约定执行。
电网企业应当按照电力市场结算要求定期抄录发电企业(机组)和电力用户电能计量装置数据,并将计量数据提交电力交易机构。对计量数据存在疑义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电能计量检测机构确认并出具报告,由电力交易机构组织相关市场成员协商解决。
第二十二条 电力交易机构负责向市场主体出具结算依据,由电网企业组织电费结算,相关市场主体维持现有结算关系不变。
第二十三条电力交易机构根据年度保障利用小时数(发电量口径)和装机容量,并计及厂用电率等因素后确定其年度保障利用小时数上网电量。
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厂用电率按照各厂上一年度总发电量和总上网电量计算,由调度机构计算并提供。
第二十四条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市场化电量按照对应的合同电价进行结算,保障利用小时数以外且无市场化交易合同的电量(视为超发电量)按照当年新能源发电企业外送平均价下浮10%结算,补贴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超发电量产生的差额资金的清算按照《陕西发电企业超发欠发电量期末清算细则》规定的原则执行。
第二十五条 以上交易涉及到并入陕西地方电网的、并入国网陕西电网且非省调调管的新能源发电企业在交易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差额电量同样执行《陕西发电企业超发欠发电量期末清算细则》,产生的各类清算费用与并入国网陕西电网的省调调管新能源发电企业分别计算、分别返还或分摊。
第二十六条 新能源发电企业先结算保障利用小时数电量,再结算市场化交易电量。清算时,保障利用小时数电量结算上限为规定的保障利用小时数对应的电量,超出部分签订市场化交易合同的按合同电价结算,无市场化交易合同的视为超发电量。
第二十七条 新能源发电企业市场化交易合同电量按照先跨省区外送合同再省内“绿电”交易合同的顺序进行结算。
第二十八条 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在用户侧只结算电量电费,基本电费和功率因数考核等仍按现行规定执行。
第七章 电量偏差处理与考核
第二十九条省内“绿电”交易暂不执行偏差考核。其中,赛事场馆多用电量时,增加部分按已签订合同价格执行;充电设施多用电量部分按照目录电价进行结算;电采暖为多年合同,待合同总量执行完成时若仍有缺口,再组织补充交易。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条 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会同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市场监管,确保交易行为的规范有序。
第三十一条 本细则未尽事宜,按照现行国家及陕西电力市场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本细则由陕西电力交易中心负责解释,并按照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新能源市场化交易实施方案的修订进行修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年来,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逐步推进,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逐步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主体电源,新型经营主体陆续入市。我国电力市场迈入了“3.0”全新发展时代!继2021年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后,新能源电价改革在2025年迎来重磅政策。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
新形势下,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的“量、价”全面推向市场。而新能源的发电特性,又为市场化交易带来诸多不确定性。2024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实现新突破。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新能源装机容量为18.89亿千瓦,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56%。其中,水电装机容量为4.36亿千瓦,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新疆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印发《新疆绿色电力交易实施细则(3.0版)》的通知,其中提到,绿色电力环境价值随绿色电力交易由发电企业转移至电力用户,绿色电力环境价值应确保唯一,不得重复计算或出售。初期,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发电企业主要为已建档立卡的风电、光伏发电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1日,安徽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4月份受理经营主体注册公示结果的公告,4月申请注册的六安中鑫立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分布式光伏发电企业符合市场注册条件,现发布2025年4月份分布式光伏发电企业注册结果。详情如下:
北极星将长峡电能、浙江新能、通威太阳能、广东电力新疆、扬州阿特斯招聘合集整理见下:长峡电能(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经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批准,由三峡电能有限公司、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诚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肥中祥电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出资成立的混
近年来,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逐步推进,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逐步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主体电源,新型经营主体陆续入市。我国电力市场迈入了“3.0”全新发展时代!继2021年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后,新能源电价改革在2025年迎来重磅政策。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
What|什么是“绿电直连”?“绿电直连”在我国并非新概念,从《“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发改能源〔2021〕1445号)提出的“新能源直供电”,到《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4〕1537号)提出的“绿电直供”,再到《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8日,广州发展公告称,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483.28亿元,同比增长3.2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7.32亿元,同比增长5.73%。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26万千瓦,其中火力发电可控装机容量为548万千瓦。营业收入、营
昨天和朋友交流,谈到了贸易战对智能微电网、能源数字化、虚拟电厂等相关领域的影响,这里分析如下:总体来看,贸易战对新能源产业,是“危中有机”的,但是对每家企业的影响各不相同。(来源: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贸易战对新能源产业的负面影响从负面角度看,国内新能源产能在“增值税”模式,以及
日前,北京市发改委发布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文件指出,市发展改革部门应当会同经济和信息化、规划和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农业农村等部门,推进建设下列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一)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二)在具备条件的关停废弃矿区、垃圾填埋场和荒滩、荒坡等未利用地建设
4月2日,国家能源局对网民关心的新老项目备案时间,以及430前未并网的分布式是否需重新备案等问题进行了集中回复。详情见下:网民留言选登(一):国家能源局2023年第2号公示废止了《国家能源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光伏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规范的通知》国能安全〔2015〕127号和国家电力监
近年来,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逐步推进,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逐步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主体电源,新型经营主体陆续入市。我国电力市场迈入了“3.0”全新发展时代!继2021年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后,新能源电价改革在2025年迎来重磅政策。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
自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贵州列为全国第一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以来,经过近9年的探索与实践,贵州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化交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基本构建了体系完备、竞争充分、健康有序的中长期电力市场。同时,圆满完成7轮次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贵州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为贵州能源
136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新能源从“计划+市场”双轨制向完全市场化过渡。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市场化交易量扩大后,系统需要更强的灵活性来平衡供需。136号文件的发布和实施不仅对新能源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对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灵活性调节资源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两个月来,《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136号文件”),引发了业界持续、热烈的讨论。理解政策意图、分析政策导向,对于凝聚共识、推动政策落地至关重要。近期,本刊编辑部就此向相关各界专业人士约稿、约访,并与国网能源研究院共同举办学术沙龙,努力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吉林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吉林省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规划》指出,持续优化完善储能政策体系和商业模式,全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明确新型储能独立市场地位,健全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优化我市非电网直供电价格政策的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的通知。《指引》指出,非电网直供电终端用户用电价格可按照“基准电价+上浮幅度”确定。具体如下:基准电价为非电网供电主体向电网企业购电的平均购电价,平均购电价按
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14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16年实施电力市场化交易以来,截至目前,新疆电力市场主体注册用户达到1.3万家,市场化交易电量累计达到9009亿千瓦时,突破9000亿千瓦时大关;市场化交易电量由2016年的196亿千瓦时增长至2024年的1500亿千瓦时,占新疆电网经营区内全社会用电量的
为进一步发挥分时电价信号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节假日连续生产和错峰用电,缓解电力阶段性供大于求的现象,促进光伏等新能源消纳,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省发改委制定了重大节假日工商业深谷电价政策。一、政策出台背景从分时电价体系完整性来看,我省现行分时电价虽然“高峰之上有尖峰”,但是“低谷之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湖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湖北省电力市场主体运营评价实施细则》的通知,本细则适用于已获得电力市场准入、在湖北电力交易中心电力交易平台(以下简称“交易平台”)注册生效并参与湖北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市场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独立辅助服务供应商(储能
136号文下发后,自6月1日起,新能源上网电量将全面参与市场化交易。这意味着,不论是央企、地方国企以及民营企业,都需要直面新能源发电既不保量也不保价的重大变化,投资决策将更加困难。而不具备交易能力的企业,则无法在这轮新变革中保持竞争力。风光全面入市下的新困境近两年,在“双碳”目标、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专项监管的通知,监管范围是国家电网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各分部,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北京、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北京、河北、内蒙古(蒙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浙江、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近日,陕西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清单正式公布,合计616个,总投资2876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917亿元。从项目分类来看,产业类项目总投资12328亿元、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43%,基础设施类项目总投资7766亿元、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27%,民生保障类项目总投资8668亿元、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30%。光伏、储能相关
2月24日,陕西延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陕武直流一期外送新能源项目拟废止项目的公示,拟对国华吴起庙沟100兆瓦复合型光伏发电项目、中电工程陕西延安田庄镇20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进行废止。据统计,此前陕西咸阳市、渭南、安康市、榆林市、汉中市陆续对1.24GW新能源保障性并网项目予以废
近日,陕西省自然资源厅、陕西省发改委印发《关于统筹推进耕地布局优化调整和项目建设的通知》,对光伏等新能源占地方面提出新的要求。文件指出,光伏方阵不得占用耕地,鼓励占用25°以上的园林草地,原则上禁止占用25°以下的园地,国家级、省级重大项目确需占用15—25°园地,应由市级人民政府组织相
日前,陕西咸阳市、渭南、安康市、榆林市、汉中市共计1.24GW新能源保障性并网项目予以废止(调减),详情如下:根据项目业主清单,涉及企业有三峡集团、大唐集团、国家电投、华电集团等,其中,三峡集团项目指标最多,达450MW。详情如下:1月24日,咸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对部分2021—2023年新能源
2月14日,渭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对渭南市2021-2023年度保障性项目拟废止公示,共计5个项目拟废止,光伏项目2个,规模达到86MW,风电项目3个,规模达到250MW。原文如下:关于对渭南市2021-2023年度保障性项目拟废止公示为推动全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后续项目开发腾出
为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全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和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2月11日,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发改局组织召开屋顶分布式光伏和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工作推进会。各镇(办)、县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金融合作服务中心、城投公司、国网白水供电公司等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参会。
日前,陕西省发改委印发《关于开展光伏行业统一大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重点整治光伏行业行政权力不当干预相关行为,促进光伏行业大规模、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文件指出,聚焦各市(县、区)组织实施的光伏开发建设项目,核查项目在签订开发协议、项目申报、项目建设等环节存在的行政权力不当干预行
今年,陕西咸阳市、安康市、榆林市、汉中市共计900MW新能源保障性并网项目予以废止(调减),详情如下:1月24日,咸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对部分2021—2023年新能源保障性并网项目予以废止(调减)的公示,拟将西电新能源泾阳县5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华能彬州10万千万风电项目废止,将彬州市太峪镇2
1月24日,陕西省咸阳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对部分2021—2023年新能源保障性并网项目予以废止(调减)的公示》。公示显示,为推动全市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根据省发改委《关于梳理陕西省2021—2023年保障性项目及基地项目废止清单的通知》要求,拟将咸阳市西电新能源泾阳县5万千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2月7日,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人民政府公布重大项目国能澄城8万千瓦复合光伏发电项目的基本信息。据介绍,国能陕西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将在澄城县冯原镇建设太阳能光伏项目,2025-2026年建设,总投资37366万元,年度投资15000万元,项目装机容量为80兆瓦,占地约3000亩,组件选用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陕西省年度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500万千瓦,占全国新增装机的二十分之一,占全省电力新增装机的78%,同比增长68.5%,成为我省新增电源装机的绝对主力,年度新增装机与“十三五”五年新增装机持平。全年可再生能源完成投资额超过546亿元,同比增长59.2%。陕西省可再生能源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