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隆基的组件出货量排全球第五,今年上半年隆基“坐二望一”,上半年组件出货量6.58GW,与去年同期相比大涨105.6%;天合光能以5.84GW排行第三;晶澳科技以5.46GW排行第四,其中海外出货为3.91GW,占比71.65%;阿特斯以5.12GW位列第五,较去年同期增长1.4GW。整体来看,前五企业出货量均超5GW。
韩华QCELLS排行第六,据调研其上半年组件出货量为4GW。官方信息显示,到2020年底韩华的组件生产规模达到11.3GW 。
东方日升组件出货量为3.94GW,排行第七,与去年同期相比出货量增长1.16GW。后三名企业组件出货量在2GW上下,分别为正泰新能源,First Solar 和尚德。其中First Solar二季度光伏组件出货0.8GW,一季度出货为1.1GW,共计出货1.9GW,与尚德持平。在全球前十榜单中,仅First Solar及韩华QCELLS两家国外企业。
从国内企业出货量来看,协鑫集成以1.66GW进入第九位,出货量较去年下降24.55%。亿晶光电以1.27GW进入第十名,其组件出货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97.79%,其中国内出货 914MW,同比增长156.02%, 海外出口356MW,同比增长24.91%。
全年出货方面,晶科能源此前预计今年组件出货量为18-20GW。隆基收购了越南光伏后新增电池产能约3GW,组件产能约7GW。根据隆基的规划,预计全年组件出货量将达到20GW。这意味着今年二者将角逐出货第一的王座。
晶澳科技此前曾表示其2020年计划组件出货量不低于15GW。
阿特斯更新全年出货指引,2020年组出货为11GW至12GW,并于2021年出货提升至18GW-20GW。
First Solar预计今年组件产能5.9GW,包括6系列的5.7GW和4系列的0.2GW。
扩产计划叠出
与七月才兴起的“涨价潮”相比,“扩产潮”或将成为贯穿2020光伏行业的关键词。今年年初以来光伏产业链多个环节企业扩产计划叠出,组件端包括晶科、隆基、天合光能、晶澳、阿特斯、日升、正泰、尚德等均公布了扩产计划。
整体而言,晶科和晶澳在硅棒/硅片、电池、组件环节均匀布局。具体来看,晶科共计划扩产10GW硅片,17.5GW电池片及27GW组件。晶澳硅棒及硅片计划扩产规模超20GW,电池13.6GW,组件13.2GW。
隆基持续加固其硅棒、硅片产能,将扩充单晶硅棒及切片项目25GW,硅片20GW;阿特斯扩产内容为3GW太阳能铸锭项目。
从目前的扩产项目来看,东方日升、天合光能、正泰新能源和尚德尚未触及到上游硅片环节。
天合光能的扩产项目主要在电池、组件端,其中电池规模10GW,组件规模10GW。天合光能在上半年财报中指出, 2020 年下半年以后建设的组件产能均为 210组件产能,公司在2020年底组件总产能预计能达到22GW左右,2021年底组件总产能预计能达到50GW左右。
东方日升电池扩产23GW,组件15GW。东方日升在6月底组件年产能为12.6GW,产能主要分布于浙江宁波、江苏金坛、浙江义乌、河南洛阳等生产基 地。其中,浙江义乌5GW高效太阳能组件生产项目二期3GW(部分1.5GW)高效组件项目已于2020年6月份顺利投产。
正泰新能源将扩产5GW电池和5GW组件项目;尚德扩产6.5GW高效组件项目;亿晶光电计划投资19.2亿元扩产3GW 硅棒硅片、1.5GW电池和2.5GW组件。
在上述企业中,前五企业均为一体化布局。7月以来硅料价格跳涨带来的卡脖子问题,让更多的企业意识到垂直一体化产业布局的重要性。其优势在于可降低成本,提高组件的毛利率,降低波动性。但整体产能的投资扩大,也会给企业带来资金压力,此外还要警惕技术迭代风险。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作者:燕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15年12月,巴黎气候大会落下帷幕,《巴黎协定》正式达成。十年过去,从电改9号文的落地到"沙戈荒"基地的拔地而起,从"煤电兜底"到"多元协同",中国能源转型的十年,是踩实每一步的探索;未来的征程,更需
“任何行业发展进入固化阶段都会过剩,而技术创新是实现逆袭的关键,具体到光伏行业,BC技术正是破解‘内卷’的核心。”这是隆基绿能副总裁佘海峰在日前正式开启与北极星对话前,分享的他近期的一些思
10月9日,为期四天的“2025SNECES+国际储能和电池大会暨展览会”在上海隆重开幕,同期举办的“2025年度能源企业ESG百人论坛”上,正泰新能常务副总裁、首席可持续发展官黄海燕受邀出席并发表演讲,系统阐述正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3060”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回顾这五年,我们不仅在自身的绿色转型道路上取得了显著进步与关键突破,更伴随着以光伏产品等为代表的外贸“新三样”扬帆出海,为全
9月30日,中国华电集团电子商务平台公布河北华电乐亭300MW光伏基地项目光伏组件设备采购公告,招标公告显示,项目规模为300MW,分为2个标段,分别采购TOPCon、BC组件,具体如下:河北华电乐亭300MW光伏基地项目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9月30日,深圳市龙岗区发展和改革局征求《龙岗区发展和改革专项资金关于支持新能源、安全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细则(修订稿)》意见。扶持范围包括:氢能领域:碱性/固体氧化物
在“诸山抱城、山从城过、水在城边”的广东省德庆县,一座装机量200MW的光伏电站正在山水映衬间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绿色能量。电站全部采用天合光能至尊N型700W+系列组件,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均发电量20584.98万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自锡林浩特市发改委官微获悉,目前,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京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15万千瓦新能源项目正在火热建设中。作为集生态治理与清洁能源开发于一体的重点项目,该工程
日前,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民营企业发明专利500家榜单》和《2025民营企业研发投入500家榜单》。晶科能源凭借突出的自主创新能力与长期持续的研发投入,荣登上述两项榜单。尤其是在发明专利500强榜单中,晶
本文详细解读了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编辑设计要点,为行业提供借鉴参考。1一般原则1、遵循“以荷定源、供需平衡、最大化消纳新能源、新能源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原则,新增光伏的装机规模及出力应最大
10月8日,穗恒运A发布关于遭受台风灾害影响的公告,公告显示,近日,受超强台风“桦加沙”影响,公司控股项目公司广东江门恒光新能源有限公司及广东江门恒光二期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广东台山海宴
近日,有关某TOP10组件将被收购的消息不胫而走,据北极星了解,该项收购最终结果还未定,但若最终收购成功,光伏组件TOP10格局也将重塑。前四稳定、后六厮杀回顾近几年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TOP10排行榜,基本
9月9日,“光伏新时代论坛暨第十四届‘北极星杯’光伏影响力品牌颁奖典礼”在江苏南京隆重举行,英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凭借卓越的产品品质、完善的服务体系及广泛的品牌市场影响力,斩获“2025年度影响力光
随着年中报披露,各大光伏组件厂商的上半年出货量数据出炉。从最终数据来看,尽管产业寒冬之下多数企业“控量保利”,但TOP10的格局仍未打破。具体来看,晶科能源再次守擂成功,以超41GW稳坐全球组件出货
日前,全国工商联正式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与“2025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等权威榜单。晶科能源凭借稳健的经营实力和持续的产业竞争力,荣登“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11位;同时位列“中国制造
晶科能源的高效TigerNeo组件,成功应用于东芝三菱合资企业TMEIC在日本长崎创新中心的屋顶光伏项目。作为专注于电力转换系统(PCS)技术的行业领军企业,TMEIC在其自有屋顶部署晶科组件,充分体现了其对晶科产品与技术实力的高度认可。这次合作也进一步夯实了晶科能源在日本市场的领导地位——公司已连
一鲸落万物生。面对光伏产业供需失衡困局,或许更多人寄希望于巨头的陨落。当下停产潮、退出潮、破产潮确已袭来。有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超50家光伏企业破产清算。谁又是下一家呢?事实上,已历经“四起三落”的光伏史上,每次洗牌均少不了大厦倾塌,特别是第一次光伏大洗牌,“炸圈”案例仍旧历历在
刚刚结束的财报披露季,光伏组件行业可谓一片惨淡,或许“破界”早已成为诸多企业的战略之一。事实上,这也是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下的必然路径,多元一体或将是新能源企业的统一选择。组件四寡头光伏制造行业的惨烈同样展现在头部企业。聚焦组件环节,此前北极星根据企业披露数据以及调研情况公布了今年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5日,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公布了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主要经营指标均达到或超过集团预期。一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焦点光伏组件出货量6.9吉瓦,同比增长9.4%。销售额12亿美元(按照第一季度平均汇率7.18计算,约合人民币86.2亿元),毛利率为11.7%。截至2025
随着年报和一季报的逐一揭开,光伏组件企业的出货量数据成为市场焦点。2025年第一季度,在价与量的平衡之间,TOP20榜单再次更新。整体来看,相比去年,位列TOP10的企业仍未变化,但排位微调。前四仍旧是晶科、隆基、晶澳、天合,一季度组件出货量达15GW+。实际上,这一格局自2018年后便稳定至今,虽排
为构建更具适应性、创新力与韧性的现代化供应链体系,深化共融共创,4月25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2025年度供应链大会。本次大会以“链聚潮鸣智建未来”为主题,共邀请118家优秀供应商及战略合作伙伴代表参会,旨在通过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持续打造供应链合作
在固有印象中,光伏产业可谓“分工明确”,敏锐且灵活的民营企业主攻上游光伏制造,而资金与实力雄厚的央国企则驰骋下游光伏电站开发运营。然而,在“双碳”战略实施以及残酷的光伏去产能淘汰赛下,曾经的分界线愈加模糊,国资早已或主动或被动控股多家光伏组件企业。最近市场熟知的莫过于一道新能,于
9月29日,湖北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与襄阳市人民政府签署《深化合作协议》,“十五五”期间,湖北能源计划将在襄阳市清洁能源及产业链上下游投资267亿元,建设一批风光火储及综合能源项目。具体包括:1.
10月11日,耀皮玻璃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大连耀皮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耀皮”)熔窑节能升级及浮法玻璃生产线自动化改造项目于2025年10月10日成功点火。大连耀皮熔窑节能升级及浮法玻璃生产
10月10日,天洋新材发布关于变更法人暨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换发《营业执照》的公告。近日,公司根据决议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事项并取得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变更后的《营业执照》具体
10月9日,协合新能源发布公告称,本集团2025年9月的权益发电量数据显示,风电发电量为472.98吉瓦时,同比下降17.10%;太阳能发电量为94.59吉瓦时,同比增长20.48%。风电、光伏总计权益发电量为567.57吉瓦时,同比下
10月9日,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转让江苏网能智慧能源有限公司60%股权,转让底价4063.17万元。根据公示,该公司由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60%)、盐城市国能投资有限公司(40%)共同持股。公开
10月7日,全球能源研究机构Ember发布最新报告称,2025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煤炭,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来源。与去年同期相比,全球太阳能发电量增长近三分之一,满足了全球83%的新增电力需求,
“任何行业发展进入固化阶段都会过剩,而技术创新是实现逆袭的关键,具体到光伏行业,BC技术正是破解‘内卷’的核心。”这是隆基绿能副总裁佘海峰在日前正式开启与北极星对话前,分享的他近期的一些思
10月9日,北京产权交易所网站显示,北京万源工业有限公司管理人发布公告,对公司所持内蒙古大唐万源新能源有限公司49%股权进行破产财产公开处置,这是该标的第四次进入拍卖程序,竞价活动将于10月17日10时
10月9日,为期四天的“2025SNECES+国际储能和电池大会暨展览会”在上海隆重开幕,同期举办的“2025年度能源企业ESG百人论坛”上,正泰新能常务副总裁、首席可持续发展官黄海燕受邀出席并发表演讲,系统阐述正
10月8日,海南发展发布公告称,2025年7月,为降低运营成本,避免继续生产造成更大规模的亏损和资金投入,公司控股子公司海控三鑫(蚌埠)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控三鑫”)对550吨窑炉及5条深加
10月8日,德力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9月30日收到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施卫东的通知,公司于9月30日收到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施卫东先生的通知,其正在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股股东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