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转型目标。德国政府《可再生能源法》中提出将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推动能源转型,到2030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占终端能源消费将达到30%,占电力消费的比例将达到50%,并将于2038年完全退出煤电。目前江苏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仍占较大比重,到“十三五”末非化石能源占比目标仅为到11%,能源转型空间巨大。
发展政策。德国主要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激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由于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的不断增长,导致德国居民电价持续提高,从实际运行来看,德国新能源大发时,电力市场的出清均价持续下降,甚至会出现一定的负电价。江苏主要执行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政策,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为0.19元/千瓦时,并通过辅助服务市场的建立来实现对新能源的调节。
招标电价及成本发展趋势。从最新江苏省和德国可再生能源竞价结果情况来看,可再生能源成本受资源条件、初始投资、运行年限及费用、政策等方面影响。2019年,德国风电最低中标电价为0.054欧元/千瓦时(0.42元/千瓦时)。相比较而言,江苏已能实现风电、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与燃煤标杆电价相当,且建设成本逐年下降。如表2所示,根据目前江苏省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成本测算,预计到2025年沿海陆上风电、海上风电以及光伏发电的建设成本约为6000~7000元/千瓦、12000~14000元/千瓦、3000~3500元/千瓦。
以资本金内部收益率8%计,预计2025年沿海陆上风电、海上风电以及光伏发电的平均度电成本约为0.35元/千瓦时、0.5元/千瓦时、0.29~0.33元/千瓦时,相比江苏省0.391元/千瓦时的燃煤标杆电价已经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和竞争力。具体测算情况如表3所示。
总体来看,近年来江苏可再生能源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已与燃煤标杆电价相当,且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优势。但相比德国,可再生能源装机仍存在一定差距,电力市场等尚未建设完善,能源转型压力巨大。
江苏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应关注的重点问题
由于过度依赖补贴,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越来越大,2019年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在认真总结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经验基础上,开展平价上网项目和低价上网试点项目建设,促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到“十四五”初,全国将实现风电和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与当地燃煤标杆电价相当,甚至低于燃煤标杆电价,突出市场化低成本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战略。
在“十四五”可再生能源步入“平价”甚至“低价”时代,江苏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应关注以下几个重点问题:
一是进一步降低技术成本和非技术成本。风电、光伏发电的成本不仅包括设备等技术成本,还包括土地、融资、税费等非技术成本。可再生能源主要依赖技术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更高发电效率提升总体发电量。此外,还有非技术成本的降低,特别是在设备等技术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土地等非技术成本将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根据目前对江苏省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经济性测算,非技术成本较低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存在较强的竞争优势。
二是电力系统整体系统成本问题开始显现。江苏98%以上的风电和60%以上的光伏分布在苏中、苏北地区,60%以上的负荷分布在苏南地区,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与省内负荷消纳长期空间错位。受地理资源特性制约,江苏省内抽水蓄能场址资源匮乏,电源侧调峰资源潜力有限,过江通道输送能力偏弱,辅助服务市场机制尚未完善,导致省内可再生能源消纳压力增大。与单一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逐步下降对比来看,为实现风电、光伏发电等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消纳,电力系统调峰、调频等系统成本问题开始显现。在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过程中,应进一步关注系统成本问题,从技术和市场两方面降低整体系统成本。
三是大规模、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对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化的影响。近年来,江苏省可再生能源实现了快速发展,区外特高压交流、直流来电稳步提升加速电力系统的电力电子化趋势,电网特性面临深刻的变化。从电气角度来看,电网转动惯量持续降低,电力系统抗扰动能力减弱,从故障特性来看,新的电力电子化故障形态、扰动形式可能成为常态。电力系统整体的稳定面临电力电子化的新的挑战,亟待研究解决。
江苏省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路径
创新政策发展机制
综合运用体制机制改革、管理调控措施、财税金融政策等手段,构建与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形成长效机制,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为江苏省高比例发展可再生能源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指标和实施方案,形成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引领的长效发展机制,促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建设。
二是简化政府服务模式。继续推进能源领域的“放管服”工作,特别是进一步优化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可就地消纳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项目审批流程,简化办理程序,促进分布式能源的进一步发展。
三是探索更多开发模式。规模化屋顶光伏开发利用,加强可再生能源与农业、渔业等相关产业之间的融合,进一步发展渔光互补、农光互补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加强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氢能等之间的融合,通过构建能源互联网,扩展可再生能源发展空间。
加快电力市场建设
电力现货市场是保障电力系统运行平衡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实现计划管理向市场优化的转变。欧洲各国普遍采用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平衡市场等相结合的市场模式,多级市场协调配合,电力市场相对成熟,有力地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消纳。
一是建立健全电力市场体系。完善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建立标准统一的电力市场交易技术支持系统,积极培育合格市场主体,完善交易机制,丰富交易品种,切实保障电力电量平衡。
二是加快辅助服务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江苏电力辅助服务(调峰)市场,通过市场化手段,鼓励发电企业积极参与调峰辅助服务,建立储能等新型调峰资源接入后市场化奖惩机制,缓解电网调峰压力,促进调峰资源优化配置和清洁能源消纳,提升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水平。
三是完善中长期和跨省跨区电力交易机制。在中长期和跨省跨区市场,优先选择西南和“三北”地区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建立相对稳定的中长期交易机制,采用约定交易电量、交易曲线等多重方式进行交易,建立以电力中长期交易和现货交易相结合的市场化电力电量平衡机制,同时将跨省跨区交易、现货市场和辅助调峰相结合,促进省内可再生能源消纳。
提高电网保障能力
发展可再生能源电力是替代江苏省化石能源的重要途径,电力系统是可再生能源电力的主要载体。发展与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相适应的江苏电网,提高电网的消纳能力,是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可靠保障。
一是提升电网灵活调节能力。煤电方面,加大煤电深度调峰改造,加大新投产火电机组灵活调节能力建设。抽水蓄能方面,开展省内抽水蓄能资源普查和选点规划工作,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推进综合能源服务,加强终端供能系统统筹规划和一体化建设。
二是提高终端利用效率。江苏省电能消费水平较高,但电能替代、清洁替代潜力仍然巨大,根据统计,江苏省建筑、工业、交通、农业以及家居等方面电能替代潜力达2521亿千瓦时以上,其中电窑炉、工业电锅炉、电炊具、热水器以及自备电厂替代等电能替代潜力约为2424亿千瓦时。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升1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能够下降4%左右,加快推动“两个替代”,制定推进电能替代工作方案,加快实施“清洁替代、电能替代”,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
风电和光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光伏设备发电效率和发电量的增加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建设,围绕推动风电产业、光伏发电产业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延伸,重点突破关键技术和装备,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实现发电量的提升和建设成本的降低。
一是新型高效电池组件技术。光伏组件成本占到光伏发电总成本的40%以上,光伏发电技术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新型高效电池组件。面对未来光伏平价甚至低价上网的形势,一方面,开展光伏组件特别是单晶、多晶光伏组件转换效率关键技术研究,另一方面,开展HIT、IBC、HBC等电池量产化关键技术研究,同时加强对路面光伏组件、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等特殊用途组件的研发,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二是规模化海上风电技术。江苏是国家批复的七个千万千瓦级别风电基地之一,海上风电是江苏风电发展的主要方向。重点加强海上风电机组大型化、轻量化、降成本等方面的研究,开展远海海上风电抗台风、抗腐蚀等技术研究,推动江苏海上风电实现规模化发展。
三是低风速风电技术。目前,江苏省内风能资源较好的地区开发程度普遍较高,风电开发加速向内陆低风速地区转移。针对江苏内陆低风速区域特点,宜采用高塔筒、长叶片技术方案以提高风电机组捕风能力,同时辅以差异化、精细化的方案,在尽可能减少土地等资源占用的同时,提高低风速风电地区的发电量。
江苏整体能源转型压力较大,可再生能源资源较为丰富,必须坚定不移将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推动能源转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江苏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分迅猛,但相比德国,人均装机和单位面积装机等数据仍存在一定差距。预计“十四五”时期,江苏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相比江苏省0.391元/千瓦时的燃煤标杆电价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和竞争力。在“十四五”可再生能源步入“平价”甚至“低价”时代,江苏省应更关注降低技术成本和非技术成本、降低电力系统整体系统成本以及减少大规模、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对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化等方面的影响。同时,通过创新可再生能源发展机制、加快电力市场建设、提高电网保障能力以及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等方面,推动江苏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21〕25号),为引导新能源理性投资、有序建设,现将2025年5月各省级区域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公布如下。注:按照《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国能发电力〔2024〕44号),新能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日消息,宁海县发改局发布宁海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75号提案的复函,提到,推动光储充一体化。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统筹推进光伏、储能、充电绿色能源系统建设,推进绿色能源高效利用。截至目前,宁海县辛岭德星阳光公寓南侧停车场光储充放项目、宁海县范家桥
盛夏时节,天山南北,绿意盎然。一排排光伏板整齐排列,风机叶片迎风转动,昔日的茫茫戈壁如今已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风水宝地”。在新疆哈密,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将风光资源转化为清洁电能。这些清洁电能通过“疆电入渝”工程直抵2260千米外的重庆,点亮巴渝万家灯火。6月10
6月30日,大湾区首个真正意义上的“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在担杆头片区隆重举行并网仪式。该项目总投资675万元,构建了以208千瓦光伏发电为核心,集成430千瓦时储能系统、25千瓦微风发电机及智能充电设施的综合微电网体系。系统囊括分布式电源、负荷、储能、配电及智能监控保护装置,形成完整的发输配
7月1日,以“绿色动力,即刻启程”为主题的未来能源示范站投运仪式在浙江省绍兴市举行,这也标志着绍兴公交在构建绿色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而重要的一步。坐落于山姆商圈核心区域的未来能源示范站,是绍兴首座“光伏发电、低谷储能、液冷超充、V2G反向输电、电池检
江苏能源监管办严格执行《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加强电力业务许可管理,进一步规范许可流程,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缩短审批时间,为申请许可企业提供便利。2025年6月份电力业务许可情况如下:一、6月份电力业务许可情况6月份,全省办理电力业务许可证(发电类)共计31件。其中,新申请13件、登记事
源网荷储一体化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架构,正加速从政策蓝图迈向实践落地。这一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电力系统“发-输-变-配-用”的单向运行逻辑,通过电源、电网、负荷、储能四大要素的深度协同与互动,构建起能源高效利用的闭环体系。然而,在各地项目批复数量持续增长的繁荣表象下,实际落地进度却呈
“系统正以43千瓦的功率向电网输送电能,台区电压稳定在219伏以上。”6月3日,在安徽省祁门县安凌镇芦荔村新型电力系统储能设备安放点,黄山供电公司技术员杨坤和同事正在监测记录台区储能设备的运行数据。这套200千瓦台区储能装置于2024年年底投运,是黄山供电公司在深化分布式储能应用、推行多台区储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官网“公司领导”一栏最新信息显示,张钧已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华能纪检监察组组长、中国华能党组成员。
近日,广东丰顺县印发《丰顺县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30年)》。根据方案,力争到2025年工业园区、新建学校、新建公共机构分布式光伏覆盖率达到50%,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农村农房等能装尽装。在2025年至2030年期间,显著提高分布式光伏的覆盖率和应用水平,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
为精准掌握产业发展动态,科学制定产业政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同市发改委近期积极行动,全力配合省发展改革委做好相关产业产能调查及有关领域摸底调查工作,为产业规划与发展提供坚实数据支撑。根据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工作安排,大同市发改委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组织各县(区)对本地汽车及汽
高考志愿填报已经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选对方向和考高分同等重要,面对众多院校和海量专业,很多考生和家长还是一头雾水,将来想进电力企业,高考志愿应该填报哪些院校和专业?作为过来人,头条君精编填报干货,助你精准匹配理想院校!头条君首先向大家安利电气工程专业!电气专业“永不过时”国家大力
全球异质结光伏技术迎来里程碑式突破!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118)今日宣布,其基于自主创新的n型异质结(HJT)技术平台开发的伏曦系列组件,量产平均功率正式突破740Wp,刷新行业量产效率纪录。电池转化效率经权威认证(福建计量院)达26.61%,成功应用在740Wp伏曦Pro组件中,实
近日,隆基绿能宣布与印尼国家电力公司旗下新能源公司PertaminaNRE达成战略合作,正式启动建设印尼先进光伏组件制造基地项目。这一合作将有力推动东南亚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应用与发展,驱动印尼加速实现能源转型目标与绿色发展的坚定承诺。该工厂位于印尼西爪哇省的Deltamas,年产能预计达1.6吉瓦(GW
上合组织国家能源绿色发展报告(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邱丽静)(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上海合作组织自2001年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全球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目前有10个成员国、2个观察员国、14个对话伙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能源绿色转型已成为国际社会的
6月20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6月23日-6月27日)。政策篇新疆136号文承接方案:增量电价0.15-0.262元/kWh、存量0.25-0.262元/kWh6月25日,新疆发改委官网发布文章《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助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及《自治区贯彻落实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
6月24日,法国参议院投票否决了一项拟暂停新建风能和太阳能项目的提案,为该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带来暂时缓解。据法国可再生能源工会(SER)表示,这一决定表明风电与光伏技术仍获得法国社会的广泛支持。国会两院意见分歧,能源政策博弈持续该提案此前已获得下议院(国民议会)通过,若参议院亦通过,法国
光伏技术创新,正处于一个特殊窗口期。关键技术变革胶着不前,BC、HJT、TOPCon等技术路线争论不休,叠层电池、钙钛矿等新兴技术蓄势待发,新一轮“超级创新”尚无突破,“微创新”成为支撑当前光伏行业进步的重要力量。目前,光伏“微创新”立足降本增效,主要涉及四条主线:少银/无银化、电池技术优化
比攀峰更难的,是于挫败后重新鼓起再战的勇气;而比重拾勇气更显不易的,是历经狂风暴雨洗礼后,仍能再度傲然屹立于行业之巅。回望光伏行业数十年的风云变幻,几番大浪淘沙,无数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折戟沉沙,能够重燃生命力的企业寥寥无几,英利能源当为其一。01重返巅峰的“三驾马车”提及英利,
6月24日,协鑫光电吉瓦级钙钛矿产业基地投产仪式在江苏省苏州市昆山高新区举行。这一项目的投产标志着全球钙钛矿光伏技术正式迈入商业化规模化量产新纪元,为全球光伏行业攀登技术奇点树立了重要里程碑。据悉,协鑫光电GW级钙钛矿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50亿元,规划产能2GW,先期布局1GW钙钛矿商业组件生
6月19-20日,全球光伏领域泰斗、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马丁·格林(MartinGreen)教授率新南威尔士大学团队访问华晟新能源宣城总部。双方围绕异质结(HJT)产业化关键技术、钙钛矿叠层研发路径及垂直光伏系统创新等议题开展深度技术交流,并就铜栅线工艺、边缘钝化方案及背表面光管理技术等进行专项研讨,
近日,湖南省娄底市一工业区屋顶光伏实证项目公布关键数据:隆基BC组件在单位面积发电量上表现突出,较TOPCon组件高出7.04%,单瓦发电量优势达2.11%,为高温地区光伏组件选型提供重要参考。该项目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的娄底市,当地年均日照约1500小时,夏季酷热、冬冷秋凉,且春末夏初多雨、盛夏秋
6月30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发布无锡市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依托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建立无锡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完善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制度,统筹市级、区级虚拟电厂和公共建筑、充(换)电设施、数据中心等具体场景虚拟电厂建设工作,逐步推进新型储能、分布式光
供电公司数据显示,2025年1-5月江苏省南通市全社会累计发电量260.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4%。其中,火力发电量和风力发电量分别为147.8亿千瓦时和71.5亿千瓦时,同比分别下降3.4%和14.4%,但太阳能发电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发电量达4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9%。从装机容量来看,全市累计发电装机容量
6月23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零碳园区建设指南》江苏省地方标准报批文本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6月23日至2025年7月22日。公示稿提出,园区应具备碳排放、能源统计核算的能力,建有碳排放、能源统计表单台账。园区应统筹零碳转型与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的关系,统筹提高园区能源资源利用
6月4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常州市近零碳试点园区奖补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通知指出,对经申报入选常州市近零碳园区试点计划的园区,分阶段给予建设补助和绩效奖励两类,补助或奖励金额分别为50万元。在申报要求方面,申报园区应同时符合以下基本条件:1.申报园区有明确的组织机构和规划范围,近三
6月9日,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布苏州市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可开放容量的通知》。通知指出,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苏州地区10(20、6)千伏公用配电线路共有8682条,发生倒送的有1218条,占比14.03%。其中,最大倒送负载率小于80%的共有1216条,占比99.84%;最大倒送负载率大于等于80%的共
日前,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渔光互补项目——江苏连云港东尚一期实现全容量并网投产发电。该项目由中国电建成都院EPC总承包建设,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墩尚镇,横跨16个行政村、覆盖464个养殖塘口,总装机容量360兆瓦。作为全国同类项目的标杆工程,项目实施“水上光伏矩阵+水下生态养殖”立体开发模式,在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局《关于提升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涉网安全能力服务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要求,江苏能源监管办快速响应、统筹谋划,结合新能源发展实际,科学研究部署,于近日印发《江苏能源监管办关于落实国家能源局提升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涉网安全能力服务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
5月23日,南京市发改委公布《南京市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可开放容量信息》。文件显示,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南京市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可开放容量约为3428.22MW,其中城区375.16MW,江宁1011.44MW,江北723.28MW,溧水512.23MW,高淳806.10MW。南京市10(20、6)千伏公用配电线路共有5686条,因分布式光伏发
5月13日,1-4月份江苏新能源行业数据统计分析数据发布。截至4月底,全省装机容量21912.07万千瓦。全省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9771.24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44.59%,占比同比提高7.48个百分点。其中,风电装机2330.22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10.63%,占比同比降低1.75个百分点;光伏装机7441.02万千瓦,占总
5月3日,江苏省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我市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开发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文件提到,加强项目备案管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按照“谁投资、谁备案”的原则确定备案主体。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由各县(市、区)供电公司向属地行政审批部门代为集中备案,也可由自然人自行
4月30日,江苏能源监管办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落实国家能源局提升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涉网安全能力服务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有关要求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公告指出,对于存量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调度机构应全面梳理现状,制定具体“四可”能力改造方案,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