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导读:澳大利亚和美国的科学家已经成功将将光从硅带隙下方“上转换”为高能光,硅太阳能电池可以捕获高能光。
(来源:微信公众号“微锂电”ID:V-lidian)
许多太阳能技术都没有利用到光谱的某些部分,但澳大利亚和美国的科学家们正在推动光伏电池灵敏度的发展,将低能量的光转化为能激发硅的更有能量的可见光。研究人员利用氧气作为光转换催化剂,通过光化学“上转换”实现了这一点。
虽然已经开发出了在近红外光子能量上转换光的系统,但在硅带隙之下的上转换一直无法实现。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分校的研究人员以及来自RMIT大学和肯塔基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在《自然光子学》上解释说,他们展示了一种上转换成分,利用半导体量子点吸收低能量的光,并利用分子氧将光转移到有机分子上。
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蒂姆·施密特表示一种上转换光的方法是捕获多个较小的能量光子,并将它们粘在一起。施密特解释说:“这可以通过激子相互作用来实现,激子是电子的束缚态,电子空穴可以传输能量而不传输净电荷。”
为了扩大太阳能电池的灵敏度范围,研究人员使用了氧气,氧气通常对分子激子有害。但是,他们证明了氧可以介导能量转移,从而使有机分子在硅带隙上方发出可见光。
RMIT大学的贾里德·科尔教授说:“有趣的是,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很多东西都能正常工作。一旦你允许氧气进入,它们就停止工作。这是毁了我们所有计划的致命弱点,但现在,我们不仅找到了绕过它的方法,它突然间帮助了我们。”
研究人员使用PBS半导体纳米晶体增敏剂来吸收硅带隙以下的光子,并填充在单态态氧能量以下的紫蒽酮三态。在两个单线态氧分子的能量传递之后,三态紫罗兰色团在可见光谱中发光。
新南威尔士悉尼大学的首席作者Elham Gholizadeh说:“硫蒽酮并没有完美的光致发光量子产量,所以下一步将是寻找更好的分子。但我非常有希望,并且认为我们可以迅速提高效率。”
据微锂电小组调查,由于效率仍然很低,科学家们说,要将这项技术用于商业太阳能电池,还需要大量的材料开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月9日,四川省发改委发布了乐山高新区年产10GW高效异质结电池片项目(一期5GW)节能报告的审查意见,原则同意该项目节能报告。根据公告,该项目业主为四川铄阳异质结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位于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两阶段建设5条N型晶硅电池生产线,年产5GW高效异质结HBC晶硅电池(一阶段2GW、二
印度光伏企业WaareeEnergiesLimited宣布,其位于古吉拉特邦的5.4GW太阳能电池制造工厂已于2025年1月6日开始试生产。WaareeEnergies称,目前公司是印度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商。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光伏组件产能达13.3GW,分布在Chikhli、Surat、Tumb、Nandigram的五个制造基地,均位于古吉拉特邦。据
日前,临沂市兰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兰山区推进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30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大面积制备、稳定性、转化率、良品率等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实现持续突破,具备GW级大规模量产能力。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布局持续优化,构建形成“材料—设备—电池
近日,位于天合光能的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正式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高效n型全钝化异质结(HJT)电池,经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下属的检测实验室认证,最高电池效率达到27.08%,创造了HJT太阳电池效率新的世界纪录,这是天合光能第29次创造和刷新世界纪录,同时也是目前正背面接触结构晶
2024年12月16日,埃及苏伊士——博达新能EliTeSolar埃及项目奠基仪式隆重举行。这一项目的启动不仅是博达新能全球化战略的重要里程碑,也为埃及光伏产业注入先进制造技术,推动本地产业链升级,为2030年实现42%可再生能源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该项目位于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占地7.8万平方米,规
近日,一道新能联合三峡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共同研发的用于钙钛矿/TOPCon四端叠层组件的底电池和组件技术获得重大突破,搭载一道新能双面TOPCon底电池的钙钛矿/晶硅四端叠层组件完成批量出货,开始应用于三峡能源50MW光伏先进技术发电示范基地,其中双面钙钛矿/TOPCon四端叠层组件电站容量为500kW,项目
印度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部(MNRE)宣布,将于2026年6月1日开始执行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批准型号和制造商名单》(ALMM)List-II,确保列入ALMMList-I的光伏组件必须使用来自ALMMList-II的电池。根据新规,从2026年6月1日起,所有与政府相关的项目需使用列入ALMMList-I的组件,同时这些组件需采用来自ALMM
12月9日,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阳股份”)建湖16GWN型高效太阳能电池基地正式复工复产。这是继今年10月份云南曲靖基地复产以来,润阳在国内的又一个先进太阳能电池基地全线开工,标志着润阳在稳生产、提质效、引领先进产能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在当前国内光伏行业阶段性
12月9日,ST聆达发布公告称,公司通过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查询,控股股东杭州光恒昱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股份存在新增被冻结情形,冻结股份数量为15,98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5.97%,冻结起始日为2024年12月5日,冻结到期日为2027年12月4日,冻结法院为福建省厦门
2024年12月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决定对特定TOPCon太阳能电池、组件、面板、组件和下游产品(II)(CertainTOPconSolarCells,Modules,Panels,ComponentsThereof,andProductsContainingSame(II))启动337调查(调查编码:337-TA-1425)。2024年10月23日,美国TrinaSolar(U.S.),Inc.ofFremont
12月3日,浙江省发改委网站公示年产7GW高效N型单晶TOPCon太阳能电池项目项目节能报告。根据公示信息显示,此项目建设单位为浙江鸿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约22.19亿元,新增用地约83亩,配置扩散炉、管式氧化炉、烧结炉、PECVD镀膜设备等主要生产设备,形成年产7GWN型TOPCon单晶电池生产能力。
据悉,梅耶博格科技股份公司与SolestialInc.于近期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生产用于太空旅行的下一代超薄硅太阳能电池。两家公司计划将Solestial开发的抗辐射太阳能电池和柔性模块与梅耶博格的异质结技术相结合,这些电池和模块针对太空条件下的长期性能进行了优化。Solestial专有的金属化工艺和宇
近日,经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权威认证报告,隆基绿能自主研发的背接触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HeterojunctionBackContact,HBC),利用全激光图形化可量产制程工艺获得27.09%的电池转换效率,创造单结晶硅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新世界纪录。这是继2022年11月隆基绿能创造26.81%的硅太阳能电池效率世界
10月17日,三一硅能5GW株洲基地生产的首片TOPCon太阳能电池下线,其电池量产转换效率和组件功率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据悉,三一硅能5GW株洲基地位于石峰区清水塘产业新城,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50亿元。该基地的TOPCon太阳能电池项目,高度契合国家“双碳”战略和未来产业发展变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10月17日,三一硅能5GW株洲基地生产的首片N型TOPCon太阳能电池顺利下线,这标志着三一硅能株洲基地的生产能力达到了量产化标准,N型一体化产业布局正式形成。据悉,三一硅能5GW株洲基地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清水塘产业新城,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50亿
近日,国际顶级能源类期刊《NatureEnergy》刊发中国太阳能科技公司隆基绿能的最新研究成果:隆基首次自主开发的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因其优异的钝化接触结构实现了硅电池世界纪录--26.81%的电池转化效率,这一创新成果将进一步巩固太阳能电池在能源转型中的关键作用。隆基研发团队成功开发出高质量纳
5月5日,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许昌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和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智能变电站、智能电表、配电网自动化等技术应用,以及智能微电网、充电桩等设施建设,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方面建设能源综合管理平台。原文如下: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许昌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和信息化
近日,据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最新认证报告显示,隆基绿能自主研发的硅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达26.81%。“世界太阳能之父”、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马丁·格林于11月19日通过视频宣布,隆基绿能该26.81%的电池效率是目前全球硅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最高纪录,不分技术路线。这是继2017年日本公司创造单结
作为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科技公司,隆基对光伏技术的创新可谓“痴迷”,多年来,隆基笃信光伏行业的“第一性原理”是度电成本最低。而要将这一“原理”真正落实于助力自身发展和行业变革,唯一的途径就是技术创新。为了给终端客户带来更大价值,隆基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突破,提效降本,引领光伏产业进入稳
2021年8月10日,WTO保障措施委员会发布美国代表团于2021年8月9日向其提交的贸易保障措施立案通报。
德国研究中心ForschungszentrumJuelichGmbH的科学家制造了一种异质结硅太阳能电池,该太阳能电池的正面触点处没有透明导电氧化物(TCO)。
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ISE)的科学家们利用强脉冲光(IPL)处理技术开发了一种无母线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该装置采用多硅基隧道氧化物钝化触点,并在晶圆片的两侧施加。德国FraunhoferISE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利用强脉冲光处理丝网印刷金属触点的硅异质结(SHJ)太阳能电池,并声称这种方法
1月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通知》,77项技术装备项目入选。其中,光伏领域包括塔式光热聚光场控制与校准系统、多塔一机塔式光热电站聚光集热系统、沙戈荒基地大型光伏中压直流发电系统、晶硅光伏组件回收高效综合法成套工艺技术及国产化设备、高效降本异质结太阳
1月2日,正泰新能与浙江工业大学能源与碳中和科教融合学院宣布正式共建“研究生实践基地”。双方将围绕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技术攻关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协作,这一合作标志着双方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领域迈入深度融合的新阶段,为我国新能源技术突破和光伏产业升级注入新的强劲动力。在合作
今年3月,光伏市值“一哥”更迭,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超越组件霸主隆基绿能,成为总市值最高的光伏企业。事实上,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今年组件、逆变器两大产业链企业的命运曲线。作为光伏系统的两大核心设备,相比组件企业的大面积“失血”,逆变器企业仍旧保持着“赚钱”态势。普遍盈利聚焦逆变器业
在《2025年光伏产业链供给侧改革持续优化,N型技术继续向纵深化发展》上篇中,TrendForce集邦咨询对2025年全球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产能、产出变化进行了讨论。在下篇中,TrendForce将围绕光伏整体供需格局以及技术趋势分别展开分析。供给侧改革持续优化,推动市场供需逐渐形成动态平衡#x2014;#x2014;202
回顾2024年,光伏产业链产能产量实现高比例增长,供需失衡是2024年产业链价格持续下探的根本原因,企业盈利承压下滑,行业竞争激烈。在此情况下,TrendForce集邦咨询对2025年全球光伏产业链发展情况进行分析,2025年产业链各环节的产能、产出会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整体供需格局将如何发展?光伏技术又
在《战火升级,2025年n型格局恐生变?》一文中,就n型竞争格局展开了讨论。实际上,n型三剑客就晶硅电池主流技术争论不休之时,钙钛矿相关企业也在暗自努力,悄悄惊艳。今年以来,大面积钙钛矿组件效率不断取得突破。前不久,纤纳光电8.6MW钙钛矿地面电站并网,标志着钙钛矿商业化进程已显著加快。资本
近日,一道新能联合三峡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共同研发的用于钙钛矿/TOPCon四端叠层组件的底电池和组件技术获得重大突破,搭载一道新能双面TOPCon底电池的钙钛矿/晶硅四端叠层组件完成批量出货,开始应用于三峡能源50MW光伏先进技术发电示范基地,其中双面钙钛矿/TOPCon四端叠层组件电站容量为500kW,项目
11月20日,12thbifiPVWorkshopZhuhai2024国际峰会在珠海正式开幕,爱旭股份首席科学家王永谦博士出席题为“BC技术对未来光伏行业的重大影响”的圆桌论坛。他表示:“BC代表的就是单结晶硅电池最终的技术路线,我认为BC技术是最完美的晶硅电池技术。”爱旭选择BC技术并非偶然。因为晶硅的技术路线一直很
2024年11月,国家太阳能光伏(电)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主办的“卓越质控实验室”评选活动圆满落幕。英利光伏技术实验室凭借在质量控制方面的硬实力与卓越成果,赢得了专家评审组的高度认可,最终斩获金奖。此次评选共有13个实验室进入最终答辩环节,主办方对各实验室的质控课题立项、内部质控活动、管
11月29日,天合光能-复旦大学先进光伏技术校企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签约揭牌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此次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是双方共建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之后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彭慧胜、陈奕峰代表双方揭牌)复旦大学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科研院院长彭慧胜院士
2024年,纷纷扰扰的尺寸争议终于尘埃落定,光伏技术竞争重回效率赛道。在这一年,N型技术强势占据主流地位。技术“三剑客”中,TOPCon凭借成本、产业链成熟度以及性价比等诸多优势,成功拿下了约70%的市场份额。但BC和异质结的追赶并未停歇,同样取得了显著进展。BC起势BC技术的优势在于高转换效率、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