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刘宁:以“四种经济形态”为引领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2020-06-18 09:32来源:学习时报关键词:光伏装机光伏逆变器光伏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是青海义不容辞又来不得半点闪失的重大责任。近年来,青海持续深化“三个最大”省情认识,恪守发展第一要务和保护第一责任,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努力探索“一优两高”实现形式,初步形成了以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数字经济和飞地经济“四种经济形态”为引领的经济转型发展新格局。

壮大生态经济,促进生态优势转化

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是促进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实现生态资源的保值增值,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现实路径。青海是世界四大净土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主要生态产品输出供给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黄河,被誉为东方多瑙河的澜沧江,哺育河西走廊的黑河、石羊河、疏勒河均发源于此,每年向下游输送近620亿立方米的江源活水;217处自然保护地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5%左右,湿地总面积814.36万公顷、居全国首位,拥有世界上最大面积的高寒湿地、高寒草原、灌丛森林等,生态系统气候调节和物种保有等功能性价值不可估量。

青海坚持把绿色作为底色和价值,把生态作为责任和潜力。一方面,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实施三江源二期、祁连山等重点生态工程,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圆满完成国土绿化提速三年行动计划,依托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全国率先开展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绿色成为大美青海最靓丽的底色。另一方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依托生态资源、气候地理等优势和禀赋,扎实推进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有效利用大面积荒漠化土地和风光水电资源,基本建成两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2776万千瓦,集中式光伏装机居全国首位,世界首条全清洁能源供电的“青电入豫”特高压直流工程省内段贯通,绿电7日、9日、15日连创全清洁能源供电世界纪录。启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试点面积达114万亩,化肥农药用量减少24.4%、21.3%,牛羊出栏数分别增长9.2%和7.5%。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旅游人次突破5000万大关,旅游总收入连续4年增长20%以上。

受生态经济市场不健全、环境约束不断强化、资本和人才等要素短缺等因素影响,青海生态价值转换效率总体偏低、效益亟待提升。今后,青海将继续立足生态优势,突出生态特色,发挥市场作用,在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持续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的同时,推动生态与农业、工业、文旅、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做强做优生态旅游、生态畜牧、中藏医药、高原康养等产业,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产业,探索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培育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青海是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接续地,已探明矿产资源139种,其中11种储量居全国第一,尤以盐湖资源得天独厚,最近又发现了极为稀缺的锂铍矿产,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达105万亿元。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视察时强调,盐湖资源是青海的第一大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必由之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青海深刻认识到,虽然全省资源富集,发展也需要资源的支撑,但决不能为了发展而搞牺牲生态环境的大开发,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聚焦盐湖资源、光伏光热、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加快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促进产业流程、技术、工艺创新,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资源产出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近年来,青海从招商引资、资源配置、产业布局等环节入手,促进上下游产业对接,努力构建涵盖农业、工业、服务业及企业、园区、社会的多层次全方位循环型经济体系,循环工业增加值占比达到60%,以循环经济为支撑的三大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74%,构建起5个千亿元级产业基地、10个循环产业集群和12条循环产业链,建成全国最大的钾肥和纯碱生产基地,钾资源综合回收率达到75%以上。盐湖提锂、光伏逆变器等技术国内领先,建成碳酸锂产能3.8万吨、在建产能9万吨,自主研发的IBC电池打破国外垄断,高纯电子级多晶硅填补国内生产空白,形成了由多晶硅、单晶硅到电池组件完整的光伏制造产业链。

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有效改善了工业产品的市场、原料两头在外困局,实现了资源的有效综合利用,助推了产品升级和产业转型。青海将持续开展绿色勘查,厘清资源家底,有效保护地下资源,科学开发地上资源。坚持“种养结合、农牧互补、草畜联动、循环发展”,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循环农牧业。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推动重点地区和园区循环化改造,培育和引进一批建链、补链、延链、强链项目,构建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高产出的循环产业集群,加快形成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得益彰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

发展数字经济,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全球治理体系、人类文明进程影响深远。就青海而言,发展数字经济既有比较优势,也有现实需要。一方面,青海气候冷凉干燥,日平均最低和最高温度仅为-1℃、15℃,气温可随地理高度变化调节,地形连续可进行设备测试,符合特大型和大型数据中心一类地区布局标准,是数字经济布局发展的“天然良港”。另一方面,我省现有产业升级、清洁能源消纳等都需要数字化带来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对此,青海必须融入势不可挡的数字化浪潮,顺势而为、趁势而追,赶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以数字经济助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持续深化“数字青海”建设,出台数字经济发展意见和规划,构建以西宁市为核心,海东市、海西州、海南州特色发展的大数据产业“一核三辅”发展布局,相继建成青藏高原大数据中心、柴达木数据灾备中心、三江源大数据中心等一批大数据项目,加快布局建设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和根镜像服务器,高原能效测试实验室落户青海。积极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建立全国首个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全省移动和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分别达到573.57万户、174.54万户,海东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全覆盖。

数字经济在创造新的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创新模式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传统产业及其相关的商业和创新模式。下一步,将充分发挥青海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的比较优势,建设大数据产业园、数字经济发展展示运行平台,组建数字经济发展集团,加快建设“云上青海”。紧紧抓住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和根镜像服务器布局青海的契机,提升信息服务能力,推进5G网络和智慧广电建设,推广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现有产业、企业和产品,与国际国内市场耦合,发展平台经济,谋划和推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释放数字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放大、叠加和倍增效应。

共建飞地经济,实现合作互惠共赢

“飞地经济”是打破区域限制、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青海90%的国土面积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域仅包括东部和柴达木重点开发区域。青海要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打破地形地理自然条件等先天制约,就必须合理规划生产力布局和调整产业结构,突破地域分割和行政区域限制,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通过飞地经济发展和飞地园区建设,实现重点开发区域的集约高效开发。这既是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的先决条件,也是实现资源互补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青海立足功能定位,统筹布局“飞出地”,科学规划“飞入地”,建设柴达木浙江工业园区、格尔木藏青工业园区、德令哈中尼产业园,建立“飞入地”与“飞出地”财税分成、利益共享机制,有效打破了经济发展中自然条件的制约,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助推藏区脱贫攻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为飞地经济发展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借鉴。

下一步,将立足各地比较优势,加强资源统筹管理,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布局,引导青南地区、海北、海南两州将不适宜在当地发展的工业企业和项目向省内国家级、省级园区集聚。加快“飞地园区”建设,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围绕园区产业定位,引进发展低能耗、无污染产业,开展好项目引进落地工作,把“飞地园区”打造成为“飞地经济”的主引擎,促进产业集约发展和优化升级,推动全省各地区协同发展。同时,依托对口援青等平台资源,稳步开拓省内外飞地,利用发达地区人才、技术和市场优势,推动青海产业借梯登高、借船出海。

聚力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数字经济、飞地经济这“四种经济形态”,努力实现自然生态单元和人类社会管理单元、自然生态承载力和人类发展生产力的协同,是青海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青海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化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开放,以“四种经济形态”为引领,培育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动能,加快构建具有青海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互促共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原标题:刘宁:以“四种经济形态”为引领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装机查看更多>光伏逆变器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