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1 日本2018年一次能源供应结构
数据来源:BP: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19。
在能源消费方面,日本电气化水平较高,受政策影响,其氢能消费量在未来将会大幅增长。如图2所示,截至2017年,天然气和电能在日本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分别为10.3%和28.4%。虽然目前氢能消费并未有专业机构进行统计,但受日本政府建设“氢能社会”等政策利好和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预计未来其消费将会大幅增长,成为构建能源互联网主要能源之一。
图2 日本2017年终端能源消费结构
数据来源:IEA:World Energy Balances 2019。
2)能源信息融合
日本高度重视能源领域信息化建设,不断应用数字化技术提升能源电力网络发展水平。政府在工业数字化领域有较大投资规模,以东京电力公司为代表的能源巨头也投入了大量资金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为能源与信息深度融合创造了良好条件。
能源网络感知能力随着大量智能表计的装设稳步提升。日本于2010年制定了现行《能源基本计划》,其中规定“力争在本世纪20年代的尽早阶段,原则上实现所有用电户都采用智能电表”。截至2017年底,日本智能电表安装数量达到3752万只,同比增长57.6%,覆盖率达到49%。日本2012—2017年智能电表数量变化如图3所示。
图3 日本2012—2017年智能电表数量
数据来源:BNEF:Smart Meter Market Size Interactive Datasets。
2011年,日本开始推广“数字电网(Digital Grid)”计划。该计划是基于互联网的启发,旨在构建一种基于各种电网设备IP来实现信息和能量传递的新型能源网,采用区域自治和骨干管控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能源和信息的双向互动。其出发点是为了减少大面积连锁故障和实现高渗透可再生能源消纳,核心是将同步电网分为几个异步的子电网,子电网之间通过数字电网路由器连接,直接调控潮流,使子电网内的波动和故障不会影响大电网。
日本政府计划2020年前在工业数字化领域投入国家研发预算4.4万亿日元(约合360亿美元)。东京电力公司作为日本最大的公用事业公司,在热电厂引入工业物联网技术,增强对发电厂设备实时状态数据采集,并在2018年底完成了对区块链初创公司Electron的早期投资,旨在借助Electron在区块链技术方向的领先优势,共同探索区块链为分布式能源提供点对点交易方案,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
3)能源市场建设
日本政府通过多次立法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能源交易体系,保障了以天然气、电力为主的能源市场交易,为能源互联网市场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通过四次市场化改革,逐步解除对燃气事业市场的准入管制,允许更多新加入者进入燃气产业链各个环节。日本《燃气公用事业法》规定,燃气企业按照成本加成法制定价格,依据用户类型和负荷特点分类定价,确保燃气价格能反映真实使用成本,在价格制定上必须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及时向公众公示具体的价格公式和调价方法。
日本从1995年开始进行电力市场化改革,采用了垂直一体化模式,在发电侧和售电侧引入竞争。在2011年底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日本开始着手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方案研究。主要目标包括:一是实现电力安全稳定供应;二是最大限度抑制电价增长;三是扩大用户选择权和增加商业机会。2012年,日本开始第五轮电力体制改革,2015年进入改革实施阶段。2016年,日本全面放开电力零售市场,允许所有用户自由选择售电商。
日本电力交易所(Japan Electric Power Exchange,JEPX)是为各电力公司、发电公司及售电公司开展电力余缺调剂提供的交易平台。目前,JEPX有三个交易市场:分别是现货交易市场、期货交易市场和挂牌市场。自售电侧市场全面放开以来,批发电力交易所交易电量大增。从JEPX成员的电力采购情况来看,有20%以上的售电公司对批发市场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其80%的电力需求在交易所购买。
(二)政策支持
日本通过一系列战略规划、财政激励政策、法律法规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保障,不断推动能源系统清洁、高效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早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就出台了《新能源技术开发计划》。1997年,日本颁布了《新能源法》,通过立法形式推动太阳能、煤炭液化和气化、风力发电、地热能等能源新技术的研发和利用。2016年公布的《能源革新战略》进一步确立了日本新能源战略的三大目标,即确立国民可以信赖的能源安全保障,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一体化解决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为解决亚洲和世界能源问题做出积极贡献。同时,政府开始对每位购买燃料电池车的消费者提供补贴,推动氢能的快速普及。表1是日本能源互联网相关政策。
表1 日本能源互联网相关政策
(三)典型实践
日本结合本国国情,主要以区域性电、热、冷、气综合能源系统建设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和能量梯级利用,进而提高能源自给率和利用效率,并探索了区域小型能源互联网络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1)大阪市岩崎智慧能源网络。
大阪市岩崎地区拥有京瓷大阪体育场、永旺百货等大型用能设施,存在冷、热、电等多元化供能需求。因此,该地区早在1996年便建有岩崎能源中心,对区域内13家用户供热供冷供电。能源中心在2013年升级改造并引入热电联产系统,建立了区域“能源主站+分站”的协同互补架构,有效满足用户多元化用能需求,确立了智慧能源网络的基本形态。图4是岩崎智慧能源网络示意图。
图4 岩崎智慧能源网络示意图
岩崎智慧能源网络项目的突出贡献在于创新了“能源子站面向社区,能源主站全域统筹,主站子站间协同互补”的供能方式,在区域层面构建了高效的能源利用体系。整个能源网络由1个主站和3个分站协同实现能源供应,其中主站配有燃气直燃机、余热回收型吸收式制冷机、电制冷机、热水锅炉等。分站1位于ICC大楼内,设置有燃气内燃机和余热回收型吸收式制冷机,其产生的余热除自身使用外,亦可交换至主站。分站2位于地铁站附近,设置有燃气直燃机和燃气锅炉。分站3设置于“hug”博物馆内,设置有余热回收型吸收式制冷机,其热源来自于大楼内热电联产系统产生的余热以及太阳热,剩余部分可以交换至主站。图5为岩崎智慧能源网络配置图。
图5 岩崎智慧能源网络配置图
(2)千住混合功能区能源互联网。
千住混合功能区能源互联网项目是日本产业经济省的示范项目,于2011年开始运行,区域范围内主要有东京燃气公司的千住技术中心和荒川区立养老院构成。图6为千住混合功能区域能源互联网配置示意图。
图6 千住混合功能区域能源互联网配置图
项目包含光伏发电、太阳能集热等多种可再生能源利用设备,通过热网和电网实现能量双向传输,依靠区域能源中心对各种能源进行综合调度和智能管控,以满足终端用户的多种能源需求。能源中心可利用多种热源,通过控制系统为其设置优先顺序,太阳能集热优先、热电联产余热其次。同时,在技术中心和养老院间构建了联络热网,为热力资源的互补协调奠定基础。实测结果表明,通过构建上述能源互联网,区域全年节能13.6%,减排35.8%,节能减排效果卓著。
(四)总结与启示
1)现状总结
总体来看,日本能源互联网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发展动因上,日本能源极度匮乏,高度依赖进口,能源安全形势严峻。提升能源效率、推动能源节约、提高能源自给能力是能源转型发展的首要目标。通过建设能源互联网,推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包括氢能在内的多能高效转化利用。
二是发展方向上,日本受制于国土面积和自然资源禀赋,建设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开发基地和大范围能源传输网络并不现实,因此在发展方向上侧重于构建区域级能源互联网,实现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可靠消纳和冷-热-电多能源综合利用,同时看重氢能的转换和存储优势,大力发展氢能,走上了具有日本特色的能源互联网发展之路。
三是实践探索上,集中实践了以热电耦合网络为核心的区域能源互联网的实用性和经济性,重点探索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消纳、区域多能源综合利用等能源互联网关键要素,并获得了较好的示范效应。
2)经验启示
一是采取“自下而上”的推进思路,针对能源互联网整体层面的顶层设计、规划较少,更注重突出关键环节、核心理念的实践探索。未出台顶层设计类文件对本国能源互联网发展进行整体规划,而是侧重于能源互联网某一重点领域或关键元素进行实践突破。日本重点发展氢能和区域能源互联网,例如大力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促进氢能源的利用、发展大阪市岩崎智慧能源网络项目等。
二是氢能产业成为日本推动能源转型和未来赋能能源互联网建设的主要驱动力。日本政府将氢能定位为与电力和热能并列的核心二次能源,并提出建设“氢能社会”的愿景。氢同电一样是多种能源间转换的桥梁,可以实现天然气网与电力网的耦合,为能源互联网的多能互补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构建用户侧区域能源互联网将成为日本未来能源互联网建设的重要发力点。日本既有分布式能源系统大多以单体用户为供能对象,用户负荷单一、波动性强,供需互动难以有效实现。为破解上述困局,近年来日本各大能源商开始尝试突破现有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供能边界,将同一区域范围内多个相邻的分布式能源用户纳入统一供能体系,通过构建区域能源互联系统实现能源的共享与交易。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为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决策部署,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以“人工智能深化协同,能源科技求索创新”为主题的“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于6月20日—21日召开。华为作为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CEIA)理事单位及CEIA能源数字化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于6月20
2025年6月20日-21日,以“人工智能深化协同,能源科技求索创新”为主题的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会上,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副秘书长高峰代表编制团队发布了《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发展年度报告》。能源互联网总体上经历了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政策助力虚拟电厂迈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碳中和,碳达峰”深入推进,新型电力能源发展日益壮大。国家层面已将虚拟电厂纳入能源战略体系,并出台多项政策为其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3月25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蓝图指引中,明确到2030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将达到5000万千瓦
6月30日,辽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协作合力推进全市电网建设的通知(辽市政规发〔2025〕3号),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其中指出,精简优化小微企业配套电网工程行政审批流程,通过告知承诺、审批改备案或取消审批等方式,加快行政审批速度。同步核准电源与配套送出工程,同步办理行政审批要件。同时,
【编者按】2025年6月20日-21日,以“人工智能深化协同,能源科技求索创新”为主题的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会上,远景能源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黄志勇作了题为“人工智能赋能新型电力系统的探索”的主旨报告。他表示,当前能源结构的深度转型与数字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正交汇碰
【编者按】2025年6月20日-21日,以“人工智能深化协同,能源科技求索创新”为主题的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会上,美国工程院院士、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张东晓作了题为“科学机器学习与智慧能源系统”的主旨报告。经专家同意,在此分享报告PPT,欢迎品读。
当好配网“调度员”,为配网运行提供智能辅助决策,使电力保供更可靠;当好设备“评估员”,特高压直流主设备状态评估分析时长由一周缩短至分钟级,使生产运行更智能;优化企业办电流程,供电方案智能编制效率提升7倍以上……作为我国电力行业首个千亿级多模态大模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打造的光明电力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5日,山东烟台市发展改革委发布第144320号:关于“维护碧海蓝天倡议减少碳排放”建议的答复。答复文件提出,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以总投资超过7000亿元的“千万千瓦级核电基地”“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千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千万吨级LNG基地”建设为引领,高效推进核电机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5日,山东烟台市发展改革委发布第144322号:关于“高质量推进烟台实施绿色低碳转型”建议的答复。答复提出,能源结构优化方面。一是打造清洁能源示范高地,全国首个大规模近海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实现山东海上光伏发电零突破,4大核电基地建设梯次推进,222万
进入智能化时代,当每度电都学会“思考”,能源系统的变革才真正开始。今天,在全球能源结构与电力系统转型的浪潮中,人工智能(AI)技术正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破局者”,让能源系统迎来前所未有的“数字觉醒”。6月20-21日,以“人工智能深化协同,能源科技求索创新”为主题的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
6月27日,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提出,打造绿色低碳港口。加快港口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推动港作机械和港内运输装备使用绿电、氢、LNG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建设内河近零碳码头。
政策助力虚拟电厂迈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碳中和,碳达峰”深入推进,新型电力能源发展日益壮大。国家层面已将虚拟电厂纳入能源战略体系,并出台多项政策为其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3月25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蓝图指引中,明确到2030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将达到5000万千瓦
后“531”时代,分布式光伏尤其是工商业光储市场如何高质量开发成为行业从业者亟待探索的新命题。复杂市场环境下,智能化、数字化创新或是破题的创新秘钥。在2025SNEC光伏展上,阳光新能源焕新发布iSolarBP分布式智能设计软件2.0,新品以标准版与专业版双产品布局(iSolarBP/iSolarBPPro),在技术上实
2025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在新能源行业激起千层浪。该政策明确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标志着新能源“补贴时代”彻底落幕,企业收益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7日,国家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到2030年新建船舶新能源清洁能源应用比例进一步提高。推动新能源清洁能源加注及充换电设施建设,完善船舶燃料加注作业和安全监管体系,加快制定充电设施建设等标准。鼓励实施新能源清洁能源船
各地氢能发展虽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涉及基础设施、成本、技术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往往相互交织,有时互为因果。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郑平近年来,国内多地将发展氢能作为促进产业发展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推出不同层面的氢能发展规划,并投入大量资源推动具体
进入智能化时代,当每度电都学会“思考”,能源系统的变革才真正开始。今天,在全球能源结构与电力系统转型的浪潮中,人工智能(AI)技术正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破局者”,让能源系统迎来前所未有的“数字觉醒”。6月20-21日,以“人工智能深化协同,能源科技求索创新”为主题的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
近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华峰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核准内容变更的批复,经研究,同意核准内容中的项目单位由华峰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华峰重庆氨纶有限公司。详情如下: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华峰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核准内容变更的批复涪陵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你委《关于申请调整重
近日,由清华大学、国家电网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杭州圆满落幕。大会以“人工智能深化协同,能源科技求索创新”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与能源科技深度协同,汇聚全球能源领域政企领袖、学术权威、技术先锋,共探零碳转型路径,共同研讨绘制数字能源时代的“中国方案”。国能日新作
本文是《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发改能源规〔2025〕624号)系列解读之六。从政策制度设计出发,系统解析绿色用电的核心机遇与商业模式创新,助力相关主体在“获得电力2.0”时代实现精准发力与价值重塑。(来源:微信公众号“春观能源”)在“双碳”战略
2025年1-5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突破197GW,仅5月份单月装机量超过92GW,再创历史新高!然而,“狂欢”过后,随着抢装潮的落幕及136号文的正式实施,光伏行业将直面“市场化”的严峻考验。分布式光伏首当其冲,从“保量保价”模式转变为“不保量不保价”模式,电价波动风险显著加剧,投资逻辑亦需重
高考志愿填报已经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选对方向和考高分同等重要,面对众多院校和海量专业,很多考生和家长还是一头雾水,将来想进电力企业,高考志愿应该填报哪些院校和专业?作为过来人,头条君精编填报干货,助你精准匹配理想院校!头条君首先向大家安利电气工程专业!电气专业“永不过时”国家大力
全球异质结光伏技术迎来里程碑式突破!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118)今日宣布,其基于自主创新的n型异质结(HJT)技术平台开发的伏曦系列组件,量产平均功率正式突破740Wp,刷新行业量产效率纪录。电池转化效率经权威认证(福建计量院)达26.61%,成功应用在740Wp伏曦Pro组件中,实
近日,隆基绿能宣布与印尼国家电力公司旗下新能源公司PertaminaNRE达成战略合作,正式启动建设印尼先进光伏组件制造基地项目。这一合作将有力推动东南亚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应用与发展,驱动印尼加速实现能源转型目标与绿色发展的坚定承诺。该工厂位于印尼西爪哇省的Deltamas,年产能预计达1.6吉瓦(GW
上合组织国家能源绿色发展报告(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邱丽静)(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上海合作组织自2001年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全球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目前有10个成员国、2个观察员国、14个对话伙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能源绿色转型已成为国际社会的
6月20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6月23日-6月27日)。政策篇新疆136号文承接方案:增量电价0.15-0.262元/kWh、存量0.25-0.262元/kWh6月25日,新疆发改委官网发布文章《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助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及《自治区贯彻落实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
6月24日,法国参议院投票否决了一项拟暂停新建风能和太阳能项目的提案,为该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带来暂时缓解。据法国可再生能源工会(SER)表示,这一决定表明风电与光伏技术仍获得法国社会的广泛支持。国会两院意见分歧,能源政策博弈持续该提案此前已获得下议院(国民议会)通过,若参议院亦通过,法国
光伏技术创新,正处于一个特殊窗口期。关键技术变革胶着不前,BC、HJT、TOPCon等技术路线争论不休,叠层电池、钙钛矿等新兴技术蓄势待发,新一轮“超级创新”尚无突破,“微创新”成为支撑当前光伏行业进步的重要力量。目前,光伏“微创新”立足降本增效,主要涉及四条主线:少银/无银化、电池技术优化
比攀峰更难的,是于挫败后重新鼓起再战的勇气;而比重拾勇气更显不易的,是历经狂风暴雨洗礼后,仍能再度傲然屹立于行业之巅。回望光伏行业数十年的风云变幻,几番大浪淘沙,无数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折戟沉沙,能够重燃生命力的企业寥寥无几,英利能源当为其一。01重返巅峰的“三驾马车”提及英利,
6月24日,协鑫光电吉瓦级钙钛矿产业基地投产仪式在江苏省苏州市昆山高新区举行。这一项目的投产标志着全球钙钛矿光伏技术正式迈入商业化规模化量产新纪元,为全球光伏行业攀登技术奇点树立了重要里程碑。据悉,协鑫光电GW级钙钛矿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50亿元,规划产能2GW,先期布局1GW钙钛矿商业组件生
6月19-20日,全球光伏领域泰斗、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马丁·格林(MartinGreen)教授率新南威尔士大学团队访问华晟新能源宣城总部。双方围绕异质结(HJT)产业化关键技术、钙钛矿叠层研发路径及垂直光伏系统创新等议题开展深度技术交流,并就铜栅线工艺、边缘钝化方案及背表面光管理技术等进行专项研讨,
近日,湖南省娄底市一工业区屋顶光伏实证项目公布关键数据:隆基BC组件在单位面积发电量上表现突出,较TOPCon组件高出7.04%,单瓦发电量优势达2.11%,为高温地区光伏组件选型提供重要参考。该项目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的娄底市,当地年均日照约1500小时,夏季酷热、冬冷秋凉,且春末夏初多雨、盛夏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