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国内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市场方兴未艾,工商业屋顶项目有望成为市场突破口;海外BIPV市场在特斯拉明星产品Solar Roof V3的大力推广下有望加速崛起。
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兼具建材、美观与发电属性。BIPV将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自身,应用场景主要包括光伏屋顶、幕墙及其他少数分散式领域。随着国内外密集出台对近零能耗建筑支持政策和发展目标,BIPV市场有望作为绿色建筑的主流形式加速增长。
据n-tech Research测算,2019年全球BIPV市场空间约32亿美元,在以美国、中国和日本为增长主力的带动下,预计2024年全球BIPV市场空间有望翻倍增长至68亿美元,未来8年年均复合增速达17%以上。
国内:晶硅路线或为主流技术,工商业屋顶有望成为市场突破口。截至2018年底,国内BIPV累计装机量约1.1GW,行业仍处于孕育期;随着BIPV投资成本持续下降、行业标准陆续完善、认证资质不断完备,市场增长有望加速。
从技术路线上看,晶硅较薄膜技术性价比优势显著;从应用场景上来看,幕墙发电效果较差,户用屋顶条件受多因素掣肘,发展前景尚不清晰,而工商业屋顶凭借大面积、标准化、高电价优势,项目投资回收期已缩至5-8年,对应IRR达12%以上,有望引领国内BIPV市场加速增长。
海外:特斯拉加快推广Solar Roof V3,或引领美国户用BIPV市场加速放量。特斯拉通过收购SolarCity进军光伏领域,发力能源业务线,针对户用市场推出高端屋顶BIPV瓦片产品Solar Roof V3,成本较前两代产品下降约40%,系统投资较传统“屋顶+光伏”项目下降约50%,且更美观,在美国加州项目投资回收期12年以内,已初具经济性,有望迎来加速推广。
特斯拉目标短期内将Solar Roof安装能力提升到每周1000个屋顶,预计对应年化收入约18亿美元,且未来拟将屋顶光伏作为主业之一,通过Solar Roof、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打造清洁能源“发-储-用”闭环。
风险因素:BIPV成本下降低于预期;特斯拉Solar Roof V3推广不及预期;BIPV支持政策落地低于预期。
投资策略:国内BIPV市场方兴未艾,工商业屋顶项目有望成为市场突破口;海外BIPV市场在特斯拉明星产品Solar Roof V3的大力推广下有望加速崛起。
BIPV:光伏建筑应用新场景,市场空间巨大
BIPV兼顾建筑与发电属性
光伏发电项目根据规模大小和电网接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集中式光伏和分布式光伏。其中,分布式光伏主要可分为三类:
BAPV(Building Attached PV):光伏与建筑结合,光伏系统安装在已投入使用的建筑之上,利用建筑闲置空间进行发电,优先考量发电系统的投资效益。
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V):光伏建筑一体化,将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自身,成为建筑的组成部分,兼顾美观与功能性,通常以建筑属性为主,发电属性为辅,主要包括屋顶、幕墙、玻璃等形式。
其他非建筑场景:如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约占国内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20%
BIPV推出至今已近30年。1991年,旭格公司在德国慕尼黑最大的建筑行业展会上推出了“光电幕墙”,此后将太阳能光伏阵列与建筑构体相结合,德国、日本、美国、西班牙等国家建成了大量BIPV系统工程。2004年,我国在深圳园博园和北京天普工业园中建成国内首批BIPV项目,此后若干BIPV项目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并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基于BIPV设计的建材产品。目前BIPV技术发展已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代BIPV技术:光伏阵列依靠部分额外支撑和固定装置安装在建筑物表面,与建筑本体的集成度仍然较低。
第二代BIPV技术:光伏组件与建筑材料完全合为一体,既降低建筑和电站成本,又美化建筑物外观。但由于建筑表面复杂,各个阵列输出电能互不相同,需大量复杂的电力电子变换装置和连线结构来满足供电要求,可靠性低,维护成本高。
第三代BIPV技术:面向智能电网技术,将光伏系统、建筑材料和电能变换配套装置有机结合,系统高度集成,具备较强的抗阴影能力和参数匹配能力,电气系统连线简单,且易于通过智能终端进行维护。
BIPV根据应用场景不同,大致可分为:
光伏屋顶:将光伏电池与屋顶建材高度集成,安装在建筑物顶部,兼顾发电和承受应力作用。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钢化玻璃夹层结构和中空结构,后者在玻璃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以满足采光设计,并起到隔声和绝热作用。
光伏幕墙:应用在朝向较好、且有大面积幕墙的公寓、办公楼、酒店等建筑上,替代传统玻璃幕墙,可分为半透明幕墙和不透明幕墙。
其他分散式场景:如光伏停车棚、电子树、光伏护栏等,设计感和功能性强,但受制于成本和产品定位不够明确,目前应用尚少。
绿色建筑受政策支持,BIPV有望成为主流形式
国内推出多项政策支持绿色建筑发展。中国广义建筑用能已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40%,推动建筑节能已势在必行。
根据2017年出台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将比2015年提升20%,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比重将超50%,绿色建材应用比重将超40%,城镇可再生能源替代民用建筑常规能源消耗比重将超6%,中国城市中BIPV可应用面积将达17.9亿平方米,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示范项目将达1000万平方米以上。同时,多个省市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的发展。
推动建筑向近零能耗迈进已成全球发展趋势。欧美等发达国家相继提出2020、2030年近/净零能耗建筑发展目标,并开展技术集成专项研究与示范。其中,2018年5月,美国加州能源委员会(CEC)全票通过全美首个应用太阳能系统的建筑标准,要求2020年起加州包括单户型住宅和公寓在内的三层及以内新建住宅楼都必须安装太阳能板。
BIPV有望成为绿色建筑主流形式。BIPV作为集约理念下未来建筑形态与分布式光伏系统整合的有机体,能最大限度实现建筑体内能源自循环,减小对外部电力系统的依赖,有望成为绿色智能建筑的主流形式。随着技术持续进步,光伏发电成本不断下降以及相关技术标准陆续出台,BIPV产业逐渐成熟,市场空间持续扩容。
国内BIPV总市场长期空间有望达万亿级别。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目前我国城乡建筑总面积超600亿平方米,其中城市建筑面积超300亿平方米,光伏可安装面积超30亿平方米,且年新增竣工面积在40亿平方米以上。若保守按2%的BIPV渗透率,仅新增建筑每年BIPV行业市场空间近千亿元;若考虑已有建筑改造需求,BIPV总市场长期空间有望达万亿级别,增长前景巨大。
美中日本有望引领全球BIPV市场加速增长,未来8年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超17%。据n-tech Research测算,2019年全球BIPV市场空间约32亿美元,在以美国、中国和日本为增长主力的带动下,预计2024年全球BIPV市场空间有望翻倍增长至68亿美元,未来8年复合增速达17%以上,且应用场景或主要集中于商业BIPV项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今日,位于天合光能的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宣布钙钛矿晶体硅叠层技术再破纪录,其自主研发的210mm大面积钙钛矿/晶体硅两端叠层太阳电池,经德国夫琅禾费太阳能研究所下属的检测实验室(FraunhoferISE,CalLab)第三方独立认证,最高电池效率达到31.1%,不仅创造了大面积叠层太阳电池效率新的世
4月8日,广东省阳江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阳江市绿色建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件提出,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绿色建筑的规划、建设、运行、改造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新建民用建筑应当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大型公共建筑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国有资金参与投资建设的其他公共建筑应当按
3月27日,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细化政策举措》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拓展光伏幕墙、光伏围栏等应用场景,支持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建设光伏设施,对示范项目给予财政奖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等支持,力争全年新增建筑光伏装机容量3吉瓦。
近日,湖南多个高速收费站光伏项目即将并网发电。截至目前,湖南高速已成功建成98座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2兆瓦。怀化片区收费站光伏项目,为湖南高速首个成片区开发光伏项目,充分利用了收费站闲置空间,为区域能源供应增添了绿色选择。资阳服务区光伏项目首次实现高速公路互通光伏“就近消纳”,服
3月28日,安徽省淮北市农业农村局发文指出,2024年全市光储产业营业收入128.9亿元,其中先进光伏制造业营业收入24.4亿元,同比增长277.3%,新型储能制造业营业收入104.5亿元,同比增长-7.9%。创新“光伏+”多元发展模式,建筑领域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技术,2024年应用面积62.72万平方米,年减排
2025年,有人欢喜有人忧。连续多日徘徊在退市边缘的*ST嘉寓,提前锁定面值退市。截至3月28日,*ST嘉寓收盘股为0.54元,已连续十九天低于1元,业内判断即使下个交易日涨停,其股价也回不到1元。而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修订)第10.2.1条规定,若公司出现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
2025年3月26日,为期三天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CEEC2025)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CEEC2025以“聚焦能源新质生产力,绿动电力生态供应链”为主题,展览面积超5万平方米,汇聚全球535家行业领军企业、2000多项前沿技术成果,同期举办32场行业论坛,吸引来自7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政企学
3月25日至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主题为“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来自数十个国家的政商学界人士汇聚一堂,聚焦“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主题,激荡思想碰撞、提供解决方案,为亚洲和世界的发展贡献“博鳌智慧”。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受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
2月4日,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市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聚焦绿色生产力,积极有序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推动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结合贵阳市各园区屋顶结构和用能需求,充分利用屋顶资源开发
3月20日,广东饶平县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饶平县“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在试点期内,在饶平县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光伏+建筑”项目:2024年底前,完成全面摸底调查,在新建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居住建筑以及符合条件的既有建筑、公共设施或者构筑物等,新增打造“光伏+建筑”
提到家庭绿电,你会想到什么?是屋顶错落有致的光伏组件,还是家中智能节能的电器设备?当“家庭”遇上“智能光伏系统”,一场颠覆传统家庭能源模式的变革正蓄势待发。3月18日,隆基绿能发布家庭光建绿电解决方案新品“LONGieHome”。聚焦全球家庭用户,作为隆基在第二个25年征程的首发新品,LONGieHom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9日,SNEresearch发布2025年1月至2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及数据。2025年1月、2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合计129.9GWh,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0.3%。据北极星储能网统计,2月单月份动力电池装车量为65.6GWh,与1月份的64.3GWh略微上升。本次2025年1、2月出货量前十名的企业中,共
4月9日消息,昨日晚间,赛力斯发布公告称,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及骨干团队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等合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金额不低于1500万元且不超过3000万元,增持价格不设固定区间。公告显示,增持主体包括董事兼副总裁尹先知、董事会秘书申薇、首席技术官周林等7名高管及5名核心成员
2024年12月15日,德国EPEXSPOT电力市场电价跌至-150欧元/兆瓦时,这是该国第37次出现负电价。与此同时,中国山东电力现货市场连续21小时电价低于-0.08元/千瓦时,创国内纪录。当光伏电站在正午时分“倒贴钱发电”,微电网运营商在电价低谷期“反向盈利”,一场由负电价引发的能源革命正在重塑行业格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6日,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主持召开美资企业圆桌会。特斯拉、GE医疗、美敦力等20余家美资企业代表参会。凌激表示,习近平主席在3月28日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充分肯定外资企业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
4月6日,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主持召开美资企业圆桌会。特斯拉、GE医疗、美敦力等20余家美资企业代表参会。凌激表示,习近平主席在3月28日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充分肯定外资企业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不论国际风云
一、挥动关税大棒进行无差别攻击4月2日,特朗普宣布了他全面的“解放日”全球对等互惠关税,几乎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是目标,包括对英国10%的关税和对欧盟20%的关税,而中国和东南亚是受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其中对中国加征34%关税!在基准税率3.4%、芬太尼关税20%、301关税25%(2026/1/1后由7.5%提至25%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2日,特斯拉披露2025年Q1业绩情况,其中储能新增装机10.4GWh,较去年同期增长156.6%,环比略有回落。其实一直以来,特斯拉的储能产能已经难以满足订单需求。而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成为破局的关键。2025年2月11日,特斯拉上海工厂首台储能系统落地,意味着这一40GWh产能的工厂正式投产
在5-6C超快充技术步入规模化应用阶段的当下,国内电动汽车补能技术的发展却已呈现出向更高功率等级演进的趋势。近期,包括宁德时代、华为、比亚迪在内的行业主要参与者相继发布了“兆瓦级”充电解决方案,宣称功率高达1兆瓦乃至1.5兆瓦,远超当前主流水平。这一动向表明,相关企业正着眼于下一代大功率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小鹏、广汽、小米、比亚迪、奇瑞、上汽、长安、特斯拉、奔驰、宝马、丰田、本田、通用等在内的形成一波车企跨界潮。市场方面,摩根士丹利研报认为,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十年科技投资的最大主题之一。高盛预测,在这场争夺未来产业制高点的竞赛中,凭借电动汽车电池与人形机器人电池
有三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企业家进入中国富豪TOP10,分别是曾毓群、雷军、李书福。图片来源:胡润百富官网3月27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财富计算的截止日期为2025年1月15日),榜单显示,共有来自2524家公司、71个国家的3442位十亿美金企业家上榜,高于去年的3279位。进入胡润全球
近期LG新能源引入了前捷威动力的核心团队,意图补强其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短板。消息指出,团队的总规模在200人左右,涵盖研发、生产、销售等不同职能。今年3月,第一批约20位捷威动力前员工已陆续入职LG新能源南京工厂,主要从事研发岗位。值得注意的是,捷威宣布自2023年12月1日起关闭其天津工厂。
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充分发挥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国际空铁枢纽优势,智能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等产业市场需求大的优势,以建设“广东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广东省首批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广州市
今日,位于天合光能的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宣布钙钛矿晶体硅叠层技术再破纪录,其自主研发的210mm大面积钙钛矿/晶体硅两端叠层太阳电池,经德国夫琅禾费太阳能研究所下属的检测实验室(FraunhoferISE,CalLab)第三方独立认证,最高电池效率达到31.1%,不仅创造了大面积叠层太阳电池效率新的世
3月28日,安徽省淮北市农业农村局发文指出,2024年全市光储产业营业收入128.9亿元,其中先进光伏制造业营业收入24.4亿元,同比增长277.3%,新型储能制造业营业收入104.5亿元,同比增长-7.9%。创新“光伏+”多元发展模式,建筑领域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技术,2024年应用面积62.72万平方米,年减排
3月18日,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洛阳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积极支持风能、太阳能发展。推动风电、光伏发电装机成为电力装机增量的主体,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打造沿黄百万千瓦级高质量风电基地,采用先进风力发电技术,建设宜阳县、嵩县等风电场
近期,国家能源局印发了《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聚焦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明确提出了2025年全国发电总装机、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等一系列具体目标,从能源安全保障、绿色低碳转型、能源改革和法治建设、科技自立自强、用能满意度、能源监管效
3月11日,广东肇庆市高要区人民政府印发《肇庆市高要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大力推进“新能源+储能”项目建设,落实“新能源+储能”标准配置政策,2023年7月1日以后2025年以前新增并网的集中式光伏发电、陆上集中式风电,按照不低于发电装机容量的10%、时长1小时配置新型储能。2025年及以后首
3月10日,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印发《美丽青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通知指出,推进“光伏+”专项工程,本区光伏备案项目11.7万千瓦,光伏装机容量达到19.4万千瓦以上。推动氢能多元化利用,打造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园,积极推进零碳氢储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示范。开展风能、生物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6日,江苏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若干政策举措》(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文件提出,建立健全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体系,依托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推动造纸、光伏、水泥、新能源装备等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出口企业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0日,2025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报告明确,2025年工作安排。其中包括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积极推进粤东电力送深第二通道、红海湾海上风电登陆、妈湾电厂煤机环保替代、中海油电厂升级改造、藏粤直流工程(深圳段)等项目。规划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开展南海天然气登陆
3月5日,苏州工业园区开启光伏和储能项目征集工作。申报对象为在园区备案实施的分布式光伏(光伏发电设施建设要求纳入土地出让条件和规划条件的项目除外)、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光伏组件作为建筑构件)、光伏配置储能项目,项目应于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2月28日并网(以国网提供的并网时间为准),并
2月27日,赣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赣州市未来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公告显示,以赣州经开区、南康区、赣县区、定南县为重点,抢抓能源革命机遇,重点布局太阳能、氢能等领域。太阳能加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伏建筑一体化等新型太阳能技术、材料和装备研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