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5年之前,硅基太阳能电池由BSF(铝背场)电池主导,2015年之后P-PERC(钝化发射极和背面技术)电池开始起量,目前PERC电池已经成为市场主流电池,但其光电转换效率提升之后,开始逐渐放缓。
那么,谁是下一代太阳能电池?基于N型硅片的异质结电池最近两年尤为引人关注,资本正在密集布局。
异质结电池(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 film,简称HIT,也有人简称HJT或HDT或SHJ),全称晶体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该技术是在晶体硅上沉积非晶硅薄膜,它综合了晶体硅电池与薄膜电池的优势,具备光电转化效率提升潜力高、更大的降成本空间、更高的双面率、可有效降低热损失、更低的光致衰减、制备工艺简单等特点,是下一代太阳能电池投资的热点之一。
去年以来,多家上市公司在公告中均表示,正在关注或者已经布局HIT领域,其中包括通威股份、爱康科技、协鑫集成、新特能源、晶科能源、山煤国际、东方日升等多家能源企业。
HIT俨然已成为太阳能电池产业的一个新风口,那么太阳能电池会从P型PERC电池转向N型HIT电池吗?何时可以实现这一转向?HIT量产面临哪些挑战?
HIT凭啥成风口
根据基体材料可以将太阳能电池分为有机太阳电池和无机太阳电池。
其中,无机太阳电池可分为晶体硅太阳电池和薄膜太阳电池,晶体硅太阳电池可分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目前晶硅太阳能电池,特别是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因其效率高、可靠性强、成本下降潜力大而成为市场主流。
根据基体硅片的掺杂种类,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可细分为P型电池和N型电池。P型电池中PERC技术逐渐成为主流,叠加SE(选择性发射极)技术,电池效率逐渐提升。但是P型电池有其转换效率的极限,N型电池成为未来高转换效率的方向,主要包括PERT(发射结钝化及背场全扩散)、TOPCon(隧穿氧化钝化接触)、IBC(全背电极接触)、HIT(异质结)四种技术路径。
在这四种技术路径中,PERT可实现量产,技术难度不大,设备投资较少,但是与双面P-PERC相比没有性价比优势,已经证明为不经济的技术路线;TOPCon背面收光较差,量产难度很高,目前有布局的企业包括LG、REC、中来等;IBC效率最高,可以达到23.5%~24.5%,但技术难度极高,设备投资高,成本高,国内尚未实现量产,目前布局的企业包括LG、中来、Sunpower等;HIT效率可达23%~24%,工序少、可实现量产,目前已经有松下、通威、晋能、中智、钧石等公司布局,并实现量产,成为高效电池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其目前的最大阻碍是设备投资较贵。
相比于传统的太阳能电池,HIT由于采取了单晶硅衬底和非晶硅薄膜异质结的结构,同时具备了单晶硅与非晶硅电池的优点,具体包括效率提升潜力高、降成本空间大、更高的双面率、可有效降低热损失、更低的光致衰减、制备工艺简单等六大优点。其中,前两个优点尤为值得关注。在效率提升方面,HIT采用的N型硅片具有较高的少子寿命,非晶硅钝化的对称结构也可以获得较低的表面复合速率,因而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远高于传统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其效率潜力比当前使用P型硅片的PERC电池要高1.5%~2%。
当前P型单晶PERC电池的转换记录是由晶科能源创造的23.95%,而HIT的转换记录则是日本Kaneka公司创造的26.63%。如果将HIT与其他技术路线叠加起来,电池效率的提升空间会进一步加大。
在降成本方面,HIT结合了薄膜太阳能电池低温的制造优点,避免了传统的高温工艺,不仅大大地节约了燃料能源,而且低温加工环境有利于实现HIT薄片化,减少硅的使用量,降低硅原料成本。HIT工艺流程相对简化,全部生产流程只需四步即可完成,而P-PERC为了实现23.9%的转化效率,需要叠加多种技术,工艺步骤多达8步,由此产生了更高的成本。
当然HIT的缺点也很明显,主要在于工艺要求严格,需要低温组件封装工艺,设备投资高,透明导电薄膜成本高,最终导致电池综合成本较高。
根据PVInfoLink的研究数据,2019年11月,HIT电池的生产成本为1.65元/瓦,远高于单晶PERC的0.93元/瓦。
规划产能已超35吉瓦
从产业的层面来看,全球范围进入HIT已有近20年的产业化历史,而国内企业的布局基本在近五年。
HIT最早由日本三洋公司研发,1991年三洋首次在硅异质结结构的太阳能电池中应用本征非晶硅薄膜,降低了界面缺陷态密度,使载流子复合降低,实现了异质结界面钝化作用,得到本征薄膜异质结电池,其转换效率高达18.1%。
此后HIT的转换效率不断提高,在2003年,三洋通过优化异质结、减少光学损失、增大有效电池面积等方法,使HIT实验室效率达到了21.3%。2010年,三洋宣布扩大HIT组件生产规模,并于2012年被松下收购。2013年,松下研制了厚度仅有98μm的HIT电池,效率达24.7%。2014年,松下采用IBC技术,将HIT电池的转换效率提升到25.6%。
从全球来看,现有产能1吉瓦、量产效率达23%的日本三洋是这个细分领域的老大,HIT技术领先的企业还包括美国光伏企业REC Solar、日本光伏企业Kaneka、美国Solarcity等大企业。
由于HIT的技术门槛高,且长期掌握在以松下和Kaneka为代表的日本企业手中,我国HIT技术的研究明显落后于日本。2015年之后,松下的HIT专利已经过期,技术壁垒消除,这为我国大力发展HIT技术提供了历史性契机。
根据有关统计,我国已有10多家企业布局了HIT,已经规划总产能超过35吉瓦。
其中,2016年,钧石能源建成国内首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00兆瓦高效异质结电池生产线,转化效率突破23%。2019年5月,钧石能源收购了松下马来西亚HIT工厂,控股占比达90%。2019年,钧石能源的产能超过了600兆瓦,产线平均效率为23%,在建的新产线效率将超过25%。
2016年,晋能科技最初规划了2吉瓦产能,2017年实现HIT中试线投产,现有产能100兆瓦,HIT量产最高效率达23.85%,量产平均良率达98.29%,未来的规划产能为1吉瓦,设备正在采购中。
2018年5月,通威股份宣布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三峡资本,共同建设规划2吉瓦HIT产能项目。第一片超高效HIT已在2019年6月成功下线,电池片转换效率达23%。三峡资本作为参股方进入,意味着国资对HIT技术看好。
2018年5月,中国电子集团旗下的彩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计划在浙江嘉兴建设2吉瓦HIT项目。
2018年7月,爱康科技在浙江长兴县布局的HIT项目规划产能为5吉瓦,分期实施,一期一号厂房已完成主体建设,原本计划2019年年底投入生产。
2019年7月,山煤国际能源集团与钧石能源签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高达10吉瓦的HIT生产基地。这是中国内地最大规模的HIT投产计划。
2019年8月19日,东方日升年产2.5吉瓦的HIT电池与组件生产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计划形成年产2.5吉瓦电池片、2.5吉瓦组件的生产能力,预计将在2021年实现竣工。
由此而见,国内光伏行业在HIT布局上称得上争先恐后,热火朝天。
量产存重大挑战
尽管国内规划的HIT已经超过35吉瓦,但根据光伏行业媒体光伏们的统计,实际产能只有1.3吉瓦。为何HIT落地这么慢?
根据光伏们的调研,除了较早进入HIT领域的晋能、钧石、中智实现百兆瓦产线量产,以及台湾的联合再生能源50兆瓦、嘉兴上澎40兆瓦小规模量产外,其他基本上都处于中试线试生产或产能建设过程中。整个行业还处在早期示范阶段,尚未实现大规模量产。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从需求端看,主要是由于HIT成本较高,导致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对此,PV InfoLink首席分析师林嫣容介绍,2018年的“531”政策之后,P型产品价格下降较快,与N型产品拉开更大的价格差距,N型产品销售更为困难,因此HIT计划大多延迟或暂缓,基本上只有钧石在持续稳定量产。
从供给端来看,主要是由于HIT生产设备成本高,导致并未实现大规模量产,性价比优势不明显。目前HIT需要新建产线,不能利用原有产线,初始投资很高,进口生产设备约为8亿~10亿元/吉瓦,国产设备约为5亿~8亿元/吉瓦,是PERC产线的2~3倍。
晋能科技总经理杨立友公开表示,HIT进入大规模量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要求:转换效率达到24.5%,成本不能高于单晶PERC的15%,设备初始投资不能超过单晶PERC的1.25倍。
依此标准来看,HIT还处于小范围示范阶段,距离大规模量产还有一段路要走。对此,第三方机构国际“光伏技术线路线”(TRPV)预测,HIT市场份额将从2018年的3%增加到2025年的10%。
全球领先的瑞士太阳能设备公司梅耶博格公司预测,HIT的市场份额2020年将达到8%,2023年将达到10%。
而国内最早做HIT的钧石能源预测,2021年至2023年HIT装机容量将扩产10吉瓦,到2025年HIT的市场份额将有望达到20%。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国家电投、中核汇能、华能电力、广东省电力开发、山西粤电最新岗位招聘,北极星整理如下:国家电投集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全资产业化子公司,负责实施集团公司B类科研课题项目--高效品体硅铜栅线异质结光伏电池(C-HJT)研究及产技术开发。公司2017年9月在北京注册成立
2025年6月11日至13日,全球光伏盛会#x2014;#x2014;第十八届SNEC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展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厦门晶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晶晟集团)携旗下柔性支架、智能跟踪系统、浮体系统、PHC桩支架、BIPV幕墙及屋顶支架等全场景光伏支架解决
作者:于博旭1nbsp;韩瑞2刘倩1廖志荣1巨星1徐超1单位:1.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2.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大同第二发电厂引用本文:于博旭,韩瑞,刘倩,等.耦合火电厂灵活改造的卡诺电池储能系统热力学性能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4):1461-1470.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
近日,国家电投、中核汇能湖北、长峡电能、广东省电力开发、湖南红太阳最新招聘岗位,北极星整理如下:国家电投集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全资产业化子公司,负责实施集团公司B类科研课题项目--高效品体硅铜栅线异质结光伏电池(C-HJT)研究及产技术开发。公司2017年9月在北京注
2025年6月11—13日,第十八届SNEC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开幕。开展首日,晶晟集团展台(5.2HE610)便迎来爆满人气,创新技术展示区吸引众多专业观众驻足交流,现场洽谈氛围热烈。FromJune11to13,2025,the18thSNECInternationalSolarPhotovoltaicandSmartEn
近日,钧达股份下属公司捷泰新能源投資(香港)有限公司与土耳其本土新能源技术领军企业SchmidPekintaEnergy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于土耳其携手共建高效光伏电池生产基地。此次合作不仅是钧达股份海外战略布局的重要里程碑,更标志着公司在全球核心市场取得关键性突破,将进一步增强其国际市场竞
编者按“双碳”战略的实施加速了分布式能源在配电网中的接入,导致配电网运行特性发生深刻变化。同时,分布式能源的不确定性削弱了配电网的实时可观性,难以精准监测其运行状态,由此引发的过载、过压和供电质量下降等问题已严重威胁配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传统配电网状态估计方法依赖全面、精确的量
近日,国家电投、浙江省新能源、青岛城投、湖南红太阳、广东省电力工业燃料最新招聘岗位,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整理如下:国家电投集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全资产业化子公司,负责实施集团公司B类科研课题项目--高效品体硅铜栅线异质结光伏电池(C-HJT)研究及产技术开发。公司20
5月以来,隆基绿能、晶澳科技、通威股份、正泰新能、爱旭股份、华晟新能源、协鑫集成、高景太阳能、赛拉弗等11家中国光伏龙头企业,密集签约海外光伏项目。据北极星不完全统计,订单辐射澳大利亚、德国、葡萄牙、土耳其、赞比亚、秘鲁、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这一轮签约热潮中,其中隆基绿能拿下超1GW的
引文:张峰,姜继双,李超,等.基于GHGP标准体系的输变电工程建设碳排放量化分析[J].中国电力,2025,58(4):205-215.编者按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的能源消耗与建材消耗所引起的碳排放是电力基建领域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推动输变电工程建设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减少输变电工程建设碳排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0日,美国商务部宣布了对从中国进口的活性负极材料反补贴调查的初步裁决,决定对合成和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征收高达721%的反补贴关税!这一政策的执行,或许将对美国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装机产生重大影响,而美国特斯拉将成为最大受害者。一旦负极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特斯拉将再次失
日前,百川畅银披露签署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合作协议暨对外投资的进展。根据公告,2023年9月,百川畅银与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了《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合作协议》,协议约定:公司拟在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年产4GW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约14亿元,建设8条高效
7月4日,百川畅银发布关于签署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合作协议暨对外投资的进展公告。公告称,鉴于项目建设受宏观环境、光伏行业市场环境变化、融资环境、项目施工实施条件、项目施工相关方配合进度等多种因素影响,致使本项目无法按原计划推进建设进度。结合公司整体发展规划及市场情况,为优化公司资源配
6月19-20日,全球光伏领域泰斗、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马丁·格林(MartinGreen)教授率新南威尔士大学团队访问华晟新能源宣城总部。双方围绕异质结(HJT)产业化关键技术、钙钛矿叠层研发路径及垂直光伏系统创新等议题开展深度技术交流,并就铜栅线工艺、边缘钝化方案及背表面光管理技术等进行专项研讨,
日前,百川畅银发布《关于签署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合作协议暨对外投资的进展公告》。公告显示,2023年9月12日,百川畅银与莫干山管委会签署了《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合作协议》,拟在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年产4GW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约14亿元(最终投资总额以实际投资金额为准),
6月17日,百川畅银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3年9月12日与莫干山管委会签署了《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合作协议》,计划在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约14亿元建设年产4GW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约8亿元,建设2GW生产线。然而,因宏观环境、光伏行业市场变化等因素,项目未能按计
6月11日,SNECPV#x2B;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储能及电池技术与装备(上海)大会暨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作为异质结技术的引领者,华晟新能源重磅发布垂直光伏、阳台光伏与汽车光伏多款创新产品,聚焦技术突破与场景革新,全面展示异质结组件在多元场景下的卓越应用与巨大
6月10日至13日,备受全球瞩目的SNECPV+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在上海盛大启幕。在这场汇聚行业精英、展示前沿技术的盛会上,作为光伏行业先锋的晋能清洁能源科技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晋能科技”),以其深厚的技术沉淀、稳健的经营策略以及卓越的创新能力,在展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5月9日,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发布了营口金晴太阳能光伏有限公司5GW高效光伏异质结电池及组件项目(一期)环境影响评价一次公示。公示显示,该项目位于辽宁省营口市沿海产业基地滨海大道与国安路交叉口南300米,为新建项目,项目分二期建设,建设生产厂房、仓库、研发办公
近日,华晟新能源在东南亚市场再传捷报——为泰国橡胶制品龙头企业SriTrangAgro-IndustryPublicCo.,Ltd.(简称“STA”)供货的13.6MW异质结项目群陆续完成并网发电。在该项目中,华晟喜马拉雅系列G12-132异质结组件以地面与水面协同部署的“水陆两栖”模式,在泰国多个地区形成独特的清洁能源矩阵,暹
2025年4月15日,标普全球(SPGlobal)正式发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2025》。东方日升凭借卓越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成功入选年鉴,并成为中国半导体与半导体设备行业仅5家获此认证的企业之一。标普全球CSA评估是全球历史悠久的可持续发展评估评价体系之一,通过环境、社会、治理与经济三大维度对企
在固有印象中,光伏产业可谓“分工明确”,敏锐且灵活的民营企业主攻上游光伏制造,而资金与实力雄厚的央国企则驰骋下游光伏电站开发运营。然而,在“双碳”战略实施以及残酷的光伏去产能淘汰赛下,曾经的分界线愈加模糊,国资早已或主动或被动控股多家光伏组件企业。最近市场熟知的莫过于一道新能,于
7月8日晚间,弘元绿能发布签署《合作经营协议》公告。根据公告,弘元绿能控股子公司弘元光能(无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元光能”)与顺风光电签署了《合作经营协议》。弘元绿能将与顺风光电下属无锡尚德等子公司合作开展生产经营管理,以帮助顺风光电维持无锡尚德的稳定运营。同时,顺风光电与厦门
甘肃敦煌西行百公里,车轮碾过公路尽头,驶入黄沙漫卷的戈壁腹地。在正泰工程师的带领下,北极星电力网记者探访国家首批“沙戈荒”风光大基地示范项目——龙源电力敦煌480MW风光互补电站。这座投资约10亿元、年发电量13.5亿千瓦时的电站,正悄然书写着能源转型的传奇。正是在这片飞沙走石、极端温差的
7月8日,A股光伏板块集体大涨,多只光伏ETF涨幅超5%,光伏设备板块涨幅5.68%。截至发稿,首航新能涨幅超过20%,艾能聚、大全能源、拉普拉斯、亿晶光电、拓日新能、亚玛顿、欧晶科技、弘元绿能、通威股份、钧达股份涨幅均过10%;此外,双良节能、阳光电源、锦浪科技、爱旭股份、东方日升、TCL中环、晶
7月7日,《关于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人选名单的公示》对外发布。此次公示的是100名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拟表彰人选名单和8名后备人选名单。完整名单见附件。共有4名光伏企业的董事长入选!李仙德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宝申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正从陆地走向深蓝。近日,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该项目是我国首个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这道矗立于黄海之滨的"蓝色长城"不仅标志着我国在海洋新能源开发领域实现关键突破,更彰显了技术创新赋能能源革命的深层逻辑。项目位于青
近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官网发布《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标准公告》(2025年第2号),英利发展主编制定的2项团体标准《晶体硅光伏组件用标签》和《晶体硅双玻光伏组件封边打孔胶带》位列其中,该标准的发布为产业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英利发展结合多年来对晶体硅光伏组件的研究及相关的数据积累,提出
7月4日,百川畅银发布关于签署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合作协议暨对外投资的进展公告。公告称,鉴于项目建设受宏观环境、光伏行业市场环境变化、融资环境、项目施工实施条件、项目施工相关方配合进度等多种因素影响,致使本项目无法按原计划推进建设进度。结合公司整体发展规划及市场情况,为优化公司资源配
据企查查官网显示,通威新能源科技(金堂)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4000万元。股权穿透信息显示,该公司由通威股份旗下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与上海昱则同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持股,其中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占股70%,占主导地位。值得注意的是,新公司的经营范围极具指向性,储能技术服务、合同能源管
7月2日,A股光伏板块躁动。可谓一根阳线,改变信仰。这也让低迷的光伏行业,又一次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对象。终其原因,近期高层关于“反内卷”的呼声很高,力度很大,而以“内卷”出名的光伏行业,自然首当其冲,势在必破。大家都寄希望于光伏行业能够尽快通过“反内卷”实现产能出清,尽早走出泥潭。
7月5日上午,晶澳智慧能源与东台高新区零碳园区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双方将重点围绕清洁能源、资源循环化利用等领域深化合作,致力打造国家级零碳园区标杆。盐城市副市长、东台市委书记商建明,晶澳科技董事长靳保芳出席并见证签约。晶澳智慧能源BG总裁施俊代表我方签约。商建明指出,近年来,东台坚
7月4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6月30日-7月4日)。政策篇六部门:加快新能源清洁能源推广应用推动形成绿色航运产业链近日,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解读。文件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提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