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来源:微信公众号“光伏测试网” ID:TestPV)
1 引言
太阳电池片作为光伏发电的主要部分, 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太阳电池组件的寿命、稳定性以及光电转换的效率等。随着光伏电池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及各种外界对光伏市场的不断促进, 加快了光伏产业升级及成本降低的速度[1]。近年来, 光伏发电领域对电池片制造过程的检验手段越来越严格, 如产业化晶体硅电池电学性能检测、外观颜色分选、电致发光 (EL, Electroluminescence) 、光致发光 (PL, Photoluminescence) 缺陷筛选等均已实现在线自动化操作, 大大提高了太阳电池的制作质量和可靠性, 生产成本明显降低。
光伏电池的在线EL检测技术, 可快速准确地检测晶硅太阳电池中存在的隐裂、断栅、黑片、烧结污染和工艺污染等问题[2]。EL检测出电池的各种缺陷问题中, 如黑斑、黑芯、黑角等, 对有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机制还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分析。对单晶硅电池存在黑角的问题研究鲜有报道, 仅查阅到2017年有篇关于晶硅太阳电池黑斑分析的文章[3]。因此, 研究分析晶硅太阳电池产业化中EL黑角问题的原因, 对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及价值。文中EL黑角缺陷, 是指电池片EL结果照片四个角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角比其他位置的明显偏暗, 并且从外向内慢慢变亮。
通过对相同制作工艺、光电转换效率相近的正常单晶硅太阳电池和出现黑角问题电池的电性能参数、EL和PL测试, 对测试结果进行研究。主要对问题电池的黑角处的少子寿命、导电类型、电阻率、SEM等测试和电池体内位错腐蚀实验, 分析EL检测电池呈现黑角现象的可能诸因素。
2 实验
2.1 单晶硅电池片生产制备过程
实验用的原始单晶硅片相关参数:P型掺硼单晶硅, 面积为156.75 mm×156.75 mm, 厚度为 (180±10) μm, 电阻率为 (1.5±0.5) Ω·cm, 少子寿命大于50μs (Semilab WT-2010μ-PCD测试) 。
电池生产工艺:碱腐蚀去损伤层、制备电池表面陷光层→单面磷 (POCl3) 扩散形成PN结→湿法刻蚀周边结及清洗→电池上表面热氧化制氧化硅薄层→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PECVD) 在电池上表面沉积SiNx∶H减反射膜及钝化→丝网印刷电池的正反面银电极和AL背电场→高温烧结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最后经EL对电池片全面检测, 并用Baccini自动分选机Berger测试仪 (意大利) 测试电池片的电性能并分档, 筛选出问题电池。
2.2 实验样品的选择
用红外缺陷测试仪EL-scss (沛德光电) 对在线生产的80000片电池全检, 黑角电池有315片, 约占0.39%。出现问题的电池效率均低于19.90%, 参见表1。随机选出10片不同程度出现黑角缺陷的和3片相近电性能的正常电池进行编号。
2.3 去除电池电极和N型扩散层的腐蚀
首先对13个样品电池用PL-OE (香港) 检测, 然后对所有样品进行腐蚀去除电池PN结只保留一定厚度的单晶硅片。
腐蚀方法:首先用纯盐酸 (EL级) 浸泡样品电池15 min, 腐蚀掉电池的铝背场;其次, 再用纯盐酸和硝酸 (3∶1, EL级) 混合液腐蚀480 s去掉电池的正面银电极;最后用氢氟酸和纯水 (6∶1, EL级) 腐蚀120 s, 去掉电池正面减反射膜。腐蚀过程均在室温下进行。
2.4 样品性能测试
对腐蚀后的13个P型单晶硅样品, 用四探针科技PN-30型冷热探针 (广州) 、RTS-4型四探针 (广州) 、Semilab WT-2010μ-PCD (匈牙利) , 进行导电类型、中心电阻率、少子寿命测试。少子寿命检测时, 对样品清洗快速并烘干后, 用工业碘酒保护装袋。用扫描电镜 (HITACHI S-4800) 测试典型样品 (样品2和7) 的中心及边缘处的微结构形貌。再用Schimmel A择优腐蚀液[4], 在室温下分别对样品2和7中心和边缘处腐蚀10~15 min, 用金相显微镜 (奥林巴斯MX51) 观察其表面。
3 结果与讨论
3.1 样品的电参数及EL测试分析
(1) 样品的EL测试分析
EL检测的原理:当给太阳电池加正向偏压, PN结的势垒降低载流子通过势垒注入到扩散区成为非平衡少数载流子 (非少子) , 不断与多数载流子 (多子) 复合而发光, 被CCD采集经转换成图像, 载流子复合越多, 相应的EL图像越亮, 反之图像发暗, 因此通过EL检测图像, 就可知电池不同区域的少子寿命的高低, 则电池角部发黑区域的少子寿命低, 复合较大[2]。
用EL检测13个样品电池, 图1给出代表样品的结果。由图1知, 样品2和7电池的四个边角区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发黑现象, 其他位置亮度正常;样品13整体亮度均匀。
(2) 样品的电参数分析
Baccini自动分选测试仪测试样品的电性能参见表1。其中, 样品1~10为EL测试出现黑角的电池, 样品11~13为EL正常电池。
从表1看到, 样品1~10的开路电压 (Uoc) 、短路电流 (Isc) 均明显低于正常电池, 但串联电阻 (Rs) 、并联电阻 (Rsh) 及反向漏电流 (Irev2) 的数值基本正常。
式中, Eff为电池光电转换效率, Pin为电池接收的总入射光功率。
公式 (1) 给出电池效率与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等的关系。可见, 当电池Uoc、Isc较低时, 电池的效率也较低, 与电性能测试结果吻合。
结合EL图像, 若从电池结构来考虑, 该测试结果可能与电池PN结质量有关。因为当电池的基底硅材料和串并联电阻正常时,PN结的好坏则决定了电池内建电场分离光生电子-空穴对的能力。当然这与电池原材料质量有直接关系。
式中, Ln为扩散长度, Dn为扩散系数, τn为少子寿命。
(2) 式给出少数载流子的寿命与扩散长度和扩散系数的关系。可见, 若原始单晶硅片的少子寿命低, 其少子扩散长度就会短, 则光生载流子穿越势垒区形成的光生电流低。
式中, q为电子电量, ni为本征浓度, NA为受主浓度, τn为少子寿命, xm为势垒区宽度 (即结深) 。
(3) 式给出少数载流子的寿命与饱和暗电流的关系。可见, 若原始单晶硅片的少子寿命低, 其暗电流高, 则光生电流低。
式中, k为玻尔兹曼常数, T为温度参数, q为电子电量, Ln为扩散长度, NA为受主浓度, ni为本征浓度, Dn为扩散系数。
(4) 式给出, 电池的开路电压与短路电流等的关系, Isc低则Uoc也相应的低。
3.2 样品的PL测试分析
PL测试原理:半导体中的电子吸收外界光子后被激发, 处于激发态的电子是不稳定的, 可以向较低的能级跃迁, 以光辐射的形式释放出能量的过程。PL测试主要用于定性分析硅材料中浅杂质浓度、位错等缺陷及材料少子寿命。
用PL检测13个电池样品, 图2给出的结果与EL测试结果完全吻合, 也进一步说明样品1~10出现黑角边问题, 不是电池制作过程产生的。为寻找真正得原因, 又对电池表面形貌和基底单晶硅材料进行测试分析。
3.3 样品的SEM测试分析
SEM测试用的样品, 是已腐蚀掉了样品电池正反面电极和正面减反射薄膜, 冲洗干净烘干, 但未对其表面进行抛光酸洗。
综合分析黑角电池的EL、Eff及PL测试结果, 选出样品2和7, 用扫描电镜 (HITACHI S-4800) 观察样品中心及角部的SEM形貌, 测试结果参见图3。
由图3可见, 2、7样品表面整体均匀致密, 边缘处均有类似过腐蚀的凹坑, 样品表面白色颗粒可能是制作表面陷光结构时, 未彻底洗净掉的NaOH。从SEM图来看, 样品的表面形貌基本正常, 未显示有特殊问题出现。由此可见, 电池的黑角边与表面形貌无明显的关联。另外, 参考表1样品电性能参数分析, 样品2和7的Irev2大小与正常电池样品的大小基本一致, 由此可见, 电池EL黑角并非湿法刻蚀过程中过度刻蚀所致。
3.4 样品单晶硅材料的测试分析
3.4.1 导电类型测试结果
如果要测试分析基底单晶硅材料的情况, 必须要腐蚀掉电池N型扩散层, 仅保留原始P型单晶硅的区域。用冷热探针 (PN-30型, 广州) 测试样品的导电类型和电阻率。如果结果显示是N型, 则说明电池的N型扩散层未去除干净;反之是P型, 说明扩散层已腐蚀干净。腐蚀工艺按2.3去除电池电极和N型扩散层的腐蚀方法进行。
表2给出13个样品硅基底材料的导电类型测试结果, 由表2结果知, 实验用的样品经腐蚀后全部显示为P型, 说明扩散层已全部腐蚀干净, 只留基底硅材料。
3.4.2 样品的少子寿命测试分析
用Semilab WT-2010μ-PCD少子寿命测试仪, 扫描测试样品硅单晶基底材料的整体少子寿命分布, 图4给出样品2和7的少子寿命分布。
从图4可看到, 样品2和7的P型硅片的四角呈红色, 说明样品中这些区域的少子寿命低约50~60μs, 尤其是样品2角部少子寿命仅50μs以下。材料的少子寿命低, 则电池效率也明显低, 为18.95%, 其EL、PL的测试图像也发暗, 与各项测试结果相吻合。样品13的四角位置少子寿命均大于80μs, 图像未见四角发红现象, 样品的中间少子寿命小于50μs, 整体分布较均匀, 其电池效率为19.94%, 与EL、PL及电性能测试结果相吻合。
3.4.3 样品的间隙氧含量测试
由上述分析可知, EL测试电池四角边发黑处少子寿命低, 此区域则存在强复合中心, 为进一步分析产生此强复合中心的原因, 实验需要检验硅材料角部是否存在间隙氧含量超标的现象。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Nicolet6700) , 测试黑角边电池的边缘和中心的间隙氧含量, 结果如图5所示。
图5给出, 黑角边样品电池的间隙氧含量均在基准线以下, 中心处的氧含量约高出边缘氧含量10%~25%, 其氧含量分布正常[5], 排除EL黑角边的少子寿命复合中心与硅基底材料的间隙氧含量关系不大。
3.4.4 材料内部微缺陷的腐蚀观测
为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电池边角部发黑区域处少子寿命低的问题, 按照GB/T 1554《硅晶体完整性化学择优腐蚀检验方法》, 将样品2、7用氢氟酸和硝酸 (1∶3) 的抛光液腐蚀180 s, 再选用Schimmel A择优腐蚀液[4], 对样品腐蚀10~15 min清洗并快速烘干, 采用工业碘酒保护装袋。用金相显微镜 (奥林巴斯MX51) 观察材料体内的结构, 测试结果参见图6。
图6给出, 样品2和7的硅材料边角处均出现硅 (100) 晶向的典型位错腐蚀坑 (一个观察视场) 。位错属于一种线缺陷, 是晶体材料的一种内部微观缺陷, 原子局部不规则排列产生位错, 它对材料的物理性能, 尤其是力学性能, 有极大的影响。
当单晶硅材料的区域中出现位错, 就会形成复合中心加快载流子的复合, 从而降低了少子寿命, 导致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和开路电压大大降低。位错还可吸引其他杂质原子 (如金属杂质) 在此沉淀, 也会加快载流子复合降低了少子寿命、短路电流密度和开路电压。
造成材料中出现位错的可能因素有:
(1) 拉晶过程中产生的原生缺陷[6];
(2) 电池在制作过程经历高温过程产生的诱生缺陷;
(3) 单晶硅棒在滚磨和切片过程引入外应力, 磨料颗粒在加工冲击零件表面时, 因冲击力作用使材料表面产生很大的应变率, 使表面位错密度急速增加变大。
电池制造过程中, 只有扩散制PN结时要经历约1 h 840~860℃的高温处理, 其他地方都是低温或快速高温热处理, 而电池基底硅材料新生位错的话需要经历900℃以上高温才能显现。因此, 可以排除第 (2) 条因素, 即不是电池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诱生缺陷。
式中, d为总腐蚀厚度, m为腐蚀掉的硅重量, S为硅片面积, ρsi为固体硅的密度。
公式 (5) 给出腐蚀去除原始硅片损伤层总厚度的计算公式。
在做单晶硅电池时, 首先要腐蚀去除原始硅片损伤层同时制作电池表面的陷光结构, 此工艺过程要腐蚀掉0.55~0.65 g/片硅料。目前, 行业内使用金刚线切单晶硅片的表面粗糙度 (线痕) ≤15μm。根据公式 (5) 计算出硅片单面腐蚀深度约5~6μm。由此可见, 硅片的单面腐蚀深度是小于其表面粗糙度。
若是第 (3) 条可能因素引起电池出现EL黑边角问题, 那么此批80000单晶硅片制成的电池, 经EL测试出现黑角问题比例应非常高, 不可能仅出现0.39%, 所以, 排除第 (3) 种可能性。
排除第 (2) 和 (3) 种可能因素, 问题就集中到可能因素 (1) 。
为此将腐蚀后2和7样品的中心、边角区域再次同时用碱腐蚀抛光同样的时间, 观察材料体内的微缺陷。参见图7。
从图7可清楚看到, 出现黑角边电池的硅材料的表面有许多的微坑, 而材料的中心区域却很干净, 说明在边角区域存在许多微缺陷, 无论是什么微缺陷都会破坏单晶硅晶体的周期性, 形成复合中心导致电池的性能变差。
4 结论
采用不同测试手段, 对单晶硅太阳电池EL测试出现边角发黑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测试结果显示出现此问题与单晶硅材料的少子寿命低有关, 主要与原始单晶硅片的体内缺陷有密切关系。研究给出,电池发黑的边角硅材料处存在位错及其他微缺陷, 导致电池光电转换效率降低。若要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 必须从拉制优化单晶硅材料的设备、工艺着手, 同时也要严格控制电池生产相关的工艺过程, 避免引进二次缺陷和污染。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临沂市兰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兰山区推进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30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大面积制备、稳定性、转化率、良品率等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实现持续突破,具备GW级大规模量产能力。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布局持续优化,构建形成“材料—设备—电池
近日,位于天合光能的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正式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高效n型全钝化异质结(HJT)电池,经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下属的检测实验室认证,最高电池效率达到27.08%,创造了HJT太阳电池效率新的世界纪录,这是天合光能第29次创造和刷新世界纪录,同时也是目前正背面接触结构晶
2024年12月16日,埃及苏伊士——博达新能EliTeSolar埃及项目奠基仪式隆重举行。这一项目的启动不仅是博达新能全球化战略的重要里程碑,也为埃及光伏产业注入先进制造技术,推动本地产业链升级,为2030年实现42%可再生能源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该项目位于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占地7.8万平方米,规
近日,一道新能联合三峡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共同研发的用于钙钛矿/TOPCon四端叠层组件的底电池和组件技术获得重大突破,搭载一道新能双面TOPCon底电池的钙钛矿/晶硅四端叠层组件完成批量出货,开始应用于三峡能源50MW光伏先进技术发电示范基地,其中双面钙钛矿/TOPCon四端叠层组件电站容量为500kW,项目
印度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部(MNRE)宣布,将于2026年6月1日开始执行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批准型号和制造商名单》(ALMM)List-II,确保列入ALMMList-I的光伏组件必须使用来自ALMMList-II的电池。根据新规,从2026年6月1日起,所有与政府相关的项目需使用列入ALMMList-I的组件,同时这些组件需采用来自ALMM
12月9日,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阳股份”)建湖16GWN型高效太阳能电池基地正式复工复产。这是继今年10月份云南曲靖基地复产以来,润阳在国内的又一个先进太阳能电池基地全线开工,标志着润阳在稳生产、提质效、引领先进产能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在当前国内光伏行业阶段性
12月9日,ST聆达发布公告称,公司通过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查询,控股股东杭州光恒昱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股份存在新增被冻结情形,冻结股份数量为15,98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5.97%,冻结起始日为2024年12月5日,冻结到期日为2027年12月4日,冻结法院为福建省厦门
2024年12月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决定对特定TOPCon太阳能电池、组件、面板、组件和下游产品(II)(CertainTOPconSolarCells,Modules,Panels,ComponentsThereof,andProductsContainingSame(II))启动337调查(调查编码:337-TA-1425)。2024年10月23日,美国TrinaSolar(U.S.),Inc.ofFremont
12月3日,浙江省发改委网站公示年产7GW高效N型单晶TOPCon太阳能电池项目项目节能报告。根据公示信息显示,此项目建设单位为浙江鸿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约22.19亿元,新增用地约83亩,配置扩散炉、管式氧化炉、烧结炉、PECVD镀膜设备等主要生产设备,形成年产7GWN型TOPCon单晶电池生产能力。
11月28日,以“聚焦零碳场景、共创绿氢未来”为主题的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成果发布会在鄂尔多斯临港经济区举行。现场发布了氨氢动力矿卡130T及井下矿车、国际首款60cm幅宽离子溶剂膜产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房-车-网融合与零碳微网系统4项技术成果。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与3家
11月21-23日,由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市太阳能学会主办的“2024年第二十届中国太阳级硅及光伏发电研讨会”在深圳召开。本次研讨会是我国硅材料及光伏发电领域最重要的学术会议之一。22日,分会场“高效(HJTBCTOPCon)电池的先进封装材料解决方案”与“叠层电池技术与智能装备进展”同
近日,隆基绿能与江苏科技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三方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制造出高柔韧性、高功率重量比的晶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相关研究成果以“Flexiblesiliconsolarcellswithhighpower-to-weightratios”为题发表在国际期刊《Nature》(自然)上。晶硅太阳能电池是目前最为成熟、应用最广的光伏发电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近期,经权威认证机构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测试,迈为股份采用低铟含量的TCO工艺结合银包铜栅线,在全尺寸(M6,274.5cm2)单晶硅异质结电池上获得了25.62%的光电转换效率。25.62%的认证效率是此类电池目前的最高纪录,该技术不仅确保了极高的可量产电池效率,而且实
2月24日,经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测试证实,中国建材凯盛科技集团旗下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所属德国Avancis公司生产的30x30平方厘米铜铟镓硒(CIGS)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19.64%,再次打破了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组件光电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标志着凯盛科技不断突破CIGS薄膜
企查查APP显示,比亚迪(002594)于2021年1月1日,公开一种“光波转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太阳能电池”相关专利,公开号为:CN109988370B,申请时间为2017年12月29日。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领域,具体涉及光波转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太阳能电池。本发明提供的光波转换材料,能够使得太阳
钙钛矿是一种具有与矿物钙钛氧化物(最早发现的钙钛矿晶体)相同的晶体结构的材料。通常,钙钛矿化合物具有化学式ABX3,其中“A”和“B”代表阳离子,X是与两者键合的阴离子,大量不同的元素可以结合在一起形成钙钛矿结构。利用这种成分的灵活性,科学家可以设计钙钛矿晶体,使其具有多种物理,光学和
最近,英国班戈大学计算机科学与电子工程学院的TudurWynDavid等研究员提出了一种从有机光伏(OPV)太阳能电池数据中提取信息的机器学习方法。在1850个器件特性、性能和稳定性数据条目组成的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顺序最小优化回归(SMOreg)模型,用以推测太阳能电池稳定性和功率转换效率(PCE)的最大影响因
日本冲绳科学技术研究所已开发出兼具高转换效率和稳定性的过氧化物太阳能电池模块。研究人员表示,该模块实现了16.6%的转换效率,即使在经过2000小时的照射后,仍能保持约86%的初始性能。与目前主流的硅基太阳能电池相比,由于其转换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因此超氧化物太阳能电池有望成为下一代太阳能电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新研发的全无机钙钛矿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16.1%,而获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认证的效率亦高达15.6%。香港城市大学学务副校长兼化学及材料科学讲座教授任广禹指出,这次研究成果的突破在于找到了简单方法,用于制造光电转换效率与稳定性兼具的全无机钙钛矿电池。据悉,香港城市大学的
太阳能是绿色环保可持续清洁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已成为新兴产业。利用晶硅等无机半导体的传统光伏发电造价昂贵,科学家便把目光转向有机材料太阳能电池领域。如何实现更高的光电转化效率,设计制备新的有机光电材料,需要弄清楚发电的微观过程。近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团队的一项最新成果,揭示了高效
为什么HJT转化效率高?异质结电池结构中,P型非晶硅薄膜拥有更宽的禁带宽度,导致了更高的开路电压。VOC与内建电场的电势差VD正相关。内建电场越强,光生载流子能更有效地分离,载流子复合越小。VD是VOC的上限,VD越高,VOC才有高的可能性。由于内建电场的存在,电子在空间电荷区有附加的电势能,使能
晶硅电池转换效率的理论上限?1954年贝尔实验室的CHAPIN等三人发表了第一篇关于硅太阳电池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就已指出有反射、复合、电阻三方面的因素使电池的效率低于某个上限。早在1961年,WilliamShockley等人根据细致平衡原理在只考虑辐射复合作为电子-空穴对唯一的复合机制的理想情况下,通过
今年3月,光伏市值“一哥”更迭,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超越组件霸主隆基绿能,成为总市值最高的光伏企业。事实上,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今年组件、逆变器两大产业链企业的命运曲线。作为光伏系统的两大核心设备,相比组件企业的大面积“失血”,逆变器企业仍旧保持着“赚钱”态势。普遍盈利聚焦逆变器业
在《2025年光伏产业链供给侧改革持续优化,N型技术继续向纵深化发展》上篇中,TrendForce集邦咨询对2025年全球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产能、产出变化进行了讨论。在下篇中,TrendForce将围绕光伏整体供需格局以及技术趋势分别展开分析。供给侧改革持续优化,推动市场供需逐渐形成动态平衡#x2014;#x2014;202
回顾2024年,光伏产业链产能产量实现高比例增长,供需失衡是2024年产业链价格持续下探的根本原因,企业盈利承压下滑,行业竞争激烈。在此情况下,TrendForce集邦咨询对2025年全球光伏产业链发展情况进行分析,2025年产业链各环节的产能、产出会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整体供需格局将如何发展?光伏技术又
在《战火升级,2025年n型格局恐生变?》一文中,就n型竞争格局展开了讨论。实际上,n型三剑客就晶硅电池主流技术争论不休之时,钙钛矿相关企业也在暗自努力,悄悄惊艳。今年以来,大面积钙钛矿组件效率不断取得突破。前不久,纤纳光电8.6MW钙钛矿地面电站并网,标志着钙钛矿商业化进程已显著加快。资本
近日,一道新能联合三峡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共同研发的用于钙钛矿/TOPCon四端叠层组件的底电池和组件技术获得重大突破,搭载一道新能双面TOPCon底电池的钙钛矿/晶硅四端叠层组件完成批量出货,开始应用于三峡能源50MW光伏先进技术发电示范基地,其中双面钙钛矿/TOPCon四端叠层组件电站容量为500kW,项目
11月20日,12thbifiPVWorkshopZhuhai2024国际峰会在珠海正式开幕,爱旭股份首席科学家王永谦博士出席题为“BC技术对未来光伏行业的重大影响”的圆桌论坛。他表示:“BC代表的就是单结晶硅电池最终的技术路线,我认为BC技术是最完美的晶硅电池技术。”爱旭选择BC技术并非偶然。因为晶硅的技术路线一直很
2024年11月,国家太阳能光伏(电)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主办的“卓越质控实验室”评选活动圆满落幕。英利光伏技术实验室凭借在质量控制方面的硬实力与卓越成果,赢得了专家评审组的高度认可,最终斩获金奖。此次评选共有13个实验室进入最终答辩环节,主办方对各实验室的质控课题立项、内部质控活动、管
11月29日,天合光能-复旦大学先进光伏技术校企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签约揭牌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此次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是双方共建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之后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彭慧胜、陈奕峰代表双方揭牌)复旦大学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科研院院长彭慧胜院士
2024年,纷纷扰扰的尺寸争议终于尘埃落定,光伏技术竞争重回效率赛道。在这一年,N型技术强势占据主流地位。技术“三剑客”中,TOPCon凭借成本、产业链成熟度以及性价比等诸多优势,成功拿下了约70%的市场份额。但BC和异质结的追赶并未停歇,同样取得了显著进展。BC起势BC技术的优势在于高转换效率、高
11月27日,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发布关于《拟纳入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的技术清单》的公示,光伏建筑一体化用大面积碲化镉发电玻璃、新型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光储直柔园区/社区微电网技术、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关键支撑技术及应用等列入清单。原文见下:关于《拟纳入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
11月26日,京东方A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发布。关于公司布局钙钛矿项目的原因以及未来展望,京东方A表示,公司布局钙钛矿光伏行业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新能源行业在未来仍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有足够的市场容量支持公司的持续增长;二是从技术原理、器件结构、制造工艺、材料特性等方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