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前途光明 出路难寻 光伏农业如何打破窘境?

2017-07-18 13:07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作者:陈艳清关键词:光伏农业光伏农场腾晖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975年首台光伏水泵面世,这是光伏与农业的初次结合。几十年来,随着光伏产业的不断发展,光伏+农业的形式逐渐多样化,光伏大棚,光伏农场,光伏牧场、光伏花卉、光伏茶叶……上演了一场场光伏+农业的FreeStyle。

光伏农业被视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新途径。然而,当前我国光伏农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关行业标准不健全、建设标准不统一,导致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与农争光、与农争地等伤农问题,不仅损害了收益,也造成人们对光伏农业的误解。光伏农业出路何在?

农业是根本

所谓光伏农业,即将太阳能发电广泛应用到现代农业种植、养殖、灌溉、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机械动力提供等领域的一种新型农业,主要有光伏大棚、光伏养殖、光伏农场等多种形式。不同于光伏电站或农业大棚、农场单独的盈利模式,光伏农业走的是电力+农产品的双重盈利模式。

光伏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2014年,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将光伏农业纳入了国家重点关注的范畴;2016年,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贫困地区能源开发建设推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把农业光伏正式纳入精准扶贫队列;2017年,国务院印发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实施农村新能源行动,推进光伏发电,逐步扩大农村电力、燃气和清洁型煤供给”被写入其中……

除却政策扶持之外,近两年我国光伏格局实现“双转换”,中东部地区、分布式光伏成为主战场。光伏农业作为地面分布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再一次迎来发展机遇。由于中东部地区土地资源有限,在这里发展光伏农业不但能解决“大规模分布式能源的用地问题”,还能有效“减少长距离电力输送的电网投入,并根本性解决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缺电问题”,可谓一举多得。

政策扶持叠加市场导向,光伏农业发展渐进春天里。相关分析机构预测,未来5年我国光伏农业市场规模将达数万亿。

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光伏+农业这本应实现1+1>2的结合,反而时常出现1+1<2的结果。

据媒体报道,一些光伏农业项目仅在电站下面象征性地种植作物,对农业效益如何并不关心。还有部分光伏农业项目虽以农业为出发点,但由于农业盈利性差,最终不得不做成了单一的光伏电站,成为“变相征地”。

更有甚者,打着发展光伏农业的幌子跑马圈地。此前媒体曝光河南某山地食用菌生产基地,实际上是假借种蘑菇圈了一大片山地;江苏某地1000亩光伏农业大棚已经并网发电,但是大棚底下却是野草。一些项目由于用地纠纷,甚至出现施工单位与当地农民爆发冲突事件……

诸如此类的跑偏案例不禁引起业内反思,光伏+农业何为侧重?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认为,光伏与农业结合,应以农业为主,光伏要锦上添花,而不是喧宾夺主。

中国光伏农业专家高祥根认为,光伏农业必须有农业这一稳定的基础作为支撑,如果农业的经营不稳定,光伏必然受影响。因此,必须以农业为立足点,不能本末倒置。

2016年10月,国土部对天津国土管理部门重申农业光伏必须按照建设用地来实施,随即天津国土部门暂停了农业光伏、渔光互补项目的用地预审,此举可谓对虚火过旺的光伏农业踩下了急刹车。一时之间,光伏农业发展之路似乎越来越窄。

光伏农业当真出路难寻?业内人士认为,发展光伏农业要在光伏和农业的兼容性和平衡盈利上找到一个黄金切割点,使之和谐发展。

模式需创新

在探索光伏+农业和谐发展的道路上,部分光伏企业创新的商业模式逐渐得到了市场认可。

农业是光伏项目落地的基础与前提,光伏农业首先要解决的是与农争光、与农争地的问题。在传统的光伏电站中,光伏支架高度、组件排列间距等限制了种植农作物的种类,也阻碍了机械化的参与,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不高。

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了解,2015年中利集团-腾晖光伏推出的“智能光伏+科技农业”模式,通过科学测算将光伏支架高度抬至4米,桩间距加至10米,采用单板特定角度安装的技术工艺,既能充分实现机械化作业,又满足光伏下面每棵农作物达到75%以上的太阳光照射条件,保证粮食稳产增产。据了解,传统光伏电站占地面积每100MW为3000亩以上,该创新项目只需2000亩以内,节约土地40%以上。

光伏下小麦种植

光伏下小麦机械化收割

2016年11月14日,经中国农科院等技术专家,对中利光伏农场水稻项目现场实产验收,水稻亩产达到602.1公斤,高于本区域其它水稻亩产。

光伏下水稻种植

水稻成熟

光伏农业已然成为发展光伏扶贫的重要形式之一,中利集团在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指引下,以分布式、标准化、可复制的原则,进一步创新贫困村光伏农场项目,为贫困村提供了“光伏+农业+就业”叠加效益的精准脱贫成功路径。在今年“6.30”期间,腾晖光伏扶贫电站并网规模达到323.36MW。

据了解,中利光伏扶贫农场既可以种植水稻、小麦、中草药、油牡丹、花卉,又可以搞无土栽培、家禽养殖等,在光伏农场项目中,粮食平均亩产收益达到3000元以上,特色种养殖平均亩产收益达到8000元以上。

光伏下特种水产养殖

 

光伏下无土栽培农产品种植

为解决电站建设融资难的问题,中利集团发起成立了100亿光伏扶贫产业基金,为贫困村光伏农场项目借入20%资本金,结合政策性银行提供80%扶贫贷款,建成的光伏农场产权归属贫困县所有。“电站收入除支付银行利息和电站运维费用外,剩余收入全部由贫困县村支配。”

2016年10月,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科技部、等17个部委办专家参加了中利“光伏农场”规模化推广论证会,专家论证组一致认为:中利“智能光伏+科技农业”创新项目,大幅提高了土地综合利用率,填补“国内外空白”。创新“光伏农场”实现叠加收益,是一条多方共赢、利国利民的新路径,具备规模推广价值。

论证会会议现场

论证会与会人员参观中利万农现场

目前除中利之外,青岛昌盛日电“棚顶高效发电,棚下科学种田”的设施农业+光伏产业模式,不仅打造出近万亩光伏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依托大棚开展的观光旅游等休闲农业也受到市场欢迎;协鑫新能源通过农光互补与扶贫结合,改善当地农业产业结构探索的“造血式扶贫”模式,对光伏农业的发展亦具有积极意义。

在光伏企业与相关行业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光伏农业发展之路必将宽广。

( 来源: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 作者: 陈艳清 )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农业查看更多>光伏农场查看更多>腾晖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