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热发电抛物面碟式企业正文

湘电缘何剥离光热资产 对市场影响几何?

2016-08-15 09:14来源:CSPPLAZA关键词:湘电光热发电光热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6年7月下旬,湘电集团与高新创投集团签署湘电新能源股权转让协议,高新创投集团成为湘电新能源控股股东。湘电新能源就此易主,湘电集团旗下的新能源资产被首度大规模放弃。

而时隔不到一个月后的8月5日,湘电集团宣布将持有的湘电控股公司100%股权、太阳能热发电项目相关专利技术和样机资产等公开转让。此举则意味着湘电正式剥离其自1985年开始涉入30余年的碟式斯特林光热发电业务。

碟式斯特林光热发电技术虽在整个光热发电应用市场占很小份额,但因湘电是我国最早涉足碟式斯特林技术研发的企业,且近30年来为该技术的研发应用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精力,其剥离该业务仍不免让行业人士为之嗟叹。

图:湘电38kW碟式斯特林样机

两大原因致湘电剥离光热资产

30余年,湘电的碟式斯特林光热发电业务的成长史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代表国内这个产业的发展,如今其选择剥离光热发电业务,其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记者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湘电集团的管理层变动,新旧领导层的观念不同。此次出售光热资产在集团层面被解读为湘电瘦身健体、确保经营和资金安全运营的举措之一。

2014年之前,湘电集团在任董事长为周建雄,周非常看好并支持发展光热发电业务,即便在其卸任集团董事长后的2015年两会期间,其仍以湘电集团党委书记和人大代表的身份出席全国两会并接受CSPPLAZA等媒体记者采访,为光热发电代言,他当时在采访中表示,“太阳能热发电在未来将逐渐具备超越光伏、挑战火电的能力。”从中可见他对光热发电的信心。

周建雄的继任者,现湘电集团董事长柳秀导上任后,湘电集团的战略布局逐步发生了变化,湘电的光热业务开始逐步被边缘化,集团层面对光热业务的重视程度开始降低。甚至于在其研发成功国内最大功率的38kW斯特林样机后,都未主动做任何宣传。

由于欠缺对其碟式斯特林技术研发成果的适当披露,导致业内不少人在获悉这一消息后,猜测湘电放弃斯特林业务可能是由于其收购的国外技术未能成功实现吸收再利用,发现其工业化难度太大,或无法达到设计能力或预期目标造成的。

对此,湘电方面相关人士回应称,“集团剥离光热发电业务绝不是因为技术问题。其斯特林系统设计功率为38KW,在辐照资源较差、并不适合做实际运行测试的湘潭,单机峰值功率已经突破41KW,初步估算效率达到26.7%。这可以证明,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至于发动机降成本的问题,肯定得批量化规模化才能实现。脱离了批量化就无从谈降成本。”

另外,湘电面临的财务压力也是其放弃光热业务的另一主因。作为湖南省的国企招牌,同时又是一家上市公司,无论是政府还是市场层面,都对湘电集团的营收和利润水平提出了一定要求,光热发电行业因长期以来受制于政策,市场未能真正启动,未能为湘电带来任何经营收入。从其披露的财务报表来看,2015年度其营业收入为零,营业利润为-182.77万元。而湘电集团对湘电控股目前还有高达10469.916998万元债权,这些数据足以说明对湘电集团层面而言,光热资产正是一项不良资产,数年来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即便在技术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突破,但没有市场一切都等于零。

现在虽然不好,但将来呢?对碟式斯特林技术的未来这一话题,向来存在较大争议,碟式斯特林技术的拥趸们坚持认为只要能够实现规模化,碟式技术就有望实现成本的快速下跌,同时其在分布式供能市场也有潜力可挖。但对这一观点,并不乏反对的声音,反对者们认为碟式技术在分布式领域无法与光伏竞争,在大规模发电市场又不具有与主流的槽塔技术竞争的能力,何谈未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终要看的是当事者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对一家集团公司而言,最终要看的则是领导层对此问题的态度。在柳秀导看来,碟式斯特林技术的未来前景绝非乐观,其或许就像是横亘在湘电集团上的一条仍在流血的伤疤,现在已经到了必须下药止血的时候了。但也许在其他人眼里,光热业务仍是湘电集团应予以浇灌培育的小树苗。

对碟式斯特林光热发电市场影响几何?

湘电集团将把业务重点放到具有优势的军工以及成熟的风能等领域,而光热业务分支的员工将被分流至其他业务领域。对此有湘电光热方面的员工坦诚道,“对于公司这样的决定,我们也倍感惋惜,但只能遵从公司的决定。”

瑞典碟式斯特林技术公司Cleanergy的中国区经理李强波对此评论称,不能因此而否定斯特林技术,对于任何行业而言,在发展初期,都希望能有更多的参与者加入,这样才能通过竞争来促使该技术在市场的普及和发展,大的竞争者的退出,对光热行业的信心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另一点,对市场的判断要有前瞻性,当我们认为某个技术风险低的时候,更多的人也看到了这样的机会,很容易引起像当年光伏一样的跟风扎堆。很多人疑虑为什么搞斯特林技术的公司很少,斯特林本身就是发动机,其技术门槛比较高,尤其在know-how方面,需要多年的经验和积累,并不是一个投入马上就会有产出的技术,在大规模应用证明其价值之前,有不同的声音和质疑也很正常。

民营碟式斯特林技术代表性公司东方宏海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王振声则表示,“湘电集团退出对整个碟式斯特林产业造成的影响是微小的。目前很多人对于这一技术在认知上存在误区,斯特林机发展到今年,已有200年的历史,其更多的是应用在军事领域的核潜艇和航空航天的推进器上,这是对斯特林技术成熟性最好的佐证。而现在面临的问题的根本是如何把斯特林做到产业化,如何做到成本优化,由军用转为民用。斯特林机的市场前景不只在于光热发电领域,用于太阳能发电的斯特林机市场仅占20%-30%,而其他大部分则用于燃气、燃油、生物质气、伴生气、垃圾焚烧、炉窑尾气,以及家用空调等其他行业,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我们对斯特林的未来还是抱有很大信心的,不会因为一家企业的退出产生动摇。”

同为国企的中航工业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相关人士则表示,“作为国内知名的斯特林厂商,湘电的退出不可避免地会对行业造成影响。我们对此能够理解,毕竟国企的体制、机制都与民企有所不同,目前电价政策尚不明朗,整个市场也处于初期阶段,说会对碟式斯特林的未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还为时尚早。”

整体来看,湘电作为碟式斯特林光热发电技术的重要厂商之一,其剥离该项业务可能会对这一市场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并不足以影响碟式斯特林市场的整体发展。而最终谁将接盘湘电的光热资产?则是值得行业关注的另一个热点,其结果则可能对碟式斯特林市场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原标题:湘电缘何剥离光热资产 对市场影响几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湘电查看更多>光热发电查看更多>光热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