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国际能源总署(IEA)过去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预期总是慢市场发展好几拍,而对碳排放的预期则往往偏向悲观,不过即使如此,其《2015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对可再生能源以及减碳趋势的预期都逐渐更正面看待。
IEA是因应1973年石油危机,于1974年成立,因此其专长在石化燃料领域,而对新能源陌生,也就不让人意外,不过现在IEA也积极因应市场实际状况修正其对未来能源发展的预期。据IEA报告中统计,2014年新建电厂中有将近半数为可再生能源,IEA认为这代表“能源转型正在进行的明确迹象”,可再生能源“不再只是小众,可再生能源在目前已经成为主流能源”。
IEA更预期在各国推行积极减碳政策的“新政策”情况下,2015年到2040年全球对发电方面的投资,将有高达60%投入可再生能源,主要领导投资国将会是中国、欧盟、美国与印度。此外节能领域的投资也将同等重要,节能投资帮助全球抑制能源使用的成长,IEA统计在2014年,节能让全球能源实际使用量只有无节能时的三分之一。
报告中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发展预期,相对的煤炭在世界能源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则受到排挤,IEA指出,过去煤自2000年占全球能源23%,至今提升到29%,不过在中国积极减煤的情况下,这个上升趋势已经反转,但同时印度的发展却抵销部份中国的努力,印度与东南亚的用煤量却将在2040年增为现在的3倍,在一减一增下,预期煤炭至2040年占全球能源的比率将降至15%。
仍需积极减碳
印度将成为未来的能源消耗大国,2040年时,印度不仅将成为全球主要煤炭消费国,也将是主要石油需求带动者之一,相对于原本最大石油消耗国美国,在2013到2040年将与欧盟一起进行油耗大减量,使得石油消耗回到1960年代水准,中国则在2020年时将成为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而印度则将在2035年成为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印度在2040年更同时将占全球2成太阳能,印度的能源选择对全球减碳努力以及能源产业发展可说相当重要。
相对于煤炭的减少,可再生能源则将突飞猛进,IEA统计在2014年,可再生能源已经是仅次于煤的全球第二大电力来源,预期到2030年代,可再生能源将超越燃煤发电,成为全球最大电力来源,并在之后到2040年,占所有新增发电容量超过一半,在2040年时,欧洲将有5成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中国与日本则为3成,美国与印度也将超过25%,燃煤在电力领域所占比率将于2040年降至30%,且其中发电效率低的次临界电厂将减少45%。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虽然减缓了碳排放增加的预期速度,但IEA计算全球暖化的幅度仍达摄氏2.7度,超过可接受的摄氏2度范围,IEA认为全球仍需进一步积极减碳。
过去IEA总是对可再生能源的预期偏低,认知慢市场好几拍,绿色和平表示,全球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突破远比想像中快,IEA现在逐渐跟上趋势了,不过还未完全认知可再生能源的全部潜力,绿色和平则抱持更积极的态度,认为在各国政府支持下,全球有可能在2050年达到百分之百可再生能源。
相对于IEA总是落后时代,绿色和平的预期则似乎显得太激进了一点,但即使以IEA的估计,可再生能源成为主流的时间也是指日可待。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意大利国内能源资源有限,在发电领域,主要依赖进口天然气来满足其能源需求。紧跟欧盟的脚步,意大利已逐步实现电力市场的开放,在发电、输电、配电、售电及电力监管等环节形成了兼具欧盟共性与本国特色的电力体制架构。意大利电力改革历程中积累的经验与教训,可为我国新一轮电力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随着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及新型电网的不断推进,电力系统的结构形态、运行控制方式及规划建设与管理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这场变革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上,还涉及能源结构的优化与电网管理的现代化。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中,“十五五”期间的大电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承上启下,连接着
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米歇尔·利诺:中国在抽水蓄能领域的大规模布局极具示范意义在国际大坝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第28届大会暨第93届年会召开期间,委员会于5月19日举办了媒体见面会。针对全球能源转型、极端气候挑战等焦点议题,委员会主席米歇尔·利诺(MichelLino)在会上发表见解指出,抽水
日前,福州发布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意见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
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领导的新政府近日作出重大政策转向,或将放弃长期以来的反核立场。这一决定不仅标志着法德能源关系的实质性回暖,更可能重塑欧盟能源政策格局,为欧洲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带来新动能。(来源:能源新媒文/武魏楠)01法德能源僵局破冰据法国《费加罗报》获得的政府文件显示
5月20日,由国家电网公司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世界能源理事会、世界经济论坛共同主办的“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在京举行。日立能源受邀出席此次活动,并与行业专家深入探讨驱动电网和能源低碳变革的关键路径。自2020年以来,国际能源电力转型论坛已举办四届。本届论坛以“新型电力系统加速能源转
5月19日,第十届金砖国家能源部长会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会议由巴西矿业和能源部主持,主要围绕能源安全、能源转型、能源可及等议题开展讨论。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出席会议并发言。中方指出,中国高度重视在金砖国家框架下与各成员国的能源合作,致力于通过金砖能源合作平台与相关国家加强
日前,奥地利光伏协会PVAustria宣布,根据初步行业估计,奥地利2025年第一季度光伏新增装机相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0%。根据E-Control发布的报告,2024年前三个月奥地利新增光伏装机497MW。然而,到年底,光伏需求的下降趋势很明显。总体而言,2024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为2.2GW,低于2023年的近2.5GW。据PVAu
5月19日,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在京会见来访的新加坡能源市场管理局局长潘国强。双方就推进中新能源合作等深入交换意见。王宏志表示,能源是中新务实合作的重要领域,在双多边平台保持密切沟通,两国企业相互投资,并在电力、油气、储能和可再生能源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未来合作空间巨大,前景十分广
对于现代能源体系来说,传统电力系统好比一条条宽阔的“主动脉”,能源单向流动,稳定却稍显笨重。一旦遇到极端天气、设备故障,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大面积停电事故。同时,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大量风光分布式新能源涌入电网,从而导致传统电网“消化不良”,这就促使微电网应运而生,它是
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转型,可再生能源渗透率持续攀升。然而,风光发电的间歇性与电网稳定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作为储能系统的核心“指挥官”,储能变流器(PCS)通过双向能量转换、灵活调频调压等核心功能,已成为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提升工商业用电经济性的关键设备。130kW系列储能变流器储能
5月21日河南省统计局发布2025年4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能源生产情况。4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原煤、电力同比增长,原油加工同比下降。与3月份相比,原煤生产增速放缓、原油加工降幅扩大、电力生产由降转增。一、原煤、原油加工生产情况原煤生产增速放缓。4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899.64万吨,
5月19日,湖南省工信厅发布关于湖南省工业领域鼓励发展的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和产品拟推荐目录的公示。根据公示文件,湖南红太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效TOPCon双面组件技术入选湖南省工业领域鼓励发展的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2025年版)公示名单。该技术应用于太阳能发电,包
5月19日至20日,2025年菲律宾未来能源展(TheFutureEnergyShow)在马尼拉SMX会议中心举行。作为菲律宾规模最大的光伏与储能行业展会,为当地及亚太地区可再生能源企业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合作平台。清源科技携地面及屋顶光伏安装解决方案、光伏车棚及户用储能解决方案闪耀亮相展位1-E15,满足客户多样化需
近日,山西、宁夏、陕西、福建等多个省市排查新能源项目建设情况,废止了一批“占位”的新能源项目,共计789个,其中光伏项目废止、调整容量近32.7GW,风电规模约7.81GW,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等约7.65GW。废止项目的原因,主要为逾期未开工、无法推进、未按时并网等原因。具体来看,江苏省废止容量最
近日,华东新华、中节能宁夏、山西粤电、新疆粤电、中环低碳最新岗位招聘,北极星整理如下:华东新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5月,系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在江苏省扬州市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金5.75亿元,总资产已超过145亿元。作为新华发电在华东六省一市的区域清洁能源开发投资中心、区域
5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4月份能源生产情况。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原煤、原油、电力生产增速回落,天然气生产增速加快。一、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及相关情况原煤生产稳定增长。4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3.9亿吨,同比增长3.8%,增速比3月份回落5.8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298万
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原煤、原油、电力生产增速回落,天然气生产增速加快。一、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及相关情况原煤生产稳定增长。4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3.9亿吨,同比增长3.8%,增速比3月份回落5.8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298万吨。1—4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5.8亿吨,同比增长6
5月16日,证监会官网显示,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即将在上交所主板发行并挂牌上市。华电新能是中国华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业务最终整合的唯一平台。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项目的开发、投资和运营。本次募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5月16日,中国华电所属华电新能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即将在上交所主板发行并挂牌上市。招股书显示,首发募集资金将用于1516.55万千瓦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募投项目类型包括风光大基地项目、就地消纳负荷中心项目、新型电力系统协同发展项目、绿色生
“十四五”以来,在“双碳”目标与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引领下,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快速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成为我国能源电力供应的有生力量,电源结构加速绿色低碳转型,煤电功能定位已发生实质性改变。叠加近年来电煤供应、电价机制、环保约束、能源保供等外部环境变化,新形势下的煤电企业设备
日前,根据欧洲光伏协会的《2025-2029年全球太阳能市场展望》报告,尽管巴西继续巩固其作为区域太阳能发电大国的地位,特别是在分布式发电领域,但其增长率将在2025年大幅放缓,预计新产能将从2024年的18.9GW略微增加到19.2GW。增长放缓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自消费政策的调整以及分布式发电并网连接的延
5月20日,国网浙江电力社会责任项目《基于隐私计算技术的数据融合应用》获“2025年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冠军奖,是唯一获此奖项的中国项目。在5月的决赛中,在与来自美国的联合国养恤基金国际计算中心、巴西国家电信局和印度电信发展中心等单位选送的15个国家、国际级项目,以及同样来自国内的腾
5月16日,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境内,随着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工程(甘2标)跨越±800千伏天中直流提前跨越段最后一项缺陷消除,作业人员下塔,标志着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工程(甘肃段)首次跨越作业顺利完成,为“甘电入浙”工程后续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本
随着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及新型电网的不断推进,电力系统的结构形态、运行控制方式及规划建设与管理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这场变革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上,还涉及能源结构的优化与电网管理的现代化。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中,“十五五”期间的大电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承上启下,连接着
日前,福州发布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意见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
5月20日,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位于南盘江广西隆林县和贵州安龙县交界处的南方电网天生桥二级水电站正式启动生态流量泄放。这标志着我国百万千瓦级引水式水电站的首次生态放流改造圆满完成,成功打造重大水电工程生态治理新范式。随着天生桥二级水电站生态放流孔的阀门开启,清澈的江水从
对于现代能源体系来说,传统电力系统好比一条条宽阔的“主动脉”,能源单向流动,稳定却稍显笨重。一旦遇到极端天气、设备故障,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大面积停电事故。同时,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大量风光分布式新能源涌入电网,从而导致传统电网“消化不良”,这就促使微电网应运而生,它是
近日,由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光能投资建设的云南禄劝20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该项目是目前已投运的国内规模最大高海拔农光互补光伏项目,将助力西南地区“光伏+农业”融合发展迈入新征程。该项目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占地面积约3800亩,直流侧装机240兆瓦,总投资约8亿元,是
2025年全国两会上,“绿色低碳”再次成为贯穿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词。“完善碳市场制度”、“推进工业领域绿色转型”、“严控高碳产业扩张”三大政策信号,直指制药工业命脉。制药工业作为能耗强度比钢铁行业高30%的“隐形碳排放大户”,如今正面临政策红线与市场竞争压力的双重夹击。随着“能耗双控转
4月30日,正泰新能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系统披露其在可持续发展管理、绿色产品创新、绿色低碳转型、绿色供应链共建等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实践和成绩。报告显示,2024年正泰新能光伏组件累计出货量超130GW,年均可发绿电约1,69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亿吨。公司以技术创新为引擎,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0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发布对黄浦区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第0124号提案的答复。答复文件提出,黄浦将继续扩大建筑楼宇数据采集范围,覆盖能源消耗等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依托黄浦双碳平台数据建立公共建筑“碳效码”信息库,鼓励企业申报“碳效码”赋码,整合区内数据资源,支
逆势揽金超3500亿三大油企“存量提效#x2B;增量突破”三大油企2024年报收官。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约3529.25亿元,日均盈利近10亿元。在国际油价承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