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尽管已进入盛夏,但中国的多晶硅产业依然在寒冬中蛰伏。目前每吨16.5万元的售价虽然比前两年有所反弹,但仅相当于2008年高峰期的二十分之一。但在产业寒冬中,不同的多晶硅企业却上演“生死两重天”的强烈反差。
在风景如画的四川乐山峨眉山市,被誉为我国“多晶硅鼻祖”的东方 电气集团峨眉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已是人去楼空。厂区内长满杂草,生产装置与大门上的封条一起在日晒雨淋中发黄、生锈。
在相邻的高新区,曾在2001年建成投产我国第一条千吨级多晶硅生产线的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公司,同样四下无人,厂区一度出租给当地另一家企业。
就在不久前,这两家停产长达2年多的“老字号”多晶硅国有企业,正式向当地法院递交了破产申请,曾经的辉煌轰然倒塌。
位于乐山市五通桥区的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是家2008年才投产的民营企业,其生产却如同室外的温度一般火热:40000吨的产能开足了马力,员工的车辆将办公区院子停得满满当当。
作为四川通威集团控股的子公司,永祥股份是通威布局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重要一环。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看来,掌握光伏产业上游多晶硅先进技术,进军太阳能电池,不断降低成本,最终结合通威所掌控的1500万亩有阳光的养殖水面,建立“渔光结合”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实现绿色农业和新能源的融合发展,这是刘汉元心中的“能源革命”。
“这决定了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在多晶硅上赚‘快钱’。”永祥股份董事长冯德志说,“公司大股东8年内投入了9亿元左右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即使多晶硅跌破每吨12万元,企业开工不足三成的情况下,我们也没有停下脚步。就我所知,国内同行业中,几乎没有哪家民企这么做。”
“现在的情况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有点类似。”五通桥区区委书记梁杰鸿说,“在困境中坚持技术创新、降低成本的企业,都在后来的经济复苏中抓住了机会。永祥也正是将每公斤多晶硅的耗电量从300度大幅降到了75度,这才在市场反弹中生存发展。”
永祥今年将投资6亿多元对现有生产线全面升级改造,完成之后每吨多晶硅成本可降到10万元上下。“永祥的技术和成本优势,可以与国际同行们‘掰一掰腕子’了。”冯德志信心满满。
2008年前后,全国红红火火的80多家多晶硅企业,算上永祥在内,如今还能正常运行的只剩十余家。作为我国产业链条最为齐全的多晶硅基地,乐山这三家企业的生与死,或许正在折射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困境与希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隆基氢能总裁马军接受了记者采访,以马军总三十多年电解槽从业经验回顾碱性电解槽发展的历程,客观分析目前碱性电解槽技术成熟度,发展方向,发展空间。同时,阐述隆基氢能电解槽产品如何迭代。以制造端视角,阐述绿氢行业未来所需创新和突破,并针对构建健康可持续的产业环境
回顾历年光伏多晶硅价格走势,大致经历了暴力拉升-价格坍塌-震荡下跌三个阶段,其中2008-2009是光伏多晶硅供需切换引发价格坍塌的历史拐点。(来源:微信公众号“光伏测试网”ID:TestPV)阶段1:需求刺激价格暴涨。自2005年以来,受西班牙、德国等欧美国家太阳能电池优惠政策刺激,海外太阳能电池需求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光伏行业的发展历程,这个行业虽然产业化的时间比较短,但对于投资者来说还是具备相当研究价值的。因为它的更新迭代速度非常快,整个行业格局发生了几次重大转变。回顾这段历史,可以为我们推演光伏行业的未来提供不一样的角度。昔日霸主今安在?2006年,中国太阳能级硅材料及太阳能电
1964年11月,峨眉山脚的大庙乡,北京有色金属设计总院、武汉冶金建筑公司2000多名职工日夜奋战,加紧建设739厂和冶金工业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建设共3期工程,至1970年初步形成生产、研制3个系列有色金属相结合的单位。1972年更名为峨嵋半导体材料厂、峨嵋半导体材料研究所,年产多晶硅4.4
电力体制改革的重新迈步,是对电网功能进行重新界定,也预示着电力行业向着发、售电侧多买多卖的竞争市场格局迈进。新的竞争格局之下,谁能够抢先占得先机?陆续成立的售电公司是否都做好了售电的准备?本期电力急先锋带你数一数,电改向前冲哪些企业蓄势待发?延伸阅读:【图解】面对新电改劫难电企如
根据最新消息报道,千亿电改配套蛋糕将出,10家企业将迎风远航。放开发用电计划、建立电力市场和售电侧改革是本轮电改的最大亮点,其配套改革文件正处报批阶段。电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的实施模式或设国家级、省级和地方级等三级交易中心,北京和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正在筹建。售电公司拟设门槛为注册资本金
上周,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输配电价改革、电力市场建设、电力交易机构组建和规范运行、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售电侧改革以及加强和规范燃煤自备电厂监督管理等电改六大配套文件正处于报批阶段。在今年3月电改9号文出台后,输配电价改革就拉开了大幕,深圳、蒙西等地区先后试点。今年9月和10月,国
近期,保定天威发布公告称,集团及旗下三家子公司无力偿还到期债务,拟申请破产重整。这使得保定天威的这笔债券成为首只违约的国企债券。保定天威破产重整也意味着央企不败金身告破。受经济下行和风险管控等因素影响,近来在一些产能过剩行业及其上下游行业,债券违约风险有所增加,此前金身不坏的国企
天威其实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一群人。它的破产,既是新世纪头10年中国光伏制造端大跃进的又一次清算,也为这个行业向全新的方向转型做了注脚。高位站岗的股民保定天威,终于跳了下来。1824天之前,它还是一家收入过百亿的大型公司。然而9月20日,它却凄凉地发布了破产公告,光荣成为首家债务违约的国有企
天威其实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一群人。它的破产,既是新世纪头10年中国光伏制造端大跃进的又一次清算,也为这个行业向全新的方向转型做了注脚。高位站岗的股民保定天威,终于跳了下来。1824天之前,它还是一家收入过百亿的大型公司。然而9月20日,它却凄凉地发布了破产公告,光荣成为首家债务违约的国有企
一年后,《证券市场周刊》当初的预测变成了现实。2015年4月21日,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天威集团)公告称,由于公司发生巨额亏损,未能按期兑付2011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11天威MTN2,债券代码:1182127)本年利息。11天威MTN2债券发行总额为15亿元,债券期限为5年,到期兑付日为2016年4月21日,2015年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1日,内蒙古包头市生态环境局公示了拟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其中包含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建设的利用硅块磨粉技术的研究项目,该项目位于包头昆都仑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新建3条规模相同的硅粉生产线,将制备硅粉的设备放置于现有二期硅粉库内,本项目建设
3月28日,通威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永祥股份作为全球高纯晶硅龙头企业,拟引入战略投资者并实施增资扩股,以增强资本实力,优化财务结构。本次拟以增资扩股前永祥股份股权估值270亿元,引入战略投资者,向永祥股份合计增资不超过100亿元,预计合计取得永祥股份增资后的股权比例不超过27.03%
2月22日,内蒙古通威绿色基材配套35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项目破土动工。永祥股份电力总监张锌表示,该项目是国内首个世界500强民企和央企的股份制合作、借网全额自发自用、绿电比例超50%的风光耦合绿电制硅的市场化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标志着通威在加快产品绿色智造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将为内蒙古通威
12月24日,硅料龙头通威、大全分别发布减产公告。通威公告称,公司多晶硅产能超过90万吨,受西南地区冬季进入枯水期,电力价格环比提升影响,考虑光伏产业总体行情持续处于底部调整阶段,公司旗下永祥股份积极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致力破除“内卷式”竞争,促进光伏产业长期健康发展,根据公司总
2024年6月28日,青海丽豪半导体正式更名为青海丽豪清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丽豪清能”),彼时业内人士分析,此举或是丽豪清能为后续上市做准备。近日,据彭博引述消息称,丽豪清能拟最快2025年下半年赴港IPO,集资10亿元人民币(约10.8亿港元)。丽豪速度据了解,丽豪清能成立于2021年,董事长段
近日,中国华电集团物资有限公司(华电招标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碳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段喜民一行莅临通威考察交流。通威股份董事长、CEO刘舒琪热情接待并交流。中国华电集团物资公司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主任、采购管理部主任、供应链部主任,通威股份光伏商务部组件全球营销总经理邱
过去五年,是光伏技术迭代最快的时期,也是光伏企业竞争最为激烈的时期。除跨界新秀不断涌现外,部分老兵陆续离开老东家开辟新天地。新“创一代”们在头部企业有十余年的工作经历,资历深厚,专业技术过硬。个别企业还拉到地方国资入股,资金实力不容小觑。“单飞”数年后,光伏新“创一代”们,现状如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9月20日,四川广元市生态环境局公示了通威绿色基材(广元)有限公司光伏硅材料制造项目(一期工业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文件显示,通威绿色基材(广元)有限公司拟在四川苍溪经济开发区新建光伏硅材料制造项目(一期工业硅项目),项目投资26亿元,将建设12×33000kVA工业硅
企查查APP显示,内蒙古华电华永新能源有限公司于2024年3月27日成立。该企业注册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乌克忽洞镇,法定代表人为王新宇。经营范围包括风力发电技术服务;节能管理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储能技术服务;工程管理服务;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等。该企业
2023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以216.88GW再创历史新高!历时数十年,我国终于摆脱三头在外局面,成为全球公认的光伏制造大国和光伏应用大国。风云变幻间,我国光伏企业凭借创新力、研发力,历经多轮大浪淘沙式的残酷洗牌,终于跻身全球前列。而昔日的海外巨头,则在竞争中逐步下滑甚至退出市场。一、多晶硅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11月13日,四川省乐山市经济合作外事局发布一则光伏电池片项目招商公告。根据公告,该光伏电池片项目计划建设地点位于五通桥区,总投资约60亿元,总占地面积约700亩,利用永祥竹根滩片区退岸入园后腾退土地,建设16GW太阳能高效电池片项目。目前,乐山市五通桥区已形成24万吨
女版钱学森与中国第一颗单晶单晶的历史与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早在5、60年代就已经种下了种子。1956年,周恩来发起“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国家发布《1956-1967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半导体作为国家生产与国防紧急发展领域,至此打开了单晶硅发展的序幕。就在这一年之前,被誉为中国“半导体之母
多晶硅是光伏行业的重要上游环节。光伏产业链大致可分为上游多晶硅、硅片,中游电池片、组件,以及下游光伏发电系统三大环节。其中,多晶硅作为光伏产品制造的基础原材料,具有产能投资金额大、技术工艺复杂、投产周期长等特点,且具备较高的进入壁垒,行业附加值较高。多晶硅按照产品纯度的不同,可分
5月17日,天龙光电发布关于部分董事、监事辞职的公告。公告称,董事会于5月15日收到陈文、于涛、欧阳令南、周文泳等4名董事的辞职报告,监事会收到史方平、王芳、王剑平等3名监事的辞职报告。(来源:世纪新能源网作者:海宇)对于董事长陈文的辞职,报告表述为由于股东权益变化,为了维护上市公司和大
顶着“新能源”的光环,多晶硅建设曾经在全国遍地开花,在饱受市场冲击和质疑下失去耀眼的光芒后,多晶硅生产企业忙着各寻出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际国内的政策利好让“第二春”悄悄来临,2014年,多晶硅生产企业马上理顺思路,谋划多晶硅的崭新未来。日前,乐山电力发布公告显示,因各种原因,乐电天威硅业公司目前出现经营困难,天威保变拟转让所持有的乐电天威硅业公司49%股权。这是乐山电力和天威保变两家在多晶硅市场举足轻重的企业“分手”,也是天威保变与多晶硅市场的“告别”。
一、调研报告的成因作为我们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参观东方 电气集团峨嵋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气峨半”)。我们采访了包括退休老职工李锡清同志,在职员工徐世林同志,科研人员李武平同志,综合管理部部长邓湘等在内的8名领导和同志,并参观了11年建成的光伏产业园区和64年建成的峨眉半导体材料厂,研究所(以下简称“峨半厂”)。我们也从峨半厂的资料室和老工人的家中搜集到了很多在网上没有的资料,也使我们的眼界大开,我们也充分的了解了中国多晶硅工业的发展史,我觉得这也可以侧面反映出中国这种高科技产业工业的发展,也是
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受国内外诸多因素交织影响,多晶硅价格呈现连续大幅杀跌走势,其惨烈程度复制、甚至超越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情景,为多年来鲜见的惨跌品种之一。经过一年多价格的一路狂跌下跌,以往一度高达300余万元的身价,已成为明日黄花。目前,国内多晶硅厂家开工率极低不足20%。现在国内开工的多晶硅厂家只剩下保利协鑫、亚硅、瑞能、永祥、特变、大全这几家,其他基本上都停产、破产了。当前售价与成本严重倒挂。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多晶硅的仍然产能过剩,厂家的供应量远远大于市场需求量。行业持续低迷,有的厂家在消化库存;有的厂家虽无库存拖累,也因为下游厂家询
美国商务部10日发布终裁,决定对大多数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板和太阳能电池产品征收大约34%到接近47%的关税。这意味中国的光伏产业将遭到美国以“反倾销,反补贴”为名的全力阻击。郎咸平在其2010年出版的作品《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中早就对中国的光伏产业乃至今天的光伏大战作出深入的解读。郎咸平从2004年开始,欧洲的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呈现了高速增长态势。装机量的大幅提升推动了对光电转换材料,也就是对多晶硅需求的急速扩大,多晶硅现货价格从2005年的每公斤35美元一路攀升至2008年的每公斤480美元。价格大幅上涨所带来的丰厚利润,是
欧盟委员会日前发布公告,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迄今为止对我国最大规模的贸易诉讼,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这一事件令处于“严冬”中的中国多晶硅产业雪上加霜,这意味着我国很多企业面临着巨亏甚至破产的危险。在中国最早研制、生产出多晶硅的四川省乐山市,曾经的辉煌已经不再。光伏及多晶硅市场行情的一落千丈,成为乐山人不愿提及的心伤。多晶硅鼻祖之困9月5日,乐山城艳阳高照,暑热还未散去。位于大渡河畔的乐山市高新区,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新光硅业”)大门关上了一大半。这家企业去年11月开始停产
欧盟委员会日前发布公告,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迄今为止对我国最大规模的贸易诉讼,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这一事件令处于“严冬”中的中国多晶硅产业雪上加霜,这意味着我国很多企业面临着巨亏甚至破产的危险。在中国最早研制、生产出多晶硅的四川省乐山市,曾经的辉煌已经不再。市场行情的一落千丈,成为乐山人不愿提及的心伤。多晶硅鼻祖之困9月5日,乐山城艳阳高照,暑热还未散去。位于大渡河畔的乐山市高新区,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新光硅业”)大门关上了一大半。这家企业去年11月开始停产技改,原计划
曾经,多晶硅价格一路高企,一度冲上500美元一公斤的高位,各厂商囤积居奇。当时业界主流的看法就是,谁手里掌握有多晶硅,谁就相当于手里有印钞机。为了避免受制于人,同时从异常火爆的多晶硅市场获得丰厚的利润。当时,整个中国上规模的多晶硅生产商只有峨眉半导体、洛阳中硅高科等,但是年产量都非常之小,根本无法满足迅猛发展的光伏市场之需要。光伏企业盈利的需要以及政府战略规划不谋而合,于是一大批国内多晶硅项目纷纷上马。其中最大的当数号称全球最大的高纯多晶硅生产线--赛维LDK硅科技集团马洪硅料厂。尽管赛维LDK上马硅料项目一直被认为是其一大败笔,但是在彼时各大企业蠢蠢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