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德国默克成立于1668年,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化工制药公司,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液晶原物料供应商。自收购了瑞士索兰诺制药公司,Avecia集团的Covion生化半导体公司,美国密立普集团以及美国Konarka科技公司后,德国默克在小分子及生物制药,液晶,生命科学及化学性能领域均有突破性的发展。2010年统计,德国默克拥有员工40,560人,年产值近100亿人民币。德国默克早在1933年就在中国设立办事处,寻求中国市场的开拓。2013年中,德国默克了解到厦门惟华光能在有机薄膜光伏电池领域的研发与生产方面处于中国乃至全球的领先地位,主动联系惟华并与之展开合作协商。2013年10月,双方达成合作协议并已开展第一阶段合作项目,正式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德国默克提供目前最先进的制作有机薄膜光伏电池的原料与惟华现有的原料进行比配,并授权给惟华所有相关的有机薄膜光伏电池生产专利。
厦门惟华光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全国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将有机薄膜光伏电池由实验室的研发向工业化的生产转型的公司。惟华建立了国内第一条有机光伏电池的卷对卷印刷生产线,建立了有机合成,器件制备和器件测试实验室,并在有机光伏电池生产技术方面获得多项国家发明和应用专利,是国内有机光伏电池研发能力最强的机构之一。自2010年以来,经过一年多的实验与试产,我们所改装的柔性印刷生产线已达到生产要求。第一片国产小面积有机光伏电池组件已在2011年下线,经过检测,到达设计要求。目前,惟华实验室测试的标准电池效率达8%,在产品效能方面已符合规模生产的要求。在于德国默克深入的合作中,惟华将加快有机薄膜光伏电池的量产步伐,并成为全球该领域的佼佼者。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苏州2.5产业园区一栋欧式古典风格办公楼的三层,楼道里隐约可闻到一种化学试剂的味道。9月27日,一名工作人员戴上白手套,走入满是化学容器的实验室内,细细观察窗边洒满阳光的两个蓝色大置物箱。(来源:微信公众号“角马能源”作者:师雨菲)箱内分别浸泡着正面和反面故意劈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光电转换率达到19.6%,如果实现量产,成本将比现行主流的太阳能电池发电成本节省一半。记者25日获悉,日前,火炬高新区企业厦门惟华光能公司研制出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将在明年初上马准量产生产线,后年有望实现真正量产。据了解,太阳能电池已经有了多种技术。其中,第一代是以多晶硅为代表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第二代是非晶硅等无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第三代就是以钙钛矿为主的有机太阳能电池。“配合电子和空穴传输材料,封装前厚度仅有数微米。”惟华光能总经理范斌解释,钙钛矿是一种有机半导体材料,会结晶,有很好的光电转换率,稳定性也好。
近日,位于厦门高新区企业——厦门惟华光能有限公司研制出光电转换效率为19.6%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据悉,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知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量产光电转换效率最高是21.1%。惟华光能推出的钙钛矿电池属于第四代太阳能电池,这种电池技术结合了薄膜太阳能电池和有机太阳能电池的优点,兼具高转化效率和柔性化的特点,成本仅是其他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三分之一,可在低于150度的条件下生产,也可用于柔性基底,其量产应用后必将是太阳能电池产业化进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厦门惟华光能有限公司研制出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已达19.6%,这超越了欧美、日本、韩国等研究所公开发表的同类型电池的转化效率,成为全球第一。钙钛矿电池(PVSK)是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型的,以MAPbX3为吸光材料,配合电子和空穴传输材料的新型太阳能电池。其封装前的厚度仅有数微米,远薄于非晶硅、CIGS等传统薄膜太阳能电池,成本也仅是其它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三分之一,因此我们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命名为--超薄膜太阳能电池。目前,光伏市场上占绝大部分份额的还是多晶硅电池,新一代的太阳能电池要取得市场的认可,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要在效率上与多晶硅接
膜分离技术市场规模将从2016年的185.5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28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2%。水及废水处理、医药、食品饮料、工业是膜分离行业发展的四大支柱。北美及亚太地区制药和工业规模的扩大,带动了对膜分离技术市场的需求。从技术上来看,膜分离技术主要包括逆向渗透、超滤、微滤、纳滤等方式。
按照国家能源局颁布的《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底,我国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将达到500万千瓦以上。在可预见的未来,海上风电还将继续迎来大的发展,但若要将中国海上风电打造成中国高铁这样的国家名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也需要全产业链同仁的共同努力。本文就国内现状及国际趋势谈谈中国海上
今年5月中旬,丹纳赫以138亿美元吞并Pall,如此超大规模的收购在全球仪器行业实属罕见,此前同等规模的收购还有赛默飞以136亿美元收购LifeTech,德国默克以170亿美元收购Sigma-Aldrich等。精于资本运作的丹纳赫同时宣布将自己拆分成2家独立上市公司:新的丹纳赫只保留现有的生命科学技术业务以及新收购
近年来,质谱已成为整个仪器市场中最抢眼的业绩增长点,自然那些掌握了核心技术的小型质谱公司也就成为了最诱人的收购目标。巨头的兼并与拆分在德国默克对Sigma-Aldrich的收购案逐渐收尾时,丹纳赫宣布以138亿美元收购Pall公司,再次震惊业界,本就是仪器巨头的丹纳赫岂不将发展成为全球仪器行业巨无霸
经过5年的研究,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BMBF)500万欧元资助的印刷OLED项目(PrintOLED)近日成功完成。该项目作为“有机电子”尖端集群的组成部分,成功从溶液中开发出大面积、均匀的有机功能材料涂层。据了解,该项目由德国默克(Merk)公司主导,并有巴斯夫公司、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欧司朗公司、飞利浦公司、布伦瑞克工业大学、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等参与。相比传统的真空蒸发工艺带来的高材料消耗而言,研究中采用的印刷工艺(包括凹版印刷、喷墨印刷和狭缝式挤出涂布等)可实现OLED和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经济化生产。该研究项目表明,从黏度
欧盟第七框架计划已批准实施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项目“基于纳米材料和工艺的低成本高效率硫族化合物太阳能电池开发和规模化制备”(SCALENANO),项目总预算为1022.88万欧元,项目执行期为2012年2月1日至2015年7月31日。共有来自欧洲13个不同机构的研究小组参与,分别为西班牙Catalonia能源研究所、法国NEXCIS光伏技术公司、瑞士联邦材料科学和技术研究所、德国默克集团、意大利理工学院、英国诺丁汉大学、英国创新材料工程技术公司、卢森堡大学、法国原子能委员会、德国亥姆霍兹柏林能源与材料研究中心、匈牙利Semilab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从阿里拍卖平台获悉,12月27日将有一种防火保温光伏装饰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进行专利转让竞价活动,起拍价8700元,加价幅度500元。
日本电子制造商东芝已宣布,一种面积为703cm2的聚合物薄膜钙钛矿太阳能模块可实现15.1%的能量转换效率。该公司声称,这一结果是迄今为止任何大面积聚合物薄膜钙钛矿光伏模块所报告的最高效率。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薄膜硅太阳能电池研究组研究员刘生忠团队在无机钙钛矿电池性能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在AdvancedEnergyMaterial和NanoEnergy上发表。有机-无机金属卤化钙钛矿太阳电池因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而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光伏领域的研究热点,但由
光伏材料又称太阳能电池材料,是指能将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材料。晶硅作为最主要的传统光伏材料,其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1976年出现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涉及材料包括硫化镉、砷化镓、铜铟硒等,光电转换效率可达18%。然而,自2009年以来,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简易的制备方式和优异
俄罗斯总统经济现代化和创新发展委员会发布消息称,俄科学院化学物理问题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研制成功一种基于有机半导体材料的高效、稳定的薄膜太阳能电池。该有机半导体材料由共轭聚合物和富勒烯的衍生物构成,研究项目是在俄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完成的,成果发表于科学期刊《JournalofMaterialsChemistry
有机太阳能电池在转换率上远远落后其他技术,然而并未被产业界放弃,德国太阳能厂Heliatek于2016年9月宣布最新一轮筹资取得8,000万欧元资金,将用来扩充有机太阳能薄膜电池产能达每年100万平方米规模。Heliatek是自德勒斯登工业大学与乌尔姆大学的研究团队独立创业而成,成立于2006年7月,专攻有机太阳
德国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OPV)厂商Heliatek公司,利用OPV多结电池技术创造13.2%的太阳能转换效率。此次取得的成果也为Heliatek在塑料薄膜上使用小分子真空蒸镀的独特技术方法,提供了进一步的验证。Heliatek还指出,此次取得的成果将有助于Heliatek实现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提升至15%的内部路线图
由日本、中国和瑞士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科研小组最近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借助薄膜掺杂技术,制造出一种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公证效率为15%,是当前国际公证的钙钛矿电池最高效率。与传统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相比,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成本较低,更容易生产,而且近年来其光电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总结9月29日要闻,2015光伏电站建设规模扩充至23.1GW弃光限电现象待解决、2015年光伏电站规模再扩容三成利好局面有望延续五年、光伏电站抢装潮或引发有电无市等,详情如下:2015光伏电站建设规模扩充至23.1GW弃光限电现象待解决2015年光伏电站规模再扩容三成利好局面有望延续五年光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于2015年9月24日宣布,开发出了耐热性大幅提高的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OPV)。相关论文已刊登在学术杂志《Nature》的在线版ScientificReports上。OPV比硅类太阳能电池等耐用性差,这是其迟迟得不到实用化的原因之一。虽然降低耐用性的紫外线、水及氧气等因素可通过封装材料等解决,但对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总结8月11日要闻,多地筹划申报光伏领跑者计划加速洗牌行业、光伏领跑者无需额外单独认证、浅析贸易摩擦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影响等,详情如下:多地筹划申报光伏领跑者计划加速洗牌行业光伏领跑者无需额外单独认证浅析贸易摩擦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影响光伏系统自身技术是光伏互联网根本杭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