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的李清文研究员所在团队日前公布了纳米管阵列光伏电池的最新进展,该团队采用从可纺丝碳纳米管阵列中直接拉出的碳纳米管薄膜作为透明电极制作出了效率10.5%的光伏电池,结果已发表在新一期Small杂志特刊。
据materials views china网站介绍,将特定导电薄膜转移至硅表面即可获得肖特基光伏电池。当光照射到此类电池器件上时,光生电子空穴对会在导电薄膜与硅之间所形成的结区(也称肖特基结)得以分离而实现光电转换。与传统硅电池相比,该类杂化电池的制备工艺大为简化,因而有望大幅度降低硅基光伏器件的成本。其中,碳纳米管薄膜因其较低的面电阻、易调制的透过率和高环境稳定性在高性能光伏器件研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李清文研究员表示,由于阵列薄膜优异的结构均匀性、透明度与电学性能,从“有想法”到“有结果”经历了较为顺利的研发过程。初次器件的转化效率就得到了6%左右。她说:“为了进一步优化实验结构,理解碳纳米管结构对器件性能的影响,我们曾做了大量的尝试。一方面,我们对比了取向的双壁和多壁碳纳米管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发现双壁碳纳米管的性能最佳。另一方面,也对比研究了取向结构对优化电池性能的重要作用。发现易于坍塌的双壁结构与取向的碳纳排列有利于使得碳纳米管与硅之间形成较大的接触面积及为光生电荷提供捷径的传输通道,从而有利于提高光生电荷的分离效率以及器件的光电转化效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该类电池的效率与工作稳定性,该领域内的科研人员需要深入理解和调控碳纳米管与硅的界面问题,如果碳纳米管与硅之间仅以物理搭接为主,这会降低光生电荷的收集效率;其次是进一步提高碳纳米管的质量和导电性,比如减少碳纳米管中的缺陷,实现碳纳米管结构可控,进而对其电学特性进行调控,这会对器件的性能起到很大的提升作用。
最后,李清文研究员表示“邸江涛博士设计并完成了本项工作的大部分实验,在器件结构优化与数据分析方面得到了郑新和研究员和苏州大学孙宝全教授的大力支持。所有的作者都参与了本工作的数据分析讨论以及论文的修改。”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隆基电池研发再次取得重大突破。经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认证,隆基自主研发的晶硅-钙钛矿两端叠层太阳电池转换效率达到34.85%,再次刷新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世界纪录。晶硅-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作为下一代超高效太阳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其理论极限效率高达43%,远超单结太阳电池的
美国东时间4月11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发布了一份关税更新指南。据该指南,美国对《美国统一关税表》(HTSUS)中20项税目的产品免除14257号行政命令之下的“对等关税”,这些产品包含自动数据处理器、电脑、通信设备、显示器与模组、半导体相关等类别。12日晚至13日,有媒体在报道这一消息时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自外媒获悉,近日,印度光伏制造商WaareeEnergies宣布,计划将公司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布鲁克郡的光伏组件工厂年产能由1.6GW扩大至3.2GW,该决定已经获得公司董事会的批准。事实上,这并非WaareeEnergies在2025年首次光伏扩产动作。今年1月,该公司在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建的5.4GW光伏
从钙钛矿光链官微获悉,4月11日,浙江绍兴柯桥区招商引资工作会议召开。会上,举行了重大产业链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共有43个项目签约,其中24个项目现场签约,计划总投资达317亿元,项目主要涉及光电信息、新型复合材料等领域。杭绍临空示范区共有13个项目签约,计划总投资达110亿元。其中,新一代光伏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文件提出,加强招引设计研发咨询、检验检测、供应链服务、数据服务和交易、综合能源服务、虚拟电厂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年营业收入达到1亿元以上的,每年度按照年营业收入的1%给予最高30
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充分发挥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国际空铁枢纽优势,智能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等产业市场需求大的优势,以建设“广东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广东省首批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广州市
4月14日晚间,钧达股份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而对于本报告期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变动原因,公告指出,主要系行业处于去产能周期,产业链价格同比去年同期下行所致。公告指出,2025年一季度,尽管钧达股份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仍录得亏
4月11日,隆基在安徽芜湖基地宣布:经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权威认证,其自主研发的杂化背接触晶硅太阳电池HIBC(HybridInterdigitated-Back-Contact)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7.81%,将单结晶硅光伏电池的极限探索推向新高度。2022年11月,隆基创造了26.81%的晶硅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2024年5月,隆
4月11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4月7日-4月11日)。政策篇国家能源局:重点监管2024以来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沙戈荒”基地建设等情况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领域综合监管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重点监管2024年以来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
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平台显示,4月8日,环晟光伏(江苏)有限公司发布了2GWN型TOPCon电池试验线项目竣工调试公示。公示内容显示,环晟光伏建设建设的2GWN型TOPCon电池实验线项目于2024年12月20日竣工,环境保护设施同步建成,拟于2024年12月21日~2025年4月12日调试运行。
美东时间2025年4月2日,美国白宫发布第14257号行政命令,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等法规,将对全球大多数国家征收关税,自4月5日起先行实施10%基准关税,随后于4月9日起针对与美贸易逆差较大的国家课征更高“对等关税”。然而,在美东时间4月9日,特朗普总统对外宣布:除了中国可能将继续征收高额对
近日,隆基电池研发再次取得重大突破。经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认证,隆基自主研发的晶硅-钙钛矿两端叠层太阳电池转换效率达到34.85%,再次刷新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世界纪录。晶硅-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作为下一代超高效太阳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其理论极限效率高达43%,远超单结太阳电池的
3月18日,钧达股份公布2024年年报。年报数据显示,钧达股份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为99.5亿元,同比下降46.7%;归母净利润亏损5.91亿元,同比下降172.47%。截至2024年底,钧达股份拥有44GW全N型电池产能。凭借N型产能结构及技术领先优势,2024年度公司实现电池产品出货33.74GW,同比增长12.62%;其N型电池
策划人语:2025年地方两会收官,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跃动的“能源图谱”,勾勒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坐标。传统产业以“智改数转”焕发新生机,新能源产业集群加速构建,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各地能源发展情况折射出我国经济运行的新动能、新趋势。即日起,中能传媒推出“地方两会看能源经济新活
1月14日至16日,2025中东世界未来能源展会(WFES2025)在阿联酋阿布扎比隆重举办。作为中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清洁能源展会,400多家展商参展,吸引了超过2万名观众。本次展会隆基以“LeadingintoInfinity”为主题,以BC技术展示为重点,携HPBC二代新品Hi-MO9、Hi-MOX10以及“PV+”解决方案隆重登场,通
作为引领全球能源变革的核心力量,太阳能光伏已进入深度调整期。面对变革与机遇并存的2024,华晟凭借精准独到的战略布局和技术驱动的领先优势,在行业浪潮中大盘取厚势、落子开新局:在2024的最后一个月,华晟实现了单月出货超1GW的喜人成绩,2024全年度出货超6GW,华晟异质结产品累计出货量已突破10GW
在《战火升级,2025年n型格局恐生变?》一文中,就n型竞争格局展开了讨论。实际上,n型三剑客就晶硅电池主流技术争论不休之时,钙钛矿相关企业也在暗自努力,悄悄惊艳。今年以来,大面积钙钛矿组件效率不断取得突破。前不久,纤纳光电8.6MW钙钛矿地面电站并网,标志着钙钛矿商业化进程已显著加快。资本
近日,经第三方机构权威认证,捷泰科技自主研发的TOPCon/钙钛矿叠层电池转换效率成功突破31.0%,再次彰显了公司在先进光伏电池技术领域的卓越研发实力,也为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技术迈向产业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潜心攻关,再创佳绩此次效率的飞跃,是捷泰科技继2024年6月SNEC展会上首次公布TO
光伏用银浆以白银为主材,主要用于太阳能电池栅线的制作,其成本占整个太阳能电池非硅成本的30%以上,且占比越来越高。同时根据世界白银协会的预测,2050年光伏用银浆将消耗世界总银量的90%,整个行业很有可能将面临无银可用的局面。去银化已经成为光伏领域研发突破的重点。在这一背景下,纯铜浆料技术
“我对BC技术非常乐观。”近日,隆基绿能首席科学家、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徐希翔博士在12thbifiPVWorkshopZhuhai2024国际峰会上表示,“我相信在3-5年的时间内,BC将成为光伏技术的主力军。”在这场峰会,400余位顶尖专家、头部企业和知名机构齐聚,峰会主题聚焦于“双面BC技术”。在峰会现场,隆基对外展
短短两三年前,光伏电池突破效率瓶颈,全面揭开N型竞赛大幕,TOPCon、异质结(HJT)、IBC三大具备商业化量产前景的技术路线齐头并进。奔至当下,TOPCon以900GW产能席卷市场,IBC以效率之名持续扩大声势,异质结怎么样了呢?HJT企业“抱团”,向规模化冲刺据最新数据显示,异质结电池采用双面钝化技术,
在全球光伏产业的技术革新浪潮中,东方日升凭借在异质结(HJT)电池领域的多年深耕和创新能力始终走在行业前列。10月15日,公司向整个行业发布了730Wp+伏曦Pro的量产公告,也宣布了行业里光伏组件产品中单块组件量产功率最高产品的首次达成。730Wp+量产功率达成的背后离不开电池效率的提升和一些新材料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