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设备烧结炉及其他国际正文

中欧光伏贸易战硝烟再起

2013-05-08 09:11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太阳能玻璃光伏企业光伏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出口欧洲的太阳能玻璃被指获“不正当补贴”

中欧之间的光伏贸易战又起波澜,此次的主角是太阳能玻璃。

4月27日应欧盟太阳能玻璃协会(EUProSunGlass)的申请,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太阳能玻璃进行反补贴立案调查。

事实上,太阳能玻璃引发的贸易战不是第一次。今年2月28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应欧洲光伏玻璃生产商协会的申诉,欧盟正式启动对中国光伏玻璃的反倾销立案调查。调查可能将持续15个月,如果调查结果成立,欧盟委员会将有权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玻璃征收惩罚性关税。

记者注意到,这两次申诉的理由几乎一致,即中国玻璃制造商在欧洲的份额大幅提高,从2010年的8%提升至2012年的27%,并认为中国太阳能玻璃制造商在电力供应方面得到国家的“不正当补贴”,从而能够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在欧盟市场出售产品。要求欧盟对中国产太阳能玻璃征收100%以上的关税。

此次欧盟针对中国光伏玻璃发动的双反调查,是继光伏电池及组件后又一产品序列。据介绍,电力成本占到整个玻璃生产成本的3分之一,所以此次欧洲制造商把靶子瞄准了电价。

业内人士表示,实际上,对光伏产业进行电力补贴,是欧洲和中国的通行做法。“我国电费整体水平低于欧盟,欧盟的电价本来就高。2005年至2008年欧盟的电力补贴是很高的,2011年至2012年逐渐下降。而我国是从2011年电力补贴才开始上调,这是由于双方产业发展速度和进程不一样造成的,所以他们的理由并不成立。最近几年,欧洲光伏产业发展趋缓,主要原因是政府补贴减少,把责任推到中国企业身上,是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

据了解,中国光伏玻璃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亚玛顿、秀强股份、南玻A、拓日新能等。但是这些企业光伏玻璃绝大部分市场在国内,直接销往欧洲的非常少。据商务部初步统计,该案涉及中国企业200余家,其中2012年我国涉案产品(包括统一税号下其他玻璃制品)对欧出口约2亿美元,约合欧盟光伏玻璃总额的30%左右。整体来说影响有限。

玻璃的成本只占组件全部成本的3%,虽然如此,欧盟单独把光伏玻璃列为调查目标,业内认为有很强的针对性。“之前欧盟的调查是多晶硅、电池、组件,此次单独对玻璃提起调查,针对性更强,是想打击相关企业,震慑中国企业,和组件的调查是同一系列的。”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欧盟接连出击对光伏电池及光伏玻璃启动调查,对光伏产业产生的连续打击效应很大。

中投顾问研究员任浩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确定对我国光伏企业出口产品征高额关税之后,国内厂商大受打击,产能过剩、库存积压,尚德、赛维均是受双反影响。不排除欧盟也会效仿美国,目前反对调查的声音主要是当地的销售商,并不是主流声音,市场的主导声音由制造商、生产企业控制的。”

随着最近几年中欧、中美之间光伏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国内的企业已经开始做相应的准备。据任浩宁介绍,上游企业的正在从多个方面实施转型。一是向下游延伸,建设、运营光伏电站,比如英利。二是优化产能、淘汰落后生产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多晶硅企业为例,如果能做到20-30美元/公斤,在目前的情况下,就有了生存的可能。保利协鑫现在的成本大约在20美元/公斤左右,一旦行业触底反弹,企业就迎来了发展壮大的机会。目前看来,降低成本也是比较现实的做法。另外,保利协鑫也把触角伸向了生物质能发电和垃圾发电,业内对此也是比较看好的。”任浩宁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太阳能玻璃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