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为何太阳能发电会成众矢之的?(上)

2013-01-14 09:31来源:日经BP社关键词: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此次,笔者想就可再生能源相关讨论的问题点进行整理。2012年是日本开始实行可再生能源固定价格收购制度(FIT)的“可再生能源元年”。然而,很快就出现了很多批判性言论。关于可再生能源的讨论之所以变得莫衷一是的最大原因,在于缺少了区分长期和短期来考虑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投资组合”视角。

因光太阳能发电一枝独秀而凸显的FIT难题

日本自从于2012年7月开始实行FIT以来,接受FIT认证的设施数量一直顺利增加。在截至2012年11月的5个月内,有365万千瓦电力获得了认证。具体包括:太阳能发电为326万千瓦,风力发电为34万千瓦,生物质发电为4万千瓦。太阳能发电占了9成,接下来是风力发电占9%,生物质发电占1%。预定2012年度内开始运转的设备容量为25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为200万千瓦,风力发电为38万千瓦,水力发电为3千瓦,生物质发电为9千瓦(资料1)。

资料1.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的安装状况(2012/11月底)

※1 根据设备认证时登记的预定运转开始日期计算的数值

※2 不包括煤炭混烧发电设备(35万千瓦)(点击放大)

首先可以说这是一个顺利的开始,但从具体内容可以看出,太阳能发电起到了拉动作用。收购条件有吸引力、开发期较短的太阳能发电可谓是一枝独秀。

由于高成本的太阳能发电表现突出,人们意识到了电价上升压力以及担心经济泡沫,从而引发了大规模讨论。这给可再生能源整体带来了不好的印象。

例如,在堪称“开发热”的状况下社会成本将会增大的担忧。甚至有意见指出,目前是经济泡沫,泡沫破裂后将出现混乱。还有看法认为,“在太阳能电池板领域,只看到低成本的中国产品普及开来,而没有对日本国内投资产生推动作用”;“只要有闲置场地或者屋顶,谁都能涉足该领域,但轻易就能涉足需要安全保障及可靠性的电气业务会引发不安”等。还有专业人士指出,大量设置后会对电压产生影响,这方面的对策要花费成本。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太阳能发电查看更多>太阳能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