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发展光伏行业应设立风险分担基金

2013-01-14 08:58来源:经济参考报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发电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世界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作为我国最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战略新兴产业,光伏产业总体量超过万亿元,从业人员40-50万人,并涌现出天合光能、英利绿色能源、尚德电力、阿特斯阳光电力等一批跨国企业和境外上市公司。

但随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国内光伏行业正陷入发展以来最大的困境。当前的光伏危机,虽然由欧债危机、美国“双反”等外部因素引发,但核心还在于我国光伏产业盲目扩张、缺乏规划;过度依赖出口、缺乏市场话语权;自主创新能力弱,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高端设备依赖进口。

针对目前现状,笔者认为,为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从以下方面下大力气。

加强光伏产业规划,推动产业整合和扶优扶强,积极完善行业标准体系,以标准规范市场。同时要防止国外资本乘虚而入,利用产业整合和贸易战等时机,掌控中国优势企业主导权,使中国光伏产业空心化。

加快推进国内市场开放。去年8月6日发布的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国内光伏发电累计装机目标为20GW。据此测算,2012-2015年,年新增装机量仅约4.3GW,只能消化国内产能的14%。若2012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量能提高到10GW,则组件出口比重将下降40%,大大缓解出口压力。即便是10GW新增光伏装机的年发电量也仅占我国2011年总发电量的0.35%,而德国这一比例为2%,意大利为3.2%。

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发展多种形式的光伏发电。以江苏为例,江苏占据国内光伏产业的半壁江山,拥有600多家光伏企业和12万从业人员,以及一批境外上市公司。另一方面,作为电力消费大省,江苏地方财力雄厚,苏北、沿海地区光伏发电条件优越,全年日照时数2200~3000小时,达到三类地区标准。在中央扶持政策还未到位之前,政府与其动用财政资金救助深陷危机的地方光伏企业摆脱债务危机,不如加快开放区域市场,推动电力企业和光伏企业在苏北地区兴建光伏电站,并安排省、市财政对电价予以补贴。从欧美经验来看,分布式发电,而非大型集中式光伏电站,才是光伏发电的未来,德、美、日、西班牙等都将扶持的重点放在了屋顶电站上。在这方面,2012年8月,浙江首次试水家用光伏发电系统,选取嘉兴5000-10000住户推出5兆瓦光伏屋顶电站政府示范项目,为分布式发电探路。与大型集中式电站不同,分布式发电对光伏政策、补贴以及运行机制有更高的要求,也需要和社区及消费者做细致的沟通。浙江省如果能成功探出一条路来,将让中国光伏产业寻找到实实在在的内需立下首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