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拯救光伏

2012-11-07 10:14来源:重庆时报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企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美国对中国光伏行业进行的双反调查,还未盖棺定论,欧盟再次对华光伏业发起双反调查,让没掌控核心技术和定价权的中国光伏企业寝食难安。

众所周知,中国光伏业主要靠出口,国内的光伏运用由于成本高,而一时难以为继,加上技术不够精专,与其他发电模式在价格上无法抗衡,以至于在国内这个新能源环保产业发展举步维艰。

据悉,国内光伏企业90%以上产品销往国外,每年销往美国约10%,欧盟销量最大,占据我国全部产量的70%,贸易金额超过200亿美元。

由此可见,中国光伏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相当高,在欧债危机和美债危机的肆虐下,中国光伏业惨遭发展困局,以至于把企业给架空,不得不面对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

据美国投资机构Maxim Group最新统计:中国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债务累计已高达175亿美元,约合1110亿元人民币。望着如此的天文数字,其实已表明中国光伏已走到了垂死的边缘,不知光伏企业在风控上,是否预见过或者大胆揣测过,不得而知,重要的该如何解决困难,拯救光伏。

说到这里,倘想拯救光伏,就必须认真研究中国光伏的发展历程,以求从中把脉病情,开出合理的药方。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近10年来,全球太阳能光伏电池年产量增长约6倍,年均增速50%以上;其中2010年总产量1600万千瓦,其中我国年产量1000万千瓦。

据2011年统计数据:中国光伏组件产能40GW,实际产量21GW,占到全球实际产量的70%以上,其中,中国光伏产能60%以上是输送至欧洲市场,涉及出口额超200亿美元。

尽管中国光伏业已位居全球首位,看似具有定价权和话语权,其实掌控的只是行业的高产能,并不是真正的核心技术,随着出口量降低和接连不断的双反调查,把国内光伏企业推向断头台,加上行业产能过剩和各自为阵,有部分企业为了活命,而发起内耗价格战,不仅便宜了外人,还遭国外算计,导致其光伏贸易争端风暴愈演愈烈,涉及到光伏产业的系列产品,到了伤筋动骨的地步。

介于中国光伏产业的此情此景,政府和大型企业发起了光伏的自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