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中国光伏企业遭遇四面楚歌 谨慎布局非洲

2012-10-22 10:30来源:国际商报关键词:光伏企业光伏产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2年对于中国光伏企业而言,可以说是四面楚歌。受欧债危机、政府补贴削减、产能过剩等因素的影响,整个光伏产业陷入低迷状态。而去年末开始,来自美国和欧盟的“双反”调查,对中国光伏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去年10月19日,德国SolarWorld公司在美国的子公司联合其他6家公司成立的美国太阳能制造联合会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诉,称中国相关企业获得政府补贴,以低于成本价在美国进行倾销。

在美国对中国光伏产业的调查方兴未艾之际,今年7月24日,以SolarWorld为首的欧洲光伏产业联盟向欧盟委员会提出了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诉讼。美国商务部本月10日发布公告称,将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征收14.78%至15.97%的反补贴税和18.32%至249.96%的反倾销税。具体征税对象包括中国产晶体硅光伏电池、电池板、层压板、面板及建筑一体化材料等。虽然按照美方贸易救济程序,除美国商务部外,此案还需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终裁。但本次美国商务部的终裁判决,基本为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最终投票结果定调。中国的光伏电池及组件或被迫退出美国市场。在美国“双反”落定后,国内众多光伏行业正在等待欧盟“双反”的“第二只靴子”落地。众多光伏企业预计,欧盟可能不会像美国那样“决绝”,但对不少已经饱受重压的光伏企业来说,仍是一场生死战。

“我们公司受影响比较大,来自欧美市场的订单没有以前大了,即使有订单,也是断断续续的,而且单子也很小,新兴市场又还没有发展起来。”日前,谈起近来欧美贸易制裁带来的影响,南京市对外贸易有限公司负责光伏产品出口的张勇显得有点无奈。

作为世界最大的光伏生产国,中国光伏电池10%出口到美国,80%出口到欧洲,因此如果欧盟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高额的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对中国的光伏企业来说就是没顶之灾。

转战新兴市场

来自美国和欧盟的“双反”调查来势凶猛、影响巨大,但是从中不难看出中国光伏企业自身存在的种种弊端。

首先是中国企业产能的盲目扩大,供过于求。数据显示,到2011年,全球光伏产能过剩为10GW,其中8GW来自中国,到2012年产能过剩上升到22GW。欧洲市场在全球光伏市场上排名第一,其中,德国占欧洲市场的一半。但随着欧债危机的影响加剧,欧洲市场需求大幅消减,相关国家先后下调了补贴力度。

其次是中国光伏企业大多集中在生产制造环节,在整个光伏产业链中偏中游产业,而这些环节最脆弱,在相关环境变更之下,更加容易受到攻击。正在此间举行的广交会被誉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不少参展的中国光伏企业都表示感受到了来自市场上的“寒意”,深圳拓日新能(002218)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晓峰说,整个行业都在适应这一新的市场环境,拓日公司参展广交会10多年了,以前很少看到英利等光伏产业大型企业这次都参展了,“有些企业是有点急了,临时抱佛脚。”林晓峰这样感慨。河北保定的巨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客户经理谢芳称,欧美一直是该公司的最大市场,但这一次广交会上,更多的只是一些来自新兴市场的中小客户,而且也是咨询的多,下单的很少。“以前我们保持联系的一些客商也遭遇到不少问题,我们的一些澳洲、德国等地的客商还传出破产转行的消息;而以前对价格不太敏感的海外客商,现在对价格也非常敏感起来。”在客商稀疏的展位里,张勇大吐苦水,张勇称,这一次广交会欧美客商明显减少,亚非拉地区的多一些,而他们的购买力和传统的欧美市场没法相提并论。

过度依赖欧美市场,缺乏对新兴市场的培育和开拓是中国光伏企业的另一个重大弊端。在欧美市场遭受重创之后,曾有专家学者建议中国光伏企业可以转战南美、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事实上,中国光伏企业也是如此做的。在今年举行的南非能源展上,中国光伏产业派出了强大阵容,整个展会约有一半的展位是来自中国的光伏企业,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重视南非市场甚至整个非洲市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