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企业正文

【光伏观察】英利承诺:不裁员、不减薪

2012-09-14 15:26来源:BNET商学院关键词:英利光伏产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2年9月6日,欧盟正式宣布对中国光伏组件、关键零部件如硅片等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这对于日子本来就不好过的中国光伏企业无疑是雪上加箱。人们不禁要问这光伏产业到底是怎么了?这样的局面还将持续多久?此时的中国光伏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又该做出哪些相应的调整?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英利集团公共关系总监梁田先生。

陡转急下

作为新能源行业的典型代表,光伏产业向来被誉为朝阳产业、低碳产业,也是近年来各地重点扶植的新兴产业之一。在政策和海外市场双重利好的刺激下,各地光伏项目纷纷上马,一时火遍大江南北。自2005年以来,中国的光伏产业以全球60%的高出货量,迅速占领了光伏产业的世界制高点。然而自2011年以来,受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全球经济发展步伐放缓等影响,上游多晶硅材料价格骤降,硅片、光伏组件价格也随之猛跌,导致光伏产业利润不断下滑。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这个朝阳行业却犹如过山车一般,从巅峰一下跌入濒临破产的深渊。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行业在短时间内“冰火两重天”?

梁田认为,其实用“陡转急下”一词来形容更为合适些。随着新兴市场逐渐打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这个行列了。而陡转急下说的是光伏组件的价格,虽然市场没有变小,或是说市场增幅放缓了,但是终端产品价格急速下降,就造成了像英利这种生产组件、提供组件为主要产品的企业,面临着严重的利润下滑和成本压力。

“价格下滑是我们现在最难受的,英利今年上半年市场销量完成了43%的增长,比去年卖得好、卖得火,可是今年上半年得到了毛利平均只有6.2%,以前是20%到30%,毛利急剧下滑。企业处于资金非常紧张的状态,回流资金少。利润和价格的下滑原因,打个比方说,我们的需求放缓,包括英利在内的中国主流光伏组件产能释放太快,形成了一个对冲,就造成现在是市面上供大于求的局面,尤其是今年上半年以来局面更加严重了。实际上,我们预计这个局面是短期的,首先,全球经济下行不可能总是下行,周期调整之后必然会上弹,一般一个周期也就是4、5年。第二,从去年以来,全球各个国家都面临大选,政治不确定性犹存,但随着调整之后政治趋于稳定,抓经济便是各国第一要务,光伏作为各国的战略新兴能源,应该会成为各国提高就业和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第三,主流的光伏企业受到这次冲击之后,一定会强身健体、压缩成本。面对利润和组件价格的下降,我们要做的就是控制成本。我们预计这个局面将会持续到明年的第二、三季度。”梁田说道。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