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才能改变未来

2012-06-01 15:40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企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虽已入夏,但从去年开始便陷入“隆冬”的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却依然寒意未消。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可谓“大起大落”,由之前的“超越任何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到如今“光伏产业遭遇深寒”,再加上日前美国又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31.14%至249.96%的反倾销税,让中国光伏产业又一次遭到重创。

“目前,对于一些掌握较高水平制造技术,并拥有一定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中型光伏企业来说,是‘危’与‘机’并存,可以趁行业发展不景气,低端企业生存困难的机会,在加快自身专利保护体系构建的同时,引领、推动行业标准体系的建设,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快产业整体结构优化升级进程,优化自身发展环境。”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储能专业委员会研究员李雷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现状不容乐观

“从目前产业的现状看,国内光伏产业正在遭受‘双反’、‘产能堆积’等深重压力,同时,部分企业还有债务危机、融资难的问题,这些造成了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逆境,国内光伏企业处于亏本运行状态的较多,产业总体有‘寒冬’的感觉。”纵观目前的光伏产业发展,李雷如是说。

有关业界专家普遍认为,国内光伏产业所遇到的困境,与光伏企业盲目扩张,大量企业徘徊在产业链低端,核心技术依赖进口,产品销售依赖出口这样“两头在外”的模式有直接关系。究其根本,在于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核心技术力量的薄弱。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目前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较为薄弱,特别是在设备制造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不多,造成设备制造领域外企独大的局面,制约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李雷说。

据了解,2009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已占到全球总产量的40%,成为名副其实的光伏产品制造第一大国。汤森路透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在1990年至2009年这10年间公开的太阳能技术相关专利中,日本约有1.45万件,占到所有太阳能技术相关专利的42%;中国占13%,比两大太阳能强国美国、德国分别高出了1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位居全球第2位。

但通过专利检索可以发现,我国光伏企业提交的发明专利较之国外企业相对较少,光伏领域中的核心技术大都集中在日本、美国等企业手中。诸如佳能株式会社、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为代表的国外企业都拥有大量的发明专利。尤其是在多晶硅主流技术方面我国仍与这些企业存在一定差距。

“核心技术影响成本控制,当技术上升到一定水平后,我国依靠廉价劳动力资源取得的成本优势将不再体现。”业界专家表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此次太阳能光伏产业所遭遇的困境,除盲目扩张之外,正是长期以来太阳能光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薄弱的集中体现。

鼓励技术创新

“要改变现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国的光伏企业需加大在成套设备研发方面的投入,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避免受制于人。”李雷一针见血地指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