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浙江衢州光伏产业遭遇“倒春寒”

2012-06-01 09:29来源:衢州新闻网关键词:光伏产业多晶硅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美国‘双反’高税率裁定,对企业主的信心绝对是个打击,将关联企业推向绝望。”5月下旬,开化县经信局的吴炯相告,这位长期从事光伏产业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介绍,去年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的毛利润大约在20%左右,已经应诉的国内企业还将被征收31%的关税,未应诉企业则将更高——249.96%,“再加上还要往前追溯90天,即3个月内出口的产品都可征收高额关税,今年元旦之后,不少企业都抓紧往美国出货。近期出口美国的企业绝对是巨亏了!”

其实就在今年三四月份,开化县硅产业已是悄然回暖,业内人士介绍,主要是国内大企业订单放量,以为熬过了寒冬,孰料其实“倒春寒”刚刚袭来,不仅电池及组件等产业,就是关联产业也进入了最悬的“关口”。开化县经信部门这位专业技术人员认为,“双反”高关税对我国的中小型光伏企业来说是一个致命性的打击。

说最悬关口并不为过,“乐叶光伏”总经理崔慧林介绍,去年公司八成左右产品出口国外,集中在欧盟、澳大利亚、南美,虽然不是以美国为目标市场,“但是美国既然开出了天价关税,欧盟很有可能模仿,这是我们最为担心的。”

今年5月中旬在上海结束的展会上,“乐叶光伏”获得了大量订单,生产任务一直排到了明年4月,但是做出口订单,国外客户只先付10%的定金,产品又有40多天的运期,期间产品价格如有上扬,是最完美的预期,但是“一旦下跌,国外客户肯定要压价。”

作为光伏原料多晶硅及电池组件生产企业,“中宁硅业”的表现相对淡定,该公司一位张姓工作人员介绍,公司生产的原料多晶硅主要供应位于宁波的母公司,而组件主要走国内市场,从今年3月至4月的情况来看,总体情况产销形势还不错,“毕竟我们只是生产基地。”

业内人士介绍,我国光伏产品主要出口欧盟和美国两大市场,其中欧盟占了七成左右,美国占15%,去年销往美国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价值约31亿美元,比2010年度增长一倍,在欧盟国家普遍调低财政补贴,市场需求放缓的背景之下,美国市场一度被业内企业寄予厚望。

“一旦欧盟也模仿美国对我国光伏产品开出重税,国外主要两大市场就对我们的产品关上了大门,那么国内市场能否救市?”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后发现,后势并不明朗,并呈两极化。

企业人士持乐观态度,认为可以趁美国对我方产品开出天价关税之际,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启动国内市场,“这样至少能够有10至20年的生存发展空间。”但也有一种观点是,去年国家有关部门对于“金太阳工程”的补助为10亿元,今年增加到96亿元,如果要完全启动,仅仅上网电价一块就需要数百亿元,由于目前光伏发电的成本高于传统能源发电,因此各国对光伏发电都进行了各种形式的贴补,以弥补企业的亏损。今年国家仅金太阳项目一项需补贴94亿元人民币;此外,国家还需对4GW光伏发电补贴近20亿元人民币,有的报道是7GW,那么发电补贴还要增近一倍。因此,期望在短期内快速启动国内大市场难度不小。业界隐忧的是“补贴其实又是把‘双刃剑’,在推动光伏产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光伏市场的畸形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多晶硅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