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市场正文

太阳能光伏薄膜技术面临困境 未来仍有一定发展机会

2012-03-28 13:10来源:世纪新能源网关键词:光伏行业光伏产业光伏设备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2年3月28日—光伏设备季度报告的作者,高级分析师Finlay Colville近期撰文,评论欧瑞康转让光伏设备业务,以及薄膜太阳能技术的前景。

自从2006年欧瑞康以非晶硅薄膜整线设备厂商身份进入市场以来,光伏行业的设备供应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虽然该公司并非仅仅提供整线设备,其业绩是否成功最终取决于市场对非晶硅/微晶硅双结薄膜技术的接受程度,早期参与者的市场影响力,还有最重要的是后续的整线设备订单。

与应用材料相似,欧瑞康最初的订单来自欧洲在2006到2009年期间对薄膜技术的投资,尤其受益于新进入非晶硅薄膜市场的Inventux, HelioSphera, Gadir和Pramac等。一批亚太区域的客户紧随其后,具有代表性的是天威、正泰和宇通。

在2008年中期,欧瑞康的未完成订单金额达到了惊人的6亿7千6百万美金,前景非常乐观。事实上,加上应用材料和爱发科在同一时期的薄膜设备订单,所有非晶硅整线设备的未完成订单金额超过了15亿美金。

然而,虽然非晶硅薄膜厂商努力扩大市场份额,其组件效率依然低于10%,而制造成本的下降也落后于亚太地区积极扩产的晶硅组件厂商,给此类技术的前景蒙上了阴影。许多非晶硅厂商的产能利用率低于收支平衡的状态,针对薄膜产能的新投资枯竭,所有薄膜厂商都不得不调整策略来和占有优势的中国晶硅组件竞争。

当应用材料和爱发科从非晶硅设备业务的市场退出或收缩的时候,欧瑞康的反应是重新设计整线设备技术。设计目标基于First Solar的效率和成本路线图,而不一定是一线晶硅行业领先者的水平。新技术的资本支出、生产能力、转换效率、运营成本都显著地降低,并最终推出了ThinFab生产线。事实上,欧瑞康变相成为了他们现有客户的市场代言人,但只有少数几个同行可以一起说服整个光伏产业

到现在,针对非晶硅薄膜产能的投资已经下降到非常低的水平,新进市场的投资可能来自于中国或者夏普的3Sun,但他们对薄膜设备的偏好不利于来自欧洲的欧瑞康。周星和铂阳精工也进入非晶硅薄膜整线设备市场,在变化很大的供应链管理环境中对欧瑞康形成了新的威胁。汉能公布了对铂阳精工超过60亿美金的投资计划,并使用中国生产的整线设备在中国各地大规模建厂。显然,新兴力量正在主导非晶硅薄膜市场的设备开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行业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设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