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政策正文

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薄膜”垂青

2011-07-25 10:56来源:《南方都市报》关键词:薄膜光伏太阳能电池光伏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7月22日,广东省经信委公示拟认定广州天河软件产业基地、佛山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基地等17个基地为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其中,属于新能源产业领域的有,佛山三水太阳能光伏产业、河源太阳能光伏产业、中山风电装备产业。

获得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认定,将获得财政扶持。“十二五”期间,省财政计划每年新增安排20亿元,共100亿元,直接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大力推进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和太阳能光伏产业三大项目。

目前广东最大光伏项目落户河源

记者获悉,在这批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名单中,佛山三水太阳能光伏产业、河源太阳能光伏产业位列其中,共同的特点是初显产业集聚。

譬如,三水的广东光伏产业基地总面积为8平方公里,由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对基地进行总体规划。其中,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投资了3个项目。包括TCO导电薄膜的成套设备生产、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与高密度ITO靶材生产以及薄膜太阳能生产线。

据三水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按规划,到2015年,三水光伏产业总投资规模约380亿元,总产值达到8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工业增加值占三水区GDP的25%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在省政府制定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实施方案”中,“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生产及产品应用项目”被列为该地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点工作和重大建设项目;并明确位于国家高新区佛山三水园的广东光伏产业基地则是广东省太阳能光伏产业研发、生产的主要集聚地。

与三水不同的是,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河源拥有得天独厚、丰富优越的战略资源优势———超白石英砂已探明储量和产量均占全球的1/4.如何将这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直是河源不断探索的课题,定位光伏产业重点推进地并展开招商,也成为河源近年来紧锣密鼓推动的事情。

本月20日,广东汉能光伏有限公司在河源举行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设备MOVE-IN进场仪式,首批12车生产设备进场,标志着该公司将由基建逐渐进入生产运营,该项目计划五年内产能达到1GW(兆瓦),项目投资号称210亿人民币。该规模是迄今为止广东省内最大的光伏项目。

继成功引进汉能河源太阳能薄膜电池项目后,河源与深圳市恒泰豪实业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合作协议,首期投资60亿元,年产能超百亿元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项目再次落地。

中山强攻风电装备产业

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中山市在风电装备产业方面独树一帜。

截至2010年年底,中山市各类装备制造产业的企业总数为1185家,装备制造业实现了工业总产值1435.67亿元,增长30.9%,占全市工业产值的比重从22%增至27%.

据中山市公开的《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发展意见和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在产业发展目标上,重点发展风电装备、LED、动力电池、太阳能、生物质能设备制造业五大主导产业,形成以大型龙头企业带动的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五大产业链条和五大产业集聚区,并建设1-3个省级新能源区域特色产业基地。

而据中山市发改局局长黄桂光公开介绍,中海油将投资200亿元与中山共建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基地共占地1000亩,项目包括:50个油改气的加气站、汽车改装生产厂、汽车汽罐设备、油改气技术培训等。

与此同时,在风电装备方面形成一批龙头企业。以广东明阳电气集团、广东天富风光潮发电设备有限公司为代表。明阳集团主要从事风力发电设备研发和制造,是我国兆瓦级风机叶片第二大制造商,年产值60亿元,2012年可超过300亿元。天富集团生产大功率风光潮发电设备,3年可形成100亿元产值。·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薄膜光伏查看更多>太阳能电池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