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市场正文

众企业抢滩多晶硅 行业或面临产能过剩

2011-03-23 13:19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发电多晶硅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随着《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正式落地,作为太阳能光伏产业上游市场,多晶硅自此开始“从梦想走进现实”,而光伏类上市公司则成为一场场光伏扩能赛的主角。

近期,国内最大多晶硅生产商保利协鑫宣布将斥资177亿港元在今明两年提升产能2倍。另一光伏巨头江西塞维则传出旗下多晶硅业务下半年赴香港上市的消息。超日太阳、向日葵也纷纷祭出收购大旗,向产业链上下游迈进。就连长期以上游设备辅料为主营的恒星科技也经不起下游需求膨胀的诱惑,开始染指硅片项目。与此同时,新近涉足光伏的奥克股份也将原计划5年的硅片项目缩短至2年,全速向崛起的光伏市场靠近。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光伏市场如火如荼之时,棱光实业日前却在公告退出多晶硅行业。而乐山电力、天威保变发布的年报也显示,其目前涉及多晶硅业务在市场回暖的2010年却表现平平。

“国内多晶硅产能大多数会在2011下半年开始释放。尽管目前市场仍表现紧缺,但随着中下游市场产能过剩以及终端需求减弱,不少涉足多晶硅的上市公司也恐难获得理想回报。”一位光伏研究专业人士认为,产能释放需与终端需求同步,一旦出现错位,将面临较大风险。而就风险而言,越往上游走或产业链越全的企业将越安全。

上游公司受益产能释放

多晶硅市场价格再创新高,目前现货价格已达每公斤114美元,这是继2010年9月以来多晶硅行情的二度大幅上涨。受此影响,市场普遍预期,专注于上游多晶硅业务的国内上市公司将会成为此轮行情的直接受益者。

然而,事实有些出人意料。今年2月底,乐山电力、天威保变相继发布年报。据年报披露,这两家在国内被公认处于多晶硅行业领先水平的企业,多晶硅项目的利润贡献并不大。

财务数据显示,由乐山电力控股的乐电天威自2010年4月转产以来,目前刚好能扭亏为盈,全年实现利润仅58.7万元;天威四川硅业目前仅盈利533万元,而达产已有两年的新光硅业全年净利也只有约3000万元,与盈利过亿元的历史峰值相去甚远。

“多晶硅企业的产能并不等于产量,大多数项目在转产后都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才能逐步实现达成,所以在行情走俏的时候,上游上市公司受益多少完全取决于实际产量。”业内人士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

对此,天威保变表示,目前该公司净利下滑主要是受公司旗下新能源企业均处于建设收尾或投产调试阶段,前期市场开发支出较大以及未满产所导致的高额成本因素影响。

就目前而言,国内多晶硅市场仍处于供小于求的阶段。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月国内多晶硅需求仍维持高位,进口量约5521吨,同比增长74.8%。这意味着短期内随着产能的及时释放,不少多晶硅企业仍可获得可观利润。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多晶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