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发电成本过高一直是推广光伏发电最大的障碍,人们试图从原材料、生产工艺乃至运营规模等多方面入手解决成本问题。研究人员发现,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其实还可以通过减少太阳能电池片的需求量来降低电池成本在光伏系统总成本中所占比重,在这条思路的引导下,聚光光伏技术开始浮出水面。
聚光技术助成本降低
·多结I-V族化合物电池是主流
·聚光技术使半导体材料需求量大幅下降
所谓聚光光伏(CPV)技术,简单地讲,就是通过透镜将接收到的太阳能放大成百上千倍,然后将放大的能量聚焦于效率高、面积小的光伏电池上,其基本原理就跟用放大镜点着火柴的原理一样。但是,由于聚光之后将在电池表面积聚很多热量,对于聚光电池尤其是高倍聚光电池而言,散热效果较差的传统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并不适用。
“聚光光伏技术采用多结的III-V族化合物电池。”天津蓝天太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彦铮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晶硅和薄膜电池技术相比,多结电池具有很多优点。首先,多结电池具有宽光谱吸收的特点,从而大大提高转换效率;其次,多结电池温度系数小,适合在高温下工作,因而可以采用高倍聚光技术,减小电池面积;此外,以相对廉价的聚光器件替代昂贵的半导体材料,在大规模应用于发电时可有效降低成本、降低生产能耗。”记者了解到,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理论转换效率大概为26%,多结的III-V族电池理论转换率可超过60%,充分体现了其宽光谱吸收器件的优势。
“对多结电池而言,在聚光之后其转换效率可以从30%增加到38%以上。”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事业部技术总监俞容文告诉记者,“聚光倍数的增加也将使太阳能电池芯片的材料得到节省,从而使成本得到降低。如果多结电池聚光倍数为1000倍,则所需的芯片面积仅为受光面积的1/1000。经测算,1兆瓦的多结聚光太阳能电站,其所用的多结半导体材料仅为67克。”
将与传统光伏技术共存
·全球聚光光伏市场具有高速增长潜力
·中国聚光光伏应用已开始起步
尽管聚光光伏技术的研发历史已经有30多年,但聚光光伏电站的商业化运营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我国,已有多家企业开始尝试在该领域实现突破。记者了解到,四川汉龙集团旗下的成都钟顺科技公司已在重庆和西昌建设了聚光光伏电站;由厦门三安光电在青海格尔木独立设计、安装的规模为1兆瓦的示范电站,目前整体设备安装也已经结束。
在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我国航天系统、电子科技系统的多个研究所也在致力于聚光太阳能电池芯片的研发和生产。诱人的产业前景也促使地方政府加大了对企业的扶持,今年6月,四川省成都双流县人民政府与四川汉龙集团、钟顺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签约,将建设全球首个太阳能聚光光伏产业园,该项目计划在两年内建成200万千瓦的生产规模。
聚光光伏市场具有高速增长潜力。
据孙彦铮介绍,目前全球的聚光光伏系统装机容量不到200MW,预计今后几年内,随着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体现,市场规模将有爆发式的增长。“未来10年,全球聚光光伏年均增速预计在40%以上,到2020年行业总产值可达500亿元左右。我国目前仅有少量示范电站,随着光伏装机容量的提升,聚光光伏的市场也将逐渐打开。”孙彦铮说。
不过,从长期来看,聚光光伏系统不会也不可能完全取代晶体硅和薄膜电池的市场。孙彦铮表示,聚光光伏系统适合于大规模的光伏电站,而晶体硅和薄膜电池除了适合于大型光伏电站外,还适用于较小型的家用、商用和建筑一体化等发电系统。
系统工程需突破难关
·太阳跟踪系统精确度要求更高
·环境影响不容忽视
不过,聚光光伏系统技术门槛较高,其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复杂、系统集成技术复杂,其核心技术三结砷化镓电池外延技术只有少数的几个厂家掌握,因此真正实现商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成本方面,聚光光伏的太阳跟踪系统、维护保障系统等方面的成本也不容忽视。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红波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普通的晶体硅光伏系统也需要跟踪系统,但高倍聚光光伏的太阳跟踪系统对精确度的要求非常高,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太阳能能准确地聚焦到太阳能电池芯片,另一方面也是避免对芯片周边的组件材料造成损害;而太阳跟踪系统精确度的提升也会使得成本大幅增加。另外,周边环境对聚光光伏系统的影响也很大,例如,在刮风的时候,小幅的倾斜对晶体硅电池几乎没有影响,但很可能会对聚光光伏系统的聚光效果产生致命的影响。
据李红波介绍,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经完成了一个1千瓦的聚光光伏示范工程,该项目已经运行两年,目前正在建设一个50千瓦的示范工程。“应该说,在示范工程运行过程中,我们已经解决了很多难题,但又陆续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李红波表示。
企业观点
天津蓝天太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彦铮
聚光光伏最具成本优势
聚光光伏发电技术正逐渐成为太阳能领域的焦点。传统的光伏发电技术主要有晶硅电池技术和薄膜电池技术。聚光光伏产业是一个新兴的发电产业。
聚光光伏系统的生产过程更加节能环保。与传统的晶硅电池制造过程相比,它具有低污染、低耗能的特点。系统的聚光倍数越大,所需的光伏电池面积越小,对于500倍的聚光光伏系统来说,10mm×10mm面积的电池可以发的电能相当于230mm×230mm面积的电池发出的电能。在节省半导体材料用量的同时,降低了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生产成本和能耗,使得聚光光伏系统具有更短的能源回收期。
聚光光伏发电更具成本下降空间。随着聚光光伏技术的更加成熟以及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预计未来几年内其综合成本即可低于晶硅和薄膜电池。如果对光伏发电设备的生产环节征收碳排放税,聚光光伏系统的投资回收期仅会延长1~2个月,而晶硅和薄膜电池均会延长1年以上,届时聚光光伏系统的相对成本优势将更加明显。
全球有数十家公司涉足聚光光伏系统,多数集中于美国,其中以Emcore和SolFocus为代表。SolFocus为西班牙和希腊两大10MV级聚光光伏电站系统供应商;2008年Emcore的聚光光伏系统的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美元。国内方面,钟顺科技在重庆和西昌已经实现CPV并网电站的建设,其中西昌聚光光伏电站为国家863计划组成部分。万家乐、三安光电、新华光、水晶光电、利达光电、蓝天太阳、阳远新能源等也都致力于聚光光伏产品的制造。
聚光光伏系统毕竟是刚刚步入光伏领域,与传统的晶硅及薄膜光伏系统来比,是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晶硅与薄膜电池技术仍将是光伏市场的主体。但是聚光光伏系统将逐渐增大其在光伏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并将长期与晶硅、薄膜电池共存。
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事业部技术总监俞容文
高效率是聚光光伏最大亮点
人类对聚光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历史并不短,美国的科研人员在1967年就提出了这个概念,但是真正开始建设示范电站也只是最近3~5年的事。Ⅲ-Ⅴ族太阳能电池成本的降低、多结电池研制的成功加速了聚光光伏商业化的进程。不过,聚光光伏系统的可靠性验证需要进一步加强,另外,聚光镜和跟踪系统也是聚光光伏商业化过程中的难点。
聚光光伏最大的亮点是效率高,在目前商业化的光伏技术中,聚光光伏的效率是最高的。在光伏行业中,效率是决定成本的重要因素,因此效率的提高对光伏发电成本的降低是有很大帮助的。
从严格意义上讲,目前主要有三种材料可以用于制造聚光太阳能电池,包括硅基电池、砷化镓电池和多结电池。对硅太阳能电池而言,由于硅是间接半导体材料,其热性能比较差,目前其聚光倍数最高只能做到100倍,在聚光条件下效率仅提高约1%;此外,用于聚光光伏的晶体硅材料其品质必须达到半导体级,其材料成本也高于普通光伏级硅材料。砷化镓材料在光子跃迁过程中并不伴随着发热,因此其热性能优于硅材料,但其聚光倍数也只能做到100倍~200倍。目前三安光电使用锗、砷化镓、镓铟磷等3种不同的半导体材料形成三个p-n结,制作了多结太阳能电池,由于每一种半导体材料具有不同的禁带宽度,分别对应不同的太阳光谱,可以对太阳光进行从蓝光、可见光到红外光的全谱线吸收。这种多结太阳能电池的聚光倍数可以达到1000倍~2000倍,在聚光之后,其转换效率可以在30%的基础上再增加8%~10%。
多结太阳能电池Ⅲ-Ⅴ族材料的生长技术与LED外延技术实际上是同源的技术,基本上使用同样的设备、同样的工艺,LED生产工艺完全可以移植到多结聚光太阳能电池,所以三安光电在LED领域的技术积累为多结太阳能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红波
聚光光伏仍需考虑规模效应
聚光光伏电池通常使用砷化镓等Ⅲ-Ⅴ族材料,而不宜以硅为衬底,因为经过聚光之后太阳能电池温度会迅速升高,随着温度的升高硅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会下降;如果要有效地降低电池的温度,就必须加快散热,这又会使得成本大幅上升。
尽管用砷化镓材料制造太阳能电池已有多年的历史,但聚光光伏所需的砷化镓电池与普通砷化镓电池也有所不同,因为聚光之后电流增大,对电池表面载流能力的要求也提高,从而对砷化镓材料的要求也更高。
聚光光伏发电要得到推广,还需要业界加大投入。由于聚光光伏的市场还没有真正启动,因此一些配套材料的厂家对投入资金进行研发的积极性并不高。要解决聚光光伏存在的问题,必须在跟踪系统、玻璃透镜、封装材料等各环节实现突破,需要从事不同领域的厂家共同努力,而不仅仅是解决太阳能电池的问题。在聚光光伏电站得到推广之前,必然会经历示范运行过程,在示范运行中会暴露出很多问题,只要有厂家愿意投入力量去解决,那么聚光光伏很快就会得到推广。
即便对高倍聚光光伏系统而言,也需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会有效益,我认为可行的规模至少应该在100兆瓦以上,如果是几兆瓦的装机容量很难得到效益。比如,对于一座100兆瓦的聚光光伏电站,如果其中1兆瓦的设备需要维修,不会对整个系统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如果电站的规模只有1兆瓦,经常处于维修状态的话,成本就会大幅上升。
对高倍聚光太阳能来说,一些系统的技术问题还没有解决,国外也处于示范状态。在计算投资回收期的时候,还应该考虑系统维修的成本以及维修期间发电的损失。
聚光太阳能电池的寿命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通常对太阳能电池的寿命要求为25年。对同样一块电池而言,其辐射的光子总量是一定的,在聚光之后加快了光电转换的速度,那么这样的电池还能否维持25年的寿命,是有必要进一步研究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4月27日-2025年4月30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65MW/100MWh!广东韶关市浈江区首个电网侧独立储能站开工4月25日上午,广东韶关浈江独立储能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国粤(韶关)电力有限公司举行。该项目由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与国粤(
4月29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与江苏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苏发改规发〔2025〕2号),通过优化上网模式、简化备案流程、保障接网消纳、规范整村开发、强化安全管理,多维度破解分布式光伏发展痛点,为企业、投资者及从业者注入信心。上网模式
在国家“双碳”战略与低空经济政策的双重推动下,一场关于能源与空间利用的变革正在悄然上演。深圳安泰科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勇立潮头,以前瞻视角锚定光伏柔性支架为核心技术,布局“低空经济+光伏产业”融合新赛道,致力于为“低空经济+光伏”赛道土地立体化开发与绿色能源高效利用带来创新解决方案
4月29日,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海域,随着最后一组光伏发电单元完成调试发电,中国首个建设在高风速海域的海上光伏项目——三峡集团东山杏陈180兆瓦海上光伏电站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该项目总装机容量180兆瓦,配套建设一座110千伏靖海陆上升压站和18兆瓦/36兆瓦时的储能系统,年平均可提供清洁电能约3
4月29日,山西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第二次征求公众意见的公示。文件提出,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工商业光伏,自发自用电量占年发电量的比例应在50%以上,鼓励通过储能等方式优化涉网安全与电网友好性。年自发自用电量占发电量的比例未达到要求时,调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推动光伏发电与生态修复协同发展,加快构建云南新型能源体系,云南能源监管办聚焦新能源开发堵点难点问题,持续强化监管力度,护航云南以光伏为主的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近日,云南首个尾矿库光伏电站—背阴山尾矿库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顺利投产,打造“光伏+生态
一季度全国能源供应充足,消费保持增长,供需总体宽松,价格稳中有降,能源生产和用电增速呈现积极信号。在4月28日举行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能源生产稳步增长,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亿吨,同比增长8.1%;规上工业原油产量5409万吨,
4月26日,由中国电建北京院总承包的内蒙古最大光伏草业项目——商都县150万千瓦光伏草业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为调整内蒙古地区能源结构,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质量,培育新能源产业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新的动力。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十八顷镇,光伏区总占地面积约4141公顷,项目规划交流侧装
4月28日,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了青海省德令哈托素储能电站工程EC总承包工程项目招标公告。项目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西出口光伏光热园区的西部,该项目最终配置储能系统容量为150MW/600MWh(储能系统设备由招标人提供),其中集中式储能系统容量为100MW/400MW
4月27日,上海梓涅新能源在太仓投资建设的1.075MWh用户侧储能项目并网运行。该项目采用低充高放的储能策略,最大限度地弥补了光伏发电不足的部分,确保了电力的全面消纳与高效利用,并大大提升了绿色能源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月28日,全国规模最大、广东省首个垃圾填埋场光伏项目——宝安老虎坑垃圾填埋场光伏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项目由深圳能源集团所属湾区新能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利用约14.6万平方米垃圾填埋场堆体资源建设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13MW,年发电量约1400万度。结合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最新政策,项
近日,瑞典能源署投资80万欧元(877000美元)资金,用于支持一项小型抛物线槽式聚光区域供暖示范项目。这项总投资160万欧元、源于一项名为“未来地区供暖”研究计划的示范项目预计于明年完成建设。(来源:微信公众号“CSPPLAZA光热发电平台”ID:icspplaza)事实上,中国许多聚光技术企业在民用供热、
据外媒近日报道,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发表在《自然能源》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科学家们已经制造出了一种效率接近50%的太阳能电池。(来源:微信公众号“CSPPLAZA光热发电平台”ID:icspplaza)通过现代工程和纳米技术的魔力,这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总共包含约140种各种III-V材料层,以支持这
目前,奥地利蒸汽和热传输解决方案提供商Ecotherm正在向全球推广一种可预制的、基于线性菲涅耳集热器技术的聚光太阳能系统,该系统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完全预制的镜场模块,非常易于运输和安装,可适用于所有使用100°C至250°C蒸汽的生产企业。据悉,该技术最早由Ecotherm合作伙伴Fresnex公司研发,后
传统化石能源危机、环境压力、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投资的快速增长已经促使太阳能产业成为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选择。光伏太阳能产业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朝阳产业,其独有的产业特点和战略地位吸引了国内外政府、企业界以及研究机构的空前关注。(来源:微信公众号“光伏测试网”ID:Test
光热是一个具有全球战略性意义产业国际能源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未来能源供应技术向绿色、低碳、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已成世界各国普遍共识。近年来,随着我国光伏、风电等波动性电源的大规模并网,占全网装机的比例已经超过20%,在电力系统中的定位已发生变化,运行中替代了大量常规电源,正在向主力电
9月19日18时02分,由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西北院设计的鲁能海西州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中50兆瓦塔式光热发电项目一次并网成功。鲁能海西州50兆瓦塔式光热发电项目位于太阳能资源丰富的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采用塔式熔盐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由聚光集热系统、储热和蒸汽发生系统、高温高压再热纯凝
9月19日下午18点02分,鲁能海西州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国家示范工程50兆瓦光热发电项目正式投产发电,成为我国目前储热时间最长、可24小时连续稳定发电的塔式光热电站,为我国能源转型起到了积极的示范、推动作用。本文来源:青海鲁能人微信公众号名称:鲁能海西州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国家示范工程50兆瓦塔式
传统化石能源危机、环境压力、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投资的快速增长已经促使太阳能产业成为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选择。光伏太阳能产业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朝阳产业,其独有的产业特点和战略地位吸引了国内外政府、企业界以及研究机构的空前关注。(来源:微信公众号“光伏测试网”)太阳能
由欧盟“Horizon2020”研究及创新计划与瑞士SERI(瑞士国家教育、研究和创新秘书处)联合出资研发的SUN-to-LIQUID项目于2016年1月正式启动,并计划于2019年12月31日结题。这个历时长达4年的项目旨在通过集中太阳能对水、二氧化碳的作用来生产可再生的运输燃料。该项目的合作伙伴包括苏黎世联邦理工工学
ldquo;未来可能光伏、风电,未来对于传统能源,无论是煤炭还是石化等等可能会有一个颠覆性的过程,但从我个人从事太阳能发电20几年来,我觉得可能这个过程应该是个漫长的过程,光伏在未来短期内要替代,作为主力电源出现在能源系统和电力系统当中可能还为时尚早,它还很需要跟传统的能源无论是水电还是
4月11日,光伏领跑者项目技术方案可靠性与经济性分析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电力投资集团、设计院、检测认证机构等众多业内大咖悉数出席。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商,晶科能源副总裁金浩也应邀出席,并就企业在微聚光、半片、PERC、双面等高效技术上取得的进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