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招标正文

光伏并网招标:决定命运的不只是成本

2010-07-13 10:19来源:世华财讯资讯中心关键词:海上风电光伏并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光伏并网发电特许权招标中,如何能够将成本降到最低尤为关键,但不能以牺牲长期质量为代价。

  据中国证券报7月13日报道,8月10日,中国280MW光伏并网发电特许权项目将正式开标,众多光伏组件设备商和电力投资商开始投入紧张的筹备工作中。天威英利、无锡尚德、江西赛维等多家光伏生产商都表示将积极备战这轮招标,但对此轮上网电价暂时无法预测。

  一边是国外光伏市场需求旺盛,一边是国内市场未见起色,国内光伏设备商面临“左右为难”的局面,原因是,国外市场能够带来利润不假,但风险较高,国内市场尽管不可或缺,但需要做好少赚钱或不赚钱的准备。

  目前的光伏项目招标仍旧存在“低价中标”的思路。接近国家能源局的相关人士透露,对此次光伏上网电价的预期在0.9元/千瓦时左右。因此,对投标者来说,如何能够将成本降到最低尤为关键,而成本的降幅和技术进步也将直接影响光伏产业的前景。

  国内第二轮光伏并网项目特许权招标启动,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也在进行中。同样是招标,中标条件中,成本低廉都是最重要或相当重要的条款。这意味着,对于投资商和设备商而言,成本关系到能报出的电价,而电价决定能否喜获标书。

  重视成本理所应当,无论是风电还是光伏发电,相比传统火电都显得“太贵”,为了脱掉“贵族”的帽子,只能不断降低成本、放低身段。然而,在全力降低成本之余,请勿忘记技术和质量。

  以海上风电为例,所了解到的信息是,无论传统主业是否属于风机制造领域,不少设备商都在争先恐后地研制大容量海上风机,2.5兆瓦、3兆瓦甚至5兆瓦,不断有海上风机下线的消息传出。

  尽管组织海上风电招标的相关主管部门表示,首轮海上风电招标并不会把低电价作为筛选中标的最重要因素,将综合考虑质量、运营能力等。然而,投资商仍然在努力将成本降低,毕竟成本必将是招标的重点考虑因素之一,此外,首轮海上风电招标的意义非同寻常,有着首轮陆上风电招标和首轮光伏招标同样的标杆性意义,为了争夺中标机会,一场成本战不可避免。

  因此,大量设备商加班加点研制海上风机、叶片等设备,匆忙下线也不足为奇,而问到这些企业的技术是否有自主产权,得到的回答多数是引自国外,或在国外基础上综合研制而成,在这种“群起争标”的大环境下,很少有企业能够有资金实力以及时间来踏实完成技术的研发,并保证百分之百的质量。

  光伏产业同样如此,不少设备商为了中标,将成本压低,结果质量不过关,光伏电站的正常运行寿命受到影响。

  如此一来,在奉行“低价中标”思路的招标形势下,普通企业为了求得市场机会,很难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宽裕的财力去完成关键技术的研发,不少企业都选择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这样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产品量产,获得效益。殊不知,对国外先进技术的过度依赖,对企业的利润增长空间和长期发展将形成较大的阻力。

  以海上风电招标为例,目前国内的海上风电开发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无论是行业还是政府相关部门对有关设备的标准、质量尚未有统一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先行探索非常重要,如果在市场的引导下,仅注重成本低廉,却以牺牲长期质量为代价,将对未来设备标准体系的建立和海上风电产业的长期发展埋下隐患。
 

又以光伏产业为例,中国高纯度多晶硅依旧需要大量依靠国外进口,而薄膜电池的生产设备和工艺也需要引进国外,尽管国内也有不少设备商在尝试生产薄膜电池生产设备并取得一定成绩,但国外先进的薄膜电池转换率远超过国内,这一技术壁垒也影响到中国光伏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由此可见,中国在进行海上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招标时,一方面要在电价上引导产业成本逐步降低,另一方面也要对相应的技术创新予以鼓励,对产品质量标准实行强有力的监督,否则,招标的初衷将大打折扣。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上风电查看更多>光伏并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