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一、今年在中国大规模启动光伏电站建设已具备条件。
近10年来,太阳能发电应用快速发展,但因光伏组件成本高、上网电价高,应用市场主要在欧洲等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应用缓慢,在中国也仅有一些示范项目,光伏发电在我国新能源份额中所占比例很小。但是,太阳能发电有着能量巨大、取之不尽、清洁环保的巨大优势,是最重要的新能源,一旦解决了价格瓶颈,必将成为本世纪最主要的替代能源。去年以来,硅材料价格的大幅下跌,导致晶硅电池组件价格下跌一半,这为降低光伏发电成本提供了机会。更重要的是,硅基薄膜电池异军突起,以其生产中低能耗、低成本、零污染、年发电量高等优势,成为最具价格竞争力的光伏组件,这为建造低成本光伏电站提供了基础。光伏电站建造成本的大幅降低,又为降低上网电价创造了条件。强生光电在去年初就提出用3-5年时间使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与火电同价的目标,当时并未有很多人赞同,但一年多的实践证明,这一目标是可能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中国光伏产业要快速、稳健发展,光伏应用必须同步推进。但我国光伏发电今年到底发展多大规模?应该采取什么补贴方式?特许招标上网电价到底定多少为好?一时众说纷纭,甚至意见相左。一种意见认为,近期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必须订在1.50元/kwh左右,否则中国大部分组件生产企业、电站建造企业或电力公司都要亏本,甚至提出,过低的上网电价将危害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还有一种意见,即以强生光电为代表的部分企业,从目前硅基薄膜电池组件成本和光伏电站实际造价分析,认为今年我国光伏发电每kwh成本已可以降至0.8元人民币,招标上网电价完全可以确定在1.00元/kwh左右。
强生光电一直认为,中国的光伏产业和光伏应用,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什么是中国特色的光伏发展之路?我们认为就是组件的低成本和电价的低补贴。高价引进薄膜电池生产线不符合中国国情,高电价补贴也不符合中国国情,即使国家采取补贴电价分摊方法,也不利于电价这一重要物价的稳定性。同时,上网电价的高补贴,更不利于促进行业竞争和进步。目前在中国建设光伏电站的上网电价,已到了一个政府、光伏企业、电网可以接受、形成共识的时候了。随着光伏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组件、辅件成本逐年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和补贴也将逐年同步递减。几年以后,光伏发电完全可以做到与火电同价、不再需要国家补贴,这也是中国光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什么近年来有人一直强调上网电价必须有高补贴,我们认为有几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对光伏组件真正成本构成不了解,对薄膜电池性能与成本不了解。实事求是地讲,晶硅组件虽然目前仍占据光伏市场的主导地位,但综合成本确实比薄膜电池高很多,低成本的薄膜电池具有十分显著的后发优势,市场的天平正在向薄膜电池倾斜。另一方面,前几年光伏组件生产和安装应用等许多环节中存在着成本虚高:一是设备制造商利润虚高,光伏组件制造设备价格昂贵;二是原料价格虚高,有一阶段硅料爆炒到每公斤400美元以上,粘合膜、超白玻璃等材料的生产商利润也很高;三是组件生产工厂成本虚高,尤其有一些上市公司,开支大、费用高;再一方面,建造光伏电站的材料成本和建造费用也明显偏高。
去年在国内金太阳工程中,一些企业的晶硅电站报价每MW在2300-2500万元,有的报价甚至超过3000万元,每度上网电成本当然要达到1.40-1.5元。对于目前国内电站建造成本,组件生产和电站建设这两方面到底有没有降本空间?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国发展风电的情况可以佐证,风力发电成本和上网电价逐年降低,这个过程也仅仅用了5-6年。
使用强生光电生产的品质好、成本低的薄膜组件建造1MW电站,今年造价(不含税成本)只需1400万元,明年可降为1200万元。随着薄膜电池产量的扩大、转换效率的提升以及逆变器等配套产品价格的不断降低,到2012年就可降为1000万元,按此建造成本,再按组件发电寿命25年计算,基本电价成本只有0.25元/kwh,加上利息、税收、维护费用、业主利润等,上网电成本不会超过0.50元/kwh。强生光电认为,光伏发电已到了一个降本的转折点,光伏发电高价位的思维必须迅速改变和纠正。光伏发电高成本、高补贴的思维,不仅不利于中国光伏发电的普及应用,也不利于光伏企业自身的长远利益。强生光电可以负责任地宣布,今年我公司建造的光伏电站,发电成本不会超过0.80元/kwh,2012年就可以做到每度电0.50-0.55元。在此期间,火电成本会因煤炭开采和运输等费用增加而逐年增加,再考虑低碳减排因素,太阳能发电与火电将在每度电0.50元交叉,光伏发电完全可以在3-5年内实现与火电同价,我国光伏发电也将在不需要国家补贴情况下实现全面普及应用。
只要光伏发电与火电接近或同价,我国光伏应用将出现井喷式增长,中国每年建设光伏电站总量将可能从去年的不足1GW,迅速增加到5GW、10GW、甚至20GW。大规模发展太阳能发电,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加我国清洁能源的比重、优化再生能源结构,同时也能培育起又一个全新的、年产值超过几千亿的先进制造业。中国光伏产业凭借制造和应用上的优势,也能将低成本电站快速推广到诸如东南亚、非洲等严重缺电而政府补贴又有困难的国家,其生产出口总值又可以增加几千亿,届时,中国将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光伏生产大国和应用大国。
二、强生光电提出的“3-5年内光伏发电与火电同价”的目标能不能实现?
强生光电提出3-5年使光伏发电与火电同价的目标,在业内引发很大震动,但也有一些同业人士存在质疑,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强生光电的炒作。但强生光电可以郑重地说明,光伏发电与火电同价,这不仅是整个光伏产业发展方向和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完全经得起科学论证和实践检验的,是可性、可靠的结论。
光伏发电为什么能由高成本快速下降到可以接受的水平,这一重大进步主要得益于三个基本条件:
第一,我们已经可以制造品质好、成本低的薄膜光伏组件;
第二,我们今年已经能够建设每MW造价1400万、两年后低于1000万元的高质量、低成本的大型光伏电站;
第三,选择光照好、荒地多、并网输出线路配套的地区建设光伏电站,已成为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光伏生产企业和电力公司的共识。
(一)、强生光电为什么能够制造品质好、成本低的电池组件?
一是硅基薄膜电池组件自身的优质、低成本优势。
硅基薄膜电池与其他光伏组件相比,有几个突出优点:一是原材料简单,没有原料供应瓶颈,99%的原材料可在中国配套生产;二是生产流程短,生产过程中电耗低、零污染;三是组件转换率提升空间大,整体成本可以逐年降低。硅基薄膜电池是2-3年内能够将每W制造成本降至0.5美元以下的唯一光伏产品;
二是薄膜电池组件生产企业在关键技术、设备、原材料配套上已取得突破。在此方面,强生光电已成功探索出一条新路。
1、在设备配套方面,强生光电不搞整线引进,而是独辟蹊径,采取了吸引消化、自主整合的办法,在控制投资规模、掌握核心技术、培育竞争优势方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光伏发展之路。我司硅基薄膜电池生产线核心设备,与美国著名真空企业合资,在上海生产,整合的薄膜电池生产线不仅设备先进、精良、合理,而且造价只有引进设备的15%。一两年内,35MW薄膜电池生产线全部投入只需1000万美元,每W折旧费只需0.05美元,为引进设备的八分之一。
2、在提升转换率和技术进步方面,强生光电正在稳步推进、寻求突破。目前我司硅基薄膜电池转换效率为6-6.5%,这虽然在同业工厂中属于一个较好水平,但与锑化铬薄膜电池相比,转换率明显偏低。但硅基薄膜电池无环境污染、无材料瓶颈,又比锑化铬等薄膜电池高出一筹。目前国际国内正在研发的提升硅基薄膜电池转换效率的新技术、新工艺很多,这为今后逐步提升薄膜组件转换率提供了很大空间。强生光电目前正与国内外几所大学、研究所共同研发几项既先进、又实用、既有实效、又能降低成本的新技术,计划用一、两年时间,在确保低成本、好品质的基础上,可使转换率提升至7.5%,两年后可提高至9-10%;
3、在原辅材料配套方面,强生光电已与一些著名的供应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框架、包装等也由自己配套生产,随着我司产能的逐步扩大,材料价格可以进一步降低,这些都为制造好品质、低成本薄膜电池提供了重要条件。
(二)、建造低价位光伏电站,是降低发电成本的另一项重要条件。
我们认为,建造大规模地面并网式光伏电站,是将来光伏发电应用的主要形式。光伏发电要做到运营成本低、发电量高,第一,电池组件的选择很重要。薄膜电池因其成本低、年发电量高,应该成为组件首选;第二,光伏电站的选址很重要。一定要选择光照好、荒地多的地区,靠近上网电路、线路输出有保障。我们进行过反复测算,使用薄膜电池组件建造的电站,按年发电量比晶硅高出10-15%、25年使用寿命计算,每MW发电总量可达4000万度;建设1MW电站投入两年后可降至1000万元人民币,上网电的总成本完全可以在0.50元/度以内。
近期,国家能源局提出,要在光照好、荒地多的内蒙、新疆、甘肃、青海、宁夏、西藏、云南、陕西等8省份,特许招标建设集中型、特大型电站,这不仅可降低电站建设成本,同时可以增加发电量,进而降低发电成本,完全符合中国发展光伏发电国情。同时,光伏发电采取特许招标方法,可以让中国光伏企业和电力应用企业自行选择、自行报价。在特许招标几年后,大家对光伏发电有了一个统一的认识,到时再确定一个合理的上网电价,这一循序渐进的方式,有利于光伏发电应用在中国快速发展,也利于光伏产业的有序竞争和进步。
三、强生光电对中国大规模发展光伏发电的建议:
(一)、希望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和其他部门加大对光伏发电应用的支持。
太阳能发电有其独特的优势,其能量巨大、用之不竭、清洁环保,而且发电时段主要在需要用电的白天和高峰期,国外称之为“黄金电”。但目前国内有相当一部分人宣传太阳能发电的高成本,进而需要国家的高补贴,这对国家支持太阳能发展形成一定误导,因而在发展新能源的排序上,排在风电之后,更不会与发展核电相比。其实,太阳能发电并不是有些人所讲的价格高不可攀,目前已到了不需要国家太多补贴就能全面推广应用的时候,而且降本空间巨大。使用硅基薄膜电池建造光伏电站,今年的发电成本完全可以在0.80-0.85元左右;如果国家在税收、投资利率上给予优惠,今年建造电站的成本就可以做到0.70元/kwh。
(二)、希望重点解决好光伏发电的并网接入和输出问题。
要使中国光伏发电健康、有序发展,必须认真总结风电招标和建设的经验,从开始就将相关问题、尤其是电网接入和输出问题统筹考虑和解决好。一方面我们希望电力部门应全面执行国家再生能源法,不折不扣地全部收购光伏发电的上网电;另一方面,对目前输送线路不足的光电场,要早配套、早统筹、多支持,不要出现有电上不了网、有电输不出去的问题。
(三)、希望国家合理调整光伏发电税收政策。
合理的税收政策,是促进我国光伏发电健康、快速发展和发电成本逐年降低的重要措施。光伏发电的原料是太阳无偿给予的能量,无进项税可以抵扣,因而不应实行增值税征收办法;另一方面,建造光伏电站投入大,同时也属于工业项目,应该享受与其他工业项目(如火电厂)相同的设备退税政策。强生光电建议,对太阳能发电项目的税收,可否考虑采取:对建造电站投入的设备,实行一次性抵扣退税;对正常发电上网的收入,采取如同农产品收购的定额税征收办法,即采取3-5%的定额税收。
(四)、希望国家银行部门在光伏电站建设上给予资金和利率上的大力支持。
中国要真正发展光伏发电,银行必须介入和支持,没有银行支持,中国发展光伏发电就可能成为无米之炊。另一方面,光伏发电是一项一次性投入分年收回的项目,回收期比较长,虽然有国家补贴,但投入资金的利率对成本影响很大。因此,希望银行部门要制定对核准的光伏电站项目配置贷款的政策,并给予较低的优惠利率,这也是促使上网电价快速降低、达到与火电同价目标的重要条件。
(五)、希望国家扶持并建立薄膜电池工艺及装备集中研发机构。
薄膜电池的低成本优势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但硅基薄膜电池转换率偏低也确实是其弱点。目前,国内外有几百家大学院校和研究所在此方面投入研究力量,并有数十项薄膜电池新技术在研发之中,有的已取得突破性成果。但总体上看,国内研究薄膜电池的机构分散、专业力量不集中、研究课题重复,技术水平相对滞后,有的仅具备理论和实验室经验,但缺少批量生产的论证。为此,我们建议,可否在上海或其他光伏产业相对发达的城市,建立一至两个国家级的硅基薄膜电池研发中心,由知名专家领衔,调配全国专兼职技术人才,将分散的薄膜电池人才聚集起来,选定先进课题,实施项目攻关,并广泛开展国际合作,配置世界级先进的研发、测试装备,由国家扶持,落实大部分研发经费,并与组件生产企业组成研究、实验、应用的联合体,使研究成果快速转化。
通过集中资源,用2-3年时间,使我国硅基薄膜电池转换效率取得重大突破。
(六)、希望国内光伏原料、电站器件生产配套企业开展广泛的行业合作,共同促进光伏发电成本快速降低。
目前,硅基薄膜电池99%的原辅材料已可在中国生产,如导电玻璃、复合膜、接线盒、靶材、特种气体、封装胶、铝框型材等,在国内已有很多工厂在生产,我们感觉目前质量在一步一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成本都偏高,都存在较大的降本空间。薄膜电池原材料配套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通过规模扩张和技术进步,将使产品质量和成本更具优势。另一方面,要大幅降低电站配套电器、器材的成本。电站建设配套的逆变器、控制系统、升压系统成本,对电站建设总成本有直接的影响,目前这类电器、器材的报价也是偏高。只要中国光伏企业、原辅材料配套企业、电站电器配套企业共同协作,在中国建设光伏电站成本完全可以在两年内降至1000万元以内。
(七)、希望尽快建立我国薄膜电池技术标准和光伏电站建设标准,降低项目申报材料编制和设计费用
我国大规模发展光伏应用,必须尽快明确电池组件、电站器材制造和电站建设的国家标准,并有专门的认证机构,大幅降低各种文件费用,如可行性报告、建设设计、接入系统设计等,我们希望项目申报的材料编制和设计费用,要从目前的100多万元降至30万元以下。
四、强生光电参与国内光伏电站特许招标和与电力公司、投资公司合作建设电站计划:
在中国大规模建设光伏电站,离不开电力公司和投资公司的合作。我们强生光电提出,与电力公司等建立联合投标体,共同在国内建设光伏电站。
2010年计划投标建造规模80-100MW,每MW薄膜光伏电站总投资1400万元(不含税),上网发电成本0.80元/kwh。强生光电对合作建设的光伏电站,不仅可以投入总投资的10%,同时,可采取承包办法,做好三件事:
第一,在总投资框架下,强生光电对项目采取“交钥匙工程”,即负责光伏电站项目的设计、原材料采购(组件采用强生非晶薄膜电池,其他电器具备认证标准)、组件等运输、安装、维护、人员组织、培训、相关部门关系协调,对工程实行总包干。超过投资预算由强生补偿;
第二,强生光电按光照好的地区非晶薄膜电池25年可发电4000万度左右计算,承包上网电收入,承包利息、税收、维护费用支出,承包对合作方的利润,不足部分由强生光电补偿;
第三,电站运行中,可由合作方共同管理,也可由强生承包管理。
强生光电希望能与大型电力公司、投资公司合作,优势互补,联合参与光伏电站建设特许招标,建设我国发电成本最低、有盈利空间的光伏电站,共同为我国的低碳经济建设、新能源应用、光伏产业发展,作出最大的贡献。南通强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三样、对外名片、主力电源、引领世界、可持续发展……站在二十年前,中国光伏从业者或许难以想象光伏产业有朝一日能够被赋予如此琳琅满目的标签,但今日,光伏从业者会认为中国光伏还可以做得更多,做到更好。此种观念上的转变,究其根本,源于光伏产业凭借不断进步的技术工艺和制造实力,创下了极具
2月13日,大唐新能源在发布公告称,2025年1月集团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3,107,319兆瓦时,较2024年同比增加2.61%。其中,完成风电发电量2,801,130兆瓦时,较2024年同比增加0.42%;光伏发电量306,189兆瓦时,较2024年同比增加28.13%。
近期,网络流传一张关于2025年1月工资延期发放通知,并印有厦门三五互联信息有限技术公司的红章。根据通知,工资延期原因为公司经营困难,资金流转困难,受行业竞争加剧、建站市场衰落等影响,公司业务受挫,资金回笼缓慢。同时,通知也表示1月份工资最长延期时间不超过30日。截至目前,三五互联银行账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2月12日,水发兴业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将通过特定安排,实现出售附属公司水发清洁能源48%的股权,此部分股权评估价值约4.72亿元。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在水发清洁能源的实际间接权益将减少19.2%。同时,基于与中国信达的相关交易安排,公司将获得额外款项,实现现金流净增加1
2月13日,亿晶光电发布公告称,公司通过阿里巴巴法拍平台公开信息获悉,控股股东深圳市唯之能源持有的公司约547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因无人出价已流拍。据了解,亿晶光电于2025年1月14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深圳市唯之能源有限公司持有的公司547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将于2025年2月11日至2月12日被司法
近日,北交所发布了关于终止南通天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天盛股份)的发行上市审核,原因系发行人主动申请撤回上市申请文件。回溯至2023年11月,彼时处于上市辅导期的天盛股份在综合考虑自身情况和发展战略后,改换赛道将申报板块创业板更换为北交所。2023年12月26日,天盛股份IPO申请正式
2月13日,中广核新能源披露2025年1月发电量。根据公司初步统计,2025年1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1527.6吉瓦时,较2024年同比减少7.5%。其中,中国风电项目增加9.4%,中国太阳能项目增加18.2%,中国热电联产及燃气项目减少5.1%,中国水电项目减少3.3%及韩国项目减少34%。
总部位于加拿大的合成钙钛矿太阳能组件开发商WattByWatt近日获得该国联邦政府97.5万美元融资,以提升其生产能力。WattByWatt提供比传统硅基太阳能电池更高效、成本更低的技术,特别适用于电子设备和智能卡读卡器的电池充电或供电。公司表示,其组件可在室内外环境下运行。WattByWatt可生产最大400cm的
2月11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召开1月份经济活动分析会。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分析公司1月份经济运行情况,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文峰主持会议并讲话,李向良、王益华、张涛、郝金玉、司为国等公司领导参加会议。会上,集团公司财务资产部汇报了公
2月12日晚间,亿晶光电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深圳市唯之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唯之能源”)持有的公司54,696,214股无限售流通股,占所持公司股份的21.48%,占公司总股本的4.61%。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本次司法拍卖网拍阶段已经结束,上述54,696,214股无限售流通股因无人出价已流拍,后续是否再次被
2月6日,挪威硅烷和多晶硅生产商RECSiliconASA(RECSilicon)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RECSilicon2024年第四季度持续经营收入为2970万美元,而2024年第三季度为3280万美元。该公司还报告持续经营的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亏损为530万美元,而上一季度的EBITDA亏损为640万美元。
2月13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度第6次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转付情况的公告。2024年12月,财政部下达公司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年度预算841294万元,其中:风力发电403529.5万元,太阳能发电422381.5万元,生物质能发电15383万元。全文见下:按照《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
2025年2月13日,云南省统计局发布2024年云南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生产情况。其中,风力发电量374.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6%;太阳能发电量281.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1.0%;发电量中清洁电力(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比重为86.3%,较上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原文见下2024年云南规模以上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2025年1月7日,广州公用新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陈平燕,注册资本4000万人民币,公司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经营范围包括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光伏发电设备租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以及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等。天眼查资料显示,广州公
2月6日,协合新能源发布2025年1月的权益发电量公告。根据公告,2025年1月协合新能源风电发电量为655.61GWh,较2024年1月的685.7GWh,下降了4.39%;太阳能发电量为94.64GWh,较2024年1月的70.54GWh,增长了34.17%。总体来看,2025年1月的总发电量为750.25GWh,较2024年1月的756.24GWh,微幅下降0.79%。
《越南快讯》1月1日报道,越南工贸部日前在落实第八电力规划实施计划及调整第八电力规划会议上表示,支持地方投资建设垃圾发电站,优先将湖面光伏发电项目列入规划。越工贸部电力和再生能源局官员表示,第八电力规划的垃圾发电规模仅为2200兆瓦,分配给各地的容量有限。目前越已运营的垃圾发电站有河内
1月24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中电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郝英杰发布《2024-2025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报告指出,2024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8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2024年,包括第一、二、三产在内的全国全行业用电量比2020年增长了29.5%,“十四五”以来年均增长6
独立能源智库Ember23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欧洲联盟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47.4%,接近总发电量的一半,主要缘于太阳能、风能发电量增长迅速。2024年6月20日,一名参观者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2024年欧洲国际太阳能展上参观。新华社记者李函林摄报告显示,2024年欧盟国家太阳能发电量比2023年增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12月全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交易数据。一、绿证核发情况2024年12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1.99亿个,同比增长2.12倍,涉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5.8万个,同比增长21.29%,其中可交易绿证1.46亿个,占比73.29%,2024年11月份可再生能源电量对应绿证1.59亿个,占比80.04
1月23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型储能发展、油气勘探开发和绿证核发有关情况,解读《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现场,电力业务资质管理中心副主任魏青山介绍绿证核发工作有关情况。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下面我就2024年我国绿证核发和交易情况作简要介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2025年1月16日,六安东都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公开资料显示,六安东都能源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六安市,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王敏,公司主营范围包括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停车场服务、站用加氢及储氢设施销售、集中式快速充电站、机动车充电销售、机
1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9亿千瓦,同比增长45.2%;风电装机容量约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2024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3442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15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