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综合正文

新型冶金化学法生产太阳能级多晶硅

2009-05-27 10:30来源:中国技术贸易网关键词:太阳能多晶硅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技术供应描述:

  本技术采用 “冶金化学法”生产太阳能级高纯多晶硅(6N)。
  冶金化学法为本公司独创的高纯硅制备新方法。该方法以能够大批量生产硅的冶金法为基础,创造性地开发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能高效除去硅中的硼、磷、铝、铁等主要杂质元素的技术,包括:脱硼技术、除磷技术、除铝技术、除铁技术、脱除其他过渡金属和重金属技术,并结合高温蒸发脱除低沸点杂质元素、和脱碳、脱氧技术,及分凝技术,实现6N级高纯硅的制备。
  成果阶段:中试后期。

  本技术已实现的关键技术指标为(经国际和国内权威检测机构检测):硼<0.3ppm,金属杂质<0.5ppm。导电类型P 型,电阻率>0.5。

  本技术方法,应用于工业生产,能经过少数几个基本处理过程,实现高纯硅的制备,预期能实现太阳能级硅(6N)的低成本、高效率、大规模生产。
  采用本技术方法,不会像西门子法一样产生大量有害副产物,也突破了一般冶金法提纯需要等离子体或电子束等高能粒子处理设备的成本和规模限制,同时,生产的高纯硅优于UMG,纯度达到6N以上,能够满足高效无衰减晶硅太阳能电池所需高纯硅原料的质量要求。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本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为太阳级多晶硅材料及太阳能电池产业。本技术主要解决目前太阳能级高纯硅化学生产技术投资大、生产过程高危高毒,能耗高、副产物量大且难以处理、生产规模小等技术经济和环境问题,和冶金法提纯产品质量不过关、杂质特别是硼等满足不了太阳能级纯度要求的问题, 提供一种过程简单、控制容易、可大规模生产、能耗低、成本低、环境友好的太阳能级硅材料制备技术。

  该技术的应用,一方面有助于晶硅太阳能电池发电实现平价(0.4~0.5元/kwh)成本,另一方面,也使实现平价成本后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大规模应用所需的原料供应成为可能(实现平价后,预期高纯硅年需求可达到数十万吨、持续50年以上)。
  因此,本技术有望代替改良西门子法,成为今后太阳能级硅的主流生产技术,并极大地促进太阳能发电的应用和可持续性发展。

效益分析:

  经测算,该技术万吨产能投资需求约10~20亿元,远低于改良西门子法(约80~100亿)。规模生产成本可控制在10万元/吨。
  目前太阳能级高纯多晶硅市场价格50万元/吨。改良西门子法最低成本约17万元/吨。
  因此,该法在市场供应平衡时,成本利润率高达500%。供过于求时,可取代西门子法,成为太阳能级多晶硅的标准生产方法,利润率高达50%以上。

厂房条件建议:

  五千吨规模,约需要场地2万平米以上,厂房1万平方米。需要双回路供电,电压11千伏以上,1万KVA以上。

备注:

    股权合作方式筹资;可分期投资,最低资金1千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太阳能查看更多>多晶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