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原材料及辅料光伏玻璃市场正文

光伏产业链上的隐形成长冠军

2020-03-13 08:41来源:东方证券作者:彭海涛关键词:光伏产业链光伏玻璃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根据测算,目前国内主流的光伏玻璃产线(600吨日熔量)的生产成本约为16.45元/m2,现金成本为14.59元/m2,这与福莱特等一线厂2018年前后水平一致;千吨日熔量的新线投产后,成本下降13%至14.5元/m2左右;而行业内二线厂商的成本接近20元/m2,现金成本也高达17.73元/m2,2018年受“531 新政”冲击,玻璃含税价格一度跌至21元/平方米,击穿了小窑炉的现金成本+必要费用成本线,导致300吨日熔量的窑炉不得不关停或者提前冷修。

龙头厂商已经构筑显著的成本优势,盈利能力强劲。光伏玻璃产品同质,一般按不同厚度报价,各大厂商报价基本一致,因此盈利的关键因素就在成本。从历史毛利率来看,龙头信义光能和福莱特已经具备显著的成本优势,目前毛利率在30%以上;二三线如南玻、彩虹、中建材等毛利率则在15%左右;专门从事深加工业务的亚玛顿则毛利率下滑明显。

31.jpg

未来成本大幅下降可能性低,降低能耗和人工成本或为主要手段。首先,领先产线的成品率已经高达85%,像过去一样继续提高的难度增加且边际效用递减,我们的模型里,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成品率提升5%,成本下降约3个百分点;其次,玻璃产线的投资有大量的钢材、水泥、砖块等成本,这部分受供给侧改革影响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再次,原料成本上用量固定,价格也随行就市,玻璃厂商绑定上游优先供应权但并不能绑定价格,这部分压价空间不大;最后,单位能耗的下降仍然有一定空间,因为生产过程中仍有大量的热量没有完全利用,但相比过去的通过窑炉技术升级和容量扩大进行提升的速率会减慢;人工成本也能通过海外建厂和设备自动化进行改善。

32.jpg

总的来说,在1000吨左右日熔量的窑炉经济性处于相对峰值,新窑炉成品率高达85%的情况下,成本再次出现大幅下降的可能性较小;先发企业凭借长期工艺数据、系统性的产线建设方案和大窑炉生产经验积累的成本优势将长期保持,后发企业几乎不存在通过更大的窑炉、更新的设备进行弯道超车的可能性,行业成本梯度也将保持稳定。

格局走向:先发优势比较突出,双寡头格局日趋稳固

1、存量份额稳中有升,新增产能加速释放,双寡头地位日趋稳固

我国的光伏玻璃产业起源于2006年,之前国内产品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国外供应商主要是法国圣戈班、日本旭硝子和英国皮尔金顿(被日本板硝子收购)。2006年起,以福莱特为首的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引进、自主研发等方式,在该领域填补了国内空白。随后的几年里,由于持续供不应求,玻璃价格高涨,大量企业纷纷扩产,到2012年产能超出实际需求近1倍,大量落后产能随之退出。

随着产能出清,光伏玻璃产能集中度快速提升。2013年6月,全国有38家光伏原片生产商;2016年9月,我国光伏玻璃企业数量为24家,包括27个生产基地,41个窑炉,124条产线,合计日熔量为17580t/d;到2019年5月,日熔量扩张到21860t/d,企业数量反降至16家,包括23个生产基地,38个窑炉,130条产线。光伏玻璃产能的集中度快速向头部集中,两大龙头信义光能和福莱特逐渐脱颖而出。

33.jpg

启停成本较高进一步提高存量产能出清效率。玻璃窑炉点火后6-8年需进行一次冷修,冷修复产的燃料(需要空烧一段时间)、维护(内部材料更换)成本高昂,预计达1~亿元,此外近期冷修的关键材料耐火砖受环保限产影响,价格持续上升,也导致复产成本进一步提高。因此,产线停产后若没有足够的盈利空间就不会贸然复产,整体的产能弹性较低,出清效率较高。龙头由于成本领先,客户需求稳定,存量产线冷修后均会复产,因此存量产能中,龙头的占比稳中有升。

行业双龙头信义光能和福莱特产能占比持续提升,其中信义光能的产能占比约为32%,福莱特约为20%,行业CR2达到50%以上,较2010年提升近20个百分点;CR5达80%以上,较2010年提升近30个百分点。

增量上,龙头的扩产进度快于二三线厂商,双寡头格局进一步强化。从我们统计的目前在建的产能来看,信义目前在建的产能有2000吨,福莱特在建及规划的产能有4400吨,合计6400吨;而其他厂商扩厂的单线规模(600-900t VS 1000-1200t)和合计产能(2150t VS 6400t)都小于龙头。截止2020年底,信义+福莱特的产能占比有望达到60%左右。因此,我们认为由于行业龙头成本优势和融资能力更强,未来光伏玻璃的集中度将继续提升;由于光伏玻璃技术成熟,后来者无论是成本还是技术,都基本不具备弯道超车的能力,因此行业双寡头的格局将更加稳固。

36.jpg

2、上游:多数材料为大宗化工品,石英砂供应或为未来瓶颈

光伏玻璃与浮法玻璃的供应链高度重合,上游也是纯碱、白云石、石灰石等原材料和天然气、重油等燃料。我国是全球玻璃产量最大的国家,目前年产能达13.6亿重量箱(约6800万吨),2019年平板玻璃产量达9.27亿重量箱(约4650万吨),光伏玻璃占比约14%(约670万吨)。

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大行业,玻璃产业是很多原材料最大的目标市场。以纯碱为例,玻璃行业的消耗量占纯碱总产量的30%以上,近几年,我国高成本的纯碱产能不断退出,从2014年的3300万吨减至2016年的2990万吨,纯碱企业盈利水平提升,供需处于平衡态势。纯碱行业的集中度较高,大型纯碱供应商的话语权较强。此外,天然气、重油等化石燃料用量也较大,但由于光伏玻璃的体量相对较小,因此面对上游的议价能力相对较弱。

37.jpg

值得一提的是,光伏玻璃为超白玻璃,所需的石英砂含铁量仅有普通玻璃的1/10,需求较为特殊。尽管我国石英砂的生产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行业内无序竞争以及中小规模石英砂厂的数量较多,使得石英砂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不强。但我国便于开采的优质低铁石英砂矿源较少,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安徽、海南等地,未来随着太阳能电池用超白压花玻璃产能的增长,产地分布有限的优质石英砂将成为相对紧缺的资源,优质、稳定的石英砂供应是光伏玻璃企业发展的保障。目前石英砂的价格约300~400元/吨,占总成本的15%左右,但其供给直接关系到供应链的稳定,因此目前一线龙头均已在储备矿源。可以说,对于石英砂矿的掌控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光伏玻璃企业在未来的竞争力。

3、下游:集中度远高于组件,议价能力较强

光伏玻璃的下游局限在组件一个环节。从上下游格局来看,玻璃集中度显著高于组件,具备较强议价能力。2019年下游组件出货量CR2仅有21%,CR5仅有44%,光伏玻璃双龙头集中度超过50%。因此,面对下游光伏玻璃的话语权明显较强。

目前光伏玻璃价格相对独立,与组件价格联动性小。由于全面平价上网的目标尚未实现,晶硅组件以及主产业链的价格在持续下降,而从光伏玻璃的价格走势来看,整体价格呈现周期波动态势,中长期动态平衡下并不随组件价格下降而持续下降。回顾过去几年组件与玻璃的价格走势,尽管同受“531 新政”冲击,但组件回暖的标志是止住跌势,玻璃价格在需求回暖后迅速反弹,2019年下半年以来,由于需求再度波动,组件价格一路从2.2元/W跌至1.7元/W以下,跌幅达 20%以上,与此同时,玻璃价格却在26元/平米的基础上进一步上涨至29元/平米。

40.jpg

4、资金、技术、环保障碍重重,新进入者威胁不大

理论上,可能改变当前双寡头格局的企业包括两类,一是浮法平板玻璃巨头的切入,二是存量中小企业的追赶。我们认为这两类(新)进入者的威胁都不大。

原标题:光伏产业研究系列报告(7):玻璃—产 业链隐形成长冠军,龙头优势持续强化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链查看更多>光伏玻璃查看更多>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