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延安:资源老城的绿色转型

2019-04-29 14:45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作者:董炜关键词:光伏扶贫能源转型光伏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4月25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以下简称伙伴关系)成立仪式在北京举行。来自30个伙伴关系成员国及5个观察员国的能源部长、驻华大使、能源主管部门高级别代表出席成立仪式。能源,已经成为国际间合作不可忽视的一大领域。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作者:董炜)

一直以来,化石能源对于资源型城市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助力完成了城市“前半生”的经济建设后,也将污染遗留在了这些城市,于是,转型迫在眉睫。

延安——新中国的革命发源地,曾是煤炭、油田的重要开采地。为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这座城市是如何调整能源结构,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

毛泽东主席曾说:“陕北是落脚点,也是出发点。”几十年前,延安作为长征的结束点,开始了中国革命的新开端。当下,这座城市正在终结过去的能源发展模式,开启一段关于能源转型的新征程。

走进陕北,天地雄浑,大地张裂着触目惊心的口子,丘陵沟壑如群象齐奔。那种土得掉渣、美得撩人的景象,就像这首陕北民歌,原始而热烈,痛快而酣畅,一亮嗓子就能把人镇住。而延安,正是这块黄土地的心脏。

有人说,延安见证了华夏文化、革命历史和工业文明的重要时刻。3000多年前,延安的桥山就曾留下黄帝等中华先祖活动的记录。20世纪30年代,延安用它的小米,孕育出赣州之后的中国革命圣地。现在,四百余处革命旧址星罗棋布,仍然记录了当年的艰苦和辉煌。同时,延安还是中国石油工业的起源地。过去20多年中,黑色石油对这里的影响尤甚,并且延伸到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的各个层面。

2000年后,国际油价一度处于高位,石油也为这个城市带来了滚滚财源。但2014年油价经历大起大落之后,这座资源型城市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翻开延安市近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开篇都是:过去的一年,是我市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下行压力最大、发展最为艰难的一年……

毛泽东主席曾说:“陕北是落脚点,也是出发点。”几十年前,延安作为长征的结束点,开始了中国革命的新开端,当下,这座城市正在终结过去的能源发展模式,开启一段关于能源转型的新征程。

石油老区,蹒跚出世

每个城市都有共同的记忆,在延安,人们的集体记忆无疑就是红色历史。无论是打车,还是去餐馆,只要打开话匣子,当地人都能说上几段“红色”故事。因为很多都是他们父辈的亲历,这些故事显得格外生动。

今天,旅游大巴上播放的歌曲,常常是《南泥湾》《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等脍炙人口的红色歌曲。但凡身在此处,任何人都能很容易地穿越进那段峥嵘岁月中。

视觉冲击更是鲜明,红色历史遗存随处可见。曾经有人粗略统计过,全市共有革命旧址445处,仅市区就有196处。就像当年翻山越岭投奔延安的热血青年,游客每年都会慕名而来,从一孔孔旧窑洞、一张张老照片、一个个老物件中,在杨家岭、宝塔山、枣园、清凉山等一处处革命旧址,重温着陕甘宁边区的光辉。

如果说,陕甘宁边区带给延安人的是光荣,陕甘宁盆地带来的则是财富。

在地质学上,陕甘宁盆地也被称为“鄂尔多斯盆地”,从地图上看,盆地占据了今天陕西、内蒙、宁夏、山西等省的部分区域,而延安几乎恰好位于盆地的中心位置。鄂尔多斯盆地最为人称道的资源,就是大量的石油和煤炭资源。据统计,这里的煤炭资源储量占全国35%以上,石油每年新增探明储量也超过1亿吨。

延安的石油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曾在《汉书·地理志》中记载,上郡高奴县(即延安)“洧水,肥可燃”。北宋科学家沈括,也曾对陕北石油实地考察,在他的作品《梦溪笔谈》中,也有“鄜、延境内有石油……此物后必大行于世”的记录。这是“石油”作为一个词汇,首次出现在汉语中。

1907年,清政府在延安打出第一口油井“延一井”,结束了中国大陆不产油的谬传。但受制于当时的开采技术,随后的开采计划并不顺利,打井数量少且效果不理想。1934年,“延一井”在开采了2550吨石油之后,一度开始出现枯竭。

但当时,人们对石油的需求仍然强烈,特别是2年后,中共中央抵达延安后,主力部队需要大量的石油产品——钢枪铁炮一旦离开润滑油的滋养,很快会被锈住;行军、作战则需要大量汽油、柴油和灯油;另外,来自南方的战士们不适应北方高原干燥的秋冬季节,不少人深受手脚干裂之苦,亟需类似凡士林这样的石油副产品。

但因为极度缺乏工业基础和人才,开采石油所用的机器是一台来自国外的旧机器,故障多、效率低、挖掘深度有限。炼油则靠两口对扣的大锅蒸馏加热,在上方的大锅上打孔,收集凝结的油流。至于油流是汽油还是煤油,全靠工人的鼻子去闻味判断。作坊式的产品不仅质量不高,产量也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边区政府常不能自给。

1937年,一名叫作陈振夏的上海青年来到延安,因为受过良好的钳工、电工等训练,他很快成为根据地第一名石油干部。他带领石油工人攻克技术和设备不足的困难,先后修复了2口旧油井,又打出了10口新油井。随着工艺的改进,根据地不仅油田产量大增,而且提炼出的产品囊括了包括汽油、煤油、石蜡、油墨、擦枪油、凡士林等多种,品质也有了提高。

1936年之后,延安的石油工人从100多人发展到300多人。在国共合作时期,他们甚至向国民政府控制下的玉门油矿支援了两台钻机和22名钻井工人。这支队伍,建国后成为中国石油产业人才的主力军。

延安的油田不仅在抗战期间保证了边区政府和军队用油需求,还换来了大量钢铁、机器和军需物资,为抗日战争及其后的解放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陈振夏则荣获陕甘宁边区政府劳动英雄和特等劳动模范的称号,毛泽东主席还曾亲笔为他题词“埋头苦干”。

今天,当我们走到延长石油集团公司大门口,仍能看到这四个字竖立在碑上,这一段历史仍然被石油人津津乐道,而在当初石油最早发现的延长县,则仍然能从遍布的油井和石油管道中,寻找到当年的故事。

绿色新都,正待重生

建国后,出于对老区经济的支持,国家破例允许将延安的石油开采权保留在地方。但在多年开采后,当地石油企业一度陷入了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的困境,大批专业人才流向克拉玛依、大庆、胜利、中原、长庆等油田。

这种情况随着改革开放而出现了改变。资金和先进的采油技术快速涌入,多个钻采炼主体的参与,让勘探水平大幅提高。很快,连抗战时期由荒山变良田的典范南泥湾,也再次改天换地,成为一处机器声隆隆的采油场。与此同时,油气煤盐综合化工、装备制造、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研发等产业也随之全面发展起来。

而那些从事石油相关产业的延安人,成为先富起来的一群——延安城中,因河谷地带限制而显得逼仄的老街上,高档轿车随处可见,高端服装品牌店面林立,时髦女郎穿梭街市,与土气的陕北婆姨们形成鲜明对比。经过高歌猛进的十几年,石油产业对延安财政收入的贡献超过了60%。

但2014年以来,随着国际油价的断崖式下跌,延安“靠油吃油”的好日子戛然而止,经济直线下行,饱尝经济结构单一之痛。调整经济结构,改变“一油独大”的局面,变得空前迫切。

在市政府2017年公布的一份能源“账本”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延安拥有石油储量13.8亿吨,天然气储量3400亿立方米,煤炭储量110亿吨。但这份文件中更值得关注的是,政府把190亿立方米煤层气储量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这些尚未充分开发的资源,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发挥作用,将和传统油气一起实现产业升级,形成石油、煤电、天然气“三大基地”。

与此同时,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也将成为传统能源产业的有力补充。特别是光伏,由于地处海拔800~1100米且光照充足,延安具备发展光伏的有利条件。2016年,陕西省第一批光伏扶贫项目,就全部在延安落地。截至2017年12月,延安已经完成了近2000兆瓦的新能源装机,比2015年大幅增加,而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增加到5600兆瓦。在终端能源消费中,清洁能源占比提高到30%左右。

如果说,落脚点意味着一段旅程的结束,那么当下,延安的“一油独大”或许正在告一段落。取而代之的,则是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的新模式,在经历传统能源的两起两落之后,它们有望让曾经的“石油老区”焕发活力,并自此走上绿色发展的新征程。


原标题:延安:资源老城的绿色转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扶贫查看更多>能源转型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