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户用光伏市场正文

光伏新政之下的疑问:市场问题为何不能用市场机制解决?

2018-06-19 13:55来源:IPO头条关键词:光伏新政光伏补贴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对于整个中国光伏产业而言,531光伏新政已成为继2008年、2011年之后行业第三次且最为重大的一次危机。事实上,任何行业政策的出台都会影响到“利益攸关方”,有人得利有人失利,进而产生满意或不满意。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政策制定背后的考量:是否坚持了基本的公平正义原则。过度使用政策裁量权,将损及市场规则、契约精神。为此业界普遍呼吁,行业的发展须遵循客观规律,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

一、发展的问题通过发展去解决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已解决了温饱问题。时至今日,如果广泛征求一下全国人民意见,问问大家最大的梦想和愿望、或关注度最高的问题是什么,可能绝大部分人会说,是时刻都能呼吸到清洁新鲜的空气,是每天都能见到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空气、生态和环境的改善,不仅关系着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更是增加老百姓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手段和路径。

在此过程中,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目前人类可使用的所有能源中一次性转化效率最高、资源量最大,使用起来最简单、最普遍、最经济的可再生能源,是当前及未来新能源发展的主要选择。从宏观角度看,发展光伏产业,对内能有效推动我国能源转型,解决严重的雾霾问题;对外则为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期间中国的庄严承诺提出解决方案,为全球气候治理带来崭新希望。

十年来,中国光伏产业通过不断学习追赶,已成为我国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在全球一体化尤其“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传递中国成功经验,使欠发达国家一举跨越工业革命两三百年来“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以化石能源主导发展”的老路,一步迈入清洁发展的崭新时代,将让中国赢得全世界的尊重。

根据我国在巴黎气候大会上的郑重承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我们应当看到,离2030年的这个目标还有艰辛的路要走,尤其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而言更是如此!因此,在光伏技术与成本下降如此飞速,并完全可能于2020年实现平价上网的“最后一公里”之际,出台如此严厉的调控政策,无疑将对全行业造成严重冲击。

针对一些人“光伏产业未来20年需要补贴2万亿”的推算逻辑,大家不妨回顾一下历史:1998年,国家为缓解煤炭发电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问题,开始对火力发电机组安装脱硫、脱硝和除尘环保设施,在现行电价基础上执行脱硫、脱硝和除尘电价加价等环保电价政策。其中,脱硫、脱硝、除尘总共补贴0.027元/度。截至2017年底,国家共计对煤电脱硫脱硝补贴超过了2万亿元。2万亿在当年是个什么概念?要知道,1998年我国全年财政收入仅为9876亿元!

二十年间,我国经济规模扩大了10倍,由1998年的8.25万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财政收入扩大了17.5倍,增长到2017年的17.26万亿元。未来二十年,如果我国财政收入再扩大17.5倍,每年将超过300万亿元;考虑基数不断增大,即使我们相对保守按此前1/3的增速与增幅,总量也不低于100万亿元。因此,即便未来二十年我们真要为光伏清洁能源付出2万亿元,20年分期分批平均每年也就1000亿元左右,仅仅用财力的千分之一,就能彻底解决全国人民最关心的环境和资源不可持续问题,是值还是不值?

发展的问题,最终需要通过发展来解决。如果我们今天因为担忧补贴缺口扩大,就大幅削减规模、遏制市场发展,对这个关乎国家未来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行业采取严厉控制,这并不可取。

二、市场的问题尽量用市场机制解决

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日前撰文指出,光伏产业每次发展都超出预期,规划误差过大已经不能指导实践。在此情况下,规划指标不能是天花板,不能是被约束的指标,更不能人为去压制这个目标。

有专家认为,通过压缩光伏指标倒逼行业“强身健体”是好事,甚至认为整个行业经本次重新“洗牌”后,“剩者为王”的企业,其市场占有率和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不是好事吗?这样的想法,如同我们社会没有弱势的老人和小孩,只存在青壮年,这样医疗负担也轻松了,养老社保也不用负担了,这样真的会更好吗?

虽然市场机制之下淘汰的总是缺乏竞争力的企业,但这样的硬性调控,就好比把人群赶到零下二三十度的野外去冻一晚上,相信第二天一定会有身强力壮的幸存者,但即使幸存下来也是缺胳膊少腿,这既不人性,更不科学。事实上,在治理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国家都在营造有利于企业成长发展的适度宽松环境,过多强调淘汰,将可能导致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并对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包括我们强调的高质量发展产生严重不利影响。

从技术进步的角度看,历次光伏行业快速发展都不是在寒冬“苦练内功”的时期。“苦练内功”只是从边角余料中抠成本,真正降本增效还得靠研发投入。近十年来,中国光伏成功实现了对欧美日韩的全面超越,正是基于国内的市场增量。没有增量就无法去应用新技术、替代老技术,产业将始终停留在过去的水平,这也正是国外光伏产业逐渐落后的原因。

当前的光伏新政置行业可持续发展于不顾,将装机规模在2017年基础上压减达40%以上,无疑将让那些本有条件为国家、社会做出更多贡献的企业强行出局,让全社会承担难以计数的沉没成本。而那些勉强生存下来的企业,也将在数年甚至更长时间失去发展的后劲与元气,失去造血和增长机能。与此同时,除国内市场遭到腰斩外,我国光伏企业在海外亦将大幅丧失议价权、话语权,巨大的产能压力之下,只有任人宰割,四处受到阻击。

因此行业呼吁,市场的问题尽量用市场机制解决,将市场交给市场主体去判断。任何超越主体本身的决策,都将得不偿失、事与愿违,更遑论通过“休克疗法”式政策硬性清理!

三、发展,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硬道理!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史,从充分吸取近代中国“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到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开始,正是决策者的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把“发展才是硬道理”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主旋律定下来,鼓励勤劳致富、鼓励企业经营、鼓励按市场机制办事,从而为我国营造了投资热情高涨、经济生机勃勃、社会欣欣向荣的40年,从而彻底摆脱短缺经济,并由此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诸多奇迹。

4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再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再谈“发展才是硬道理”,仍然适宜并具有重要意义,甚至可以说,发展还是硬道理!中国经济车轮向前转动,才让中国有了今天经济强国和制造大国的地位,才有了今天的民富国强。没有经济发展,哪来贫困问题的解决?没有经济发展,哪来现有的物质财富?没有经济发展,哪来就业税收?这些都没有了,哪来治理的能力?

不论是光伏还是其它产业,政府通过调控引导,本身目的就是让企业有条件发展。对于当前的中国光伏行业而言尤其如此,“昨是今非,朝令夕改”,缺乏延续性的政策,将让行业今天的参与者丧失信心,并使得原本就处于观望的大量投资者彻底离场。

让中国企业在中国发展得更好,让全世界资本到中国来发展,唯有形成企业经营环境的比较优势,才能持续支撑中国经济的发展后劲。因此,我们在调控过程中,在社会文化传播过程中,在政策的引导过程中,应着力呵护行业和产业的发展。这对任何国家而言都不例外,只有尊重企业、尊重经济规律,才能获得发展,这是全世界的普遍共识。

过去四十年,我们解决了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但我们也出现了能源安全问题,出现了环境和资源不可持续的问题,出现了雾霾日趋严峻的问题。随着国家发展思路的调整,我国完全可以在尊重市场的前提下,发挥国家体制优势,全力促进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快速发展,通过汽车电动化、能源消费电力化、电力生产清洁化,在全球率先完成能源转型,从而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好愿景。

光伏新政出台以来,行业与媒体无不热议“光伏新能源产业补贴从何处来,到何处去?”“我国光伏企业是否真是全行业暴利?”“中国光伏产业是发展过度还是发展不足?”等焦点话题。这些固然是当前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但真正需要的,是全社会认识、发展、拥抱光伏的长远共识!正如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所言,中国要保持稳定,要继续往上走,政府首先要严格遵照市场规律和法律法规来办事,为企业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给予社会和市场稳定的预期,这就可以战胜一切挑战,真正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原标题:光伏新政之下的疑问:市场问题为何不能用市场机制解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新政查看更多>光伏补贴查看更多>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