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分布式光伏市场正文

“卡了壳”的光伏扶贫

2016-12-09 12:26来源:央视网关键词:光伏扶贫光伏扶贫工程宁夏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眼下我国正在进行一项艰巨的脱贫计划:到2020年,现有的这5000多万贫困户要脱离绝对贫困。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中央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2014年,一项叫做“光伏扶贫”的项目在我国十六个省区,471个贫困县正式展开试点运行,这项工程在当年,也成为了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

光伏扶贫,就是在贫困人口的屋顶上,或者院子里安装上太阳能板,贫困农户可以把太阳能板发出的电卖给电网,这样一年下来,可以得到3000多元的收益。利用自然资源,不需要付出重体力劳动,就能长期获得收入,“光伏扶贫”的前景看上去一片光明。

被搁浅的屋顶扶贫项目

去年五月,宁夏的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一年多过去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里的扶贫项目却“卡了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宁夏的6个区县、4个移民点,总共18个村,2015年被定为光伏扶贫试点地区,红寺堡区的乌沙塘村就是其中第一个试点的村子。按照原先的计划,现在这个村子的项目就该建好发电。

在乌沙塘村,全村300户农户有100户是贫困户,按照原定的计划,要为这100多户农户的屋顶上都安装上太阳能电池板来进行“光伏扶贫”,但是现在记者站在村子的制高点上往下看去,几乎看不到安装上太阳能电板的农户。

记者在村子里走了一圈,终于找到了一家安装上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农户,据该农户介绍,村里有十户人家安上了光伏电池板,但没有开通。

原定安装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100户贫困户中,只有10户安装完成。即便是这10户,安装好的设备也只是在屋顶上晒太阳,并没有真正投入使用。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去年就开始进行的项目现在还停滞不前呢?几经周折,记者联系到了负责这个项目的企业。

项目负责人说:“当时我们选的那个村,它不在2015年农网改造范围之内,最多只能并20户,已经干了10户了,很多条件,不是一个因素制约的我们没法干。”

红寺堡去扶贫办负责当地大扶贫工作,这里的负责人给出的解释和企业并不一样。

红寺堡去扶贫办主任王林介绍,由于去年政策不是太明朗,原计划是按照一定的扶贫配额给企业配备地面电站的指标,当时没及时到位,这影响了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记者调查发现,宁夏奖励政策下发的时间是2016年2月2日,但大多企业开工时间都是在2015年上半年,也就是企业拿到奖励指标已经是企业开工一年之后。

“2014、2015年的时候,(扶贫配地面指标)是很有吸引力的,后来慢慢发现,光伏电力也送不出去。”某项目负责人坦言。

事实上,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种种原因西北地区的新能源电站被严重限制发电,使用率还不到3成,弃光限电现象日趋严重,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即便是被奖励了商业电站指标,但被限制发电依旧赚不了钱,企业也就没有意愿再投钱做扶贫工作了。

所以当地扶贫部门、项目企业又开始等新的政策。乌沙塘村的扶贫新政策是准备重起炉灶,当地政府特批了一块土地和一笔单独的扶贫款,计划在新批的这块地上建设一个养殖大棚,在大棚上加盖光伏设备。大棚种蔬菜,光伏设备发电卖给国家电网。究竟能不能完成,还要看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的细节。

欣荣村:计划收入三千实际三百

乌沙塘村等来了新的政策支持,而其它的地方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在宁夏进行扶贫调查的过程中,记者发现,距离乌沙塘镇两小时的车程,有个地方叫做欣荣村,家家户户屋顶上都装好了太阳能发电设备。按照发电量计算,每年收入应该超过3000元,也就是国家确定的“光伏扶贫”目标收益。但是贫困户拿到手的只有每年三百块钱,相差了十倍,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记者:大概是多少收益一年?

农户:一年给300元

记者:一年300元?

农户:嗯,签了二十五年的合同。

今年3月,国家《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当中,确定的目标是每年每户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而这个村子,光伏项目建成了,每户的收益一年却只有300元。为什么会这样呢?记者找到了贺兰县扶贫办书记陈国忠。

陈国忠说,屋顶的收入应该在3000元每年,企业现在是把这个屋顶先租来,一户现在给了300块。

但就光伏扶贫,国家有着明确的规定,是作为资产收益,给村民们一个持续的收入来源,而不是企业租农民的屋顶。那现在为什么还是企业在租房顶呢?

“因为宁夏回购办法还没有出台。”陈国忠说,“现在主要的运作就是鼓励,我们现在鼓励移民自己回购,就是我们出台小额贷款,你可以贷款以后去回购。它的投入一户也就是个2万多元,实际上五六年的时间,基本上贷款都能还清。但农户愿意的不是太多。”

政府、企业帮助农户建好光伏发电设备之后,由农民出钱把设备再买回来。可是对于贫困户来说,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怎么可能拿出2万多块钱。

让贫困户自己出钱购买设备帮助自己脱贫。这跟国家的政策大相径庭。在国家制定的扶贫战略中,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态度,就是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尤其是资金,国家几次明确重申,地方政府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统筹落实建设资金。那么,为什么还会要求贫困户们自己出钱来给自己脱贫呢?

几经周折,记者联系到了一位知情人,他告诉记者,在项目的最初设想中,并没有打算让贫困户来买这些设备,而是完全由企业负担,但是因为一块1000亩的沙地,让事情变卦了。

根据知情人的说法,那一千亩的沙地就在一个栅栏里面,原本打算这里铺上太阳能光伏电池板,交给企业经营,但是这个项目最终破产了,所以企业在光伏扶贫项目上的支出,需要当地来解决。

这样的说法到底是不是事实呢?记者再次找到贺兰县扶贫办书记。

陈国忠介绍:“当时考虑设计初衷还是好的,项目里面还有1000多亩沙地,想做一点光伏的设施农业。原来想的是这边建好以后,光伏农业一建,把这边投入3000元(每年)全部还给移民,然后拿这1000亩光伏农业给企业运作,最后的这个设计没有批准。”

沙地项目失败,就让贫困户自己购买光伏设备为自己脱贫,这样的说法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为了解决扶贫项目的资金问题,国家要求银行系统给与支持。为什么还会让贫困户自己掏钱呢?

陈国忠:这里面涉及到银行的问题,看银行给你贷款不贷款的问题。

记者:银行有什么顾虑呢?

陈国忠:银行当然有顾虑了,我跟自治区的农发行联系过,现在就是你贷款可以,你得有抵押担保,但是你村上合作社还是公司也好,咱现在没有什么资产抵押,也没有担保。

记者:那光伏项目就是你们的资产啊?

陈国忠:银行不是这样看待这个问题。

就这样,最后当地选择鼓励村民自己购买光伏设备。

今年3月下发的《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国家能源局、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五个单位联合下发的。这份文件当中,特别提到,要因地制宜的推进光伏扶贫。对这五个部门的职责分工非常明确:国家能源局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对各地区上报的以县为单位的光伏扶贫方案进行审核;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光伏扶贫工程提供优惠贷款。

但是落实到地方之后,分工明确却变成了“没人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原标题:卡了壳的“光伏扶贫”:试点一年多 近况如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扶贫查看更多>光伏扶贫工程查看更多>宁夏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