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访谈正文

李俊峰:发电方式的转型已经开始 最看好太阳能发电

2016-03-11 09:13来源:三联生活周刊作者:程磊关键词:能源变革新能源光伏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记者:新能源发电和化石发电相比,经济性上的差距怎么克服?

李俊峰:新能源的经济性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低碳道德、气候变暖控制也日益被接受。碳税、碳交易等正逐步推开,低碳能源成本的劣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补偿。类似太阳能光伏以及能源科技并不受到油价起伏的影响,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在下降,而且波动性也并不大,这些都让新能源科技成为很有吸引力的可选项。

并且大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了制度的安排,最典型的是英国。英国宣布到2025年关闭所有的燃煤电厂,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减少燃煤发电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之前还关闭了最后一座煤矿,连煤炭都不生产了。德国也宣布逐步淘汰煤电,并有了明确的路线图,到2025年,80%以上的电力来自清洁能源。美国过去也是燃煤发电最大的国家之一,最多的时候超过了50%,现在已经降低到30%左右,新的清洁发电计划是到2030年燃煤发电比例有可能降低到15%甚至更低,并且已经关闭了90%的燃煤电厂。

记者:发电方式的转变,中国开始了吗?

李俊峰:在巴黎气候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出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在中国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中有详细表述: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到2020年,风电装机达到2亿千瓦,光伏装机达到1亿千瓦左右;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

再来看现实的情形:2015年我们全国发电量不仅没有增加,还减少了0.2%,约100亿度,我们太阳能发电增长200亿度,风电增长400多亿度,水电增长700多亿度,核电增长300多亿度。与此同时,煤电减到1600亿度,降低了4%,煤炭消费量也减少2亿吨,这是中国的能源转型。虽然还不能让人满意,但是转型已经开始。

记者:我看到一些专家说,有些地方用新能源的发电量是过剩的,是可以用来建造一个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物理空间的,这是风电或太阳能发电领域的“西电东送”吗?

李俊峰:就是营造一个全民分摊可再生能源的物理的和经济的空间,中国的电力系统还没有建立起这个空间来,但确实非常重要。以江苏和内蒙古为例,江苏省每年消耗3亿多吨煤,超过50%的煤用于发电,仅苏州就消耗了7000万吨煤,为了减少大气污染,控煤是江苏,特别是苏州的当务之急。内蒙古有数亿千瓦的风电装机能力,完全有能力为江苏每年提供2000亿千瓦时的风电。

简单计算,就可以得出一个多赢的经济账:江苏的燃煤发电标杆电价是每千瓦时0.45元,内蒙古是0.30元,加上输送成本0.05元,如果江苏每年向内蒙古购买2000亿千瓦时电量,不仅减少了6000万吨煤,显著改善大气质量,还可以为江苏全省用户节省了电费200亿元,为电网企业增加了100亿元的营业收入。内蒙古可以新增1亿千瓦的装机,不仅自身可以增加近1000亿元的发电收入、增加几万人的就业,还可以为国家完成20%的非化石能源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原标题:新电气时代已来敲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变革查看更多>新能源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