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能源互联网:权衡利弊 正视风险

2015-12-10 09:21来源:中国石油报作者:刘满平关键词:能源互联网清洁能源分布式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08年,美国学者里夫金提出“能源互联网”概念,不过彼时并未在我国能源界激起多少涟漪。随着我国能源革命的提出与推进,能源互联网一跃成为社会热门话题,政府部门也制定了《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大纲》。毫无疑问,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将给能源行业带来许多契机,但其背后隐匿的风险也应予以正视及理性应对。

今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全球能源互联网已成为引领全球发展的重要议题,不仅对能源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而且有助于塑造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格局。

不过,笔者认为,面对新的变革和潮流,我们需要冷静下来,思考其中可能带来的一些问题。

能源融合互联网——

本末有序以道驭术

能源是根本,是道;互联网只是手段,是术。两者结合的本质是互联网与能源的融合与创新,目的是为了解决当前能源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实现能源革命的目标,即高效、低碳、安全及可持续。能源互联网的重心应是解决当前能源行业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将能源简单地互联网化。

能源互联网对能源高效、低碳转型具有十分显著的推动作用。首先,通过互联网对能源全产业链的重塑和高度智能化管理,能够解决分布式能源大规模并网的问题,不断优化能源供给结构,促进能源需求侧管理。其次,能源互联网可有效解决能源分布和市场供需失衡的问题,最大限度实现供需均衡;还能把能源消费者和生产者融合在一起,个人既是能源生产者又是能源消费者,实现产消一体。再次,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之前的体制障碍将逐步消除。能源互联网可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储能技术等,提高清洁能源的比例,推动未来能源应用从高碳向低碳转变。

相较之下,能源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能否保障能源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则有待商榷。电力、油气的发展对中游管网依赖程度高,安全、可持续利用要求极高。尽管当前我国能源体制存在不少问题,但在保障能源的安全、可持续利用上,既有体制的作用及已取得的成就绝不输世界发达国家。而能源互联网意味着能源市场供应主体大量增加,交易方式更加多元,政府监管的难度也将随之加大。例如,“售电市场放开”是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内容;当售电侧放开后,如果一家售电公司经营不善倒闭或者跑路,谁来兜底?另外,可再生能源供应持续、稳定性差,如何将之转化为稳定性强、波动不大的能源,也是一大问题。

低碳物美不价廉——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

能源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并不必然导致提供给社会的能源成本更低。我国富煤、贫油、缺气,而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仍处于产业初期,尚未形成规模效应,这就决定了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价格高于常规能源,是真正的“贵族能源”。尽管11月18日天然气门站价格下调,但油气比价仍为0.6∶1,石油、煤炭、电力较之天然气仍有价格优势;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若无补贴,仍没有经济性。如果一味弃煤并大力提高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比例,能源价格水平肯定将整体抬升,致使我国社会总成本提高,进而造成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

目前,我国制造业与美国相比已无明显成本优势。美国波士顿顾问公司(BBG)今年发布的《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报告指出,比较全球出口总额排名前25位的经济体,若将美国的制造成本定为基准指数100,那么中国的制造成本指数高达96,与美国相差无几。因此,在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的同时,我国能否承受广泛使用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所需付出的高成本代价?能否经受住能源成本攀升带来的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冲击?能否适应由于成本上升而引发的产业转移?

原标题:能源互联网:权衡利弊 正视风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清洁能源查看更多>分布式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