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2014年6月5日--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光热发电即将跨入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个节点,这个产业十余年来的积淀将由此迎来爆发。
成都禅德-太阳能聚光热发电镜场生产线
十年前,当时的光热发电先驱“德国太阳千年公司”总部技术人员和中国区代表投入了很大的心力积极推动中国首个商业化光热发电项目--鄂尔多斯50MWe槽式电站的前期工作,但他们绝对没有想到的是,这一等待过程跨越了十年。
十年间,这个身披中德政府间高技术合作光环的项目,演变成为2011年中国首个光热发电特许权招标项目,定价方式不尽合理、中标电价明显远离理性数值,结果可想而知:十年后的今天,在该项目当初规划选址的鄂尔多斯某地,依然一片荒芜……
但十年的积淀夯实了中国光热发电的产业基石,技术体系逐步完善、产业链上下游日趋完整、人才资源及专利技术稳步聚集,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主导者对这一产业有了更加深入理性的认知,这些要素构筑了光热发电产业未来可持续稳健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源。
历史性节点即将来临
长期以来阻碍中国光热发电产业化进程的政策壁垒正在被逐渐打破。
自2014年年初以来,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等职能部门先后于2月18日组织召开了“光热发电示范项目电价政策座谈会”、4月29日组织召开了“光热发电示范项目技术要求及申请报告大纲征求意见讨论会”,这两次会议对推进我国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重点研讨,并形成了初步统一的框架方案。
据参加上述会议的人士透露,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在会议期间发表了一些个人看法;他在讲到示范项目的建设规模时表示:“十二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到2015年建设完成1GW光热发电装机,目前来看是没有希望了,但如果在2015年前能够开工建设1GW规模的项目,也是比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