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原材料及辅料光伏玻璃企业正文

追逐阳光——“日盛达”的转型之路

2014-03-21 13:30来源:长治日报关键词:日盛达光伏玻璃欧盟双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3年10月16日,对山西日盛达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来说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在众多关注的目光中,在洁净的现代化车间,第一块太阳能光伏玻璃徐徐下线。从投资立项、开工建设、试运转到第一块玻璃成功出品,公司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

“转型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到一块完全陌生的地界,无疑是一次痛苦的抉择。从孕育到出生,这两年多的时间,容不得我们有一丝懈怠,我们有过艰辛,有过挫折,有过困难,但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悦。”公司董事长张珍方介绍道,“从地下到地上,面对这块用高科技铸成的光伏玻璃,是我们最值得骄傲的事件。

1997年,国内煤炭市场极度低迷,张珍方受村民托付,担任了长治县河南村北峙峪煤矿矿长。30岁的张珍方开始了他的创业史。当时的北峙峪煤矿只是年产9万吨的小矿,生产工艺落后,又逢市场低迷。张珍方背水一战对矿井进行了15万吨升级改造,带来起死回生的希望。2007年,北峙峪煤矿再次启动矿井改造工程。一年后,年生产能力30万吨的矿井投入生产。2009年,张珍方借着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东风,投入年产90万吨的矿井建设项目,地面办公楼、职工公寓楼、食堂、矿山绿化、美化等工程也全部上马,成为花园式的矿山景区。

张珍方大手笔的经营运作带来了企业的光明前景。但张珍方并没有安于守成,停止追索。

2009年,张珍方就洞察预见到:煤总有挖完的时候,煤炭是现在离不开,将来靠不住。这是摆在所有煤炭企业面前的严峻问题,迟早会走进死胡同。只有未雨绸缪,提早谋划,不能临渴掘井。只有通过转型,发展非煤产业,才能实现多元化发展,永续发展。

在此之前,张珍方已经做了一些尝试,重组了长治县文昌学校,合资成立了国大万民药房,参与了山河巨能的投资等,但这些小打小闹还远远达不到张珍方的期望。

怎么转,转什么,一直在困扰着张珍方,他查资料,觅线索,赴河南、山东、上海、江浙等地多次考察,最终果断决定向太阳能光伏领域进军,并决定配套上马国华盛达天然气项目。煤是远古植物化石,是太阳千万年预存的能量。光伏产业是利用太阳直接放射光束,转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力,光伏项目更是享有“朝阳产业”的美称,被国家誉为“金太阳工程”。张珍方一路追逐着太阳的能量,从地下转到了地上,从黑色转化为绿色。

在日盛达公司厂区里,有一间外表普通的小彩板房,它是太阳能光伏发电展示系统。4块电池组件约占用屋顶面积8平方米,使用寿命30年,如果把长治地区全年日照总量,按1460千瓦时/平方米计算,那么,系统在使用寿命期间的总发电量可达5万度。若今后30年的电价,按0.75元/度计算,这间占地8平方米的房子,可为用户节省3万元电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6吨。省委书记袁纯清观摩时,把这个项目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转型跨越”。

2010年底,山西日盛达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总规划占地900亩,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新能源企业,专业从事太阳能光伏玻璃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高科技新能源新材料企业。太阳能光伏玻璃及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分三期工程实施:一期工程为太阳能光伏玻璃及深加工系统;二期工程为节能环保材料及深加工系统;三期工程为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光伏产品应用工程。

“万事开头难。”在一个全新领域打拼已属千般不易。可屋漏偏逢连阴雨,2012年以来,美国、欧盟双反调查案的判决,对于中国整个光伏企业来说处境艰难,面临着整个行业破产的危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盛达查看更多>光伏玻璃查看更多>欧盟双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