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一届南非世界杯,让英利成了聚光灯下的明星,而性格鲜明、人人有“故事”的管理团队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其中,就包括首席技术官宋登元——一名总是带着淳朴、和善微笑的冀北汉子,一位总待人生下一次起航的探索者。
柴油灯下考出的第一届大学生
1978年2月,河北省张北县大河公社的黑山沟子村。一个蹦蹦跳跳的小孩来到村头坡上的小学校门口,将手中的书信交给那个等待多时的青年人手中。信封上写着“河北大学录取通知书”。
这是根据宋登元对当年的回忆所想象的场景,其实就连他自己也有些记不清细节。但是,那个乍暖还寒的初春,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份,对于千百万与宋登元一样的年轻人而言,是他们一生都无法忘记的。
因为中国高考制度,恢复了。
1975年高中毕业之后,响应上山下乡号召的宋登元从老家张家口市插队到张北县。当时坝上地区远不是今日草长莺飞的旅游胜地。这里不仅海拔突然提高500多米,而且气候恶劣,一过10月便进入冬季,农业生产困难,生活条件异常艰苦。
知青的生活忙碌而艰辛,但生性爱好钻研、琢磨的宋登元,一直没有丢弃过看书学习的习惯,还经常利用自己无线电方面的特长,帮助老乡修理收音机。一年以后,村里小学缺少老师,为人和善、写得一手好字的宋登元便被村民推荐上岗。
“民办教师当时是好工作啊,每月补贴4元钱,又少下地干活。”其实,对于宋登元来说,教师工作的最大好处,是让自己有了专心做“书生”的“特权”,也为不久后应考文革后的首届高考创造了环境。
1977年10月,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对于参不参加,宋登元自己当时也没有想好,“但看到别人都去了,觉得自己水平不会比他们差”。复习准备的日子是艰苦的,每天几乎通宵的复习,白天还要给孩子们上课。由于村里没有通电,也买不起煤油和蜡烛,宋登元就向大队借农机柴油灌进煤油灯里。结果,第二天常常被熏得一脸乌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