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美国商务部上周裁定,对中国出口美国的太阳能光伏组件产品,征收31%~250%的反倾销关税。尽管光伏业界对美国的贸易制裁早有预期,但这么高的关税,还是出乎业界之预期。据悉,终裁结果将在10月初宣布,一旦最后确定,这将是迄今为止我国新能源行业被征收的最高关税,而中国光伏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将彻底丧失。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欧洲市场今年以来装机量出现萎缩,美国市场对中国光伏企业而言显得更为重要,但美方举起了贸易制裁大棒,中国光伏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份额势必将大幅降低,中国光伏业的困境将进一步加剧。预计未来3至6个月,国内光伏厂商将会出现“关门潮”。
反倾销初裁的重创
美国商务部18日表示,将于10月初公布最终裁决。但按往常惯例,终裁时间通常会后延,预计终裁将于2012年年底前结束。
英利集团法律事务总监陈卓表示,终裁之前中国光伏企业主要要做的有两件事情,一是说服ITC免掉追溯征税,二是改变反倾销税税率。
陈卓认为,以泰国小规模的光伏厂商的生产成本来替代中国大规模的光伏厂商,这一选择并不公平,但未来在终裁之前很难说服ITC(美国贸易委员会)去改变替代国。
此前的3月20日美商务部初裁认定中国输美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存在补贴行为,幅度为2.9%至4.73%。2011年10月,Solarworld提起申诉,要求美国对中国此类出口产品征收49.88%至249.96%反倾销及反补贴税。
根据初裁结果,除了尚德、天合及其它59家企业获得31%左右的相似税率外,其它企业均为249.96%。
李俊峰告诉记者,美国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不合理地选取泰国的价格进行不公平比较,从而人为抬高了中国企业的倾销幅度,“这是不顾全球光伏系统成本下降,不顾中国光伏企业遵守市场规律的事实”。
咨询机构Maxim Group分析师Aaron Chew在美国商务部做出决定前曾表示,对于美国企业来说,征收10%以上的关税就意味着胜利。
“需要再过段时间,才能真正评估这次裁定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全球第四大光伏组件生产商、阿特斯阳光董事长瞿晓铧对记者说,中国企业还将进一步继续申诉,用事实和数据争取在终裁赢得一个很好的结果,“初裁的惩罚性关税是毫无根据的”。
美国方面,美国太阳能协会(SEIA)呼吁中美政府协商解决太阳能贸易争端;美国光伏平价上网联盟(CASE)则倡导,自由竞争有利于美国太阳能行业发展。
中国的反制
虽然美国商务部的初裁有利于Solarworld等几家企业,但最大的担忧来自向中国卖设备和原材料的美国本土企业。
“我们准备再次上书商务部,要求加快出台对美国、韩国多晶硅大厂的倾销行为征收惩罚性关税。”国内一家多晶硅大厂高管透露。
2010年美国进口中国产品14亿美元,但美国出口的25亿美元多晶硅、14亿美元设备中,主要销往中国和德国,对中国当年净出口额在2.5亿美元以上。